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动力学论文-段淑娟,王雁飞

神经动力学论文-段淑娟,王雁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替普酶,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脑梗死

神经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段淑娟,王雁飞[1](2019)在《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动脉溶栓组(33例)和静脉溶栓组(32例)。动脉溶栓组予以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MMP-9、S100-β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动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动脉溶栓组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治疗后2 h,两组Vd、Vp、Vm均升高,且动脉溶栓组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治疗后14 d,两组血清MMP-9、S100-β水平均降低,且动脉溶栓组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动脉溶栓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低于静脉溶栓组的28.13%(P<0.05)。结论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相当,但阿替普酶动脉溶栓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MMP-9、S100-β水平,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4期)

姬利,夏辉,韩霞,张亚峰,国福云[2](2019)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血管储备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脉动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日常生活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能显着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与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季平,贠莉,孙秀娟,郝毛毛[3](2019)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华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3例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治疗未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最大峰值速度(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h、24 h、7 d及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并比较随访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1 h,观察组患者MCA的Vp、Vd、Vm分别为(65.38±5.31) cm/s、(51.76±3.67) cm/s、(58.49±3.62) 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7±6.05) cm/s、(48.47±3.29) cm/s、(54.25±2.07)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24 h、7 d及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3%,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S-QOL评分为(168.45±22.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9.12±35. 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增加脑血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王仁明,陈昱,张赟宁,王凌云[4](2019)在《分数阶细胞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一个四阶分数阶细胞神经网络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动力学特性,如混沌吸引子、时序图、李雅普诺夫指数、平衡点的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在相同的系统参数和初始条件下,系统的混沌吸引子结构依赖于分数阶阶次的取值,并给出了系统出现混沌的参数范围.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镇定系统的平衡点.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纯[5](2019)在《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应用阿加曲班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对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商水县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替普酶溶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评价两组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明显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 ACI在阿替普酶溶栓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相比阿替普酶溶栓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刘丽娟,张会凯,李辉,李聪敏[6](2019)在《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及常规西药口服,并给予运动疗法、膀胱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丹芪缩尿方。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残尿量、膀胱初尿意容量均明显降低(P<0.05),最大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压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及西药口服基础上,丹芪缩尿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智孔亮,卢丽敏,田磊,王天罡,林杰[7](2019)在《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06—2017-12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上升,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清谷氨酸(Gl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及NIHSS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本文来源于《微循环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阮传亮,陈若蓝,黄梅,苏稼夫[8](2019)在《苏稼夫温经通督外治方结合督脉铺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苏稼夫温经通督外治方结合督脉铺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及膀胱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苏稼夫温经通督外治方结合督脉铺灸,每周2次,疗程8周。并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包括残余尿(RUV)、排尿期最大尿流率(Qmax)、充盈期膀胱压(Pves)、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排尿期膀胱最大容量(VMCC)。结果: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VMC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UV、Pve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Qmax、Pdet-max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及膀胱功能康复基础上,采用温经通督外治方结合督脉铺灸能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患者膀胱残余尿,降低膀胱压,提高膀胱最大容量,从而提高膀胱顺应性,改善膀胱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11期)

杨艳[9](2019)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该院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110例老年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前(T0)、麻醉15 min后(T1)、麻醉30 min后(T2)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8.18%)显着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T2时刻SBP、DBP、HR、SpO_2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T1、T2时刻SBP、DBP、HR、SpO_2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显着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可显着提高麻醉效果,并帮助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较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许阳英,吴文峰,姚活锋,黄焕森,连肖强[10](2019)在《胸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及呼吸功能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胸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以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胸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的静态和动态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切皮前5 min(T_0)、切皮即刻(T_1)、切皮后15 min(T_2)、30 min(T_3)、钉皮即刻(T_4)及拔管后15 min(T_5)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功能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用药、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状态下,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_1-T_5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分钟通气量(M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丙泊酚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补救镇痛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PONV)、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肋间神经阻滞相比,胸神经阻滞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术后呼吸功能,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神经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血管储备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脉动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日常生活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能显着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与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神经功能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段淑娟,王雁飞.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2].姬利,夏辉,韩霞,张亚峰,国福云.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

[3].周季平,贠莉,孙秀娟,郝毛毛.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4].王仁明,陈昱,张赟宁,王凌云.分数阶细胞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控制设计[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张纯.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

[6].刘丽娟,张会凯,李辉,李聪敏.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智孔亮,卢丽敏,田磊,王天罡,林杰.机械取栓辅助动脉内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19

[8].阮传亮,陈若蓝,黄梅,苏稼夫.苏稼夫温经通督外治方结合督脉铺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

[9].杨艳.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

[10].许阳英,吴文峰,姚活锋,黄焕森,连肖强.胸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及呼吸功能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标签:;  ;  ;  ;  

神经动力学论文-段淑娟,王雁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