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跨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载铁路桥梁,强化措施,试验研究,动力性能
小跨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保龙[1](2019)在《重载铁路小跨度桥梁换梁施工及运营性能测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既有铁路扩能改造过程中发现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通过常规加固技术(如粘贴碳纤维)难以满足长期重载运营要求。以一座跨度为8 m的钢筋混凝土重载铁路桥梁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在役钢筋混凝土梁更换为钢梁的施工过程。通过对换梁改造后的桥梁进行运营性能试验,评价了该桥实际工作状态并检验了换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换梁改造后桥梁跨中横向振幅、跨中动挠度动力系数、动应变动力系数远小于规范值;与更换前在役钢筋混凝土梁相比,主梁跨中横向振幅降低率约为74. 6%~85. 2%,桥墩墩顶横向振幅降低率约为11. 1%~50. 0%。(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赵艺程,范碧琨,李胜,牟廷敏[2](2019)在《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结构形式,近年来在我国桥梁建设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建设品质,探讨不同结构形式钢-混组合梁桥的适应性,通过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采用对比方法,分析叁种结构形式钢-混组合梁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为不同建设条件下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技术经济性对比表明:钢板组合梁经济优势明显,适宜于直线桥梁;钢箱组合梁应力冗余度和承载能力高,适宜于山区复杂服役环境的曲线桥梁。(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3期)
杨超[3](2019)在《高速铁路中小跨度桥梁设计活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桥梁的活载设计标准,同时桥梁的活载设计标准也是桥梁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根据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类型,来进行对活载标准的研究。在对我国高速铁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现有的活载设计标准,适合进行中小跨度桥梁的建设,同时中小跨度桥梁的结构偏于安全,但是在安全储备量过于大时,我们也要进行适当的优化,维持结构的稳定。由于桥梁是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桥梁活载的设计,为桥梁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等提供保障。科学的活载设计,不仅能够使桥梁有个稳定的结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速铁路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05期)
赵艺程,范碧琨,李胜,牟廷敏[4](2018)在《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截面形式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结构形式,近年来在我国桥梁建设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的建设品质,探讨不同结构形式的钢-混组合梁桥的适应性,本文通过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叁种截面形式钢-混组合梁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为不同建设条件下的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技术经济性对比表明:钢板组合梁的经济优势明显,适宜于直线桥梁;钢箱组合梁的应力冗余度和承灾能力高,适宜于山区复杂服役环境的曲线桥梁。(本文来源于《西南公路》期刊2018年03期)
盛勇,韩鹏,唐术熙,王文彪[5](2018)在《中小跨度桥梁安全运维现状与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小跨度桥梁运维管理现实需求,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针对与运维安全直接相关的关键指标,构建了在线传感和智能巡检相结合的智慧化运维系统,并提出了产业化推广应用策略。将传统以人工巡检为主的经验性运维管理,提升为区域化、长线路、以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化精细管理体系,为中小跨度桥梁的(本文来源于《交通与运输》期刊2018年04期)
项乃亮,李建中[6](2018)在《考虑板式支座滑移的中小跨度梁式桥振动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汶川地震中小跨度梁式桥普遍出现的板式橡胶支座滑移典型震害,采用大比例全桥振动台试验手段探究了考虑板式支座滑移对该类桥梁抗震性能影响。以一座25m跨径的标准简支T梁桥为例,设计了1/4缩尺比的全桥试验模型,选取一条近场脉冲型实际地震动记录作为振动台试验输入,对不同墩梁横向约束体系的结构开展了一系列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强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与梁底间会出现摩擦滑移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下部结构起到隔震作用;(2)在地震动较小时,常规横向混凝土挡块可以起到一定限位效果,但在强震作用下,随着板式橡胶支座开始发生滑移,混凝土挡块的限位效果逐渐减弱,同时混凝土挡块还会造成下部结构较大的地震损伤;(3)新型弹塑性挡块具有良好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可有效控制强震作用下墩梁间最大相对位移需求,减低其震后残余位移,同时弹塑性挡块的屈服还可避免下部结构造成严重地震损伤。(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晓真,郑军伟,黄坚[7](2018)在《小跨度断面深孔间隔爆破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下工程小跨度断面施工中,传统掘进爆破方法存在循环进尺短、单耗药量大的缺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孔间隔爆破技术,有效增加小跨度断面爆破循环进尺,大幅提高小跨度断面的爆破施工效率和质量。(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余波[8](2018)在《山区中小跨度悬索桥的静力特性及其荷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简支桥面板的刚桁架悬索桥计算中,并不考虑桥面系参与成桥后的结构受力,而只是将桥面系当做荷载施加在加劲梁上。本文通过云南省兰坪县黄登库区石登桥悬索桥及叁角河桥悬索桥的荷载试验的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比较,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桥面参与结构受力的情况下,钢桁架加劲梁上下弦杆的理论计算应力与实测应力差别很大,加劲梁上弦杆的理论应力大于实测应力,加劲梁下弦杆的理论计算应力小于实测应力,说明桥面系的刚度参与了整体的受力。本文通过石登桥成桥后的静荷载试验,进行了影响荷载试验的影响因素的验证。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1、对钢混组合结构做了详细的阐述,说明了钢混组合结构与简支桥面系结构之间的区别。介绍了钢混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阐述了钢混组合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刚度折减法。有限元内部如何实现结构的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并通过简单实例说明桥面系刚度参与量的不同对于结构特性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桥面板采用了不同的等效方式。确定了石登桥桥面系刚度参与整体作用的比例,为同类型桥梁的桥面系受力分析提供了参照。2、阐述了石登桥静动载荷载试验的方法,采用上述章节提出的增加桥面系第叁纵梁法进行计算作为理论数据,并进行了理论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所得到的静力荷载试验各个工况下的应力校验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证实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3、通过ANSYS建立了桥面系的局部分析模型,结合山区悬索桥常用桥面系形式,提出了两种优化模型——小纵梁-混凝土组合结构桥面系和波纹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面系。通过研究参数对两种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在自重工况和最不利汽车荷载工况下对桥面板受力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优的截面形式。并从动力特性、经济特性以及耐久性叁方面进行比较,更加充分地证实了组合结构的优越性。4、在实际结构的荷载中,温度的影响对于结构的测试影响很大。本章节通过采集的实际温度数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热分析模型,对主缆、加劲梁、索夹、索塔结构进行了整体温度分析,确定了温度的影响值。(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吴龙旺[9](2017)在《中小跨度桥梁上部结构海啸作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啸是众多自然灾害的一种,具有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在21世纪初人类就遭受了两次重大的海啸:2004年印度洋海啸以及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海啸。两次海啸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众多的房屋、桥梁被毁。桥梁作为交通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发生毁坏后对灾后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不便。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东南沿海存在一定的海啸风险,我国尚无海啸作用力计算指南或规范,海啸力对桥梁作用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海啸灾害调查表明,桥梁上部结构发生滑移、冲走、基础冲刷是海啸对桥梁的主要破坏形式。本论文以我国沿海地区广为分布的中小跨度梁桥上部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空心板梁、箱梁、T梁的海啸涌波力,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已有的波浪水槽模型实验以及溃坝涌波的理论解,对数值水槽网格划分方法、网格尺寸、湍流模式,以及二维模型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验证。(2)将空心板梁、箱梁、T梁简化为矩形板,对水平搁置矩形平板的海啸涌波力开展研究,分析不同阶段的受力特点以及产生机理。结合Fluent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矩形平板的海啸涌波力计算式。(3)在矩形平板研究基础上,对空心板、箱梁、T梁这叁种常见类型的上部结构海啸涌波力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梁宽、梁肋数量、箱室数量、裹挟空气等因素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提出了这叁类上部结构的海啸涌波力计算方法。(4)对已有的海啸涌波力计算方法和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计算式特点,验证本文提出的计算式的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项乃亮,李建中[10](2016)在《中小跨度梁桥混凝土挡块合理设计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中小跨度梁桥中混凝土挡块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汶川地震中小跨度梁桥的典型震害特征,建立板式橡胶支座滑动以及混凝土挡块力学性能的简化计算模型,以3×30m一联的连续梁桥为例,采用OpenSees建模分析混凝土挡块对结构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其设计参数(强度、变形能力)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对于中小跨度梁桥,混凝土挡块强度取桥墩横向屈服力的0.45倍左右、变形能力取板式支座临界滑动位移的1.5~2.0倍较为合理;在不同地震动强度和不同墩高的情况下,混凝土挡块按照合理参数取值可有效控制支座的最大位移需求、降低结构发生横向落梁的风险,同时下部桥墩的地震损伤也可以维持在容许范围内。(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6年05期)
小跨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结构形式,近年来在我国桥梁建设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建设品质,探讨不同结构形式钢-混组合梁桥的适应性,通过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采用对比方法,分析叁种结构形式钢-混组合梁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为不同建设条件下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技术经济性对比表明:钢板组合梁经济优势明显,适宜于直线桥梁;钢箱组合梁应力冗余度和承载能力高,适宜于山区复杂服役环境的曲线桥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跨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保龙.重载铁路小跨度桥梁换梁施工及运营性能测试分析[J].铁道建筑.2019
[2].赵艺程,范碧琨,李胜,牟廷敏.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适应性分析[J].公路.2019
[3].杨超.高速铁路中小跨度桥梁设计活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4].赵艺程,范碧琨,李胜,牟廷敏.中小跨度钢-混组合梁桥截面形式适应性分析[J].西南公路.2018
[5].盛勇,韩鹏,唐术熙,王文彪.中小跨度桥梁安全运维现状与改进方法[J].交通与运输.2018
[6].项乃亮,李建中.考虑板式支座滑移的中小跨度梁式桥振动台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8
[7].李晓真,郑军伟,黄坚.小跨度断面深孔间隔爆破技术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8
[8].余波.山区中小跨度悬索桥的静力特性及其荷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
[9].吴龙旺.中小跨度桥梁上部结构海啸作用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10].项乃亮,李建中.中小跨度梁桥混凝土挡块合理设计参数研究[J].桥梁建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