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生态学论文-沈梦伟

宏生态学论文-沈梦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宏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蚂蚁,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

宏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沈梦伟[1](2016)在《中国蚂蚁宏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决定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随着人类活动和的全球气候的变化,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变化规律,国内外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生物多样性格局理论和假说。然而对中国的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和维持机制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现代生态学家普遍相信,虽然地质历史和物种的系统发育特征会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一定的解释,当前的气候环境仍然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梯度明显,海拔幅度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几乎包含所有从沙漠到热带雨林的所有植被类型,因此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组织大规模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为中国宏生态学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蚂蚁是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生物量大、分布广、能够改良土壤、帮助植物授粉和防治害虫等特点,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蚂蚁对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成为研究宏生态学的理想类群。本文基于收集的资料整合而成的省级尺度蚂蚁分布数据库和滇西北-藏东南蚂蚁丰富度和体型分布数据库,并利用气候、海拔和经纬度等环境信息,分析中国蚂蚁多样性、体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蚂蚁丰富度分布格局、beta多样性以及体型分布格局形成的主导因子。为进一步研究蚂蚁从群落到区域的分布特征、分布规律,以及蚂蚁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供一定参考。本论文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区域尺度上或省级尺度上,蚂蚁丰富度和beta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在群落尺度上,沿海拔梯度,蚂蚁丰富度和体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和多层次方差分解的方法确定不同环境因子及相对重要性。得出的结论如下:在省级尺度上,蚂蚁丰富度与纬度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与经度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物种分布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方省份,而北方、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的北部(青海)等省份物种丰富度较低。不管是在属的水平上,还是在种的水平上,温度对蚂蚁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因子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如在属的水平上能够解释全部方差的65.1%,在种的水平上能够解释全部方差的52.8%。省级尺度上,蚂蚁beta多样性主要受环境影响,即生态位限制大于扩散限制,且优势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蚂蚁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均存在的原因。与北美相比不同,可能是由于末次冰期对北美地区影响较大,物种与气候还未达到平衡,因此在北美地区动植物主要受空间距离的影响。而冰期对我国的影响较小,气候与物种分布相对平衡,因此,物种分布受生态位影响较大。气候因子中最冷月均温和实际蒸发量对蚂蚁beta的影响较大,前者作为限制性较强的因子之一,其变化对蚂蚁的生理机能是一种挑战;而后者机理解释为:蚂蚁个体较小,蒸发量较大可能导致其脱水,可能导致其死亡。在海拔梯度上,蚂蚁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根据方差分解和多层次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热量对其分布格局影响较大,这一点与省级尺度上得出的结果相类似。其机理解释为在低海拔地区,其环境能量较高,因此净初级生产力也较高,从而提高该地区的生物量,为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资源,最终结果就是该地区的物种种群规模扩大。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食物资源的短缺和低温,使得其新陈代谢较慢,延长其世代时间,最终导致其物种进化的速率和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蚂蚁体型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大,符合Bergmann法则,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类似。主要是由于在海拔较低处,温度较高,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体型偏小,这同时也有利于在海拔较低处,温度较高,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体型偏小。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拥有更多的资源,或者说由于高海拔导致的低温,死亡率较高,因而为了存活需要更多的食物和环境资源。并且高海拔地区其他物种数量也随之减少,这也降低了天敌的数量,依据生活史中的权衡假说,捕食者的减少会使得被捕食者的体型增大。并且由于海拔较高,需要长时间冬眠,为了避免在冬眠过程中死亡,因此增大体型有利于提高存活率。(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滕漱清[2](2014)在《基于宏生态学理论的中国古代人口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在时空尺度上的格局关系是人类宏生态学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利用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重建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了人口密度格局的驱动机制,以期为深入理解宏观尺度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历朝(西汉至清朝)有官方记录的行政市级别的人口数据,时间跨度约1800年,区域主要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经度跨度30°、纬度跨度20°,高程差达4.5 km,呈现出气候、地形以及多种资源的明显梯度。古代行政地图和人口记录的数据来源为中国历史研究资料。研究区被划分为100×100 km2的栅格,每个栅格内包含人口密度数据、气候数据、地形数据、扩散距离数据、农业资源数据。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空间自回归(SAR)模型对人口密度数据与四种分类的人口密度格局驱动因子进行了拟合。SAR模型的非空间部分的伪决定系数(pseudo-R2)用于计算自变量对人口大尺度格局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稳定时期,人口主要聚集于平原地区,呈现东多西少、南北双峰的格局;而在社会动荡时期,南方平原地区甚至多山地区的人口密度出现上升态势,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宏观格局受多种气候因子支配。多数情况下,人口密度与年降水量、最干季降水量之间存在正态分布格局,即沿着降水量梯度人口密度形成一个单峰曲线;12世纪以前,人口密度与年均气温存在正态分布格局。气候、地形、扩散距离、农业资源均可对人口密度宏观格局产生影响,在稳定时期各自非空间部分的解释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4.9%,29.2%和4.7%;在动荡期,各自解释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0.8%,4.3%,22.4%和15.6%。本研究的结论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时影响着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的宏观格局。其中,社会资源是该格局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首都是社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越易于与首都进行社会资源流通的区域,人口越聚集。地形对人口密度宏观格局保持较稳定的影响,地势较平坦地区拥有较高的农业人口密度。此外,本研究验证了气候因子的生态位模型可用于解释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分布的宏观格局。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人口依赖农作物的产量,进而人口分布受限于农作物的生态位。稳定期的农业社会对降雨梯度有显着的正态响应,从事农耕活动的人口倾向密集分布于降雨量较为适中的区域,可能较旱或较涝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存在负面影响。而当农业社会出现动荡、农业活动受到阻碍时,农作物产量减少,人类对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的依赖度有明显提高,更倾向分布于自然资源益于农业生产的地区;社会资源对人口聚集的作用在此时期略有下降,但仍为人口密度宏观格局的主要驱动因子。农业社会动荡期人口南多北少格局反映了该时期的人口倾向分布于水热条件较丰富的区域,从侧面反映了此时期由于食物紧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需求有所提高,类似于狩猎与采集文明。(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23)

蔡子微[3](2011)在《生态体微生态学与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生态学和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及有关问题。方法:理论研究。结果:提出和阐释了微生态体和宏生态体的概念。对微生态学和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提出微生态体是微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宏生态体是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胡慧建,蒋志刚,王祖望[4](2003)在《宏生态学(Macroecology)及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宏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其他宏观学科不断交叉和融合后的产物。它以个体、种群和物种的生态特征在大时空尺度上的格局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 ,它比其他生态学更强调归纳和推论 ,也更依赖数据的积累。近年来 ,宏生态学在对物种 -面积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对生物类群间的物种数量的协同变化以及物种和高级分类单元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新的研究 ;宏生态学试图将有机论和个体论结合来探讨和总结群落结构中的物种组成规律 ;并对物种多度和分布格局间的关系从生态位和异质种群角度进行新的解释 ;个体大小频次分布规律是宏生态学一重要内容 ,对其深入研究和探讨已与物种多度、能量、分布面积、历史起源等多方面特征相结合 ,并得到一些普遍性规律 ;最后 ,宏生态学还探讨物种在地理区域上的普遍性的分布模式 ,并对其假说进行检验和探讨。宏生态学在中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但中国具有资源的优势 ,并具有一定的数据积累 ,将在宏生态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宏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在时空尺度上的格局关系是人类宏生态学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利用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重建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了人口密度格局的驱动机制,以期为深入理解宏观尺度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历朝(西汉至清朝)有官方记录的行政市级别的人口数据,时间跨度约1800年,区域主要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经度跨度30°、纬度跨度20°,高程差达4.5 km,呈现出气候、地形以及多种资源的明显梯度。古代行政地图和人口记录的数据来源为中国历史研究资料。研究区被划分为100×100 km2的栅格,每个栅格内包含人口密度数据、气候数据、地形数据、扩散距离数据、农业资源数据。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空间自回归(SAR)模型对人口密度数据与四种分类的人口密度格局驱动因子进行了拟合。SAR模型的非空间部分的伪决定系数(pseudo-R2)用于计算自变量对人口大尺度格局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稳定时期,人口主要聚集于平原地区,呈现东多西少、南北双峰的格局;而在社会动荡时期,南方平原地区甚至多山地区的人口密度出现上升态势,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宏观格局受多种气候因子支配。多数情况下,人口密度与年降水量、最干季降水量之间存在正态分布格局,即沿着降水量梯度人口密度形成一个单峰曲线;12世纪以前,人口密度与年均气温存在正态分布格局。气候、地形、扩散距离、农业资源均可对人口密度宏观格局产生影响,在稳定时期各自非空间部分的解释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4.9%,29.2%和4.7%;在动荡期,各自解释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0.8%,4.3%,22.4%和15.6%。本研究的结论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时影响着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密度的宏观格局。其中,社会资源是该格局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首都是社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越易于与首都进行社会资源流通的区域,人口越聚集。地形对人口密度宏观格局保持较稳定的影响,地势较平坦地区拥有较高的农业人口密度。此外,本研究验证了气候因子的生态位模型可用于解释农业社会人口密度分布的宏观格局。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人口依赖农作物的产量,进而人口分布受限于农作物的生态位。稳定期的农业社会对降雨梯度有显着的正态响应,从事农耕活动的人口倾向密集分布于降雨量较为适中的区域,可能较旱或较涝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存在负面影响。而当农业社会出现动荡、农业活动受到阻碍时,农作物产量减少,人类对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的依赖度有明显提高,更倾向分布于自然资源益于农业生产的地区;社会资源对人口聚集的作用在此时期略有下降,但仍为人口密度宏观格局的主要驱动因子。农业社会动荡期人口南多北少格局反映了该时期的人口倾向分布于水热条件较丰富的区域,从侧面反映了此时期由于食物紧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需求有所提高,类似于狩猎与采集文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宏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沈梦伟.中国蚂蚁宏生态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2].滕漱清.基于宏生态学理论的中国古代人口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

[3].蔡子微.生态体微生态学与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

[4].胡慧建,蒋志刚,王祖望.宏生态学(Macroecology)及其研究[J].生态学报.2003

标签:;  ;  ;  ;  

宏生态学论文-沈梦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