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层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泥,粉煤灰,再生集料,基层混合料
基层混合料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科[1](2019)在《水泥粉煤灰再生基层混合料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再生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向集料中掺入水泥与粉煤灰比例为1∶3的结合料,展开试验研究。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集料配合比,试验中再生骨料(10~30mm)的掺配比例依次为0%、20%、40%、60%、80%、100%,由最大干密度试验确定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都随再生骨料掺配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当再生骨料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值;而混合料的抗冻系数BDR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10期)
万暑,欧阳添资,吴超凡,张继森[2](2019)在《盾构渣与砖混再生集料道路基层混合料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盾构渣与砖混再生集料道路基层混合料的性能,首先测试了盾构渣和砖混再生集料性能指标,然后在不同水泥掺量以及不同盾构渣与砖混再生集料组成比例条件下,测试了混合料试件的力学性能、抗冲刷性能与干缩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水泥掺量能提高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抗冲刷性能,但其提高效果因盾构渣掺量而不同;另外,增加水泥掺量使混合料的干缩变大,而增加盾构渣掺量能减少混合料的干缩。(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王全峰[3](2019)在《贝雷法设计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密级配高性能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本文使用贝雷法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并系统分析了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性能影响。采用贝雷法设计叁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确定了各档集料之间的掺配比例;系统研究分析了叁组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当油石比为3.5%,级配2的稳定度为22.4kN,流值为3.9mm,其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7期)
陈发东[4](2019)在《沥青路面复合式水泥冷再生基层混合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应变、温缩系数综合评价复合式再生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强度特性与变形性能,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面层与基层再生料掺配比例下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抗疲劳耐久性。结果表明,随着面层与基层再生料掺配比例的增大,复合式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逐渐降低,温缩应变和干缩应变增大,同时冻融稳定性与疲劳耐久性随面层与基层再生料掺配比例的增大而显着降低,因此建议RAP掺配比例不超过50%为宜。(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4期)
熊杰[5](2018)在《抗裂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整体性能好、承载能力强、施工工艺简单、具有经济适用等良好特点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现在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公路建设中。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对于温缩和干缩作用很敏感,使得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的道路在通车后容易产生大量的收缩裂缝,随后反射到面层,严重影响公路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本文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开裂的问题,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加强室内实验室控制、改善施工工艺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通关室内试验和工程实际铺筑试验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方面,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结构组成和级配设计进行分析,分别对粗细集料进行级配设计,然后通过计算机验算和测定不同粗细集料质量比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最终确定混合料合成级配,并用贝雷法进行验证,最终确定混合料的抗裂型级配。最后在确定的级配基础上,通过实验确定水泥剂量为4%。为测定所设计的级配的抗裂性和路用性能,分别将设计级配和规范中值级配制成相应的试件。对比分析两种级配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优劣。试验表明,设计级配的无侧限抗压值、抗压回弹模量值、抗冻性能分别比规范中值级配的平均值高13.9%、8.6%、2.3%;干缩应变、干缩系数、平均温缩系数、累计冲刷质量损失分别小16.4%、17.7%、14.2%、35.1%。试验表明设计级配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在加强试验室控制方面,主要是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取代重型击实仪。由振动法和重型击实法、静压成型试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振动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平均值是重型击实法的1.036倍,最佳含水率仅为0.924倍。由振动法成型的试件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远高于静压成型的试件,其对于级配的影响、干缩应变、干缩系数远小于静压成型的试件,因此采用表面振动压实法能有效的提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在优化施工工艺方面,结合昌九高速改扩建工程,采用振动搅拌技术取代传统静力搅拌技术。相关研究表明,振动搅拌技术可以将水泥稳定类碎石中的水和水泥团、灰团振碎,使其均匀的分布在混合料中,包裹于骨料上,拌制的水泥稳定类材料质量稳定,耐久性提高;拌制的混合料均匀性好,激发了材料本身的性能,从而可以降低水泥剂量,节约水泥,为使用单位创造额外的经济效益;运输、摊铺工程中不离析,施工性能好,混合料取芯容易,密实性好;路面基层裂缝大幅度减少。(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期刊2018-12-12)
裴晓梅,王选仓,张义[6](2018)在《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及施工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旧路养护大修工程为依托,首先,对旧沥青路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旧沥青铣刨料的材料组成和级配,通过试验确定了石料、水泥、乳化沥青的掺配比例,并提出了路用性能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路的施工,验证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基层补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道路大修方法,具有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绿色环保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11期)
白应华,刘书廷[7](2018)在《强嵌挤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工工艺与要点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建造质量,对公路基层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采用强嵌挤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实体结构强度,改善使用耐久性,减少干缩、温缩裂缝,消除离析问题的发生。为此对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工艺提出新论点,从工艺工法上解决病害问题,从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基础上提出强嵌挤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提升高速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8年10期)
肖杰,马海峰,吴超凡,杨敏,张继森[8](2018)在《建筑固废物再生粒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天然集料(NA)、再生混凝土集料(RCA)、再生砖渣与混凝土集料(RBCA)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RCA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及掺30%砖渣的混合料CBR(California bearing ratio)试验,探讨了压实度、含水率对混合料动回弹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CA掺量越大,混合料CBR值与动回弹模量均越大;掺入30%砖渣后,混合料CBR值与动回弹模量均降低明显,表明工程应用中应适当控制砖渣掺量;压实度对RCA混合料的动回弹模量影响最大,对RBCA混合料的影响次之,对NA混合料的影响最小;含水率对NA混合料的动回弹模量影响较小,而对RCA、RBCA混合料的影响较大.该研究可为建筑固废物混合料用作道路结构层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罗祥文[9](2016)在《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宁德市境)路面B1标的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为背景,通过试验路段来检查验证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及存在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出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铺筑的施工工艺,给同类型项目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经验数据。(本文来源于《福建交通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王福军,梁昌松,刘畅[10](2016)在《煤矸石基层混合料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固体骨架,可以有效地减少干燥收缩;此外,作为混合材料,粉煤灰、煤矸石可以与石灰反应(即火山灰反应),使路面基础具有一定强度、水稳定性和抗冻性,提高基层整体的完整性。我国许多城市逐渐试图用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渣代替砂路面基层材料。论文制备了不同比例混合的煤矸石混合料,研究了它们的强度、水稳定性和冻融性。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混合料能代替砂骨料用于路面基层,这样能使废渣得到回收利用,且解决道路建设中砂骨料缺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6年04期)
基层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盾构渣与砖混再生集料道路基层混合料的性能,首先测试了盾构渣和砖混再生集料性能指标,然后在不同水泥掺量以及不同盾构渣与砖混再生集料组成比例条件下,测试了混合料试件的力学性能、抗冲刷性能与干缩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水泥掺量能提高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抗冲刷性能,但其提高效果因盾构渣掺量而不同;另外,增加水泥掺量使混合料的干缩变大,而增加盾构渣掺量能减少混合料的干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层混合料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科.水泥粉煤灰再生基层混合料性能的研究[J].北方交通.2019
[2].万暑,欧阳添资,吴超凡,张继森.盾构渣与砖混再生集料道路基层混合料性能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3].王全峰.贝雷法设计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4].陈发东.沥青路面复合式水泥冷再生基层混合料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5].熊杰.抗裂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8
[6].裴晓梅,王选仓,张义.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及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7].白应华,刘书廷.强嵌挤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工工艺与要点控制[J].福建建材.2018
[8].肖杰,马海峰,吴超凡,杨敏,张继森.建筑固废物再生粒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8
[9].罗祥文.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福建交通科技.2016
[10].王福军,梁昌松,刘畅.煤矸石基层混合料的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