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和挠度论文-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

应力和挠度论文-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和挠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初挠度,厚度

应力和挠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1](2019)在《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等缺陷的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其优良的承压性能,球壳常被用作深海设备的耐压结构,而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计算是球壳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非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加工了直径1 000 mm的耐压球壳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冲压、焊接等工艺制造的球壳具有明显的初始缺陷,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极限承载力;残余应力中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压应力成分;基于实测数据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接近,且能够粗略预报结构破坏位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9年11期)

贾艳敏,魏皓天,王宇琪,王佳伟[2](2019)在《基于挠度的预应力连续钢梁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预应力连续钢梁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跨中挠度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总长10 m的开口等截面叁跨预应力连续钢梁模型进行了静力试验,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该试验梁的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连续钢梁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边跨及中跨跨中挠度均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预应力值和边中跨比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预应力连续钢梁跨中挠度的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求解公式,并利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求解公式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李海鸥,何军宏[3](2018)在《纵向预应力参数对连续刚构桥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纵向有效预应力是连续刚构桥中保证桥梁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研究纵向预应力参数对桥梁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提高桥梁最终的合龙精度及桥梁施工安全的关键。以巴河大桥(73m+130m+73m)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r.Bridge(V3.3)建立实桥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别对桥梁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下预应力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各参数均会引起主梁位移和应力状态发生变化,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的影响较其他参数大,且对成桥状态的影响较最大悬臂状态大。因此,在进行同类桥梁施工控制时,应及时采集现场的实际预应力参数并反馈到计算模型中进行实时修正,以便指导桥梁顺利施工。(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08期)

吴瑞潜,邵晓蓉[4](2016)在《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推导出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精确解,得到忽略梁自重引起的设计误差.研究等强度梁应力及挠度的误差问题,通过算例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绝对误差均与荷载大小无关,但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两者的相对误差与荷载大小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但变化规律不同.(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张明辉[5](2016)在《基于挠度的裂后PC梁预应力钢筋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先后兴建了大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实际营运中由于早起设计标准低、养护不到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而造成的超载等现象使得梁体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开裂等病害。由于裂缝影响,桥梁实际运营中的结构在力学性能上与设计意义上的预应力结构存在明显力学差异,这对于在役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都存在着不利影响。开裂后的梁体,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得整体刚度减小,梁体进入非线性状态,既有的非线性理论其计算模型都是单调加载模型,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梁体受力均为反复加载。本文通过试验发现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梁体非线性有别于单调加载,即现有的非线性理论不能很好的计算循环加载下的梁体非线性。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后非线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刚度退化、裂缝、预应力损失、剩余承载力方面。预应力钢筋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主要受力部件,其应力大小对于桥梁的安全评估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于该项研究又很是缺乏。本文以3片试验梁的静力试验数据为研究基础,探索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开裂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与荷载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验梁进行加载分析,提取有限元计算的跨中挠度和跨中段预应力钢筋应力数据与单调加载的试验梁数据进行对比,两者互为验证,得到非线性计算与单调加载结果的一致性;采集预应力混凝土梁不同等级荷载下的裂缝宽度数据,分析裂缝之间的差异性,得到预应力混凝土梁裂后刚度折减模型,为预应力钢筋应力分析奠定基础;根据裂缝统计分布特征得到的刚度折减模型引入预应力钢筋应力增大系数,通过应力增大系数的计算得到基于跨中挠度的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式;利用试验梁的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数据对理论分析得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到在弯曲裂缝损伤下,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损伤刚度分析方法为基础的基于跨中挠度的跨中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公式,为开裂损伤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思路和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王新泽[6](2016)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环境温度引起的应力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拱的挠度和拱趾处应力随环境温度改变而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引起的轴向应力和拱肋自重引起的轴向应力绝对值均不超过100 MPa;拱肋截面应力变化并非同步,而是存在一个弯曲效应,环境温度每变化5℃引起拱顶竖向位移变化17 mm;由当地最高温度引起的拱顶挠度变化为向上55.6 mm,由当地最低温度引起的拱顶挠度变化为向下135.6 mm;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竖向高差不均匀是高速列车行驶的安全隐患,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6年02期)

杜闯,丁红岩,张浦阳,傅玉勇[7](2015)在《斜跨曲线异形拱桥施工过程应力和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型拱桥造型新颖独特,但受力复杂。为了确保异型拱桥施工过程安全,以通泰大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考虑11种工况,进行异型拱桥的施工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主梁和拱肋的应力水平不高,主梁最大Mises应力为30.6 MPa,拱肋最大Mises应力为76.4 MPa,均未超出容许应力;吊索的最大应力为723 MPa,出现在工况4中B09号吊索,尽管也未超过容许应力,但应在施工中密切监控其受力。变形计算表明,成桥时(工况11)桥梁变形最大,为主梁变形,最大挠度值为21 cm。设计图纸中主梁设置了20 cm的预拱度,基本是可行的,与计算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张长洋[8](2015)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挠度与应力主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需要重视,与一般的连续刚构桥相比,非对称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合拢期间结构受力更为复杂且线形不易控制,因此有必要对其合拢期间结构的挠度与应力实施主动控制,以确保成桥后结构线形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以凯峡河特大桥主桥为依托,对非对称高墩大跨刚构桥合拢期间的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主要总结与介绍了温度作用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合拢成桥期间与后期长期运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影响。其次,对合拢期问顶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研究了所需顶推力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了当结构实际合拢温度不同于设计合拢温度时,应该如何合理选取顶推位移与顶推力。另外研究了不同合拢顺序下对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并通过比较确定按照边跨、次中跨、主中跨的合拢顺序为最优合拢顺序。最后,对合拢段预应力钢束不同张拉顺序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按照先长束后短束的张拉顺序较为合理,最后提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的相关建议,建议在跨中下挠较大时及时设置备用束。(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25)

许桂生[9](2015)在《箱型刚构桥水平转体施工监控及应力与挠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健康飞速发展促使了我国交通业能力的不断进步,桥梁作为交通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桥梁工程的修建中常遇到将要修建的新工程要跨越正常运营而且运输任务繁忙的既有线路,但这种线路的中断或发生事故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有生命危险。像这种受到交通限制或地形的影响,普通桥梁施工工艺满足不了得时候,桥梁转体施工技术诞生了。经过桥梁专家和工程师长时间的不断探索,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理论不断走向成熟,成功运用到了一座又一座实际工程。桥梁转体施工在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优势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将会在未来的工程和科研领域具有较大实用优势和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凌源至绥中高速公路建昌至兴城支线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桥(80m+80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桥的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力学性能,对该桥做了详细的监控方案和部分技术支持,并通过对该桥的模拟和数据分析得到了影响刚构桥的应力和长期挠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做的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运用桥梁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施工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及时与真实值作比较,不断调整和拟合,确保梁体达到较好的受力性能以及梁体的挠度和应力变化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为本桥的顺利转体与精确合拢增加了保障。其次,由数据对比和模型建立分析了影响连续刚构桥应力及梁体长期挠度主要因素。分析发现温度效应对梁体应力的影响较大,但在控制范围之内。梁体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对结构的长期挠度影响很大,尤其相对湿度的变化和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折减分别对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影响显着。接着分析了刚度损失、超重和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对结构长期挠度的影响,发现其影响都不大,但在施工中却不可以忽略。最后总结了本文得出的结论并对今后刚构桥的转体施工与设计提出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5-04-01)

陶治[10](2014)在《梁式桥利用实测挠度值推算应力大小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T梁、空心板以及等截面连续梁桥等的结构荷载试验比比皆是,要正确评定此类结构的承载能力,试验现场受条件的限制,准确测试梁的应变是困扰广大检测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利用实测梁的变形来推算梁的应力方法可行,从理论上推导了简支梁、两端固结梁、两端固结梁、叁跨连续梁分别在集中力、均布力的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变关系式.利用某叁跨等截面连续梁进行试验验证,第二跨实测与计算值应力与变形比分别为0.018 309、0.018 669,两者相差1.93%,第一跨、第叁跨跨中应变和挠度比在0.018 750-0.019 607之间,与第二跨跨中的应变挠度比较为接近.推导变形与应变关系式可为T梁、空心板结构荷载试验的应变(动挠度)测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应力和挠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预应力连续钢梁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跨中挠度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总长10 m的开口等截面叁跨预应力连续钢梁模型进行了静力试验,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该试验梁的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连续钢梁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边跨及中跨跨中挠度均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预应力值和边中跨比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预应力连续钢梁跨中挠度的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求解公式,并利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求解公式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和挠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等缺陷的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J].船舶力学.2019

[2].贾艳敏,魏皓天,王宇琪,王佳伟.基于挠度的预应力连续钢梁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J].铁道建筑.2019

[3].李海鸥,何军宏.纵向预应力参数对连续刚构桥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J].北方交通.2018

[4].吴瑞潜,邵晓蓉.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误差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

[5].张明辉.基于挠度的裂后PC梁预应力钢筋应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6].王新泽.钢管混凝土拱桥环境温度引起的应力挠度分析[J].铁道建筑.2016

[7].杜闯,丁红岩,张浦阳,傅玉勇.斜跨曲线异形拱桥施工过程应力和挠度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

[8].张长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挠度与应力主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

[9].许桂生.箱型刚构桥水平转体施工监控及应力与挠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10].陶治.梁式桥利用实测挠度值推算应力大小方法探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标签:;  ;  ;  ;  

应力和挠度论文-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