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流氧化论文-冯金宇

高温气流氧化论文-冯金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气流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泡石,吸附,碱性嫩黄O,催化氧化

高温气流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冯金宇[1](2014)在《海泡石的改性与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附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操作方法,在化工行业和环保行业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再生过程是使吸附剂可以实现重复利用的关键一环,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海泡石进行了改性,并以双金属改性海泡石作为催化-吸附剂,研究了催化氧化再生过程,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考察了不同的改性方式(高温改性、酸改性、高温气流改性)对海泡石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发现通过盐酸改性后的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的吸附作用相较于海泡石原矿有所降低,改性过程中所使用的盐酸浓度越高,酸改性的吸附效果越差。通过高温改性和高温氧气流改性后的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优于海泡石原矿。在25℃的温度下,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12g,碱性嫩黄O溶液浓度为250mg/L,体积为150mL,震荡8h,震荡转速为170r/min,高温改性海泡石的单位质量吸附量可达到161.82mg/g,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的单位质量吸附量可达到239.35mg/g;2.考察了负载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高温气流改性海泡石的再生性能,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在相同摩尔比的情况下,通过Ni(NO3)2、Ce(NO3)3和La(NO3)3、Ni(NO3)2双金属盐改性后的Ce-Ni/海泡石和La-Ni/海泡石的再生率皆达到了100%以上,其再生性能较通过单一的Ni(NO3)2、Ce(NO3)3、Cu(NO3)2、La(NO3)3、Fe(NO3)3、 Co(NO3)2等金属盐以及其他双金属改性的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和不负载任何金属氧化物的高温气流改性海泡石为优;3.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吸附剂再生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浸泡液中硝酸盐的浓度和Ce(NO3)3与Ni(NO3)3物质的量之比两个因素对Ce-Ni/海泡石的再生率的影响最大;4.研究了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和Ce-Ni/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Ce-Ni/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的吸附等温线都可以用Langmuir方程进行很好的描述,两种改性海泡石的最大吸附量随着吸附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焓变都大于0,因此吸附过程属于吸热过程;5.对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98K-308K的反应温度区间内,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了Lagergren提出的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当吸附温度在308K-318K之间时,用Grank的内扩散模型来描述其对碱性嫩黄O染料的吸附过程则更为可靠。在298K-318K的温度区间内,Ce-Ni/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内扩散模型;6.通过对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的动态吸附实验研究表明,较大的填料高径比、较小的过柱流速和较低的染料溶液浓度使得高温氧气流改性海泡石对碱性嫩黄O的吸附越有利,但是过高的吸附层会使溶液的流动阻力增大,较小的流速会导致吸附时间增长,而较低的染料浓度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折中选择吸附条件;7.运用各类分析仪器对不同种类的改性海泡石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Ce-Ni/海泡石和La-Ni/海泡石的吸附和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表征分析表明,分别负载了Ce、Ni两种元素和La、Ni两种元素的改性海泡石经过再生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纤维状结构,并且对碱性嫩黄O的降解具备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韩东[2](2011)在《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针对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的建立。考虑内扩散的影响,根据物料衡算原理,运用数学语言建立固定床反应器扩散-反应模型和单个球形颗粒扩散-反应模型,然后将两个模型耦合得到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2.模型的数值求解。根据反应器模型方程和球形颗粒模型方程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算法。对球形颗粒模型方程用matlab语言中的库函数pdepe()编程求解;对反应器模型方程使用Crank-Nicolson方法进行离散化,调用matlab中的库函数fsolve()函数进行求解。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在AMD Athlon(tm)II Dual-Core M3202.09GHz计算机上约运行近4小时。3.数据模拟和模型检验。通过建立的模型对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实验过程进行数据模拟,得到再生时间对再生率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17%。4.利用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模型进行过程分析。考察了不同粒径的催化吸附剂内氧气浓度的分布情况、催化吸附剂粒径对再生率的影响、不同时间下氧气浓度沿反应器轴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催化吸附剂粒径越小,Thiele模数也越小,再生率则越高,当粒径小于0.1mm时,再生率不变;同时氧气沿反应器床层轴向位置的浓度分布是逐渐降低的。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整个反应器内的氧气浓度不再变化。(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方健[3](2010)在《Co-Fe-海泡石吸附剂的制备及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对氧化过程有催化作用的吸附剂研制和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法为研究重点,并将研制得到的吸附剂用于墨汁墨水生产废水的处理,对吸附-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法处理废水进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研究。筛选粒径为40-60目的海泡石,在叁种改性方法(高温改性、酸改性、酸/高温改性)中,酸/高温改性效果最好,比未改性海泡石的平衡吸附量(44.41mg/g)高出56.41mg/g。2.金属氧化物/高温改性海泡石复合型吸附剂的研制。对在氧化过程中负载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氧化物进行筛选,其结果是Co-Fe-海泡石吸附剂的再生率为67.40%,分别比单一负载Al2O3、ZnO、Fe2O3、Cr2O3、Co2O3、CuO、MnO2的再生率高29.40%、26.88%、17.61%、10.00%、11.35%、21.12%和31.30%。用响应曲面法对Co-Fe-海泡石吸附剂的制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n Fe203:nco2O3为2.0:1、m金属氧化物:m海泡石为0.50:10、煅烧温度为610℃,此时,模型预测Co-Fe-海泡石吸附剂的最大再生率为80.26%,实际值为79.93%,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十分吻合。3.对Co-Fe-海泡石吸附剂吸附结晶紫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所研究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用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地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吸附属于吸热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Co-Fe-海泡石吸附剂吸附结晶紫的过程同时符合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和Grank内扩散模型。用响应曲面法对Co-Fe-海泡石吸附剂动态吸附结晶紫的过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h:d为3.56:1、废水浓度为0.96g/L、废水流速为4.35BV。此时,模型预测的Co-Fe-海泡石吸附剂最大吸附量为32.90mg/g,实际值为33.57 mg/g,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十分吻合。4.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Co-Fe-海泡石过程的研究。以结晶紫为吸附对象,考察了再生条件对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再生温度、空间速度、再生时间的增加,再生率提高,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再生温度为600℃-700℃,空间速度为150min-1,再生时间为10min。(2)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再生率略有下降,但再生次数达到40次时,再生率仍能达到72%以上说明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好。5.运用多种表征手段对Co-Fe-海泡石吸附结晶紫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存在静电吸附、表面吸附、孔道吸附,几种机理同时存在且协同作用。6.对Co-Fe-海泡石吸附剂应用于墨汁墨水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当墨汁墨水生产废水流速以4.35BV通过h:d为3.56:1的吸附柱时,吸附处理后出水的色度为0-5倍,CODc,为1064mg/g-1098 mg/g。当再生温度为660℃、空间速度为150min-1、再生时间为10min时,再生率为81.26%,再生10次后其再生率变化不大,每次变化率均在2.5%左右。(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覃强[4](2008)在《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引入凹凸棒石的再生,对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进行了基础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对凹凸棒石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凹凸棒石的粒度、吸附时间、染料溶液pH、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在本实验中适宜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2h;不需调节溶液pH;温度,室温。在所研究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用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地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吸附是一吸热的过程。20℃、30℃、40℃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6.92mg/g、84.03 mg/g、86.96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可用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描述,吸附过程主要是外扩散起作用。考察了动态吸附的流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速以小于5BV/h为好。2.采用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再生吸附了亚甲基蓝的凹凸棒石,考察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空气流量等因素对再生效率的影响。温度越高,氧化分解掉的有机物越多,再生效率越高;流量越大,再生效率越高,当流量增至1.5L/min时,再生效率变化不大;随着再生时间的增加,再生效率不断增大,再生15min以上,再生效率变化不大。3.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凹凸棒石的再生效率略有下降,从13次再生开始,再生效率趋于稳定。凹凸棒石性能稳定,可以反复使用。4.吸附在凹凸棒石上的亚甲基蓝在100℃以下失去结晶水,100℃-250℃裂解炭化,250℃以上被空气氧化并生成CO2、CO,330℃-630℃产生CH化合物,490℃左右含氮基团被氧化成NO。大于600℃下再生的整个过程产生了CO2、CO、NO2、NO、SO2、CH化合物等物质。500℃再生不彻底,600℃-700℃降解较完全。5.高温气流氧化再生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再生温度为600℃-700℃,再生时间为10min,空气流量为1L/min。(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高温气流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针对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的建立。考虑内扩散的影响,根据物料衡算原理,运用数学语言建立固定床反应器扩散-反应模型和单个球形颗粒扩散-反应模型,然后将两个模型耦合得到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2.模型的数值求解。根据反应器模型方程和球形颗粒模型方程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算法。对球形颗粒模型方程用matlab语言中的库函数pdepe()编程求解;对反应器模型方程使用Crank-Nicolson方法进行离散化,调用matlab中的库函数fsolve()函数进行求解。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在AMD Athlon(tm)II Dual-Core M3202.09GHz计算机上约运行近4小时。3.数据模拟和模型检验。通过建立的模型对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实验过程进行数据模拟,得到再生时间对再生率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17%。4.利用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模型进行过程分析。考察了不同粒径的催化吸附剂内氧气浓度的分布情况、催化吸附剂粒径对再生率的影响、不同时间下氧气浓度沿反应器轴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催化吸附剂粒径越小,Thiele模数也越小,再生率则越高,当粒径小于0.1mm时,再生率不变;同时氧气沿反应器床层轴向位置的浓度分布是逐渐降低的。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整个反应器内的氧气浓度不再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气流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冯金宇.海泡石的改性与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韩东.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过程模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方健.Co-Fe-海泡石吸附剂的制备及高温气流催化氧化再生法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4].覃强.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高温气流氧化论文-冯金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