加速加载论文-周健楠

加速加载论文-周健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加速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加速加载试验,半刚性基层,裂缝

加速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周健楠[1](2019)在《基于有限元分析和加速加载试验的高速公路基层裂缝注浆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在半刚性基层裂缝位置采取注浆措施维修前后路面结构应力变化情况,并利用MLS66加速加载系统,分别对采用注浆措施维修的试验路段和未采用注浆维修的试验路段进行了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了在相同外部环境下经加载试验后两个路段内部的应变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且注浆技术可改善路面裂缝位置半刚性基层结构内部的应力状态,抑制裂缝的扩展,增强维修后路面的耐久性和耐疲劳性。(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11期)

何坤,童申家,王晓强[2](2019)在《HVS加速加载—荒漠地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真实揭示荒漠地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发展规律,采用HVS加速加载试验,以铺筑的四种原尺寸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路为研究对象开展疲劳性能分析,并建立了沥青路面的疲劳预估模型,与山东ALF试验路疲劳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新建疲劳预估方程由于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及温度的影响,使预测结果具有更加良好的准确性,对今后相似地区道路的设计、施工、养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了研究发展与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项小伟,贺鸿飞[3](2019)在《基于沥青路面加速加载磨耗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沥青路面抗滑,通过采用叁种不同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在25℃~35℃烘箱中烘烤2h左右,常温冷却后进行加速磨耗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与构造深度均将随着摩耗的时间增多日益衰弱减少,AC-13玄武岩摩擦摆值刚开始值比SMA-13玄武岩稍高,AC-13玄武岩构造深度比AC-13玄武岩偏大;由于级配类型对抗滑性初始值的具有一定影响,导致实验时AC-13玄武岩衰变终值小于AC-13玄武岩,而且它衰变速度也比AC玄武岩慢很多;集料的摩光值与摩耗值对抗滑衰变速率大小与稳定之后衰变终值高低有着很密切关系;此外抗滑性能衰减率受温度影响也很大,随着温度升高,能够提升抗滑衰减率,当实验温度达到60℃以上,实验温度衰减率最快,衰减率最慢实验温度为25℃,不过试验温度对抗滑性能衰变曲线规律不会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青海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孔令云,顾韬,林雄伟[4](2019)在《基于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的微表处噪声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表处路面高噪声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微表处路面技术的推广与发展。以"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自制搭建了一套用于测定室内微表处振动加速度及噪声的小型装置。通过该试验平台探究了级配、外加剂对微表处路面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集料级配,添加5 mm 0. 2%玻璃纤维或80目1. 5%橡胶颗粒均能起到降噪效果;但调整集料级配对微表处路面噪声治理更具显着成效。(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周志刚,周建雄,罗根传,俞文生,徐赟[5](2019)在《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加速加载试验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使用效果,通过小型加速加载设备分别对4种不同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加速加载试验研究。4种路面结构包括:在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上分别铺筑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上分别铺筑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在不同的加载阶段测试了各种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抗滑性能、降噪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半刚性基层与刚性基层上沥青路面的路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各种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会逐渐增加,抗滑性能指标和吸声系数会有所衰减,但仍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抗滑性能和降噪性能;温拌剂和阻燃剂不会影响这几种沥青路面性能,车辙深度和抗滑性能指标仍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且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都低于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温拌剂和阻燃剂对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选择半刚性基层能够使路面更容易压实,并且有更好的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邹波,庄传仪,刘甲荣,杨伟刚,崔世萍[6](2019)在《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青川岩沥青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青川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分别制备了70-A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和青川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四种胶结料的沥青混合料,以1/3比例尺加速加载试验设备为基础试验平台,对"AC-10+AC-16"双层沥青混合料复合车辙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试验,并与常规车辙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经青川岩沥青改性后,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约增加40%,高温稳定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SBS改性沥青经青川岩沥青改性后,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加5%~10%,高温稳定性改善效果不明显。不同类型沥青胶结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贡献优劣顺序为:青川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道路石油沥青70-A。经青川岩沥青改性后其沥青混合料用作上面层,抗车辙性能较其作为下面层更为显着; 1/3比例尺加速加载全厚度车辙试验车辙随时间的过程曲线与等厚度常规车辙试验基本一致,加速加载试验能更准确表征沥青混合料或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及其性能衰减规律。(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易君,周本权,史平安,杜宏伟[7](2019)在《温度试验加速加载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某试件温度试验采用的加速加载方法的有效性和该试验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加速试验理论,利用Arrhenius稳态温度加速模型,识别并分析其加载的加载因子和加载方法是否合理有效,通过活化能范围判断加速加载的方法和阈值是否合理。通过预期目标结果对比试验实测数据,分析试验是否达到了预期温度,通过测点温度和温度极限、重要位置的表面温度梯度数据比较,判断试验是否合理有效。结果当活化能范围在0.675~1.3 eV之间时,采用的加速加载方法是有效的,且温度应力上、下限以及加速因子合理,实测的测点温度和重要位置的温度梯度同目标结果接近。结论该试验所采用的加速因子和温度阈值合理,通过提高温度应力加载,合理有效地降低了试验运行时间,节约了成本。(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黄民伟[8](2019)在《基于路面加速加载系统的冷再生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已逐渐步入养护时代,提升养护效率、保证养护质量成为当今公路管理的热点,而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是其中的关键。冷再生混合料一般采用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确定最佳含水率OWC、劈裂强度确定最佳乳化沥青含量。该文基于路面材料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分析试件车辙深度、剥落率与混合料含水率、乳化沥青掺量的关系,得出OWC为4.5%、最佳乳化沥青含量为4%,并结合试验路段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冷再生混合料施工配合比。(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9年01期)

李亚明[9](2018)在《基于加速加载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模拟和评价长陡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通过制备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基于加速加载车辙仪与APA试验及常规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车辙性能进行评价,说明加速加载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车辙性能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加速加载车辙试验与APA试验及常规车辙试验得出的结论相近,相同作用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好的是MLB—13和SMA—13,选用70#沥青的AC—13C抗车辙性能最差;加速加载车辙试验测得的车辙深度大于APA试验和常规车辙试验,与长陡坡路段路面相吻合,可以较好地模拟重载慢速的交通环境下沥青路面的车辙形成。(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王银燕,马正茂,胡松,王贺春,高占斌[10](2018)在《进气管喷气对柴油机加速加载过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相继增压柴油机加速和加载过程中出现的排放性能恶化的问题,进行了进气管喷气系统的改造,建立了瞬态过程的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在柴油机在加速、加载过程中进行了喷气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喷气压力、喷孔直径对柴油机进气压力、最高燃烧压力和平均指示压力以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加速、加载过程中的喷气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相继增压柴油机加速、加载过程中的瞬态性能。(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18年05期)

加速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真实揭示荒漠地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发展规律,采用HVS加速加载试验,以铺筑的四种原尺寸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路为研究对象开展疲劳性能分析,并建立了沥青路面的疲劳预估模型,与山东ALF试验路疲劳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新建疲劳预估方程由于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及温度的影响,使预测结果具有更加良好的准确性,对今后相似地区道路的设计、施工、养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了研究发展与实际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速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周健楠.基于有限元分析和加速加载试验的高速公路基层裂缝注浆技术应用研究[J].北方交通.2019

[2].何坤,童申家,王晓强.HVS加速加载—荒漠地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3].项小伟,贺鸿飞.基于沥青路面加速加载磨耗试验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9

[4].孔令云,顾韬,林雄伟.基于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的微表处噪声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周志刚,周建雄,罗根传,俞文生,徐赟.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加速加载试验模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6].邹波,庄传仪,刘甲荣,杨伟刚,崔世萍.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青川岩沥青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7].王易君,周本权,史平安,杜宏伟.温度试验加速加载有效性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2019

[8].黄民伟.基于路面加速加载系统的冷再生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9

[9].李亚明.基于加速加载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J].湖南交通科技.2018

[10].王银燕,马正茂,胡松,王贺春,高占斌.进气管喷气对柴油机加速加载过程的影响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8

标签:;  ;  ;  ;  

加速加载论文-周健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