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设计谱论文-沈华,翁大根,张瑞甫,王庆华

弹塑性设计谱论文-沈华,翁大根,张瑞甫,王庆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塑性设计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响应比,黏滞阻尼器,弹塑性设计方法,反应谱

弹塑性设计谱论文文献综述

沈华,翁大根,张瑞甫,王庆华[1](2019)在《基于响应比的简化黏滞阻尼器弹塑性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装黏滞阻尼器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已在工程实践中被大量应用。引入结构响应比的概念,并在响应比的基础上给出了简化黏滞阻尼器的弹塑性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使用pushover方法确定黏滞阻尼器的安装楼层并计算响应比值;然后,根据响应比直接求出黏滞阻尼器需提供的近似附加阻尼比;最后,计算并确定黏滞阻尼器的相关设计参数。为验证提出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一个六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减震结构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地震水准下的性能设计目标,并可以直接求出阻尼器提供的附加阻尼比,避免了大量的迭代计算。(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1期)

尚守平,乔勇[2](2019)在《钢筋沥青隔震层弹塑性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沥青隔震层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且具有较好的隔震性能,解决了广大村镇地区低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的缺点。但其工程设计方法尚不完善,如何进行隔震层弹塑性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隔震效果,目前尚不明确。本文介绍了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构造,推导了隔震层竖向钢筋不发生第一类失稳和第二类失稳的条件,探讨了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弹塑性设计思路:二阶段试算法。为便于该设计方法的应用,本文对一栋两层的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工程设计,验证该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该方法进行设计,水平减震系数可在0.5以下。(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1期)

张博,杨维好,王宝生[3](2019)在《考虑大变形特征的超深冻结壁弹塑性设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冻结法是深厚不稳定、含水地层中最主要的凿井方法,冻结壁设计理论是冻结法凿井的技术核心之一。以往的深井冻结壁(表土层厚度超过400 m)设计理论忽略冻结壁变形对其尺寸、位置的影响,既偏于不安全,又低估开挖土方量。为了考虑超深表土层内大变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应变推导出变形前冻结壁的开挖半径与有效厚度的求解公式,建立冻结壁厚度设计新理论;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地应力、冻土黏聚力、冻土内摩擦角、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冻结壁厚度与井帮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理论既能解决小变形问题,又能解决大变形问题,忽略弹性应变的理论公式能适用于应变达0.15的大变形情况,新理论还能准确地计算开挖土方量,为超深表土层冻结壁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周林云[4](2017)在《混凝土桥梁若干典型D区弹性及弹塑性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重大工程结构高安全性与高耐久性的需求,对混凝土桥梁的结构分析理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亟待解决因大吨位集中力作用、截面尺寸突变所引起的结构局部区复杂应力分析与配筋问题,即为混凝土结构应力扰动区(D区)的精细化分析问题。在桥梁工程实践中,D区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而导致结构性裂缝病害频发。为此,本文针对混凝土桥梁典型D区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常见的病害,开展D区力流传递机制试验研究和弹塑性拉压杆模型理论研究,致力于探索D区精细化分析的新模型,为混凝土桥梁D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化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混凝土桥梁箱梁顶板预应力平弯束径向力影响区,推导了径向力作用下该区域的应力场分布,并提出了箱梁顶板中心线处横向受拉效应的计算方法及控制措施。(2)针对混凝土桥梁后张矩形锚固区,采用应力和函数方法,推导了中心锚固区和多锚锚固区横向劈裂应力和劈裂力的计算公式,可作为锚固区抗裂配筋设计的理论基础。(3)针对力流扩散模型,完善了等值力流线的物理和应力边界条件,提出了修正压力扩散模型,推导了矩形后张端部锚固区劈裂力的统一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全面考虑锚垫板宽度、锚固偏心距和锚固倾角的影响。并开展矩形锚固区的光弹试验,验证了等值力流线的存在性,可视化地揭示了锚固区内荷载的传递路径。(4)根据混凝土受拉易开裂这一特性,提出了改进的拉压杆模型的最优构型准则,据此建立了 D区拉压杆模型的拓扑分析方法,并进一步基于最小应变能准则和最大刚度准则定量地揭示拉压杆模型的最优构型参数。(5)通过开展混凝土桥梁叁种典型D区(中心锚固区、两锚头锚固区和简支深梁)的试验,研究了力流传递机制随结构弹塑性发展的演变。(6)根据拉压杆模型和连续体的等价条件,在传统拉压杆模型中引入了余能驻值原理,提出了弹塑性拉压杆模型的构型准则。据此建立了中心锚固区、两锚头锚固区和简支深梁叁种典型D区受力全过程弹塑性响应的分析方法。(7)在弹塑性拉压杆模性基础上,引入粘结滑移理论,推导了典型D区的最大裂纹宽度.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9-01)

赵伟,段清星,童根树[5](2014)在《非加劲钢板剪力墙弹塑性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钢板剪力墙难以应用国内规范设计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板剪力墙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屈曲性能进行分析,系统比较初始缺陷、宽高比和高厚比等参数对钢板剪力墙弹塑性屈曲性能的影响,提出衡量弹塑性屈曲性能的合理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现有规范,提出钢板剪力墙弹塑性稳定的实用设计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该公式精度良好,且便于应用。(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4年05期)

虞爱平,包恩和,刘宝臣,邢心魁[6](2013)在《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弹塑性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的对称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斜撑框架强度CB以及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通过二阶非线性静动力分析,对各模型的层间变形、层间力以及塑性能量分布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各模型各层的层间位移、层剪力、屈曲约束斜撑的塑性能量分布以及层滞回曲线关系等。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斜撑水平力分担率β≈30%~60%时,各模型各层的层间静、动力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杨维好,杨志江,柏东良[7](2013)在《基于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冻结壁弹塑性设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冻结壁设计理论是冻结法凿井技术的核心之一。传统的冻结壁厚度弹塑性设计公式在冻结壁与围岩的弹性模量之比小于10时有较大的误差。为了更合理地设计冻结壁,建立了考虑开挖卸载作用的冻结壁与围岩相互作用弹塑性力学模型,推导了应力与位移解析解,建立了新的弹塑性冻结壁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各因素对冻结壁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新公式较传统的多姆克公式更合理,并建议选用Coulomb-Mohr屈服准则进行冻结壁厚度计算。(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童岳生,梁兴文,赵花静,车佳玲[8](2011)在《采用强化弹塑性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结构的常规抗震设计,是按多遇地震作用对结构进行承载力及弹性侧移计算。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须验算结构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及弹塑性侧移。本文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其中等效单自由度体系采用强化弹塑性模型,模型主要参数由常规抗震设计确定,屈服后刚度及阻尼比按模型强化段进行调整,利用规范的地震反应谱,进行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分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设计谱方法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当,而计算则大为简化。按本文方法所得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响应可用于结构承载力验算,所得侧移可用于结构侧移控制及变形能力设计。(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邹旭晖,闫海华[9](2011)在《弹塑性设计对混凝土双向板的验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针对混凝土结构板因支座负筋塌陷,板的有效高度减小引起质量问题,利用塑性理论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对比板有效计算高度的方法,从而判断出了问题结构板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1年01期)

高静坤,张媛,卢华[10](2006)在《海洋工程典型板壳结构的弹塑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弹性分析方法中,海洋工程典型板壳结构的高应力存在评价困难与不足。本文通过引入弹塑性理论,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叁种典型板壳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并与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引用新的强度评判的可接受准则,解决了桩基式导管架的典型板壳结构强度设计中的难点。(本文来源于《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1-01)

弹塑性设计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筋沥青隔震层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且具有较好的隔震性能,解决了广大村镇地区低矮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的缺点。但其工程设计方法尚不完善,如何进行隔震层弹塑性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隔震效果,目前尚不明确。本文介绍了钢筋沥青隔震层的构造,推导了隔震层竖向钢筋不发生第一类失稳和第二类失稳的条件,探讨了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弹塑性设计思路:二阶段试算法。为便于该设计方法的应用,本文对一栋两层的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工程设计,验证该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该方法进行设计,水平减震系数可在0.5以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塑性设计谱论文参考文献

[1].沈华,翁大根,张瑞甫,王庆华.基于响应比的简化黏滞阻尼器弹塑性设计方法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9

[2].尚守平,乔勇.钢筋沥青隔震层弹塑性设计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3].张博,杨维好,王宝生.考虑大变形特征的超深冻结壁弹塑性设计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9

[4].周林云.混凝土桥梁若干典型D区弹性及弹塑性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D].东南大学.2017

[5].赵伟,段清星,童根树.非加劲钢板剪力墙弹塑性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14

[6].虞爱平,包恩和,刘宝臣,邢心魁.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弹塑性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

[7].杨维好,杨志江,柏东良.基于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冻结壁弹塑性设计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3

[8].童岳生,梁兴文,赵花静,车佳玲.采用强化弹塑性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谱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1

[9].邹旭晖,闫海华.弹塑性设计对混凝土双向板的验算分析[J].山西建筑.2011

[10].高静坤,张媛,卢华.海洋工程典型板壳结构的弹塑性设计[C].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标签:;  ;  ;  ;  

弹塑性设计谱论文-沈华,翁大根,张瑞甫,王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