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包艳丽[1](2021)在《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定性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测算云南省2010-2018年及2010年、2015年、2018年16个州市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通过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8年间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动态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16州市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云南省特点提出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以下结论:(1)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改进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等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迫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方式的改进,通过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技术投入及生态保护,进而促进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居住区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布局,降低碳源,增加碳汇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29777增长到2018年的0.40124。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高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相对中碳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南;相对低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障碍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房地产投资量、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森林覆盖率。(3)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32621上升到2018年的0.78520。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集约地区位于滇中、滇西南;集约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及滇西北。呈现出中部高、两边低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布较为一致。影响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4)云南省2010-2018年间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属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州市有昭通市、普洱市、文山州、德宏州;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的有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怒江州;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有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迪庆州。2010、2015、2018年16州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加大,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区聚集在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合作较多地滇中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且区域合作较少的滇西北、滇西地区。(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各要素紧密相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经费占GDP比例;在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地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设用地地均从业人员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6)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碳化、水电等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低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碳汇优势,建议从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水电等新能源结构、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碳汇潜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土地不足、土地浪费、因自然、经济因素差异造成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建议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完善建设用地技术和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提升;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低碳社区土地利用模式、低碳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和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王春雨[2](2021)在《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土地所产出的物质资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土地系统一方面进行着自然演化,一方面接受着人类改造,是一种兼具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系统。近年来,云南省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之间矛盾凸显,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同时工业生产中废水、废弃物过度排放,农业种植时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土地系统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损毁,进而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严重。云南省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确保区域土地系统稳定,促进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找出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的干扰和破坏程度,对区域因地制宜出台土地可持续发展政策,更好地保障人地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对土地系统及其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系统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其次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进行分析。在构建土地系统脆弱性VSD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加权求和模型和脆弱度模型测算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并根据其脆弱性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空分异研究,首先从暴露度指数、敏感型指数、适应能力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序变化分析,其次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空间变化分析,总结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甄别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解释力较大的影响因子。总结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提出云南省及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上来看,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数均值分别为3.1482、3.4661、3.6650,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速度较快,脆弱程度由较低脆弱演化为中度脆弱。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暴露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敏感性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适应能力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从滇西北部向南部地区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较高区域在云南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锁定。从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可以看出,其指数值均为正值,说明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成显着正相关。由Moran散点图可以看出处于第一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逐渐增加,第二、四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不断减少,说明云南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期的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Lisa集聚图可以看出,“高-高”(H-H)类型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地区以及滇中地区和滇东北的部分地区。“低-低”(L-L)类型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中部地区、滇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高-低”(H-L)类型和“低-高”(L-H)类型网格单元分布较少,占比相对较小。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单因子探测结果中暴露度指标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废水排放强度、垦殖指数、单位农药使用量;敏感性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年降水量、高程、地质岩性、植被覆盖度;适应能力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有废水治理处理能力、财政支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交互探测结果中,双因子增强占绝大多数,土地系统脆弱性是系统中要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但各指标因素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力度不同,有的起到的是加重土地系统脆弱性作用,有的则对土地系统脆弱性产生减缓作用。针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分布特征,本文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性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同时对云南省层面,提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稳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土地系统实时监管与维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杜婉莹[3](2021)在《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生态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城市土地利用必须生态安全优先,推动建立“生态友好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可以为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研究对象,在阅读大量有关土地生态安全的文献和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结构及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客观分析了研究区概况,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构建了能够反映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将计算结果分等定级并分析云南省2010-2019年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化规律,然后从社会、经济及地理条件等层面选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提出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整理归纳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综合分析了现有关于城市土地生态的理论基础,并从中选取了适合的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为后续的进行实证研究做好充实的理论工作;第二部分,对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和时空演化分析,本文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与特点,从生态环境的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对其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云南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从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等角度选取影响因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分析,为提出合理、科学的政策建议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政策建议,以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云南省城市土地安全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政策建议,为云南省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提供指导和借鉴。研究发现:第一,从时序变化角度上看,云南省2010-2019年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形势比较乐观,呈现“整体上升、略微波动”的态势,2010年-2015年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2019年呈现稳定上升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从空间变化角度上看,云南省中部及西南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比较乐观,东北部的昭通市、东南部的文山州等州市情况不容乐观。第二,模型选取方面,本文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经过检验和比较分析,选取最合适的LSDVC-BB模型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LSDVC-BB模型估计结果方面,城镇化率、城镇化率平方项、上年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等指标的估计系数通过了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这些变量对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有较为显着的相关关系。主要政策建议:一是科学、有序地推动城镇化进程,注重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倒“U”型形状,这说明云南省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云南省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二是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治理强度。三是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四是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压力。五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可以在服务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发展、集约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林昱辰[4](2021)在《“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随着城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一种城市发展状况的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云南省作为我国边疆省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对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研究是推动云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新时期我们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本文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相融合,从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生活空间承载能力、生态空间承载能力三方面出发,研究云南省16个政府所在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本文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克里金插值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对云南省16个政府所在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空间两种尺度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北地区。从城市来看,昆明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水平最高,平均值大于0.60,昭通市、泸水市、香格里拉市的数值在0.30-0.40之间,个别年份数值甚至低于0.30,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处于最低水平,其他12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水平基本相同,全部集中在0.40-0.50之间。(2)通过对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西南地区。从城市来看,玉溪市、昆明市的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最高,景洪市、香格里拉市、楚雄市紧随其后,昭通市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水平处于最低水平,其余10个城市则处于一般水平。(3)通过对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北地区。从城市来看,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最高的城市为昆明市,泸水市、香格里拉市生活空间承载力处于最低水平。(4)通过对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西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中地区。从城市来看,普洱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最高,昆明市、玉溪市处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最低水平。(5)通过对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1)生产-生活-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增长态势并向协调方向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2)生产-生活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波动趋势,除昭通市外,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不同幅度增长,但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扩大。(3)生产-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除景洪市外,其余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扩大。(4)生活-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上升趋势,除昭通市外,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不同幅度增长,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缩小。(6)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障碍度的分析可知:在障碍度模型的系统层分析中,除昆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蒙自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生产空间承载能力以外,其余14个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均为生活空间承载能力。在指标层的计算分析中得出,土地资源、人均工业产值、人口规模、服务业占GDP比重、公共设施用地比重等5个指标对云南省各城市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是制约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
张恩伟[5](2021)在《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厘清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对于维持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防范生态系统风险,缓解区域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滇中城市群是我国西南地区重点发展的城市群,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随着滇中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滇中城市群地区面临着巨大生态环境压力。其一,滇中城市群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二,滇中城市群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年降雨集中,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In VEST,对滇中城市群1980-2018年的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进行评估,分析滇中城市群近38年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研究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分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产水服务时空演变特征。1980-2018年滇中城市群产水量呈“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1980-2000年产水量呈增加趋势,产水总量增加了1.07×1010m3。2000-2015年产水量呈减少趋势,产水总量减少了1.75×1010m3。2015-2018年产水总量呈增加趋势,产水总量增加了1.58×1010m3。从时间变化上,2000年的产水量最高,为5.55×1010m3;2015年的产水量最低,为3.80×1010m3。从空间分布上看,滇中城市群的东部是产水量最高的区域,水资源丰富。滇中城市群的西北部是产水量最低的区域,水资源短缺。整体上看,滇中城市群产水量分布差异明显,产水量空间分布呈东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2)土壤保持服务时空演变特征。1980-2018年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量呈“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1980-2000年土壤保持量呈增加趋势,土壤保持量增加了1.64×109t。2000-2015年土壤保持量呈减少趋势,土壤保持量减少了1.56×109t。2015-2018年土壤保持量呈增加趋势,土壤保持量增加了1.10×109t。从时间变化上看,2000年的土壤保持量最大,为7.87×109t;1980年的土壤保持量最低,为6.23×109t。从空间分布上看,滇中城市群的北部和西南部是土壤保持量最高的区域,滇中城市群的东部是土壤保持量最低的区域。整体上看,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呈东部低、北部和西南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的空间分异性影响因素。1980-2018年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的空间分异性探测结果显示:在不同年份,同一因子对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异性解释力的变化较小,相对稳定。不同因子对产水服务空间分异性的解释能力存在显着差异,以土地利用、降雨量、潜在蒸散量和土壤类型等因子解释能力较高;NDVI、海拔和坡度的解释能力较低。不同因子对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异性的解释能力同样存在显着性差异,以土地利用、坡度、土壤类型和海拔等因子解释能力较高;降雨侵蚀力和NDVI的解释能力较低。
潘媚[6](2021)在《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国家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新的内容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凸显出来并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经历了“两化融合”“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目前“五化协同”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新内容。“五化”自2015年提出以来,学者们对“五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还不多,尤其对“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及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五化”协调发展及“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方面,为“五化”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为云南省发展及其他地区“五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2002、2010和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以下简称为“五化”)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综合测度法,构建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五化”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水平、耦合水平、协调水平及其时空演变格局,其次运用单一测度法,测度分析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在前面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18年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云南省的“五化”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02-2018年,“五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增长速度逐渐变大,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农业现代化,最低的是城镇化,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信息化,最慢的是城镇化和绿色化。从空间上来看,呈现出空间上的不均衡性,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西南,绿色化则相反,绿色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与滇西南。(2)2002-2018年,云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云南省“五化”耦合度呈上升趋势,耦合水平整体上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且地区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云南省“五化”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地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云南省“五化”耦合协调水平与“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一致性,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应的也为“五化”综合发展水平高值地区,体现出同步演进的状态。(3)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具有时空上的一致性,云南经济增长与“五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五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增长。“五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化>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从整个云南省来看,各“化”对经济影响均呈现显着正向作用。(4)根据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及“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各“化”同步及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增长;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地区连通性;发挥空间优势,制定区域政策。
张凌风[7](2021)在《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为实现云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探索其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及保护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将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作为研究目标,分别从水土资源、社会人文、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等四个层面构建符合云南省的评价体系对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历史评价及未来预测。时间方面,对云南省2011-2019年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纵向研究分析;空间方面,借助Arc GIS软件对云南省16个地州2011年、2015年、2019年的单项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进行分等定级可视化制图从而直观比较各地州承载力空间差异。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限制因素和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计算云南省2021-2023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以此得出云南省未来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潜力。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时间演变特征方面。2011-2019年,云南省各地州单项承载力指数起点值相差悬殊,如水土资源承载力当中的昭通市、文山州、怒江州指数均小于平均值;社会人文承载力中昭通市、怒江州的指数小于平均值;经济技术承载力中除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以外,其它地州的指数均小于0.2;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除昭通市、临沧市以外,其它地州差距较小。变化趋势方面,部分城市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如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德宏州、大理州的水土资源承载力,丽江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部分城市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如怒江州、迪庆州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指数,昆明市的社会人文承载力指数;同时也存在部分城市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如大理州、楚雄州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等。第二,空间演变特征方面。通过观察2011年、2015年、2019年云南省各地州的单项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图,能够发现除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水土资源承载力、社会人文承载力、经济技术承载力均呈现滇中城市群高于滇西、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北、滇西南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上呈现“西强东弱”特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强西弱”特征;从各项承载力分布上能够明显看出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良好辐射带动作用。第三,障碍度诊断及耦合性分析。通过障碍度诊断模型得出云南省各地州准则层、指标层障碍度并进行排序,进而分析2011-2019年各地州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准则层方面经济技术承载力障碍度及社会人文承载力障碍度占主导地位,指标层方面经济密度、公路通车里程、人均水资源量等为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出云南省四个单项承载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子系统的耦合度、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其中耦合度方面,昆明市、玉溪市呈先增后减趋势,协调指数及耦合协调度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且2019年各地州的耦合协调度均达到较高水平。第四,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单项承载力预测值方面,通过对预测值进行精度检验得出经济技术承载力预测值最优,其次是社会人文承载力、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各地州的单项承载力预测值随时间变化趋于平均值,单项承载力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幅相对较缓慢。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值方面,通过观察2021-2023年预测值空间分布,发现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历史研究期有明显变化,但依然存在滇中城市群优于其它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且整体呈“东强西弱”分布。
苏娇萍[8](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李炜[9](2021)在《云南省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矿产资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因此,进行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这对平衡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环境的关系也极其重要。本研究选取云南省矿产开发区,建立包含多因素的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原始值使用极差变换法消除量纲,通过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得到各矿产开发区分值,然后划分各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级别,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促进云南省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一方面,对于促进云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云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经济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以此成果为依托,建立区域承载力评估、监测、预警系统,进而发布承载力监测预警报告。同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及制定国家宏观战策略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9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高,占矿产开发区面积的10.21%,主要分布在保山市、普洱市、昭通市、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和迪庆州;14个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占20.26%,主要分布在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和迪庆州;23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中等,占26.57%,主要分布在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和怒江州;14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占32.76%,主要分布在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临沧市、红河州和迪庆州;8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占10.20%,主要分布在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大理州。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而且也可为其它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
衡圆圆[10](2020)在《玉溪市“三湖”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畜禽水产养殖、化肥、农药、农作物秸秆及废旧地膜等,由此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绿潮时有发生。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解决重要水源区和环境敏感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云南省玉溪市位于滇中腹地,有高原断陷湖泊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下文均用“三湖”表示)。三湖流域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负荷量大,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湖泊水体污染严重。本研究课题提出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概念,倡导通过改变玉溪市三湖流域的农业施肥模式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以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根据三湖流域地理特性,选取甘蓝及玉米在六种不同施肥模式条件下进行种植试验、销售试验、社会调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种植甘蓝时,“沼肥+化肥”模式的生物学与经济学产量均最高,分别占本次甘蓝收获总产量的20%与21%。氮损失最少的为“沼肥+生物炭”模式;销售时全沼肥模式利润最大,是化肥模式的468%。(2)种植玉米时,“沼肥+生物炭”模式的生物学与经济学产量均最高,氮流失量最少,比化肥模式少61.24%;销售时“沼肥+生物炭”模式的利润最大,是空白模式的598.02%,全沼肥处理与“沼肥+化肥”处理利润仅次之,是空白处理利润的493.39%、390.81%。(3)对甘蓝、玉米种植后优选出的全沼肥、“沼肥+生物炭”及“沼肥+化肥”三种模式,在三湖流域内对该类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其他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员进行社会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43份。结果表明,78.42%的农户愿意通过改变施肥方式来保护流域环境。55.84%的消费者愿意持续关注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发展,愿意购买对自身健康有益、食品安全方面有保障的环保型农产品。在线上销售中有22.67%的消费者跟踪关注过玉米种植试验并愿意为安全、环保的产品买单,且81%的消费者环境友好型农产品对表示满意。(4)对甘蓝、玉米两季种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沼肥、“沼肥+生物炭”及“沼肥+化肥”三种施肥模式对保护流域环境、保证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均有可取之处,符合三湖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定义。(5)对以上三种模式进行分级分区域推广,推广包括:1、大力宣传阶段,通过多媒体平台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进行宣传普及。2、示范培训阶段,根据三湖流域分级分区域推广计划以及玉溪市原位监测点位置,制定两年培训示范计划。3、后期服务阶段,对三湖流域农户进行合理约束,营造良好市场氛围,建立适用于农业从业者与消费者的双向农业信息平台,通过玉溪市多部门联合完善组织机构及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
二、玉溪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低碳经济研究 |
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低碳经济 |
二、区域建设用地 |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系统科学理论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定性分析 |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 |
一、低碳经济对土地投入水平的影响 |
二、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影响 |
三、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
四、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低碳经济的反馈机理研究 |
一、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减少碳源占地的反馈 |
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增加碳汇用地的反馈 |
第三节 联动关系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分布概况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二、能源消耗及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三、碳排放特点 |
第三节 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
一、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
第五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 |
三、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
四、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一、障碍度模型 |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三、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一、耦合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相对发展度模型 |
四、空间自相关模型 |
第二节 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
一、耦合度、协调度分类标准 |
二、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三、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四、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三节 耦合机制分析 |
一、因果关系分析 |
二、典型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经济引导下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
第一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经验 |
一、低碳生态型社区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二、低碳生态型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三、低碳生态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二、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于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二、关于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三、关于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四、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复杂系统理论 |
二、自组织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及形成机理 |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二、土地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
第二节 经济社会条件 |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
第四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 |
第四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
第一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三、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
一、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分级 |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
一、云南省土地系统暴露度时序变化分析 |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敏感性时序变化分析 |
三、云南省土地系统适应能力时序变化分析 |
四、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变化分析 |
一、探索性时空数据(ESDA)分析方法 |
二、空间分布特征 |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六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分析方法与序列选择 |
一、分析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一、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
二、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对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启示 |
一、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
二、云南省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管理对策 |
三、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城市规划理论 |
四、城市生态学理论 |
五、土地生态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条件 |
四、自然资源 |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
一、社会概况 |
二、经济条件 |
第三节 土地利用结构及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
一、土地利用结构 |
二、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四章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二、熵权法确定权重 |
三、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四节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一、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
二、综合指数的计算 |
第五节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一、评价结果分级 |
二、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三、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模型的选择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模型拟合结果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系统理论 |
2.1.3 协同发展理论 |
2.1.4 短板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三生空间 |
2.2.2 城市 |
2.2.3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第4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2.1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 |
4.2.2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空间差异分析 |
4.3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3.1 云南省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3.2 云南省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3.3 云南省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第5章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 |
5.1.2 耦合协调类型划分标准 |
5.2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1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2 云南省城市生产-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3 云南省城市生产-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4 云南省城市生活-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第6章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障碍度诊断 |
6.1 障碍度模型 |
6.2 城市“三生空间”障碍度分析 |
6.3 障碍因子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优化产业结构,创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
7.2.2 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
7.2.3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
7.2.4 实现城市“三生空间”协同发展 |
7.3 创新点与不足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
1.2.2 产水服务时空演变研究现状 |
1.2.3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演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2.1 地形地貌 |
2.1.2.2 气候特征 |
2.1.2.3 土壤植被 |
2.1.2.4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第3章 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时空特征分析 |
3.1 InVEST产水服务评估模型 |
3.1.1 模型原理 |
3.1.2 模型数据处理 |
3.1.2.1 年降雨量 |
3.1.2.2 土壤最大根系埋藏深度 |
3.1.2.3 植物可利用含水量 |
3.1.2.4 潜在蒸散量 |
3.1.2.5 生物物理系数表 |
3.1.2.6 子流域边界数据 |
3.1.3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
3.2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3.3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空间变化特征 |
3.3.1 像元尺度滇中城市群产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流域尺度滇中城市群产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
3.3.3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3.3.3.1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空间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
3.3.3.2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空间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服务时空特征分析 |
4.1 InVEST土壤保持服务评估模型 |
4.1.1 模型原理 |
4.1.2 模型数据处理 |
4.1.2.1 降雨侵蚀力 |
4.1.2.2 土壤可蚀性 |
4.1.2.3 坡度坡长因子 |
4.1.2.4 生物物理系数表 |
4.1.3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
4.2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时间变化特征 |
4.3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空间变化特征 |
4.3.1 像元尺度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流域尺度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 |
4.3.3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3.3.1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空间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
4.3.3.2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空间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土地利用研究方法 |
5.1.1.1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
5.1.1.2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5.1.1.3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5.1.1.4 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度 |
5.1.2 地理探测器 |
5.2 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2.1 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5.2.1.1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分析 |
5.2.1.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5.2.1.3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5.2.2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2.3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3 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与气候因素分析 |
5.3.1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与气候因素关系分析 |
5.3.2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与气候因素关系分析 |
5.4 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驱动因子探测分析 |
5.4.1 滇中城市群产水量驱动因子探测分析 |
5.4.2 滇中城市群土壤保持驱动因子探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创新点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 |
2.2 系统理论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评价 |
3.1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1 评价指标设计 |
3.1.2 “五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3.2 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分析 |
3.2.1 云南省工业化发展指数 |
3.2.2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指数 |
3.2.3 云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 |
3.2.4 云南省信息化发展指数 |
3.2.5 云南省绿色化发展指数 |
3.3 云南省“五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3.3.1 云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3.2 云南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云南省经济增长情况 |
4.2 指标与模型的选取 |
4.1.1 指标的选取 |
4.1.2 模型的选取 |
4.3 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5.1 各“化”同步及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增长 |
5.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5.3 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地区连通性 |
5.4 发挥空间优势,制定区域政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 |
三、限制因素分析 |
四、耦合协调性评价 |
五、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 |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 |
三、土地综合承载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地系统理论 |
二、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三、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自然环境概况 |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二、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概况 |
一、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
二、云南省土地利用特点 |
第四章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评价体系框架 |
三、指标性质划分 |
四、评价体系构建 |
五、指标内涵 |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 |
一、数据标准化方法 |
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三、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单项承载力时间演化规律 |
二、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演变规律 |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单项承载力空间演变规律 |
二、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演变规律 |
第六章 障碍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
第一节 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度分析 |
一、障碍度诊断模型 |
二、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三、准则层障碍度排序 |
四、指标层障碍度分析 |
第二节 土地综合承载力耦合性分析 |
一、耦合协调性模型 |
二、耦合协调性时间演变 |
三、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变 |
第七章 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一节 模型构建及检验方法 |
一、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
二、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
第二节 单项承载力预测 |
一、单项承载力预测值计算 |
二、单项承载力预测值精度检验 |
第三节 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8)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一、城镇化的概念 |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足迹理论 |
三、脱钩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数据内容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
一、Tapio脱钩模型 |
二、Tapio脱钩状态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一、环境影响指标 |
二、人口因素指标 |
三、富裕程度指标 |
四、技术水平指标 |
五、土地影响指标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9)云南省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1 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
1.2.2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方法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经济社会 |
2.3 矿产资源现状 |
2.4 矿产开发区情况 |
第三章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 |
3.1.2 指标选取 |
3.1.3 确定评价单元 |
3.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综合评价模型 |
第四章 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 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单因子评价 |
4.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3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4 社会经济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6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7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
4.2 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4.2.1 评价指标值的预处理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评价值的求解 |
4.2.4 综合评价结果 |
4.2.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发展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云南省各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原始值 |
附表2 云南省各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标准化值 |
(10)玉溪市“三湖”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及施肥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1 国内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
1.2.2.2 国内施肥技术现状 |
1.3 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定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1.7 三湖流域概况 |
1.7.1 抚仙湖流域概况 |
1.7.2 星云湖流域概况 |
1.7.3 杞麓湖流域概况 |
第2章 种植试验与销售试验 |
2.1 工作安排 |
2.1.1 调查工作安排 |
2.1.2 种植试验安排 |
2.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 甘蓝种植试验 |
2.3.1 甘蓝种植试验设计 |
2.3.2 甘蓝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2.1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蓝产量的影响 |
2.3.2.2 不同施肥模式对氮磷损失情况的影响 |
2.3.2.3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2.3.2.4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2.3.3 甘蓝种植试验小结 |
2.4 玉米种植试验 |
2.4.1 玉米种植试验设计 |
2.4.2 玉米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2.1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4.2.2 不同施肥模式对氮磷损失情况的影响 |
2.4.2.3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2.4.2.4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2.4.3 玉米种植试验小结 |
2.5 销售结果与分析 |
2.5.1 甘蓝种植兜售 |
2.5.2 玉米种植销售 |
2.5.3 种植销售小结 |
第3章 社会调查与综合评价 |
3.1 社会调查 |
3.1.1 调查方式 |
3.1.2 调查对象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3.1 流域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情况 |
3.1.3.2 农民接受程度 |
3.1.3.3 市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接受程度情况 |
3.1.3.4 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农产品的满意度 |
3.1.3.5 小结 |
3.2 甘蓝种植综合评价 |
3.3 玉米种植综合评价 |
3.4 综合评价小结 |
3.5 效益分析 |
3.5.1 经济效益 |
3.5.2 生态效益 |
3.5.3 社会效益 |
第4章 推广方案 |
4.1 推广优势及劣势 |
4.1.1 现存优势 |
4.1.2 现存劣势 |
4.2 推广目标 |
4.2.1 推广范围 |
4.2.2 推广对象 |
4.2.3 推广内容 |
4.3 推广方案 |
4.3.1 宣传普及阶段 |
4.3.2 示范培训阶段 |
4.3.3 后期服务阶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玉溪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包艳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D]. 王春雨.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云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杜婉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D]. 林昱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滇中城市群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恩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6]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潘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云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及预测研究[D]. 张凌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云南省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李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玉溪市“三湖”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施肥模式的推广研究[D]. 衡圆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建设用地论文; 承载力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