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山水论文-吕新峰

文人山水论文-吕新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人山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晋中期会稽山水,玄言诗,兰亭诗

文人山水论文文献综述

吕新峰[1](2019)在《东晋中期会稽文人与玄言山水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中期,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大批侨姓士族移居会稽,极大地改变了会稽地区的文化生态及文化风貌。士人悠游山林,"以玄对山水"的审美方式与体验,促成了玄言山水文学的兴盛,并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王小梅[2](2019)在《透视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从《答谢中书书》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古代诗文几乎都有"山水"的烙印,难道古代文人很悠闲,有大量的时间去游山逛水吗?其实不然,不少文人都是将他的无奈苦闷、志向乃至隐逸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山水"亦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答谢中书书》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一篇山水小品。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时期,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以期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陶弘景,曾经担任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因看透了人世的黑暗,便隐居句曲山(茅山)(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9年23期)

侯林宏[3](2019)在《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时期的山水审美在我国山水审美艺术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预示着古代山水审美艺术的萌芽。这一时期,自然山水对士人们而言不单纯是山水美景,更是寄托了文人对审美艺术的追求和复杂情感,用来隐喻乱世的悲哀。作为这一时期重要学说之一的玄学,可谓山水精神的主要推进者。自魏晋之后,文人雅士对于佛学愈加推崇,这个时期的佛学使得山水艺术之美升华到了精神境界和生命意义的高度。本文对魏晋山水诗画审美艺术的分析,不仅能够探讨古代山水诗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能从中领悟到现代山水诗画创作的灵感来源。本文涉及跨学科研究,因此,本文在研究中结合历史文献调研,并运用文本分析、类比演绎、理论联系实践等多种方法,对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文人审美意识的兴起、变迁和呈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一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并且论述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魏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对魏晋时期兵戈扰攘、胡汉化合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该时期人物品藻的转变以及儒释道叁教融合、崇尚隐逸之风等文化背景。为进一步探讨魏晋时期文人山水审美意识打下社会、文化基础。第叁部分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兴起与变迁。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以及魏晋时期文人通过山水诗画传达自己的审美品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山水诗画文人审美意识从开拓到丰富、再到成熟的整个变迁过程。第四部分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文人审美意识的呈现。这一章节同样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着重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叁种表现形式来展现山水诗画的审美意识。第五部分是对魏晋文人山水审美意识的总述。第六部分为结论。是对全文研究的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论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目前未有专门的专着对魏晋时期山水诗画的审美意识进行论述,仅有较少的几篇硕博论文与期刊文献对相关领域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将山水诗与山水画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希望从魏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的审美呈现窥视出文人审美意识的变迁。本文着重讨论魏晋时期山水、诗歌和绘画叁者之间的关系,将看似分散的山水诗画主题、理论和审美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话语框架之下,以期为研究早期山水诗画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也为中国诗歌绘画变迁的线索提供一个新思路。本次论文研究的结论是:魏晋的山水诗画审美透露出魏晋玄学不仅关注自然山水,也关注欣赏自然山水的文人自身,是一种充满了人文情怀和情感追求的审美意识。在我国山水审美意识整个哲学发展历程中,魏晋玄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解决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分离的社会文化问题,促进现代化艺术创造和提升人格培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音乐学院》期刊2019-03-01)

宋丽荣,张越[4](2019)在《文人画——南宗山水大师》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绘画史中任何一种绘画形式都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文人画这种绘画形式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在它的发展道路中,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作品、优秀的画家和理论体系。在文人画众多绘画大匠中,董源被认为符合文人画审美标准的绘画技法的源头,董源平秀俊逸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江南画派的特有风格。中国的传统文人画是不拘一格不被拘束的,但在思想意趣、笔墨技法等方面有不同的追求。文章就此分析了文人画与文人画家董源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2期)

张嘉琦[5](2019)在《从南北朝山水散文的特点看南北朝文人的精神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北朝时期的山水散文渐趋繁荣,在当时文坛大放异彩。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叁单元选取《叁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这叁篇南北朝山水散文的代表作,启发学生赞美自然,培养审美情趣。南北朝山水散文注重山水之景相得益彰,运用巧妙的手法和华美的文字,借景抒情表明作者心志。这时期的山水散文体现出南北朝文人不拘礼法,放荡不羁的一面,也表明了他们想要远离俗世隐居山林的愿望。(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2期)

马永佳[6](2018)在《元人山水散曲之意境与元代文人之审美趣尚》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的审美意趣与前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之前的细腻高雅转为粗俗大众,而山水文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之所以有着这么大的转变是因为社会时代都发生了很大变迁,而这种变迁使整个社会风向转变。而山水散曲也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着自己的特点,其意象、意境也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8年08期)

刘轲[7](2018)在《浅谈仇英山水绘画中的文人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仇英山水绘画虽以精工青绿示人,但具备宋朝以来文人画之精神,承前启后,虽出身贫寒,始于漆画,但齐集明代画坛。山水追踪溯源,精于摹古,不拘一家,落笔乱真。常拜访名仕,潜心学习,创作青绿山水,用笔萧疏,意境简远,以文人情怀关注人和自然,表现自我,以高格调,雅生活为贴入点,工巧入神。正因仇英深知自己出身不为正统精进学习,不断进取,受文人影响,书香熏陶,再加天资颇高,虚心学习进入明四家并得到认可,这位唯一不是文人的画家说明了在他身生所体现的文人精神不应该以出身评判。(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14期)

颜成丽[8](2018)在《韩拙《山水纯全集》中的文人化思想倾向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拙,是北宋时期宣和画院的画家、绘画理论家,他晚年撰写的山水画论《山水纯全集》是北宋画学繁盛之下的产物。该画论是韩拙对山水画的理解与认识的总结。《山水纯全集》成书于北宋绘画发展的巅峰时期,它被学界认定为是对宋代院体画重规矩格法的总结之作。本文研究重点为该画论中所呈现出“文人化”的倾向,就画论中带有文士身份特征的审美观念作系统梳理,由此得出《山水纯全集》是中国绘画风格转型中具有“节点”价值的理论着作,它所呈现的“文人化”倾向折射出中国文人画思想的端倪。本文通过对《山水纯全集》文本的分析、研究,期待改变学界对该画论思想的简单定性,丰富韩拙画学思想、文人画理论等研究成果。论文共分叁章。第一章从该画论的成书背景及其主要思想进行剖析,分析画论中“文人化”倾向出现的历史原因;第二章作为本文重点,通过对《山水纯全集》中关于创作方式和鉴赏方式两方面的考察,深入挖掘其中“文人化”倾向的表征。由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自身“文人画”观念尚未成熟,韩拙的画论观点也仅处于“文人化”的过程中;第叁章一方面分析北宋绘画创作中的“文人化”特征,另一方面从韩拙对历代画论中“文人化”思想的借鉴展开论述,深入剖析画论中“文人化”因素的来源。(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弢[9](2018)在《园画一味——从宋人工笔山水琢研宋代文人园林的写意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中国山水工笔画的成熟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辉煌发展的时期。宋人工笔山水画无论是外在表现手法,还是其内在伦理和美学,宋代山水画对当时园林的表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园林意象来源于宋代山水画,以宋人对山水的尊重和对"天人合一"的向往为基础,往往占地面积大,园林设计将自然与人类住区融为一体。本文从宋代工笔山水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二者相同的思想性质,探讨宋代园林的要素、方法和内涵。通过对文人园林在宋代的研究,格古鉴今,为现当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仿古情怀与意景营造作出借鉴与启示。(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09期)

王惠[10](2018)在《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创立的"米氏云山"画风的研究和相关作品的赏读,来解读此法当中的内涵,从而印证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文人意趣在米家父子笔下的肇始和对后世山水画的渗入。(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8年01期)

文人山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古代诗文几乎都有"山水"的烙印,难道古代文人很悠闲,有大量的时间去游山逛水吗?其实不然,不少文人都是将他的无奈苦闷、志向乃至隐逸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山水"亦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答谢中书书》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一篇山水小品。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时期,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以期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陶弘景,曾经担任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因看透了人世的黑暗,便隐居句曲山(茅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人山水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新峰.东晋中期会稽文人与玄言山水诗[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王小梅.透视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从《答谢中书书》说开去[J].语文天地.2019

[3].侯林宏.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探究[D].四川音乐学院.2019

[4].宋丽荣,张越.文人画——南宗山水大师[J].美与时代(中).2019

[5].张嘉琦.从南北朝山水散文的特点看南北朝文人的精神特质[J].文学教育(上).2019

[6].马永佳.元人山水散曲之意境与元代文人之审美趣尚[J].散文百家.2018

[7].刘轲.浅谈仇英山水绘画中的文人精神[J].大众文艺.2018

[8].颜成丽.韩拙《山水纯全集》中的文人化思想倾向表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9].张弢.园画一味——从宋人工笔山水琢研宋代文人园林的写意手法[J].艺术品鉴.2018

[10].王惠.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

标签:;  ;  ;  

文人山水论文-吕新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