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情绪论文-王润滋

视觉情绪论文-王润滋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觉情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觉情绪设计,多媒体学习,学习效果

视觉情绪论文文献综述

王润滋[1](2019)在《外部视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中生为被试对象,以大陆漂移论为素材,研究外部视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受情绪设计组(实验组)的积极情绪显着高于中性组(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内在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均无显着差异,外在认知负荷小于对照组;实验组保持测验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组,迁移测验成绩无差异。同时,外部视觉情绪设计能显着提高多媒体学习效果。外部视觉情绪设计的实验设计突破了已有研究300s学习素材的诱发时间,拓展了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的内涵。(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奥[2](2019)在《新媒体视觉修辞对网络情绪的影响与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运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旨在探析新媒体视觉修辞对网络情绪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新媒体视觉修辞在遵循传统修辞意涵的基础上,体现为以综合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并涵盖了新型表达方式和独特网络视觉要素。新媒体视觉修辞区别于以往单纯的以图像为中心的再现,更多地呈现为数据、位置、地理串联并通的场景还原,并将观看群体纳入流动的、场景化的、虚拟现实交迭的修辞情境中。在流动的网络空间中,视觉修辞的主体是散落在视觉空间中的用户个体,视觉生产的边界逐步消融,修辞成为了情感、体验凝聚的纽带。本文以近几年互联网热点舆情事件为案例蓝本,试图总结新媒体视觉修辞作用于网络情绪的过程及效果。研究发现,新媒体视觉修辞具有“情绪偏向”特性,并在情绪唤起、诱导、聚集的扩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情绪扩散”中,网络个体用户通过视觉符号表达甚至释放情绪;意见领袖通过其掌握的视觉资源加速了情绪的聚集;在网络用户和意见领袖的联动下互联网络空间的关系链接使得情绪不断蔓延、相互感染。在新媒体视觉修辞影响下,网络情绪表现出负面情绪易传染、情绪波动大、极端化等特点,因而需采取相应措施来干预情绪不良诱导及极端情绪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4)

李佳芮[3](2019)在《视觉符号在情绪表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社交网络应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表情包成为了网络文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热点而产生,以“卖萌”“耍贱”“恶搞”的姿态呈现在社交用户眼前。而当网络热度减退时,与其关键热词相关的表情包也会随之被与新兴热点有关的表情包所替代。表情包本身就是一个情感输出的媒介,其目的及应用帮助人们将自己内心的隐藏情绪显现及放大,在情绪传递的同时以娱乐的态度加强社交聊天的情感进程。与此同时,表情包的演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交网络群体在向对方传达自己情绪语境的同时,也需要双方在聊天过程中通过视觉语言获得当下情绪语境的直接感受,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解双方信息背后传递的情感。表情包作为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于情绪表达及动态衔接自然度的把握,是表情包整体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研究以动态表情包《顽皮兔》设计为例,通过传统表情及视觉符号的分类研究,关键词情绪延伸,表情至行为的转换,动态矢量图设计,情绪化表现,传播适应性等研究来进行动态表情包《顽皮兔》的设计制作,重点研究情绪的表达及生动性,传播性,娱乐性等特性的涵盖与延伸。其中主要阐述在社交网络中表情包的传播性与情绪行为在表情包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骆天,唐海波,蒲唯丹[4](2019)在《先天性失歌症视觉情绪信息加工的异常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先天性失歌症,这种由神经功能缺陷所致音乐能力不足的特殊听觉失认症,是否存在视觉情绪信息加工的异常特征。方法:对20例先天性失歌症,20例正常对照被试进行面孔表情识别任务(FAIT)测试,同时测量情绪智力、音乐情感反应倾向指标。结果:失歌症组的情绪智力得分与音乐情感反应强度均低于正常被试组;在控制了情绪智力得分后,两组对负性悲伤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与正确反应时仍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而言,失歌症对负性悲伤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低于正常组,正确反应时高于正常组;而在愉快、中性表情条件下两组不存在这种差异。结论:失歌症在听觉情绪信息加工存在缺陷外,视觉情绪信息加工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在控制情绪智力后,这一视觉情绪信息加工异常依然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瑶,张帆,毕泰勇,邱江[5](2019)在《视觉和听觉通道情绪知觉加工的神经机制及其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采用情绪知觉的判断任务,探究了视觉与听觉情绪知觉加工的神经机制及其异同,进一步揭示跨通道情绪知觉加工的多重感觉皮层的脑区定位.我们选用含有恐惧、高兴或悲伤情绪的面孔和声音刺激作为实验材料,使用事件相关设计考察每种刺激诱发的激活.激活强度分析的结果显示:情绪类型主效应显着的区域主要体现在左侧额下回岛盖部,表明其作为视-听跨通道情绪知觉的皮层,是视觉和听觉情绪知觉的共同通路,且对于负性情绪,尤其是恐惧情绪刺激最为敏感.基于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 MVPA)的结果发现:右侧颞上沟的激活模式能区分高兴、悲伤、恐惧的面孔,表明其对不同情绪效价的面孔知觉有重要作用;右侧梭状回面孔区的激活模式能够区分高兴和悲伤的面孔,表明其对于积极-消极情绪面孔知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深入理解人类不同通道情绪知觉的加工过程及跨通道情绪知觉的多感觉皮层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支持.(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婉叶鹤,梁潇,邸钰然,侯孟钊,王姗姗[6](2018)在《情绪词汇和执行要求对视觉工作记忆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目前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其中,工作记忆的更新是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叁大功能之一。本研究在以往的基础上,采用2-back范式,对刺激的情绪类型进行分类,探究正性、中性、负性的情绪词汇,以及执行要求对工作记忆更新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性和中性词汇的反应时与正确率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而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实验结果有较大差距,其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8年12期)

刘亚旋,梁潇,许慧[7](2018)在《视觉主导视听情绪信息整合:来自ERP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的准确判断和识别是面对面交流中的重要内容,日常社会交往中用于情绪表达的不只有面部表情,情绪性语音也会参与其中。当面部表情与情绪性语音同时出现时,视觉与听觉的情绪信息将可能发生整合。那么视觉与听觉双通道的情绪信息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呢?研究选择愉快与愤怒两种情绪,使用单音节叹词比如"耶"、"哼"等作为听觉刺激,静态面部表情图片作为视觉刺激,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保持效价一致并同时呈现作为视听刺激,组成了视觉、听觉和视听叁种刺激。叁种刺激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对知觉到的情绪进行效价判断。实验使用反应时、ERPs和EEG时频分析(Time–frequency analysis)叁重指标互为补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视听条件下的反应时显着短于视觉与听觉条件;视听条件下的N100波幅显着小于视觉与听觉条件;视听条件下的P200波幅显着大于视觉与听觉条件;时频分析显示,在100-700ms的时窗内,视听条件下α波(8-13Hz)与β波(15-25Hz)均受到比视觉条件与听觉条件之和更强的抑制,表明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的效应量大于单通道之和,具有超加性,提示视觉与听觉情绪信息已经发生了整合。另外,根据时频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听觉通道与视听双通道刺激在α与β波上的表现具有极大的差异,但是与视觉条件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视觉条件下的情绪加工表现出了与视听条件相类似的脑波分布,表明视听双通道情绪整合加工过程中有较多的视觉加工的成分。即在视听情绪效价一致的情况下,视觉加工主导着视听情绪信息的整合。(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熊俊梅,辛亮,高苗苗,王福兴,周丽[8](2018)在《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学生为被试,特异性免疫工作原理为材料,通过实验法研究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实验1发现视觉情绪设计诱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了保持成绩。实验2发现听觉情绪设计可以诱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保持和迁移成绩。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都能显着提高多媒体学习效果。听觉情绪设计的发现突破了已有研究仅从视觉角度优化学习材料的方式,拓展了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的内涵。(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任丽丽[9](2018)在《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探讨其与负性情绪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12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NEI VFQ-25)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8.86±8.69)分,焦虑得分为(56.88±6.92)分,抑郁得分为(55.04±5.83)分,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总体得分为(71.40±13.66)分。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中坚韧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316,-0.239;P<0.05),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397,P<0.01);自强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388,-0.314;P<0.05),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48,P<0.01);乐观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478,-0.452;P<0.05),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12,P<0.01)。结论 :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可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张帆[10](2018)在《视觉和听觉通道情绪知觉神经机制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是一种瞬息万变的心理与物理现象,它反映了机体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所采取的适应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需要利用各个不同的感觉通道的信息(如视觉信息、听觉信息等)来对各种非言语的情绪信息来进行感知。来自面孔和声音的非言语的情绪信息往往复杂多变,类似的表情和声音或许代表着全然不同的情绪,如果无法感知和理解这些非语言的情绪信号,往往会给沟通造成障碍。以往的研究认为大脑具有独立的脑区和网络分别专门处理来自面孔和声音的信息,面孔和声音的情绪的知觉机制也已经得到了不少的研究,相较而言,不同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的情绪知觉的加工机制的异同并没有得到非常完善的研究。视听整合的研究探究了跨通道处理情绪信息的神经基础,但是关于处理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的多感觉皮层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研究。这个脑区是来自高级的多重感觉皮层,接受来自低级的单一感觉皮层的信息进行统一处理,还是可能出现在更为低级的、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感觉皮层依然存在争议。另外,这个多重感觉皮层对于不同类型的情绪的知觉过程是否有所区别也没有得到非常明确的研究。所以,进行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下情绪知觉的神经机制的异同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究视觉情绪知觉和听觉情绪知觉的神经机制的异同,探究跨通道情绪知觉的多重感觉皮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研究针对视觉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设计相关的2*3(刺激呈现通道类型:视觉、听觉;情绪类型:高兴、悲伤、恐惧)的事件相关(event-related)的任务态功能核磁共振(task fMRI)实验任务,记录了被试在对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刺激材料引起的情绪知觉过程中的血氧信号值(BOLD信号值),探究被试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不同类型的情绪信息的知觉的大脑激活强度、解码机制的异同,寻找视觉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的多重感觉皮层,并为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神经机制方面提供具有价值的影像学方面的依据。该实验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每个被试的兴趣区(低级视觉皮层:V1-V4;面孔选择区:双侧FFA、双侧STS;听觉皮层:AC)的定位,第二部分是每个被试知觉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叁种情绪信息时的大脑信息的采集。本研究的研究范围是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的神经机制,因此涉及的实验材料有高兴、悲伤和恐惧的面孔图片,以及高兴、悲伤和恐惧的声音音频。研究一对兴趣区的激活强度和激活模式进行研究。激活强度结果显示:V1-V4、双侧FFA和双侧STS对情绪面孔的激活强度显着高于对情绪声音的激活强度,AC对情绪声音的激活强度显着高于对情绪面孔的激活强度。紧接着,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MVPA)结果显示:右侧的STS的激活模式够区分被试看到的情绪面孔是高兴的面孔、悲伤的面孔还是恐惧的面孔。右侧的FFA的激活模式能够区分被试看到的面孔是高兴的面孔还是悲伤的面孔。有趣的是,本研究的结果显示AC对于两种通道的高兴、悲伤与恐惧情绪的区分准确率也达到了边缘显着(P=0.02,未矫正)。研究二中,全脑搜索分析表明:情绪类型的主效应显着并体现在左侧的额下回岛盖部,情绪类型和感觉通道类型的交互效应共体现在五处脑区,分别是右侧楔前叶、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顶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和右内侧额上回,感觉通道类型主效应显着,并且与激活强度结果互相印证。在此之后,本研究又统计了情绪类型主效应兴趣区对于六种刺激条件的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显示:被试对恐惧面孔的激活强度显着高于恐惧声音;对恐惧面孔的激活强度显着高于悲伤面孔;对恐惧面孔的激活强度显着高于高兴面孔;对恐惧声音激活强度显着高于高兴声音。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低级视觉皮层(V1-V4)以及面孔选择区(双侧FFA和双侧STS)对情绪面孔的激活强度更强,而颞叶听觉皮层对情绪声音的激活强度更强,即上述兴趣区表现出了对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的激活强度的差异。第二、右侧STS对高兴面孔、悲伤面孔和恐惧面孔的知觉起到了重要作用,右侧的FFA对高兴面孔和悲伤面孔的知觉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叁、颞叶听觉区的激活模式也表现出了其作为跨通道的情绪知觉的多感觉皮层的倾向。第四、左侧的额下回岛盖部可能就是视-听情绪知觉的多感觉皮层,是视觉和听觉情绪知觉的共同通路,且其对于负性情绪,尤其是面孔的恐惧情绪最为敏感。第五、右侧楔前叶、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顶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右内侧额上回对于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情绪知觉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视觉情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运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旨在探析新媒体视觉修辞对网络情绪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新媒体视觉修辞在遵循传统修辞意涵的基础上,体现为以综合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并涵盖了新型表达方式和独特网络视觉要素。新媒体视觉修辞区别于以往单纯的以图像为中心的再现,更多地呈现为数据、位置、地理串联并通的场景还原,并将观看群体纳入流动的、场景化的、虚拟现实交迭的修辞情境中。在流动的网络空间中,视觉修辞的主体是散落在视觉空间中的用户个体,视觉生产的边界逐步消融,修辞成为了情感、体验凝聚的纽带。本文以近几年互联网热点舆情事件为案例蓝本,试图总结新媒体视觉修辞作用于网络情绪的过程及效果。研究发现,新媒体视觉修辞具有“情绪偏向”特性,并在情绪唤起、诱导、聚集的扩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情绪扩散”中,网络个体用户通过视觉符号表达甚至释放情绪;意见领袖通过其掌握的视觉资源加速了情绪的聚集;在网络用户和意见领袖的联动下互联网络空间的关系链接使得情绪不断蔓延、相互感染。在新媒体视觉修辞影响下,网络情绪表现出负面情绪易传染、情绪波动大、极端化等特点,因而需采取相应措施来干预情绪不良诱导及极端情绪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觉情绪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润滋.外部视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李奥.新媒体视觉修辞对网络情绪的影响与干预[D].南昌大学.2019

[3].李佳芮.视觉符号在情绪表达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骆天,唐海波,蒲唯丹.先天性失歌症视觉情绪信息加工的异常特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5].张瑶,张帆,毕泰勇,邱江.视觉和听觉通道情绪知觉加工的神经机制及其异同[J].科学通报.2019

[6].李婉叶鹤,梁潇,邸钰然,侯孟钊,王姗姗.情绪词汇和执行要求对视觉工作记忆更新的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

[7].刘亚旋,梁潇,许慧.视觉主导视听情绪信息整合:来自ERP的证据[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8].熊俊梅,辛亮,高苗苗,王福兴,周丽.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8

[9].任丽丽.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

[10].张帆.视觉和听觉通道情绪知觉神经机制的异同[D].西南大学.2018

标签:;  ;  ;  

视觉情绪论文-王润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