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避税策略论文-巫妍茜

反避税策略论文-巫妍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避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居民企业,跨境转让定价,反避税

反避税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巫妍茜[1](2019)在《新时期居民企业跨境转让定价反避税策略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境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利用转让定价来规避税收,从而实现其自身利润最大化,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居住国的税收利益。当前,世界各国在着力提高自身的市场吸引力和商品国际竞争力,以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占领有利地位,在国际税收竞争压力下取得胜利。由于我国转让定价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税务机关在政策实施和反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进一步开放条件下,企业进一步跨境发展的要求。为了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保障税收收入,本文研究了新时期居民企业跨境转让定价避税问题,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别展示了“两头在外”企业传统的有形商品转让定价和新时期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并且经过对案例的对比,归纳出当前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从法律制度、反避税程序、人才队伍、国际合作这几个角度完善反避税策略,适应中国居民企业“走出去”战略。(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袁秀[2](2018)在《在华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跨区域经济体不断发展与壮大,跨国企业作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全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综合体在我国持续蓬勃发展,同时因为国内外经济交流愈发频繁,以跨国企业为主的国际税源跨国性流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的问题。跨国企业希望通过税收筹划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达到延期纳税或者减免税收等目的,我国税务部门则需要对跨国企业税收筹划行为一一甄别,既要保护跨国企业合理合法的税收减免行为,也要防止跨国企业恶意避税从而损害我国税收权益。因此,跨国企业税收筹划和税务部门反避税之间形成的非合作博弈应运而生,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针对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外资企业数量持续增多、跨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等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找出在华跨国企业避税和税务部门反避税博弈中的最优解,在引导跨国企业合理避税,实现健康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提升的同时,分析把握反避税工作在我国的形势,向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和推进管理、服务、调查叁位一体的统一规范的反避税工作机制,加强跨境税源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反避税工作效能等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之后对国际避税和反避税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点阐述了国际避税的成因、后果、基本方式、与国际逃税的区别以及国外反避税措施;其次,联系本国实际,分析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现状和避税特点,列举我国反避税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后续改进方向;再次,通过构建跨国企业与税务部门博弈模型来分析避税成本、调查成本、反避税检查正确率、转移定价价格波动值等对双方决策的影响,计算实现纳什均衡时的最优解,并选取有效实例进行模型验证;最后,依据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反避税工作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6)

刘越[3](2018)在《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不当避税与我国反避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国际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之地,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税制的差异,在华跨国公司以自身的有利条件通过关联交易,利用转让定价的手段不当避税,减少税基、转移利润,严重损害我国经济利益和国际收支平衡,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国际声誉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从反避税的角度研究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不当避税行为,完善我国反避税策略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总结分析了转让定价、不当避税和反避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转让定价、税基侵蚀、利润转移、不当避税等概念,从税务和非税务两方面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分析了基于成本、市场的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方法;从投资、经营和亏损叁方面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不当避税现状,从转移利润、税收收入、经济秩序、国际收支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分析对我国的危害,总结了我国反避税现状;从法律法规、关联企业、调整方法、举证与处罚、补偿调整、信息披露等方面对OECD、美国、日本等国的国际反避税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构建了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不当避税与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的博弈分析模型,并从成本、处罚和概率叁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不当避税行为,提出了我国反避税的策略,包括:完善转让定价税制、完善预约定价制度、建立反避税理念和方法、组建反避税专业团队和加强国际间反避税合作。(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胡俊洋[4](2017)在《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与反避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愈来愈明显,在国际上出现了大量的跨国集团。与之相伴随的,跨国集团在各国子分公司的注资,对于一国的经济进步与成长极为重要。但是,跨国集团为了完成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并减少相应的风险,通常在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以及其他关联性企业之间有意对收费标准和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调整,将其应在高税国的利润转至低税国,从而降低整个集团的税负,提高盈利。随着我国加入WTO并成为其中一员,跨国公司逐渐进驻中国,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视中国为产品经济的生产基地或者销售市场。尽管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在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然而仍有不少在华跨国公司对外宣称长期亏损,实质上大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了隐蔽的利润转移。除此以外,我国相比较于成熟的海外发达国家而言,尽管目前也有一些法规是针对于转让定价的,但鉴于起步较晚,反避税税制建设依然不太完善,很难对于我国现有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这种现象不仅形成我国投资环境不佳的假象,甚至造成我国的税收流失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反避税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在系统梳理了转让定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对2001至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从进出口商品总值、进出口贸易方式、贸易增幅及差额、在华投资方式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情况五个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在华跨国公司实施转让定价避税的疑点;并且对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的工作现状及现行反避税法规进行整理汇总,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的问题。其次,通过构建跨国公司与税务机关博弈模型来分析税收征管中的反避税策略,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逐步放松假设条件不断进行模型拓展,揭示了税务机关检查概率、税收处罚率、反避税检查正确率、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成本以及税务机关避税的成本等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行为的影响。然后,以OECD、美国和日本为代表,对其成熟的转让定价税制进行具体比较并得出相应的启示,最终,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税制的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上海海关学院》期刊2017-06-01)

白亚男[5](2011)在《浅议后金融危机时代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方法及反避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到我国来投资,虽然它们对促进我国GDP增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跨国公司为了寻求其在全球的利益最大化,利用这些对外投资进行避税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重创,跨国公司也面临出口困难、巨额损失、利润缩水的困境,在经历过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如何扭转局面以寻求利益最大化,无疑避税会是跨国公司的选择之一。那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避税又有哪些新特点呢?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避税的新趋势,进而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主要手段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一些反避税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1年06期)

沈肇章[6](2008)在《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反避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避税活动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避税行为的变化,实施更加有效的反避税策略,全面提升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水平,已成为我国税收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孙子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税务机关要有效地抑制企业避税活动,必须料敌先机,深入分析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企业避税行为的成因,就企业对各项税收法规和征管措施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合理的预期,以掌握避税与反避税斗争的主动权。据此,笔者从博弈的角度提出,改进反避税的方法和策略,应建立在对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Lewin的行为模型,笔者构建了一个企业避税行为模型,勾画了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产生及其行为决策的过程,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本文在结构上共设7章,研究思路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包括第1、2章。主要是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内在动因分析,包括第3、4章。笔者首先运用心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分别从企业避税行为的内驱力和诱因两个方面,剖析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动机状态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检验和补充。第叁个层次是对企业避税行为空间分析,包括第5章。笔者首先建立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宽模型假设条件,运用动态博弈方法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行为决策时序、反避税调查的查出率、税务机关“道德风险”行为、预约定价制等因素,对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税收征纳双方行为决策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静态博弈分析结论进行修正和补充。第四个层次是探索有效抑制我国企业避税活动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第6、7章。笔者分析了我国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研究结论,对加强反避税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认为税务机关应该改变反避税策略,“因势利导”,“堵疏结合”。应注重反避税效果与税收征管成本的平衡,主张建立统一的反避税法律体系,构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反避税机制。并在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明确企业的举证责任、细化反避税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一的反避税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8-05-05)

邵志坚[7](2007)在《企业反避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避税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从立法和实践上,我国的反避税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全文主要分叁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反避税的基本概念及反避税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避税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本文在综合分析学术界对避税的不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避税、节税等概念的对比,得出反避税概念。还对反避税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对反避税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反避税的工作现状,并对避税的行为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转让定价、资本弱化、滥用税收协定、避税港避税等国际上通行的避税方法。论文第叁部分论述了企业反避税的对策,这也是论文的重点。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剖析我国目前反避税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反避税立法的想法。在转让定价税制方面,应尽快完善预约定价税制,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在资本弱化方面,应引进安全港模式,限定债务/股本比率。在滥用税收协定方面,在谈签税收协定中,应注意增加反税收协定滥用条款,并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的办法,确保透视法和征税法的正确运用。在避税港避税方面,应采用原则性规定和正列举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避税港的范围,建立资本流出的报告制度,并引入受控外国公司税制,对受控外国公司取得的收入,按照会计制度中权益法核算的规定,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在国际税务协作方面,应在谈签税收协定中,增加情报交换专项协定,完善企业的调查机制,简化情报交换手续,以确保及时获取各种相关资料。在税务行政管理方面,应设立反避税专门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并明确政府、外汇管理、行业主管各部门的协作责任,保证税务部门反避税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04-01)

黄欣[8](2000)在《对涉外企业的反避税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避税 ,其本质就是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 ,利用一定手段和方法 ,通过对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 ,并选择其税后所得最大形式 ,以期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现象大(本文来源于《山东经济》期刊2000年02期)

刘群[9](1996)在《浅析叁资企业避税与我国反避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析叁资企业避税与我国反避税策略刘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叁资企业日益增多,叁资企业退税问题亦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损失。鉴于我国在反避税方面还缺乏经验,所以,对叁资企业避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一、叁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从避税...(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1996年01期)

陈红伟[10](1995)在《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避税方法及反避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避税方法及反避税策略陈红伟所谓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通过资金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一种经济行为。人们习惯于认为只有所得税才可以逃避。实际上,企业利用法律漏洞,依然可以逃避流转税。本文结合我国流转税...(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1995年08期)

反避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跨区域经济体不断发展与壮大,跨国企业作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全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综合体在我国持续蓬勃发展,同时因为国内外经济交流愈发频繁,以跨国企业为主的国际税源跨国性流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的问题。跨国企业希望通过税收筹划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达到延期纳税或者减免税收等目的,我国税务部门则需要对跨国企业税收筹划行为一一甄别,既要保护跨国企业合理合法的税收减免行为,也要防止跨国企业恶意避税从而损害我国税收权益。因此,跨国企业税收筹划和税务部门反避税之间形成的非合作博弈应运而生,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针对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外资企业数量持续增多、跨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等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找出在华跨国企业避税和税务部门反避税博弈中的最优解,在引导跨国企业合理避税,实现健康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提升的同时,分析把握反避税工作在我国的形势,向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和推进管理、服务、调查叁位一体的统一规范的反避税工作机制,加强跨境税源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反避税工作效能等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之后对国际避税和反避税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点阐述了国际避税的成因、后果、基本方式、与国际逃税的区别以及国外反避税措施;其次,联系本国实际,分析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现状和避税特点,列举我国反避税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后续改进方向;再次,通过构建跨国企业与税务部门博弈模型来分析避税成本、调查成本、反避税检查正确率、转移定价价格波动值等对双方决策的影响,计算实现纳什均衡时的最优解,并选取有效实例进行模型验证;最后,依据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反避税工作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避税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巫妍茜.新时期居民企业跨境转让定价反避税策略思考[D].安徽大学.2019

[2].袁秀.在华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刘越.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不当避税与我国反避税策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4].胡俊洋.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与反避税策略研究[D].上海海关学院.2017

[5].白亚男.浅议后金融危机时代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方法及反避税策略[J].甘肃农业.2011

[6].沈肇章.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分析的反避税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

[7].邵志坚.企业反避税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

[8].黄欣.对涉外企业的反避税策略探讨[J].山东经济.2000

[9].刘群.浅析叁资企业避税与我国反避税策略[J].经济与管理.1996

[10].陈红伟.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避税方法及反避税策略[J].财贸经济.1995

标签:;  ;  ;  

反避税策略论文-巫妍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