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发热线论文-戴家傲,赵海波,孔凡和

碳纤维发热线论文-戴家傲,赵海波,孔凡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纤维发热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纤维电热线,模拟分析,升温速率

碳纤维发热线论文文献综述

戴家傲,赵海波,孔凡和[1](2019)在《碳纤维电热线发热规律实验与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碳纤维电热线发热特性,本文针对12k和24k内芯线径的碳纤维电热线进行了电热性能测试,得到不同长度的碳纤维电热线发热规律.研究发现,通断电后,碳纤维电热线表面温度升降速度极快,最高升温速率可达82. 9℃/min,最高降温速率可达80℃/min,保持通电期间,表面温度趋于稳定,且该稳定温度随长度增加而降低.长度从7m增加到12 m后,12k和24k线径碳纤维稳定温度分别从122℃和166℃降至53℃和71℃,且波动值均在±3℃以内.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碳纤维电热线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的发热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7%以内.研究表明,通电后温度快速升高然后保持恒定是碳纤维电热线的两大特点.碳纤维电热线采暖系统是一种安全稳定的电采暖形式,在煤改电及其他恒温用热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4期)

伍小永,杨霞燕,陈丹,张恺[2](2019)在《桥面铺装内置碳纤维发热线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昌市南外环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的桥梁工程试验段为工程背景,采用内置并联式碳纤维发热线对桥面铺装进行融雪除冰,提出了桥面铺装内置碳纤维发热线施工技术要求,分析了其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时气候环境条件下预热20h后,5cm发热线布置间距区域的桥面温度比10cm发热线布置间距区域的桥面温度上升更快;桥面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积聚在桥面内部的热量不易全部散失,通过这种加热后效作用对桥面进行融雪化冰可节约电能;在气温低、大雪和大风情况下,需提高碳纤维发热线铺装功率,推荐铺装功率不低于500W/m~2。(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9年04期)

张永超,赵录怀,徐微[3](2019)在《碳纤维发热线温升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发热体替代金属发热体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研究了碳纤维发热线在空气中工作时的温度、时间、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不同规格、长度、电压的升温试验,拟合温升曲线得到了温度变化与时间的数学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发热线在空气中工作时最高温度和长度成反比、和电压成正比。其研究成果将为碳纤维的应用提供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9年03期)

袁玉卿,张业,郭斌[4](2019)在《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融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埋设碳纤维发热线路面结构的融雪效果,制作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复合试块,呈S型预埋碳纤维发热线,在冬季室外环境下进行升温试验、实时融雪试验和积雪融化试验。结果显示:发热线埋深4cm、间距8cm、电压36V时发热效果优良;环境温度为-3.4℃,通电30min试件表面温度达到0℃;环境温度为-1.7℃,自然降雪180min积雪32mm时,通电试块积雪为0mm;环境温度为-1.7℃,人工堆雪30mm,通电150min时完全融化;环境温度为-5.1℃时,通电试块表面温度最终稳定在-3.3℃左右,积雪难以融化。研究表明,碳纤维发热线的布设形式、环境温度、积雪厚度、通电时间、通电电压都会影响融雪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9年06期)

郭斌[5](2018)在《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桥面融雪化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冬季,因路面结冰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这些交通事故往往会引起交通拥堵、道路封闭,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出行,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道路桥梁进行除雪的传统方法如人工打扫、机械除雪以及使用融雪剂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其清除冰雪的效果不尽人意,还会对桥面及环境造成破坏。碳纤维发热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导热性能好、耐高温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采用碳纤维发热线作为桥面融雪化冰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真正实际应用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碳纤维发热线融雪化冰技术更加完善。对于选用碳纤维发热线作为桥面融雪化冰装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做了如下研究:(1)在传热学基础上,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预埋碳纤维发热线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温度场模型。研究了环境温度、碳纤维发热线埋设深度、布设间距、发热线温度以及材料热物性参数等影响因素对桥面升温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提出合理的布设间距及埋置深度。(2)在建立了温度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软件对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桥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得出其分布规律。通过改变环境温度、碳纤维发热线表面温度及布设间距来分析其对桥面铺装层温度应力的影响。(3)对特定方案下不同环境温度及不同铺装功率融雪化冰所需时间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了此时刻下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应力,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4)通过对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试块在真实环境下的融雪化冰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其融雪化冰效果有了直观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杨亚新,严世祥,周彬,赵小洁,李坤志[6](2017)在《基于碳纤维发热线与路面凝冰预警装置有机结合的智能化融冰除雪系统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沥青路面凝冰预警系统与沥青路面内置碳纤维发热融冰除雪系统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了可以智能预警沥青路面凝冰并自动通断电融冰的智能化融冰除雪系统。该系统在云南麻昭高速公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应用,经冬季降雪期运行检验,有效防止了沥青路面冬季结冰,提高了冬季沥青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新贺,朱启洋,朱岩[7](2016)在《碳纤维发热线在桥面融冰化雪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桥面相对路面更易积雪结冰,而普遍采用的融雪剂和机械除雪,对桥梁和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通过分析碳纤维发热线热力除雪的原理及优点,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桥面碳纤维的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桥面碳纤维铺设的合理形式、结构、施工方案,并对投入使用后的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实践证明,在桥梁中采用碳纤维发热线热力除雪的技术可行,施工方便,且易于控制,在我国北方冰雪地区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6年05期)

徐庆军,郑弘[8](2016)在《碳纤维发热线布设方案对桥面融冰化雪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温度场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桥面升温状况进行仿真分析,以碳纤维发热线为电加热介质研究了在江苏徐州地区碳纤维发热线线功率、铺设深度和铺设间距对融冰化雪工程中桥面升温状况及桥面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纤维发热线周围温度梯度较大。碳纤维发热线的线功率、铺设深度和铺设间距对桥面的温度场分布和桥面升温时间均有一定的影响,较大的线功率、较小的铺设深度和铺设间距有利于较快的升高桥面温度,提高融冰化雪效率。综合考虑融雪效果、耗电量和施工便捷性,建议碳纤维发热线的线功率为35 w/m,铺设深度为10 cm,铺设间距为12 cm。(本文来源于《上海公路》期刊2016年02期)

彭余华,鲍梦捷,陈绍辉[9](2016)在《内置碳纤维发热线融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在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道路会因降雪、冻雨等自然气候而结冰,给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寒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高速公路桥梁及隧道洞口路面,因处在自然水体或峡谷之上,自然风较大,当寒冷气候来临时,路面和桥面极易结冰,是高速公路冰灾的高发区段。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每到冬天需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抗冰保通,虽然成效较好,但是成本很大。国内针对桥面结构融冰化雪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6年02期)

陈绍辉,彭余华,鲍梦捷[10](2016)在《内置碳纤维发热线的融冰桥面设计与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在冬季,冰雪灾害给道路通畅和行车安全带来重大的影响,每年道路的积雪结冰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甚至诱发一系列的交通事故。传统的融冰化雪方法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融冰效果。碳纤维发热电缆加热法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1-2],本文在桥面结构内置碳纤维发热线,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碳纤维发热线布设间距、铺装功率、布设位置,并利用(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6年02期)

碳纤维发热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南昌市南外环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的桥梁工程试验段为工程背景,采用内置并联式碳纤维发热线对桥面铺装进行融雪除冰,提出了桥面铺装内置碳纤维发热线施工技术要求,分析了其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时气候环境条件下预热20h后,5cm发热线布置间距区域的桥面温度比10cm发热线布置间距区域的桥面温度上升更快;桥面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积聚在桥面内部的热量不易全部散失,通过这种加热后效作用对桥面进行融雪化冰可节约电能;在气温低、大雪和大风情况下,需提高碳纤维发热线铺装功率,推荐铺装功率不低于500W/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纤维发热线论文参考文献

[1].戴家傲,赵海波,孔凡和.碳纤维电热线发热规律实验与建模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9

[2].伍小永,杨霞燕,陈丹,张恺.桥面铺装内置碳纤维发热线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9

[3].张永超,赵录怀,徐微.碳纤维发热线温升特性研究[J].工业加热.2019

[4].袁玉卿,张业,郭斌.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融雪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9

[5].郭斌.预埋碳纤维发热线沥青混凝土桥面融雪化冰技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8

[6].杨亚新,严世祥,周彬,赵小洁,李坤志.基于碳纤维发热线与路面凝冰预警装置有机结合的智能化融冰除雪系统应用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

[7].李新贺,朱启洋,朱岩.碳纤维发热线在桥面融冰化雪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16

[8].徐庆军,郑弘.碳纤维发热线布设方案对桥面融冰化雪的影响研究[J].上海公路.2016

[9].彭余华,鲍梦捷,陈绍辉.内置碳纤维发热线融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

[10].陈绍辉,彭余华,鲍梦捷.内置碳纤维发热线的融冰桥面设计与施工[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

标签:;  ;  ;  

碳纤维发热线论文-戴家傲,赵海波,孔凡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