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足阳明经特定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疗法,胃经,穴位,特定
足阳明经特定穴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军,常小荣,严洁,王小娟,王婷[1](2012)在《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非特定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不同评价时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经穴效应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组)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组)39例和非经非穴组(C组)41例。A组针刺冲阳、丰隆、足叁里、梁丘,B组针刺条口、阴市、伏兔、犊鼻,并均沿穴位所在经络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C组针刺4个非经非穴点:①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②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③臂内前缘叁角肌和二头肌交接处;④足叁里水平旁开1~2cm,胫骨外侧缘处,并沿非经非穴点所在肢体纵轴线体表投影在非经非穴点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各组针刺点及其旁开的辅助针刺点均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功能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8/33)、67.7%(21/31)、76.9%(20/26)、56.3%(9/16),B组分别为45.9%(17/37)、38.7%(12/31)、42.9%(12/28)、38.5%(5/13),C组分别为15.8%(6/38)、18.4%(7/38)、46.1%(12/26)、16.7%(4/24),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3个症状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均P<0.05);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C组(均P<0.05);B组在餐后饱胀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亦优于C组(P<0.05)。各组FDI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时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A组在以上各时点FDI评分、SF-36评分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B组在治疗后2项评分也较C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均有效,而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FD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2年08期)
常小荣,兰蕾,严洁,王小娟,陈慧敏[2](2010)在《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FD的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次0.5h,每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完成、治疗后1mo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统计与分析所获资料.结果:治疗组各种症状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2%、78.26%、94.11%、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20.00%、6.2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完成和1mo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NDSI,FDI均显着降低,NDLQI,SF-36均显着增加(均P<0.01);且同期比较治疗组NDSI,FDI明显低于对照组,NDLQI,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治疗FD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前者治疗FD近期疗效(治疗完成)和远期疗效(治疗后1mo)都明显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0年08期)
兰蕾,常小荣,严洁,王小娟,陈慧敏[3](2010)在《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均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和生活质量指数(NDSI、NDLQ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20次后,2组SF-36及NDLQI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着增加,NDSI显着下降(P<0.01);针刺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后1个月随访,2组SF-36及NDLQI指数评分与治疗完成时略上升,NDSI评分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和非经非穴治疗FD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特定穴疗效更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0年01期)
兰蕾,常小荣,严洁,王小娟,陈慧敏[4](2010)在《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0.5 h,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和1月后随访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各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2%、78.26%、94.11%、60%,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20%、6.2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完成和1月后随访两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相对治疗前均显着降低,且同期比较治疗组F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两组针刺对FD餐后饱胀不适等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②两组在改善FDI方面不但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兰蕾,常小荣,严洁,王小娟,陈慧敏[5](2009)在《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尼平消化不良指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观察足阳明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以临床疗效探讨经穴效应是否有相对特异性。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到经穴治疗组和非经非穴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胃经上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各随访一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完成,1月随访,3月随访要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index,NDI)包括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简称NDI症、NDI质)。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NDI症、NDI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前后NDI症、NDI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8-01)
兰蕾[6](2009)在《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原穴冲阳、络穴丰隆、合穴足叁里、郄穴梁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和各项量表积分的变化,与针刺非经非穴比较,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FD是否有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随机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胃经上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次0.5小时,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随访一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完成(4周),治疗后(1月随访)要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 NDI),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cy, SF-36).再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治疗组各种症状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种症状的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2、治疗完成时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量表积分(NDI, FDI, SF-36)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量表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量表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后1月随访时治疗组各项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各项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a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量表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FD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优于非经非穴对照组。2、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和非经非穴对照点治疗FD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足阳明经特定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FD的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次0.5h,每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完成、治疗后1mo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统计与分析所获资料.结果:治疗组各种症状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2%、78.26%、94.11%、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20.00%、6.2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完成和1mo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NDSI,FDI均显着降低,NDLQI,SF-36均显着增加(均P<0.01);且同期比较治疗组NDSI,FDI明显低于对照组,NDLQI,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治疗FD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前者治疗FD近期疗效(治疗完成)和远期疗效(治疗后1mo)都明显优于后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足阳明经特定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德军,常小荣,严洁,王小娟,王婷.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2012
[2].常小荣,兰蕾,严洁,王小娟,陈慧敏.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
[3].兰蕾,常小荣,严洁,王小娟,陈慧敏.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J].中国康复.2010
[4].兰蕾,常小荣,严洁,王小娟,陈慧敏.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5].兰蕾,常小荣,严洁,王小娟,陈慧敏.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尼平消化不良指数分析[C].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6].兰蕾.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