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王晶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港黑帮电影,男性形象,《追龙》
王晶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然[1](2018)在《分析香港黑帮电影中男性形象——以王晶《追龙》为主分析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帮电影一向是香港电影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具有浓厚的香港文化特点。近些年来黑帮片慢慢的占据香港电影的主流地位,涌现出众多出彩的作品。香港黑帮电影在自身发展上,慢慢脱离一贯有的好莱坞模式,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对男性人物的形象阐释和表现手段上结合本土文化,形成独具风格的黑帮人物。本文将会从香港黑帮电影中寻求黑帮男性形象的发展特点,探寻电影《追龙》中特有的男性人物形象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蒙[2](2016)在《王晶“赌”系列电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香港电影圈,王晶是最为着名的商业片导演。他的影片一向被看作是准确把握电影市场走向的成功典范。以往的评论或学术探讨常常紧抓其作品中略显低俗的港式笑料不放,从未对其创作模式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一位创造了香港电影商业神话的导演,给予这样的忽视显然是不正确的。在他30多年的从影生涯里,几乎涉足了香港影坛所有的类型片种。其中,从1981年《千王斗千霸》开始的“赌”系列电影,不仅引领了香港赌片的风潮,更是全世界以赌博为题材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时,商业性都是电影始终携带的本质属性,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推动电影经济的更大繁荣。因此,以王晶的赌片作为范本研究其作品的娱乐精神和市场表现,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将分为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归纳王晶商业电影的总体特点,梳理“赌”系列电影的创作轨迹,展现此系列在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王晶的商业片一贯具有数量多、内容杂、表现手段丰富等特点。而王晶的赌片从1981年起到2016年,跟随香港电影发展的整体环境几经起伏,经历了初现、全盛、低谷、创新四个阶段,是香港市民心态转变的真实记录,也为其他赌片提供了创作范本。第二章,以此系列前叁个阶段的影片作为文本范围,从主题、故事设置、人物、情怀、手法等方面,对“赌”系列电影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出了四种主题类型,用具体影片验证了此系列相对固定的模式化叙事步骤,列出了影片中通常出现的叁类人物,展现了影片具有的情怀,整理了影片多次使用的创作手法。第叁章,总结了“赌”系列电影不注重对镜头语言的精雕细琢,更多的是关注于文本内容和演员表演的影像特征。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会用升格镜头突出人物的气势,用快动作表现滑稽之感,用多景别多角度的连续剪切展现赌局的精彩纷呈。第四章,以《澳门风云》叁部曲为例,从影片的叙事内容、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叁个方面分析“赌”系列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表明影片在电影市场实践中所具有的可贵的先导功能,也代表了中国电影题材开放程度的进步。论文的结语的部分,讲述了王晶对电影的理解,再次表明“赌”系列电影拥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冯萌萌[3](2013)在《王晶喜剧电影娱乐主义实质的审视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及王晶和他的电影会出现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宣称他的电影低级、粗俗甚至下流,模仿抄袭他人作品,根本没有新意,艺术性更无从谈起;另一种则称他的电影搞笑、幽默、票房高,博采众家之长,可以说是当代商业电影的成功典范。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不难发现大家都承认王晶喜剧电影的一个特点:他的电影很少充斥着家长式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娱乐主义精神。王晶虽然作品数不胜数而且有很多经典作品,但他却从不以电影导演自居,反而时时为自己正身:我当然是一个商人。王晶曾经在访谈中说“我拍过很多种类型的片子,这么多年来,很多人说我是我商业导演,不过我觉得拍电影实在没有商业和艺术之分,只要你想要在电影战场上活着,无论你片子的艺术成份有多高,要有商业市场的支持你才会活着”。王晶说不论是拍艺术片还是拍商业片,都不得不承认拍电影就需要钱,只有不赔钱才能拍出更多的作品,所以要在电影业活下去,就必须学着获取商业利益。香港是殖民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商业都市,所以香港电影无可避免地带着很浓厚的商业性质,这不能完全概括为一种以商业为目的的电影形式,而是一种带有香港本土文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带有充足的香港元素。商业电影一般是与艺术电影相对立而言的一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电影。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和大部分时期,都是商业电影占据主流地位的时期。就现代工业而言,香港电影也是无可非议的商品社会的产物。商业电影作为一种成熟的电影类型,有一整套属于它自己的叙事策略和市场运作规范。总的来说,曲折离奇而且有模式化的故事情节,明星制和媒体炒作等,是商业电影的一贯策略。当然,也有一批电影艺术工作者,努力削弱电影的商业性,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宣言,疏离商业电影。电影的性质一直以来就是电影届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香港着名电影动作指导、导演袁和平对此有着深刻地认识,他认为:“电影是一种商品,是一种娱乐观众的商品。电影一定要有娱乐性,要观众喜欢看,老板也能赚钱,他才会投资。否则,他亏一部、亏两部、亏叁部——如果每一部电影都亏本,那么就没有人再来投资拍电影了,观众喜欢看才能生存,所以我始终是拍观众喜欢看的影片,不论它是武侠片、喜剧片、文艺片都是一样。”香港电影的商业性质尤其突出,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也可以说,商业电影是香港电影的代名词,离开商业这一文化语境,香港电影就无从说起,即便香港电影业内拥有着优秀的文艺影片的制作者。王晶的喜剧电影在人文关怀上显得苍白无力,王晶是将他影片中的人文性彻底掏空,只留下搞笑的片段,只为卖座。然而,中国传统电影始终肩负着一种社会责任,正所谓文以载道,中国传统电影需要承载着这种传输正能量的教育意义,而且虞吉教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郑正秋“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的电影上良心主义的主张:一方面主张电影的良心主义,但又呼吁要兼顾市场,王晶的喜剧电影正是脱离了这种电影立场,完全与中国电影的传统相违背,鲁迅曾说,喜剧就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王晶正是如此,他的电影不抓取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东拼西凑获取各种无价值的笑料进行各种拼接从而来完成他的商业作品,这就是王晶的喜剧电影。本论文正是从商业价值和弱文化性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王晶的喜剧电影,从香港电影的商业文化语境到九七前后香港电影市场的转型,从香港本土喜剧导演与王晶导演的对比到内地喜剧导演与王晶导演的对比,呈现出王晶喜剧电影的浓厚的商业性和被掏空了人文性的状态。(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3-06-30)
[4](2011)在《喜剧电影的冒险王 王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晶的高产已经达到了一个境界,在1998、1999年的两年中,他参与制片、编剧、导演的电影一共有22部,平均一年有11部。因此时至今日,他都有香港电影"数量之王"的称号。不少人看不上他的电影,说他拍的都是烂片,但是他深谙市场规则,观众喜欢他的电影,就是他的王牌。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他天生就是编剧好手,他毫不讳言地自封为香港专业编剧,"我什么类型的电影都写过,真正的高手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千万别以为他只会写喜剧,那只是"因为喜剧片讨巧而已"。于他而言,喜剧和悲剧都是一样的,"就像煮菜的时候放糖和放盐,一模一样的煮法,只不过调料不同而已。这个可能很少人知道。"(本文来源于《东方电影》期刊2011年08期)
张晓琦[5](2011)在《王晶vs张之亮 有关中国电影的路线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把王晶与张之亮拉在一起似乎挺不靠谱的但这两者现在的境遇却包含了中国电影现状的所有秘密。王晶的新片《无价之宝》马上要在内地上映他对内地市场非常有信心,既不担心票房,也不担心电检制度。张之亮的新片《肩上蝶》刚刚上映,前后闹出偌大风波,120分钟导演版(本文来源于《电影世界》期刊2011年08期)
何磊[6](2009)在《王晶电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晶,香港着名商业片导演。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涉足影坛以来,参与制作了近250部影视剧,以其独特的商业智慧、操作手法和编导手法奠定了自己在香港影坛上不可动摇的“最高票房导演”的地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在票房上取得如此成就的导演,一般评论界和学术界往往都只是看到了其庸俗的一面,对其研究甚少,只是只言片语式的评论,认为他的电影毫无价值。但是,电影是一项产业,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上的投入才能维持和发展电影事业,因此,对于王晶及其电影,他毕竟创造了香港电影的一个商业奇迹:在30年的从影生涯中,制作了很多大家津津乐道的票房成功的电影,而且几乎所有的类型片他都涉足过,引领了香港赌片风潮,是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功臣之一,同时也捧红了一大批明星,对电影产业贡献颇多。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电影,只有商业上的成功才能推动和发展电影事业的繁荣,否则电影产业便无以为继。所以笔者认为,对王晶及其电影做一个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论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是梳理王晶的创作阶段,王晶从1981年开始执导到2008近30年的从影生涯中,经历了香港电影发展、繁荣辉煌、衰退的各个阶段,而其自身电影也跟随着整个香港电影一起起伏跌宕,有高有低。其次,探讨王晶电影风格形成的文化根基和当代大众消费主义对其电影产生的影响。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文化、传媒甚至宗教等方面都实行商业化操作,倡导消费主义,以赚钱为目的。而王晶的电影更是如此。他明确表示,自己是商业片导演,以赚钱为目的。那他就不得不最大化的考虑观众的需求,拍出的电影要能吸引更多观众去看。第二部分先从商业电影的渊源谈起:电影首先是一门产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商业电影为何是电影的主流;其次,从电影是一门与票房结缘的市场艺术入手,探讨商业电影的特点;最后由香港电影的商业化体现探讨王晶电影的商业操作方式。王晶商业电影的成功背后肯定是有其原因的,那么王晶电影是运用哪些商业智慧和方法,让自己的电影更吸引人,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呢?这是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分析过王晶电影的商业智慧和方法后,第叁部分再来看王晶电影的叙事方式。从根本上而言,王晶电影的叙事方式只是其商业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个体现,他采用平民化的叙事,选择贴近观众的都市题材,将其游戏化、奇观化,叙事结构模式化简单化,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得懂,喜欢看。从这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晶也许不能在叙事方式上有所推陈出新,但他可以将已有的叙事方式发挥到极致:不管是什么样的叙事方式,只要是有助于吸引观众的,王晶都毫不犹豫地拿来用,为的还是商业上的成功。当然,也因为此,其电影的确也有些很多缺陷,但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其商业上为何成功,引以为鉴,希望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昌盛有一点作用。本文最后结语中稍稍比较了一下作为内地“票房冠军“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与王晶电影的异同,由于学识能力有限,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4-01)
马戎戎[7](2007)在《王晶:我是电影圈少有的诚实的人》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晶是香港电影的一个奇观,他一辈子津津乐道于低俗商业片,"屎尿屁"喜剧和叁级色情片成为他最着名的标签,但也取得了其他港产导演难以企及的票房成就。对这一切,他如何评说。(本文来源于《电影世界》期刊2007年07期)
张新英[8](2006)在《王晶:香港商业电影的集大成者》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电影具有良好的文化生态和结构,不仅在亚洲电影业鳌头独占,而且在全球电影业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种文化声音的交融、碰撞与并存,人文关怀与商业诉求的齐头并进,艺术探索的先锋态势与类型衍生的巨大能量,欲言又止的文化身份与立足草根的创作姿态,成为香港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征。近年来,内地电影产业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业界的瞩目焦点,与之相对应的是,香港电影同时也在寻求艺术与商业平衡协调的良性运作机制。对香港电影进行观察研究,可以为国产电影的发展策略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本期“香港电影研究”专栏,将以王晶、陈果两位导演的个案研究和香港武侠影视剧的类型分析为选题进行探讨,以期为香港电影以及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索和思考。(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徐宁[9](2006)在《王晶:电影应超前观众一两步》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在电影市场贺岁档争夺越来越激烈的时候,王晶执导的《野蛮秘笈》将在大年初一正式杀入战团。昨天,导演王晶来到南京和观众见面。 王晶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王晶式武打喜剧片,张柏芝、古巨基、元秋、元华的阵容组合绝对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所以,即使在这个(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06-01-26)
向往[10](2005)在《如何在电影战场上活着? 王晶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晶,原名王日祥,浙江绍兴人,1955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父亲为着名导演王天林。197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鬼马狂潮》,此后十余年,编过40多部电影剧本。1981年首次执导电影《千王斗千霸》。他编导及监制的电影包括《精装追女仔》、《最佳损友》、《至尊无上》、《赌神》等等。1997年,他联同文隽等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近作有《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千王之王2000》、《百分百感觉》。2003年后,推出新作《绝世好男人》、《黑白森林》、《神勇铁金刚》。(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王晶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香港电影圈,王晶是最为着名的商业片导演。他的影片一向被看作是准确把握电影市场走向的成功典范。以往的评论或学术探讨常常紧抓其作品中略显低俗的港式笑料不放,从未对其创作模式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一位创造了香港电影商业神话的导演,给予这样的忽视显然是不正确的。在他30多年的从影生涯里,几乎涉足了香港影坛所有的类型片种。其中,从1981年《千王斗千霸》开始的“赌”系列电影,不仅引领了香港赌片的风潮,更是全世界以赌博为题材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时,商业性都是电影始终携带的本质属性,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推动电影经济的更大繁荣。因此,以王晶的赌片作为范本研究其作品的娱乐精神和市场表现,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将分为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归纳王晶商业电影的总体特点,梳理“赌”系列电影的创作轨迹,展现此系列在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王晶的商业片一贯具有数量多、内容杂、表现手段丰富等特点。而王晶的赌片从1981年起到2016年,跟随香港电影发展的整体环境几经起伏,经历了初现、全盛、低谷、创新四个阶段,是香港市民心态转变的真实记录,也为其他赌片提供了创作范本。第二章,以此系列前叁个阶段的影片作为文本范围,从主题、故事设置、人物、情怀、手法等方面,对“赌”系列电影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出了四种主题类型,用具体影片验证了此系列相对固定的模式化叙事步骤,列出了影片中通常出现的叁类人物,展现了影片具有的情怀,整理了影片多次使用的创作手法。第叁章,总结了“赌”系列电影不注重对镜头语言的精雕细琢,更多的是关注于文本内容和演员表演的影像特征。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会用升格镜头突出人物的气势,用快动作表现滑稽之感,用多景别多角度的连续剪切展现赌局的精彩纷呈。第四章,以《澳门风云》叁部曲为例,从影片的叙事内容、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叁个方面分析“赌”系列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表明影片在电影市场实践中所具有的可贵的先导功能,也代表了中国电影题材开放程度的进步。论文的结语的部分,讲述了王晶对电影的理解,再次表明“赌”系列电影拥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晶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晶然.分析香港黑帮电影中男性形象——以王晶《追龙》为主分析对象[J].传播力研究.2018
[2].王蒙.王晶“赌”系列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冯萌萌.王晶喜剧电影娱乐主义实质的审视与批判[D].西南大学.2013
[4]..喜剧电影的冒险王王晶[J].东方电影.2011
[5].张晓琦.王晶vs张之亮有关中国电影的路线问题[J].电影世界.2011
[6].何磊.王晶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2009
[7].马戎戎.王晶:我是电影圈少有的诚实的人[J].电影世界.2007
[8].张新英.王晶:香港商业电影的集大成者[J].枣庄学院学报.2006
[9].徐宁.王晶:电影应超前观众一两步[N].新华日报.2006
[10].向往.如何在电影战场上活着?王晶访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