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苯二甲酰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酰氯,循环合成
苯二甲酰氯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伟,刘小培,李中贤,李雪,余学军[1](2019)在《对苯二甲酰氯循环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苯二甲酰氯是合成对位芳纶的重要原料。本文使用苄基叁乙基氯化铵(TEBAC)为催化剂,氯化亚砜为酰化试剂合成对苯二甲酰氯,反应结束后直接冷却析出固体,干燥氮气保护下快速过滤。滤液经分析后补加相应的组分循环使用,滤出的固体经减压蒸馏纯化得到最终产品,收率可达91%以上,纯度达到99.9%。(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7期)
邹孝,陆嘉莉[2](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PC饮用水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所建立的快速测定PC(聚碳酸酯)饮用水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的实验模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250 mm×4.6 mm,4μm),以甲醇与水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柱温设定为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时,能够在10 min内实现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分离,且其在0.1至10.0μg/mL浓度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准确性较高。(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曾坤,马源源,郭庆中,段太成[3](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建立了对苯二甲酰氯(TPC)中氯化亚砜(SOCl_2)残留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以有机溶剂溶解后,经水溶液液-液萃取,使SOCl_2原位水解,并氧化为稳定态硫酸根,进一步通过ICP-OES测定S含量,实现SOCl_2残留量的准确分析。优化了样品溶解的溶剂类型及用量,发现以四氯化碳为溶剂,且溶剂/溶质比为10(mL∶g)时可获得最佳的样品溶解效果;优化了振荡萃取的水相酸度、时间以及氧化剂类型和用量,发现水相萃取酸度为10%(V/V)HNO_3、振荡萃取时间在2 min左右,氧化剂加入量为2%(V/V) H_2O_2时,可实现SOCl_2的充分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完全吸收与氧化固定,并有效避免了TPC基体的大量水解对两相分离的影响。全流程加标回收率为92.7%~104.6%;方法检出限(LOD,3s)为0.22 mg/kg(以S计),测定精密度(RSD,n=6)为2.1%。采用本方法对TPC实际生产及提纯工艺中不同阶段样品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符合。(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崔小明[4](2018)在《我国对位芳纶原料对苯二甲酰氯的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我国对位芳纶主要原料对苯二甲酰氯的技术进展。对位芳纶生产对原料对苯二甲酰氯的纯度要求很高,虽然近年来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工艺和装置设备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目前国内对苯二甲酰氯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氯化亚砜法,且基本上采用间歇法,对苯二甲酰氯质量仍不稳定,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叁废量大。今后对苯二甲酰氯产业仍应加快技术开发,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探索叁废处理新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受对位芳纶生产能力所限,对苯二甲酰氯需求量在短期内不会快速增长。(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欧阳宇迪,刘国文,周锦萍,罗先福,王燕[5](2018)在《高品质间苯二甲酰氯合成及脱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以光气和间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剂,合成间苯二甲酰氯及产品脱色工艺。探讨了石英砂、无水硫酸钠、活性炭、DMF盐酸盐等脱色剂对产品间苯二甲酰氯颜色的影响。确证了以DMF盐酸盐作为产品脱色剂时,可得无色稳定的产品,精馏后产品含量99%以上,该工艺具有"叁废"少、可循环套用、处理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8年03期)
徐坚琪,马洁清,赵凯,马燕飞[6](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PC饮用水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聚碳酸酯(PC)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作为色谱柱,对流动相的组成和洗脱方式、检测波长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可使得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在10 min内实现分离;在优化条件下,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01~0.0.3μg/ml,定量限(LOQ,S/N=10)为0.05~0.1μg/ml。该方法分离效果良好,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可用于PC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梁逸超,郭陈峰,张本山[7](2017)在《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苯二甲酰氯为交联剂,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交联酯化玉米淀粉的醇相制备方法及产品性质。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工艺,以及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布拉班德粘度仪对制备的成品进行了微观表征,检测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透光率和抗盐性等理化性质,为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发现:红外光谱(IR)显示1570 cm-1附近出现了苯环的特征吸收峰,证明交联淀粉上成功引入了苯环。XRD图谱显示交联淀粉与与原淀粉同属A型结构,但交联淀粉的结晶度降低的幅度很小,说明交联反应对淀粉颗粒整体结构有所影响,但没有对结晶区和亚结晶区造成严重的破坏。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对苯二甲酰氯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5%,氢氧化钠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4%,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7 h。(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7年12期)
王丽杰,张遵[8](2017)在《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氯化亚砜法、光气法、叁氯化磷法、五氯化磷法、酯氯化法和对二甲苯氯化法等几种对苯二甲酰氯工业生产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同时从芳纶产业对对苯二甲酰氯的下游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氯碱》期刊2017年09期)
刘庆备,梅李超,叶柳冰[9](2017)在《间苯二甲酰氯在DMAC中的水解行为以及对聚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芳纶1313聚合的主要工艺之一是由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在DMAC中缩聚。实验发现,其聚合单体间苯二甲酰氯容易水解为间酰氯苯甲酸或间苯二甲酸,温度越高,则水解行为越快。研究表明,这两种水解产物和原料间苯二甲酰氯中可能存在的含氯间苯二甲酰氯对芳纶1313聚合的相对分子的质量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期刊2017年03期)
李改真[10](2017)在《熔融结晶法提纯对苯二甲酰氯》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纯对苯二甲酰氯是生产对位芳纶纤维的重要原料。但是国内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足,产品质量也很难达到要求,因此对对苯二甲酰氯研究与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的目的是找出一套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最佳工艺方案,以得到能够满足生产对位芳纶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酰氯。本文概述了熔融结晶的概念、原理、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同时简单介绍了对苯二甲酰氯的性质、用途、安全、运输、研究现状、生产现状等,并对对苯二甲酰氯产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本文实验的最初原料是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氯化亚砜作为酰氯化试剂使用,且其的物质的量是对苯二甲酸物质的量的4倍,催化剂苄基叁乙基氯化铵的用量是对苯二甲酸的5%,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h合成对苯二甲酰氯,得到的产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纯度不小于96%。产品的分离提纯首先采用简单的抽滤并用氯化亚砜冲洗几次后,可得到纯度不小于96%的对苯二甲酰氯粗品。对苯二甲酰氯粗品中存在的杂质主要有对苯二甲酸(TPA)、苄基叁乙基氯化铵(BTEAC)和对苯二甲酸单酰氯(TPMC)等。TPC熔点范围为82-84℃,而TPA、BTEAC和TPMC的熔点大都在200℃以上,与对苯二甲酰氯的熔点相差很远,所以可以用熔融结晶法除去。在熔融结晶过程中,熔点较低的杂质会成为“汗液”,高熔点杂质在发汗过程中随着晶体碎裂会随汗液排出,因此最后结晶管内的熔融液为纯品TPC。未结晶的熔融液和排出的“汗液”可以循环利用。分别采用了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和熔点法等对对苯二甲酰氯进行定性分析,而对对苯二甲酰氯进行定量分析时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因为对苯二甲酰氯的化学特性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时,需先用甲醇将对苯二甲酰氯转化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所用色谱柱为SGE-C18AC柱,流动相为体积比4:1的甲醇和水,首先配制5组不同浓度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标准溶液,固定进样量为20μL,每个浓度样品分别平行进样3次,在波长为242nm的紫外检测条件下,测出上述各个浓度下的平均紫外吸收面积。以紫外吸收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样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作回归曲线得出回归方程y=240347761x+80743,做出的方程相关系数R2=0.99997。然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定产品样品中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吸收峰面积,从而根据标准曲线得出其质量浓度,进而得出其纯度。用熔融结晶法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最佳操作条件:以0.05℃/min降温速率降温至64℃进行结晶操作,即结晶终温为64℃,再以0.1℃/min升温速率升温至77℃,即发汗终温为77℃。在这样的操作条件下,可以把质量分数为96%的对苯二甲酰氯粗品提纯至99.9%以上的对苯二甲酰氯精品,可满足生产对位芳纶纤维对对苯二甲酰氯纯度的要求。熔融结晶的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它是在常压下进行的操作,因为操作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对结晶设备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样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同时它还是一个安全的绿色的分离提纯工艺。(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苯二甲酰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所建立的快速测定PC(聚碳酸酯)饮用水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的实验模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250 mm×4.6 mm,4μm),以甲醇与水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柱温设定为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时,能够在10 min内实现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分离,且其在0.1至10.0μg/mL浓度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准确性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二甲酰氯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伟,刘小培,李中贤,李雪,余学军.对苯二甲酰氯循环合成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9
[2].邹孝,陆嘉莉.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PC饮用水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曾坤,马源源,郭庆中,段太成.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J].分析化学.2019
[4].崔小明.我国对位芳纶原料对苯二甲酰氯的技术进展[J].橡胶科技.2018
[5].欧阳宇迪,刘国文,周锦萍,罗先福,王燕.高品质间苯二甲酰氯合成及脱色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8
[6].徐坚琪,马洁清,赵凯,马燕飞.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PC饮用水桶中对叔丁基苯酚、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迁移量[J].塑料科技.2017
[7].梁逸超,郭陈峰,张本山.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7
[8].王丽杰,张遵.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J].中国氯碱.2017
[9].刘庆备,梅李超,叶柳冰.间苯二甲酰氯在DMAC中的水解行为以及对聚合的影响[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7
[10].李改真.熔融结晶法提纯对苯二甲酰氯[D].河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