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险生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中心—腹地”,“飞地”风险
风险生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田鹏[1](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飞地”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中心—腹地”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构建"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镇村联动发展机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本研究以J省A通航小镇为例,基于"中心—腹地"理论视角考察特色小镇"飞地"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外发型产业培育机制使得特色小镇与腹地村镇难以形成高度关联的产业生态并导致其"脱域"运营;而小镇运营的社会脱域机制也进一步导致社会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和创新要素的"飞地"式集聚。研究最后指出,规避特色小镇创建的"飞地"风险必须构建产业培育及其社会运营的良性互动机制,走出一条镇村联动、融合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10期)
李洁[2](2019)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生成与规避机制——基于苏皖鄂等地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经营优势,既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新型农业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内生性和外源性风险:融资能力不足的风险,经营"规模"陷阱的风险,市场预测滞后的风险,社服体系欠缺的风险,政策跟进不及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在内部应培育主体能力与技术,在外部应跟进配套政策与服务,再通过内外联合,从而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沈玉溪[3](2019)在《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生成及传染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金融领域的一种新兴业态,P2P网络借贷日益受到实务界、理论界、政府及大众的关注。我国P2P网络借贷在提供投融资便利、弥补传统金融供给缺口的同时,却因存在大量的金融乱象而成为金融风险集聚的重要行业。防范和化解P2P网络借贷风险成为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明晰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生成及传染机制成为金融风险防控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背景下的新课题。本文基于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客观状况,认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生成受多因素影响,而风险传染呈现多层次性特征。继而分别基于金融不稳定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理论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成因;从微观层面的主体之间接触传染机制、中观层面的区域之间非接触传染机制和宏观层面的市场之间混合传染机制3个视角分别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传染机制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以“e租宝”等为案例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生成机制和主体之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并利用VAR模型和Copula模型分别检验风险的区域之间传染和市场之间传染机制。结果显示,风险的省际传染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其风险更易传染至其他地区;部分省、市的风险传染和风险感染效应不对称。风险暴露后,风险在省际间的交叉传染更为显着,风险爆发具有集中性。P2P网络借贷具有强烈的金融顺周期性,当系统性风险上升时,P2P网络借贷风险随之上升。我国P2P网络借贷与“互联网+”相伴而生,是被压抑的民间金融与互联网科技在特定环境下融合的产物,其本质为互联网化的民间借贷。因此,其不仅具备传统民间借贷风险,而且因信息科技的介入表现出更强烈的风险传染效应。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分别从加强政策监管、行业自律、征信体系建设和投资者教育4个角度提出抑制P2P网络借贷风险生成的具体对策建议。分别从切断非法债务链、缩短正规债务链,加强信息披露3个角度提出防控P2P网络借贷风险传染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春妮[4](2018)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了包含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入了外生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测算了我国各省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采取空间溢出效应对该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具备较强非对称性质,风险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的省份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更高。(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孙艳春[5](2018)在《生成机制视角下PPP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生成机制的视角系统分析了PPP项目的风险分类、特征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根据矛盾产生的源泉,可以从生成机制的视角将PPP项目的风险分为政策、市场、社会和不可抗等外部风险以及技术、融资、管理和价格等内部风险。其中,官员任期、行政审批、政府定价和缺乏民主参与等制度环境的不完善是外部风险源的产生机制,而合同约定和执行的不完备则是内部风险源的产生机制。为了降低内外部风险,应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实施准入价格管制、引入听证会和商业保险的方式来完善体制,通过完善合同的方式来应对内部风险。(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马光选,刘强[6](2018)在《风险制约型集体腐败的生成机制与治理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所考虑要素的差异,集体腐败可分为利益诱导型腐败和风险制约型腐败。从表面上看,风险制约型集体腐败的生成受异己淘汰机制、辨识同化机制和自我强化机制的支配;在更为根本的层面上,其则受包括利害共存关系规律、利益与风险共享关系规律及强弱相互转化规律等在内的风险制约型腐败生成规律的支配。利用好这些规律,积极铲除"腐败生态"存在的土壤,打破"腐败治理悖论",是治理集体腐败的良方之一。(本文来源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史岩[7](2018)在《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训练系统的支持。近年来,足球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校园足球”活动的迅猛发展,给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带来了风险际遇,一方面人力、资源等的快速涌入和市场化发展,催生了多元多样的“训练系统”,另一方面,青少年足球领域文化、制度的不完善,使整个“训练系统”趋向于开放的能量耗散体。这样的训练系统给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发展带来了风险,为了缓解当前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发展趋势,探究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引入系统论、风险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对“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探究:首先,在文献回顾的过程中,从系统论的角度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与训练系统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对陕西省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问题的调查,了解目前训练系统中存在的高频率、高危害的风险事件,并对风险事件的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风险理论为基础,剖析训练系统风险事件产生的主体,并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类;再次,基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海因里希法则等,结合陕西省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调查结果,阐明了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过程、生成条件、生成特点、生成依据与生成机制模型;最后,依据风险管理理论,针对训练系统风险产生的源头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风险应对方案,并特别针对陕西省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的风险提出了可行的措施。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陕西省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教育系统主导的“校园足球”模式,第二种是体育系统主导的体校、俱乐部等多元培养模式,其中,“体育系统”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平均受训年限是3.6年,因训练受伤的平均次数是2.7次;“教育系统”运动员平均受训年限为1.6年,因训练导致的受伤平均次数为0.8次。在年平均损伤次数上,“体育系统”为0.75次/人,“教育系统”为0.5次/人。这两种培养模式彼此独立运行,在同一层级制度、资源的调动下开展合作,但是合作仅存在同一层级之间,不向上伸展,也不向下延伸。(2)“学习成绩退步”是陕西省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最高频率的共性风险事件,“教育系统”内运动员文化课成绩退步的首要原因仍然是“自身努力不够”,“体育系统”的运动员则认为“整个学校学习氛围差”是造成自己成绩退步的首要因素。(3)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的风险类型有九类:文化课教育风险、资源分配风险、生理和心理损伤风险、教练员执教能力风险、参赛风险、升学与学训管理等制度风险、足球文化与角色认同风险、饮食、住宿等生活安全风险、足球训练常态化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风险;(4)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条件是在既定培养目标的指引下,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在训练、比赛、生活中充满着多种风险因素,缺少某种制度或物质、文化资源就会转化为风险;(5)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具有自组织性、境遇性、制度性、可预测性。其中自组织性是训练系统不断发展的动力机制,制度性是训练系统风险生成的显着特性;(6)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机制在宏观上呈现出“耗散模型”,在微观上呈现“金字塔模型”。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陕西省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训练系统风险规避的“双塔模型”:文化催生的风险采用风险规避类措施,即从思想文化层面提高风险认知与应对意识;制度催生的风险只能采取购买保险和完善条例等风险转移类措施;资源诱发的风险一般采取完善培训市场机制、打破“体教结合壁垒”、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风险降低类措施;由人的行为选择造成的风险主要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等增强训练系统各责任主体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来承担其他措施不能解决的风险。(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瑞林,魏剑锋[8](2018)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四大“负锁定”的特征、风险及生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快速成长,多数已经进入成熟期。在一些集群中,已显现发展停滞、创新乏力、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发展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四种"负锁定"效应。技术锁定意味着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停滞,表现为"刚性低端"锁定和"温和顺轨"锁定两种类型;战略锁定反映的是基本行为和发展策略上的同质化和固化现象,表现在"战略趋同"和"战略定型"两个方面;交易锁定是交易关系固化现象,表现为群内"关系锁定"和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两种类型;制度锁定反映的是集群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现象,表现在"规则锁定"和"文化锁定"两个方面。"负锁定"意味着僵化和停滞,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障碍和产生各种风险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终丧失竞争优势的根源。网络关系、路径依赖、企业能力和政策环境是"负锁定"产生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地方产业集群锁定特征、风险和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吴宜勇[9](2017)在《宏观审慎监管下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及我国防范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金融监管的变革,其核心在于是否需要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该如何监管?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纷纷指出微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的不足,认为系统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与经济周期相互联系而形成的顺周期性;二是金融体系间的业务关联而形成的传染性,提出构建符合各国国情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外长期累积的潜在风险因素开始显现。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2016年“十叁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加快建立统筹协调监管、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的金融监管框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在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以系统性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然后沿着“系统性风险形成与防范的理论机理→系统性风险空间维度形成的实证研究→商业银行杠杆时间维度的顺周期实证研究→中国系统性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实践”这一思路展开写作。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越发复杂的金融网络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原因。当金融机构遭受不利冲击时,本文引入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的银行网络模型研究发现:金融机构的违约行为会放大市场传染损失,且资产销售的间接效应大于网络连接的直接效应,但政府救助行为有助于缓解资产价格波动、降低系统性风险。第二,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阶段过度扩张资产项目,导致银行杠杆水平居高不下,风险在银行体系不断积累。本文采用面板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杠杆顺周期性与不对称性的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杠杆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不同因素对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上行时期银行杠杆增加较快,而在下行时期,其杠杆水平下降较慢。第叁,由于金融风险是个不可观测的变量,本文采用CDF-信用加权法合成中国的金融压力指数(FSI)用于衡量金融风险,然后基于MSBVAR模型(贝叶斯区制向量自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值较大时期对应高风险区制;金融风险与CPI、M2/GDP、出口/进口、国房开发指数呈同向变化,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呈反向变化;状态转移概率图提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有较大概率出现高金融风险。第四,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基本都对其原有的金融监管框架进行重构,建立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国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采用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及流动性四大监管工具,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箱”。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在空间维度传染性方面采用复杂网络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相对于传统计量模型,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刻画现代金融市场的连接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可方便地研究某一个或某些金融机构违约对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并评估政府救助对资产价格及系统性风险的影响。(2)在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及流动性四大监管工具的研究中,目前针对银行杠杆顺周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本文引入了银行杠杆在经济上行时期和下行时期的非对称性探讨。(3)在风险预警应用中,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金融体系是否处于危机状态,但在不同的状态体制下,金融压力指数(用于衡量系统性风险)大小存在显着差异。MSBVAR模型与简单的区制转移模型考虑数据内在参数变化不同,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考虑整个模型参数分布的变化,提高模型估计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12-05)
王婷[10](2017)在《民间金融风险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金融活动在我国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数千年来一直稳定发展并扮演着民间主要资金融通手段的角色。民间金融不仅在满足民间消费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助推加油。然而近几十年间,我国的民间金融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尤其是在东南沿海省份与内蒙古的一些内陆城市接连爆发了民间金融危机事件。民间金融仿佛一夜之间从重要的民间消费和民营经济推动力变成了民间资本领域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尽管政策层面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但至今还没有产生对民间金融领域有效的风险监管措施。面对这样的现实,本文提出叁个研究问题:我国的民间金融风险生成机制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导致民间金融从过去几千年的平稳发展演变为现在的危机重重?社会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围绕着这叁个问题,本文提出民间金融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监管应顺应民间金融活动自身的特点。长久以来,民间金融活动基于社会网络和人格化交易的基础,一直将风险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民间金融活动不能离开社会网络;相应的,对民间金融活动的监管也不能脱离社会网络。因而社会网络与民间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值得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从而确定风险生成和传递的微观机制。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活动具有封闭性和隐蔽性,现有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描述阶段,缺乏深入到微观结构层面的分析。本文突破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借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将社会网络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在自利与理性的假设基础上增加"社会性"的维度,扩展了传统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基于社会网络的结构视角,有效地刻画和验证了民间金融风险生发与蔓延的机理。本文的研究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叁个部分:一是勾勒出民间金融活动范式的历史变迁轨迹,锁定影响民间金融风险的关键变量,从而为风险机制的刻画与研究提供逻辑依据。二是在考虑社会网络对民间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刻画民间金融的风险生成机制,包括只考虑单一借贷关系的简单合约风险和考虑交叉借贷关系的复杂合约风险。叁是用民间金融活动的资料实证研究民间金融风险生成和蔓延机制,从而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本文在对民间金融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共产生了如下叁部分的结论:一是我国民间金融活动范式变迁的轨迹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逐渐发展为以投资甚至投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活动。伴随着这一变迁过程的是民间金融活动的风险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当事人之间信息对称度和违约成本的降低。这种变化体现在社会网络结构的变化上,进而影响到金融合约被执行的概率。二是社会网络能保证基于简单社会关系的民间金融合约长期地在低利率的水平下被订立和执行;超越社会网络的合约关系在长期会由于风险的扩增而导致利率奇高,甚至无法实现。叁是紧密的内部网络结构(例如没有陌生人或低松散度)能保证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民间金融合约被执行;多头参加民间金融活动的行为对风险造成的影响则根据当事人在社会网络中占据的结构位置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一类民间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同时组织或参与其他民间金融活动,则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抑制;相反,如果是一类民间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同时参与其他民间金融活动,则风险会被推高。这种差异的来源被归结为叁类:一是成员受到来自数个社会网络的协同监督效应;二是成员受到来自数个社会网络的协同惩罚效应;叁是多头参与的行为对可用资金的摊薄效应。前两类效应对民间金融风险具有抑制的作用,后一类则起到了增加风险的相反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民间金融的自身特征提出了全新的民间金融界定原则;二是基于民间金融案例的归纳,总结出我国民间金融活动范式的历史变迁轨迹,实现了事实层面的创新;叁是综合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对民间金融风险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刻画与分析,实现了理论层面的创新;四是从民间金融资料中采集有关社会网络的结构信息,并针对民间金融风险控制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实证层面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填补了以往对民间金融社会网络结构研究的理论空白。本文的意义在于顺应民间金融活动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以民间金融所依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为基础,探索民间金融风险生成和抑制的机制并提出符合民间金融特征的风控手段的政策建议,以期在发挥民间金融自身优势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实现对其风险的有效抑制,彻底解决民间金融"一放就乱"的困境。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与比较历史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论、经济收益成本分析法和概率计算、Newey-West稳健回归法和Cox生存分析法等。涉及的理论包括信息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以及契约理论等。整体研究遵循事实分析-理论研究-实证检验的逻辑顺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01)
风险生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经营优势,既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新型农业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内生性和外源性风险:融资能力不足的风险,经营"规模"陷阱的风险,市场预测滞后的风险,社服体系欠缺的风险,政策跟进不及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在内部应培育主体能力与技术,在外部应跟进配套政策与服务,再通过内外联合,从而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险生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田鹏.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飞地”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中心—腹地”理论视角[J].小城镇建设.2019
[2].李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生成与规避机制——基于苏皖鄂等地的调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3].沈玉溪.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生成及传染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4].李春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
[5].孙艳春.生成机制视角下PPP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8
[6].马光选,刘强.风险制约型集体腐败的生成机制与治理路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
[7].史岩.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训练系统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李瑞林,魏剑锋.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四大“负锁定”的特征、风险及生成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2018
[9].吴宜勇.宏观审慎监管下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及我国防范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7
[10].王婷.民间金融风险生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