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前期论文-秦文斌

康熙前期论文-秦文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康熙前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肖像观,康熙,宫廷人物肖像绘画,波臣派

康熙前期论文文献综述

秦文斌[1](2019)在《论康熙朝前期宫廷人物肖像绘画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康熙朝前期宫廷人物肖像画创作借鉴并吸收了前朝的审美传统和艺术风格,是清初宫廷绘画在汉文化影响之下的具体产物。文章通过对这一时期传世宫廷肖像作品的题材、形制以及创作手法的分类研究,讨论总结其艺术特点,侧面阐述康熙帝在位前期的宫廷肖像艺术观。(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9年08期)

杨珍[2](2018)在《从新见康熙朱谕看清前期皇权与太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宦官制度是清代宫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清代近叁百年历史,较为完备的宦官制度对于整饬清宫纲纪,加强巩固清廷统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顺治帝亲政后,仿依明制,设立宦官机构十叁衙门。虽然立下铁碑,严禁太监干政,但对个别太监仍较放纵,并由此加剧了满洲统治集团(本文来源于《历史档案》期刊2018年02期)

张秉国[3](2016)在《从冯溥与王士禛的交往看康熙前期的唐宋诗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康熙前期的唐宋诗之争,冯溥和王士禛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论争的焦点虽然是宗唐还是宗宋,但其实质是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政教影响两种层面的冲突。(本文来源于《明清文学与文献》期刊2016年00期)

周显彬[4](2012)在《“成都第一房契”亮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周显彬)你想知道目前成都第一张房契是啥模样,诞生于何时吗?12月19日,全新打造的“成都房产契证陈列馆”正式开馆,93张老房契,让你大开眼界。看到,展馆分四个单元,展出了具有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研究价值,以及极具成都代表性的精品房产契(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2-12-20)

刘凤云[5](2011)在《昆山叁徐与康熙前期政治——兼论文人官僚的经世思想及权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昆山的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叁兄弟,皆由一甲及第登仕版,并官至宰辅卿贰,他们先后以翰林及经筵讲官等文学侍从的身份出入宫中,给皇帝以王道和治道的影响;而他们的经世思想和政治抱负的实践,以及他们面对权力和利益诱惑时所表现出来的官场倾轧等居官所为,在影响着清初政治的同时,也揭示出君臣、官僚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1年06期)

郭潼潼[6](2010)在《古韵犹在——康熙中前期苏州古版画复制工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桃花坞年画"的概念由古版画发展承运而来。据可考资料,苏州古版画艺术风格浸润着吴地的文人气息,区别于清末民国初民俗味较浓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其古朴讲究的饾版技法与拱花技术更新了曾经人们脑中木版画一定是"民间的、民俗的"印象。苏州桃花坞木刻研究所依照手上可考资料,始复刻此系列作品,在绘画风格和印刷技法上,总结了新的经验。(本文来源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马国君[7](2010)在《论清代前期西南边政的决策演变——以康熙朝“驱准保藏”战前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康乾时期的国内政治、国防形式,以及西南地区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清前期西南边政决策,经历了由康熙时期的安抚之策,到雍乾时期大力推行政治军事改革的演变过程。此政策的推行为清朝西南边防的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陈宪雨[8](2009)在《康熙前期(1662-1683年)清与朝鲜的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明一代,朝鲜与明朝保持了二百余年的传统友好关系,明朝的上国身份早已被朝鲜认同。清太宗通过两次对朝战争,使朝鲜被迫臣服于清朝,取代了明朝在朝鲜的上国身份,但是这种在武力基础上建立的封贡关系并不和谐。清兵入关后,随着清朝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儒化政治的推行,顺治帝对朝鲜政策由入关前的镇压和掠夺转变为笼络和怀柔。康熙帝即位之初,清朝和朝鲜间维持着表面的友好关系,但是清朝与朝鲜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并没有改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康熙帝亲政之后在对朝政策上采取了裁减使行人数、减免贡物、宽免罪责等政治、经济措施,从而使清朝与朝鲜的紧张关系得以缓和,此后双方关系保持了稳定友好的发展方向。本文试就康熙帝统治前期,清与朝鲜关系的转变作一论述。本文由五章组成,除第一章绪论和第五章结论外,主要由以下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清朝入关初期(1644—1661年)与朝鲜的关系。后金(清朝)通过1627和1636年对朝鲜的两次战争,与朝鲜建立了封贡关系。朝鲜与明朝很早就确立了以“华夷观”为基础的封贡关系,壬辰倭乱使明朝与朝鲜的封贡关系更加牢固。清朝以“夷狄”身份取代明朝,朝鲜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就使双方之间一直存在相互戒备的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入关后的清顺治帝对朝鲜采取了归还质子,释放罪臣等措施,试图改善双方关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随着清朝与朝鲜封贡关系的建立,两国间的经贸关系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作为官方贸易形式的朝贡贸易外,还有“边疆贸易”,这时的边疆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清朝在物资方面的需要而建立的,但是由于朝鲜人民对清朝存在敌视,使贸易的开展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买卖过程中摩擦不断,充满矛盾。第二部分:论述了康熙前期(1662—1683年)清与朝鲜政治关系的开展,分析了这一时期双方关系改善的原因,康熙亲政后采取的对朝政策及取得的社会效果。顺治时期,双方关系基本上沿袭了清初表面的友好关系。康熙帝即位之初,两国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这一时期,朝鲜的“反清复明”思想并没有改变,朝鲜内部不断开展各种祭祀明皇的活动,使得清政府对朝鲜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政策。康熙帝亲政之后,为了彻底的解决双方间存在的矛盾,采取了更为有利于双方关系发展的对朝政策,试图改善双方关系。尤其是在康熙帝平定“叁藩之乱”和收复台湾之后,清朝政权更加稳固。朝鲜寄希望于吴叁桂和台湾郑氏势力以“反清复明”的战略计划彻底破灭,影响两国关系的不确定因素已经消失,双方关系进入了稳定友好的发展时期。第叁部分:论述了康熙前期清朝与朝鲜的经贸往来及影响。康熙时期双方的贸易方式主要是贡赐贸易、使行贸易、边境互市贸易叁种。康熙前期,清朝进一步放宽了对朝鲜的贸易政策。在贡赐贸易方面,朝方贡品日益减少而清方的回赐则相对增多。对于使行贸易,朝鲜交易货物不再需要开具证明,在交易的货品种类和数量上,除了个别严禁的货物外基本上没有限制,只要到了京城上报就可以了。在边境互市贸易方面,交易的物品与数量也逐年增加。双方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两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活跃了两国的经济,促进了两国物资交流,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对于两国封贡关系的稳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9-04-29)

和卫国[9](2008)在《康熙前期靳辅治河争议的政治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圣祖在首次南巡时,公开向官民提出了治理下河的要求。河道总督靳辅以确保黄河大堤安全,力保高家堰之安危,发挥洪泽湖的调节功能,顺利实现水出清口,蓄清刷黄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治河方案。靳辅的治河方案体现出了治河的全局性视野及各环节的有机协调。然而,在皇权主导下,以于成龙为代表的一批官员为维护圣祖的决策而竭力抵制靳辅,圣祖亦公开进行压制。虽然最终靳辅的治河方略被肯定,但围绕水利工程,主观为民与客观现实的碰撞与斗争,反映了皇权对河工的影响及皇权、官僚的关系变化。(本文来源于《石家庄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赵艳玲[10](2006)在《康熙前期文化政策的调整对八旗子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入关的最初岁月里,政府面临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深层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康熙亲政后,为了政权的稳固,考虑到政策的效率,文化政策也被迫作出适时调整,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清代文化政策对八旗子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以清代康熙皇帝与纳兰性德关系为个案,探讨清代文化政策与八旗子弟的汉化影响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康熙前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宦官制度是清代宫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清代近叁百年历史,较为完备的宦官制度对于整饬清宫纲纪,加强巩固清廷统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顺治帝亲政后,仿依明制,设立宦官机构十叁衙门。虽然立下铁碑,严禁太监干政,但对个别太监仍较放纵,并由此加剧了满洲统治集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康熙前期论文参考文献

[1].秦文斌.论康熙朝前期宫廷人物肖像绘画的艺术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

[2].杨珍.从新见康熙朱谕看清前期皇权与太监的关系[J].历史档案.2018

[3].张秉国.从冯溥与王士禛的交往看康熙前期的唐宋诗之争[J].明清文学与文献.2016

[4].周显彬.“成都第一房契”亮相[N].四川日报.2012

[5].刘凤云.昆山叁徐与康熙前期政治——兼论文人官僚的经世思想及权力作用[J].中州学刊.2011

[6].郭潼潼.古韵犹在——康熙中前期苏州古版画复制工作初探[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7].马国君.论清代前期西南边政的决策演变——以康熙朝“驱准保藏”战前后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8].陈宪雨.康熙前期(1662-1683年)清与朝鲜的关系探析[D].延边大学.2009

[9].和卫国.康熙前期靳辅治河争议的政治史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

[10].赵艳玲.康熙前期文化政策的调整对八旗子弟的影响[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

标签:;  ;  ;  ;  

康熙前期论文-秦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