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爱琼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36230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位置显赫、举足轻重,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扎实的语文素养作用重大。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读,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感情朗读。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感情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文本的兴趣,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朗读训练中创设情境、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朗读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创设情境,诱发朗读。如教学《浪花》一课时,采用课件进行情境渲染:在音乐声中,海浪轻柔地冲刷着沙滩,画面上出现了大海、沙滩、海鸥,这时小女孩走来了,在沙滩上玩耍。这是一幅很美的图画,教师就跟着音乐、画面,叙述课文的内容,把学生带到了海边,似乎自己也在沙滩上玩耍。学生进入了意境,感受到了海边冲浪的乐趣,体会到了浪花的淘气。因而学生朗读课文时,读得特别好,如“浪花轻轻的”、“悄悄的”几个词读得特别轻柔,“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又读出了高兴的语气。运用情境激发了学生朗读的乐趣。
2、开展挑战赛。这是进入细读、情感朗读阶段,即在指导孩子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在指名学生朗读时我们常会运用“向谁挑战”一说,或者是“有谁还能超过他”等说法,这都是运用了孩子的好胜心理,激起学生“我一定要读好”的欲望。孩子们为了能挑战成功,就必须自己练习朗读。许多孩子挑战成功后雄心大振,挑战失败则不甘落后,这样班级中也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氛围。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早读课上孩子们认认真真,读书声响亮有感情,同时还优化了孩子们能上能下的心理素质,真是一举多得。
二、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感情朗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必须深入到教材中,要把文章的道理弄清,自己先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反过来才能指导学生、感染学生。如同演戏时演员只有进入角色才能感染观众一样,教师声情并茂、准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速度和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如《秋天》一课描写了迷人的秋景,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可引导学生闭目想象秋天天空高与蓝的特点和田野里丰收的景象,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不同的语言、情感的变化,逐步将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帮助学生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三、掌握技巧,把握文章情感的基调
1、朗读作为口语艺术,技巧性很强。要使朗读获得生动感人的效果,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停顿合理、抑扬恰当、快慢适宜、词语的连贯性(切不可一字一顿地读,这样听起来沉重、拖沓,丧失了美感。此时,教师的领读会显得更重要和有效)。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他们也会灵活地运用到其它课文中去。
2、把握文章情感的基调。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就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当然,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在感情朗读指导中,要告诉学生,写景状物的文章可读得抒情优美些,语调明朗些,速度稍快些,如《趵突泉》、《燕子》等;写人记事的文章则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反映战争年代战士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一心想着别人的文章,要读得坚定有力些,语调悲壮些,如《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物精神品质的,要语调舒缓些,感情真挚些,如《鱼游到了纸上》、《挑山工》等。当然,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就一篇文章而言,有时还要依据行文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如《圆明园的毁灭》,读描写“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这一部分,为了表达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就要读得高昂些、快些;而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则要读得低沉些、慢些,以表现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四、个性朗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是个体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往往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如哪里要重些、何处要轻些,还有的在学生读之前要求学生说出“应该怎样读”、读完之后追问“为什么这样读”等等抽象、理性化的指导,这本身就是一种生硬的情感灌输,是对语文形象的一种破坏。情感不是灌输而来的,有感情朗读需要的是学生的真情流露。
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应该淡化技巧,张扬个性色彩地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的揣摩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同样是一句话,同样是有感情朗读,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语气和语调也各不相同,都能读得有滋有味,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
总之,在指导感情朗读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导入技能,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