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须事件论文-马雁

铜须事件论文-马雁

导读:本文包含了铜须事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惩罚,日常制裁,道德恢复

铜须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马雁[1](2009)在《惩罚与恢复:社会关系网络的循环裂变与重构——以“铜须事件”为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话语暴力、道德审判、流言蜚语和羞辱现丑等日常形式表达的惩罚方式,具有内生于民间社会的特质,更因对集体道德的恢复功能,获得广泛认同。作为一种习惯法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与国家法之间各安其所、时为互动的关系。复仇、株连、禁忌和仪式化的身份认定过程,是古老习惯法在现代社会的再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刘园[2](2008)在《铜须事件的媒体话语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由2月的“踩猫事件”、3月的“韩白论战”、4月的“铜须事件”而产生的一个词汇“网络暴力”,2007年网络暴力事件继续上演,如“后母虐儿”事件。铜须事件是众多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还吸引央视、凤凰卫视以及海外媒体的关注。本文通过对4月初到6月末近叁个月网络上关于“铜须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媒体是如何通过其话语建构引导一个事件的发展与完结,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权力关系对于媒体话语建构的影响。文章主要回答了媒体是如何再现“铜须事件”;“铜须事件”是如何由一个论坛帖子发展成一个“网民暴力”事件;新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在“铜须事件”背后话语构建的不同;媒体在“铜须事件”前后话语构建的转换;社会权力是如何影响媒体的话语建构,不同的社会权力在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关系,又是如何相互咬合的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肖燕雄,陈志光[3](2008)在《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下)——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网络论坛存在实名与非实名两种进入方式的区分,非实名网络论坛又有注册登录与双重登录两种管理形式,以IP地址、假名和实名3种身份识别标志对网民进行管理。以铜须事件为例,对3种不同身份识别管理模式下网民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名网民与非实名网民存在巨大差别,实名网民具有理性、客观的特点,而非实名网民表现出非理性、暴力的特点。非实名论坛中两种身份识别的网民在行为上区别不大。(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郭小平[4](2007)在《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的“符号暴力”——解读“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友"狂野之城"通过QQ记录得知:结婚六年的妻子"幽月儿"在玩《魔兽世界》中与"铜须"产生婚外情并有出轨行为。其后,他在论坛发帖并引起了媒体关注,使得事件被更多的人关注,事件开始升级,更多惊人内幕被爆出……当事人郑新也通过视频来说明出轨事件并不是真实的,但事情真相是否真是如此呢?由于最初的发帖人一直没有再出现,所谓"铜须门"事件,实际上已成为一桩"无头案"。(本文来源于《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期刊2007-10-20)

肖燕雄,陈志光[5](2007)在《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上)——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网络论坛存在实名与非实名两种进入方式的区分,非实名网络论坛又有注册登录与双重登录两种管理形式,以IP地址、假名和实名3种身份识别标志对网民进行管理。以铜须事件为例,对3种不同身份识别管理模式下网民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名网民与非实名网民存在巨大差别,实名网民具有理性、客观的特点,而非实名网民表现出非理性、暴力的特点。非实名论坛中两种身份识别的网民在行为上区别不大。(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肖燕雄,陈志光[6](2007)在《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网络论坛存在实名与非实名两种进入方式的区分,非实名网络论坛又有注册登录与双重登录两种管理形式,以IP地址、假名和实名3种身份识别标志对网民进行管理。本文以铜须事件为例研究3种不同身份识别管理模式下网民的行为后发现,实名网民理性、客观,而非实名网民表现出非理性、暴力的特点。非实名论坛中的两种身份识别的网民在行为上区别不大。(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07年04期)

王勇[7](2007)在《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对“铜须事件”的传播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传播地点、传播时间具有随意性,传播速度具有快捷性,传播范围具有无限性,以及海量的信息等等,加之传播者不必以真实的身份上网,这样就造成了对传播者真实身份的确定难上加难,匿名传播就成为网络传播的一种常态。(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07年02期)

王军[8](2007)在《从“铜须事件”透视我国网络舆论管理中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T“铜须事件”号称“2006年最具轰动效应的网络事件”,在这一事件中,网民的种种过激表现,网络舆论的无序化倾向,网络把关人“文责自负”的托词,当事人“铜须”的无可奈何,国外媒体对中国网民加封“网络暴民”的评价等,折射出我国网络立法和(本文来源于《中华新闻报》期刊2007-01-24)

王刚[9](2007)在《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并不是网络暴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的一年,但是2006年中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必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本文来源于《传媒观察》期刊2007年01期)

王迅[10](2006)在《从“铜须事件”看网民公共言论责任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网民数量迅速增长,网络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第二生活空间。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力量也逐渐壮大,一些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铜须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中网民公共言论责任的缺失。“铜须事件”简述发生在今年上半年的“铜须门”事件,被称为“2006年(本文来源于《摇篮》期刊2006年10期)

铜须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6年由2月的“踩猫事件”、3月的“韩白论战”、4月的“铜须事件”而产生的一个词汇“网络暴力”,2007年网络暴力事件继续上演,如“后母虐儿”事件。铜须事件是众多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还吸引央视、凤凰卫视以及海外媒体的关注。本文通过对4月初到6月末近叁个月网络上关于“铜须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媒体是如何通过其话语建构引导一个事件的发展与完结,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权力关系对于媒体话语建构的影响。文章主要回答了媒体是如何再现“铜须事件”;“铜须事件”是如何由一个论坛帖子发展成一个“网民暴力”事件;新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在“铜须事件”背后话语构建的不同;媒体在“铜须事件”前后话语构建的转换;社会权力是如何影响媒体的话语建构,不同的社会权力在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关系,又是如何相互咬合的等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须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1].马雁.惩罚与恢复:社会关系网络的循环裂变与重构——以“铜须事件”为例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2].刘园.铜须事件的媒体话语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肖燕雄,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下)——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郭小平.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的“符号暴力”——解读“铜须事件”的网络传播[C].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2007

[5].肖燕雄,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上)——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肖燕雄,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当代传播.2007

[7].王勇.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对“铜须事件”的传播学思考[J].东南传播.2007

[8].王军.从“铜须事件”透视我国网络舆论管理中的问题[N].中华新闻报.2007

[9].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

[10].王迅.从“铜须事件”看网民公共言论责任的缺失[J].摇篮.2006

标签:;  ;  ;  

铜须事件论文-马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