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论文文献综述)
李韬,梁贵秋[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综合分析了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同时从加强技术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与打造产品品牌、优化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7个方面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和建议,为加快推进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邱长玉,朱方容,朱光书,曾燕蓉,张朝华,李韬,唐燕梅,林强[2](2021)在《“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取得的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为了在"十四五"新阶段更好地开展广西桑树育种工作,推进蚕桑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多倍体诱导方法与鉴定方法、果桑种质资源的研究、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提出应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的发展方向,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乐波灵[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推动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走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探索并解决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种桑养蚕、茧丝绸加工、蚕桑资源多元开发应用、科技创新以及政策资金人才保障5个关键环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蚕桑种业体系建设、推进茧丝绸加工业提档升级、推进蚕桑资源高值化开发应用、推进先进实用种养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实现产业链延伸提升质量",立桑为业"多元化增收增效。
丁艳[4](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田琼[5](2019)在《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管理与林木栽培技术的进步》文中研究表明宋代林业受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影响,其林业管理制度与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分别考察北宋与南宋林木资源分布与其管理制度,可以对宋代林木资源的整体情况有较好的把握。通过探讨宋代农林专着中记载的林业科学技术,可以总结宋代在中国林业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研究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两种方式考察复原北宋和南宋的林木资源的分布。首先从宋刻疆域图中表现的森林内容探讨宋代林木资源分布的情况;其次通过史料中的有关记载,对两宋各行政区内的林木资源做具体研究,从文献记载的整理来看,北宋的林木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秦岭山脉、太行山和南部江南丘陵一带,南部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南宋境内林木资源较之北宋有明显的减少,以南部浙江、江西、广东为最。两宋森林资源的锐减与12世纪异常的气候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战争和人类过度开发。第二章,主要研究两宋林木资源的管理情况。通过对比北宋和南宋在林木资源管理方面的异同,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北宋林木管理政策更加注重对民众的政策性引导,南宋林木管理政策则更着重于对实际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两宋都比较重视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北宋林业管理机构分工更加细致,但出现空设现象。南宋对林业机构作出部分调整,但效果一般,机构设置反而不如北宋明晰;南宋的竹木税收制度相比而言更加健全完善;南宋的林木资源保护思想较北宋更趋于成熟,对林木资源的保护认识更加深刻。第三章,主要研究宋代的林业科学技术。通过对两宋史料中关于林木的基本认识的记载,两宋林业专着中包含的关于树木种植栽培的科学技术,认识到宋代是我国林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宋代林业科学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结语部分,对各个部分的内容作了概括总结,进一步分析两宋林业的发展水平。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曾燕蓉[7](2019)在《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凌翔[8](2018)在《大东港桑田休闲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桑田休闲园为研究对象,探寻桑田休闲体验景观的设计方法。在当今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蚕桑业作为丝绸之路的摇篮有着深远的影响,建设桑田休闲园对于延续和发展乡村蚕桑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桑园作为蚕乡特色农业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基于桑园多功能利用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首先通过对生产性景观以及蚕桑主题旅游的文献进行综述;而后对桑田景观的相关概念、蚕俗历史文化及内涵进行总结分析;随后以蚕桑主题村、蚕桑特色小镇相关案例调查分析提出桑田休闲园规划设计方法;最后以大东港桑田休闲园项目进行实例分析与设计实践。论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从桑园历史文化及生产实践看,桑园景观可用“桑园+”表述。(2)从景观角度,桑园可按照时间、空间、环境及功能四个因素分为十三种类型,即古桑园、现代桑园;块状桑园、间作桑园、散点桑园、围塘桑园;野生桑园、驯改桑园、人工桑园;文遗桑园、生产桑园、生态桑园、观光桑园。(3)桑园景观设计有八个制约因素和四个分区标准。制约因素分别为桑园的地形地貌特征;村庄的交通流线分布;村庄的河网水系分布;桑树种植斑块的分布;农业保护用地的范围;村庄建设开放的范围;村庄民俗文化的制约;其他因地制宜的策略。分区标准分别为保障农业生产;展现农业景观;提供休闲场所;配备配套服务。(4)建筑与桑园有三个空间关系,分别为块状桑园周边建筑-围园建筑;散点桑园周边建筑-合园建筑;围塘桑园周边建筑-园心建筑。
毛洪斌,于永霞,乐波灵,韦伟,黄红燕,李标[9](2018)在《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成效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深入广西蚕区,调研广西蚕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蚕业科技创新平台,育成了一系列家蚕、桑树优良品种,集成了杂交桑密植技术,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显着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不足、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完善蚕茧收烘与缫丝工艺的改善、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张艳芹[10](2018)在《晚清传入中国的蚕业科技(1840-1911)》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考古发现证明,至少在四千年我国就有了养蚕活动。到春秋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蚕桑生产经验;发展到汉代,黄河流域成为我国蚕桑业的种植、发展中心;至宋元时期,蚕桑业的重心向南移至江南地区,江浙一带的丝织业较为繁盛;进入明清后,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山东、江浙、四川和广东成为我国蚕桑业的主要产区。到18世纪时近代科学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了,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起了近代农学体系,解决了一些蚕病的预防,欧洲的蚕丝业开始兴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展蚕桑教育,蚕桑业发展迅猛。我国的传统蚕桑业面对面对西方和日本同行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痛失利权,我国传统的蚕桑生产已不能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本文重点阐述了西方近代化蚕桑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之后,在国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引进、接纳国外的先进技术改改进传统的蚕桑业的过程。通过派遣留学生、聘请外国教习、翻译蚕桑学书籍、兴办蚕桑学堂、引进机器缫丝设备等方法,我国的传统蚕丝业开始发生改变。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缫丝工业在部分地区建立起来。广东和上海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机器缫丝厂最集中的地区。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蚕丝业一直都是机器缫丝和手工缫丝并行发展,手工缫制的土丝供应国内市场,厂丝则出口。本文还对国外近代蚕桑技术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受到的阻碍及局限做了分析和总结。受到思想文化、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蚕丝业并没有完全实现近代化,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和利用,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的近代农业教育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蚕桑业也产生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这一切为民国时期国内的蚕桑业改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回顾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顾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 |
1.1 努力推进蚕沙、蚕蛹、蚕丝等蚕资源开发利用,蚕丝被加工效益显着 |
1.2 积极推进桑果、桑叶、桑枝等桑树资源综合利用,形成桑树多元化利用产业 |
1.2.1 桑果桑叶资源食用开发 |
1.2.2 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 |
1.2.3 桑树生态应用 |
1.2.4 桑树饲料用途研发 |
1.3 初步形成蚕桑循环经济利用模式,提高桑园整体综合效益 |
1.4 以桑果采摘及观光旅游为目的,形成优势果桑产业 |
2 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不足 |
2.1 技术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开发水平低 |
2.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研发力量较为薄弱 |
2.3 研究方向单一,缺少多学科融合 |
2.4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
2.5 缺乏产品品牌,产品市场培育严重不足 |
2.6 产业布局与产业体系有待完善,未形成规模化优势和区域化特色 |
2.7 缺少资金投入与优惠政策,产业化进展缓慢 |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
3.1 加强技术研究,建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
3.3 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深化多学科多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效益 |
3.4 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带动能力 |
3.5 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与打造产品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 |
3.6 优化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整体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
3.7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有序发展 |
4 小结 |
(2)“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取得的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1 完成了200多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
1.2 桑树种质资源品种筛选 |
1.3 进行了部分桑树种质资源品种的功能性研究 |
1.4 完成了部分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
1.5 初步建成了桑树种质资源数据库 |
1.6 创新了大棚室内育苗技术 |
2 桑树育种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 |
2.1 多倍体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 |
2.2 桑树抗青枯病杂交组合的选育 |
2.3 多用途桑树品种的筛选 |
2.3.1 菜用桑品种筛选 |
2.3.2果桑品种资源的筛选 |
2.4 桑树品种资源抗逆性分子机理研究 |
2.4.1 桑树亚精胺合成酶基因的研究 |
2.4.2 桑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的研究 |
3 今后研究方向 |
3.1 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 |
3.2 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 |
3.3 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2 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2.1 蚕桑种养环节 |
2.1.1 蚕、桑种业体系不够健全,生产经营秩序亟待规范 |
2.1.2 商品小蚕管控有待加强,养蚕成功率受一定影响 |
2.1.3 示范基地带动能力不强,先进种养技术普及不够 |
2.1.4 生产经营模式亟需创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
2.1.5 蚕用物资监管难度增大,安全生产面临较大挑战 |
2.2 茧丝绸加工环节 |
2.2.1 蚕茧收烘市场秩序欠佳,市场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
2.2.2 |
2.2.3 各地蚕茧质量不够均衡,茧丝质量整体有待尽快提升 |
2.2.4 蚕茧价格受制生丝价格,蚕农面临较大市场风险 |
2.2.5 丝绸产品出口数额较少,茧丝交易平台亟待加强 |
2.3 蚕桑资源开发应用环节 |
2.3.1 参与主体多,深入研究少 |
2.3.2 研发种类多,形成商品少 |
2.3.3 开发范围广,技术含量低 |
2.3.4 企业分布多,产出规模小 |
2.4 科技创新环节 |
2.4.1 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较为滞后 |
2.4.2 实用技术研究开发不够,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2.4.3 经营主体创新能力缺乏,产业新业态力量较薄弱 |
2.5 政策、资金与人才保障环节 |
2.5.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发展后劲推力不足 |
2.5.2 财政资金支持不够,社会资本投入不足 |
2.5.3 管理体制运行不畅,推广体系力量薄弱 |
2.5.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研发推广支撑不足 |
3 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
3.1 加强蚕桑种业体系建设 |
3.1.1 加大桑树品种选育力度 |
3.1.2 加大家蚕品种选育力度 |
3.1.3 加强蚕、桑种生产核心技术和繁育体系建设 |
3.1.4 构建蚕桑种业现代集约化发展管理体系 |
3.2 推进先进实用种养技术创新应用 |
3.2.1 加强桑树种植管理技术与设备研发 |
3.2.2 加强养蚕技术和省力化设备研发 |
3.2.3 加强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与消毒防病药物研发 |
3.2.4 加强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开发 |
3.3 推进茧丝绸加工业提档升级 |
3.3.1 提升煮茧缫丝环节工效 |
3.3.2 提高生丝织绸环节技术工艺 |
3.3.3 发展丝绸家纺和服装设计 |
3.3.4 推进丝绵高值化加工 |
3.4 推进蚕桑资源高值化开发应用 |
3.5 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
3.5.1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 |
3.5.2 建立健全蚕业技术推广队伍 |
3.5.3 加大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 |
3.5.4 加大基层蚕农技术培训 |
4 结语 |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管理与林木栽培技术的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与资料 |
一、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二、研究资料 |
第一章 两宋林木资源分布 |
第一节 从宋刻疆域图看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 |
第二节 从文字记载看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 |
一、北宋境内林木资源分布 |
二、南宋境内林木资源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两宋林木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北宋林木资源的管理 |
一、北宋植树造林的政策措施 |
二、北宋弛禁山泽的政令 |
三、北宋管理林业的机构 |
四、北宋竹木税的征收 |
第二节 南宋林木资源的管理 |
一、南宋植树造林的政策措施 |
二、南宋弛禁山泽的政令 |
三、南宋管理林业的机构 |
四、南宋竹木税的征收 |
小结 |
第三章 两宋林业科学技术 |
第一节 史料中关于林木的基本理论 |
一、部分林木的分类与识别 |
二、林木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关于树木栽培的科学技术 |
一、沈括的竹类栽培技术 |
二、苏轼的种松技术 |
三、《桐谱》中的种桐技术 |
四、蔡襄《荔枝谱》中的荔枝栽培技术 |
五、陈旉《农书》中的桑树种植技术 |
六、《橘录》中的柑橘类栽培技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现状 |
2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优势 |
2.1 广西的桑树资源丰富 |
2.2 桑树的生长优势明显 |
2.3 广西的蚕桑产业优势明显 |
2.4 广西生态桑产业的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 |
3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劣势 |
3.1 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 |
3.2 生态桑产业研究较缺乏 |
4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机遇 |
4.1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机遇 |
4.2 广西快速发展的蚕桑产业的有利推动 |
4.3 国家和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
4.4 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拓宽产业发展新思路 |
5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挑战 |
5.1 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滑 |
5.2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存在不足 |
6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6.1 适时抢抓机遇,发挥产业优势促发展(SO战略) |
6.2 利用产业本身优势,巧妙化解威胁(ST战略) |
6.3 借助外部机遇,克服产业劣势促发展(WO战略) |
6.4 针对劣势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更好迎接发展挑战(WT战略) |
(8)大东港桑田休闲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乡村生产性景观相关研究 |
1.3.2 乡村蚕桑业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乡村桑园景观研究 |
2.1 重要概念 |
2.1.1 桑树 |
2.1.2 桑园 |
2.1.3 景观 |
2.1.4 乡村景观 |
2.1.5 生产性景观 |
2.2 桑园基础理论研究 |
2.2.1 桑田休闲园概念诠释 |
2.2.2 植桑的历史概述 |
2.2.3 桑园的文化内涵 |
2.2.4 桑园景观分类及特点 |
2.2.5 乡村建设桑田休闲园的优势 |
2.2.6 桑田休闲园的可持续发展性 |
2.2.7 桑田休闲园开发与乡村旅游 |
2.2.8 农业与桑田休闲园的互助关系 |
2.3 “桑园+”的发展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桑田休闲园经典案例分析 |
3.1 案例选取及分析方法说明 |
3.2 蚕乡文化的传承-云龙村 |
3.2.1 村庄景观建设基本概况 |
3.2.2 村庄景观建设成果分析 |
3.3 特色小镇的营造-特庸镇 |
3.3.1 小镇景观建设基本概况 |
3.3.2 小镇景观建设成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桑田休闲园规划设计方法 |
4.1 桑田休闲园规划与设计理论 |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2 景观生态学 |
4.1.3 景观美学原理 |
4.1.4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 |
4.1.5 多功能农业理论 |
4.2 桑田休闲园规划设计原则 |
4.2.1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原则 |
4.2.2 经济产出与景观结合原则 |
4.2.3 功能性原则 |
4.2.4 体验与参与原则 |
4.3 桑园总体规划 |
4.4 桑园分区规划 |
4.5 桑园景观构成要素 |
4.5.1 地形 |
4.5.2 建筑 |
4.5.3 道路 |
4.5.4 植物 |
4.5.5 小品 |
4.5.6 水体 |
4.6 桑园景观影响因素 |
4.7 桑园景观规划要点 |
4.7.1 景观体系 |
4.7.2 景观分区 |
4.7.3 景观轴 |
4.7.4 景观带 |
4.7.5 景观点 |
4.8 本章小结 |
5 大东港桑田休闲园规划与设计实践 |
5.1 项目区位与现状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现状分析 |
5.2 规划设计目的与功能定位 |
5.2.1 设计目的 |
5.2.2 功能定位 |
5.3 总体规划设计 |
5.3.1 总平面图 |
5.3.2 空间结构 |
5.3.3 功能分区 |
5.3.4 交通系统 |
5.4 详细规划设计 |
5.4.1 节点规划设计 |
5.4.2 景观游线规划设计 |
5.4.3 小品设施设计 |
5.4.4 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成效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创新引领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
1.1 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带动了蚕业科技的发展 |
1.2 育成了桂桑优62等一系列特色优良的蚕桑新品种,推动了蚕桑产业的大发展 |
1.3 集成了杂交桑密植高产栽培等蚕桑生产新技术,提高了蚕桑产业的劳动效率 |
1.4 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充实了蚕桑科研力量 |
1.5 创新完成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提升了蚕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
1.6 创新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机制,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 |
1.7 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 |
1.8 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成效显着 |
2 广西蚕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2.1 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
2.2 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显不足,需进一步加强 |
2.3 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需进一步提高 |
2.4 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2.5 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需要取长补短 |
2.6 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急需加强招商引资 |
3 意见与建议 |
3.1 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提升综合科研实力 |
3.2 引进蚕桑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科研综合实力 |
3.3 完善蚕茧收烘管理与改进缫丝工艺,提升茧丝品质 |
3.4 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提高劳动效率 |
3.5 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完善蚕桑产业链 |
3.6 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提升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
4 小结 |
(10)晚清传入中国的蚕业科技(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史料来源 |
2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外蚕丝业的发展概况 |
2.1 晚清中国的蚕丝业发展状况 |
2.1.1 中国传统蚕桑体系的形成过程 |
2.1.2 明清中国蚕桑中心之一——太湖地区 |
2.1.3 明清中国蚕桑中心之二——珠江三角洲 |
2.1.4 中国传统蚕桑技术之精华 |
2.2 十九世纪世界蚕丝业发展及中外交流 |
2.2.1 鸦片战争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 |
2.2.2 十九世纪前后中国的蚕丝出口变缓及原因 |
2.3 世界蚕丝业发展概况 |
2.3.1 中国蚕桑技术的外传 |
2.3.2 近代科技在欧洲蚕丝业上的运用与国外蚕丝业的兴起 |
2.3.3 微粒子病对世界蚕丝业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的产生 |
2.3.4 日本蚕学改良与超过中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3 欧洲传入的蚕丝生产技术 |
3.1 机器缫丝设备、技艺的引进 |
3.2 蚕书的译制——近代蚕学知识的传入 |
4 日本传入的蚕桑技术 |
4.1 借鉴日本经验兴办蚕桑教育 |
4.1.1 创办蚕业学堂培养专业人才 |
4.1.2 派遣留学生与聘请日本教习 |
4.2 向日本学习养蚕技术 |
4.2.1 改良蚕种 |
4.2.2 翻译日文蚕学书籍 |
4.2.3 学习日式缫丝机 |
5.西方近代蚕桑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阻碍及局限 |
5.1 民间对近代缫丝机器的排斥及抵抗 |
5.2 迷信思想阻碍了科学的传播 |
5.3 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方面的原因 |
5.4 推广的成本问题 |
6.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回顾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J]. 李韬,梁贵秋. 广西蚕业, 2021(04)
- [2]“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取得的进展与展望[J]. 邱长玉,朱方容,朱光书,曾燕蓉,张朝华,李韬,唐燕梅,林强. 广西蚕业, 2021(03)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 乐波灵. 广西蚕业, 2021(02)
-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两宋林木资源的分布、管理与林木栽培技术的进步[D]. 田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曾燕蓉. 广西蚕业, 2019(01)
- [8]大东港桑田休闲园规划设计研究[D]. 凌翔.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2)
- [9]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成效与问题研究[J]. 毛洪斌,于永霞,乐波灵,韦伟,黄红燕,李标. 广西蚕业, 2018(02)
- [10]晚清传入中国的蚕业科技(1840-1911)[D]. 张艳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