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动机论文-朱培雯

数学解题动机论文-朱培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学解题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学解题策略,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

数学解题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朱培雯[1](2019)在《高中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解题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实际经验与相关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数学解题策略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中学生数学学习调查问卷对320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并取得245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此项研究利用了叁个量表:数学解题策略量表、数学学习动机量表、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最后,本文总结了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解题策略的相关性和回归方程。(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9年02期)

孙璪,曹建娣,姚静[2](2016)在《数学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对数学解题成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论是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还是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必须通过"解题"[1].影响解题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相关知识、智慧水平、解题策略和动机信念.以往研究多关注相关知识以及解题策略对问题解决影响,如武锡环等研究了学生数学经验知识、元认知和解题策略叁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概念知识对解题策(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周海渤[3](2009)在《焦虑与数学解题动机对小学生应用题解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它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而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种应用题又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难点。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把以往研究中探讨到的关于焦虑对问题解决及数学问题解决的某些影响因素放入到数学应用题解题这一特殊的问题情境下展开研究,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小学叁到六年级的学生,期中、期末数学综合成绩在全年级占百分位小于90大于10;教师评定为正常学生,瑞文智力测验90≤IQ≤130,且语文成绩正常,不存在阅读障碍;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病史。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数学解题动机和焦虑进行研究,以期探讨焦虑及焦虑的不同维度对小学生应用题成绩的影响,及其对数学解题动机和应用题成绩的预测作用。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高焦虑学生和低焦虑学生在数学解题动机和焦虑的某些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情感因素对数学应用题成绩具有一定得影响。(2)数学解题动机和焦虑对应用题成绩具有预测作用。只是焦虑对数学成绩有负向预测力,且比数学解题动机的预测力稍微偏低。(3)焦虑的年级差异不显着,而在性别差异上呈现出女生高于男生的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9-06-01)

赵丹[4](2006)在《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成就动机、解题策略和解题成绩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九台市教师进修附小和九台市九郊中心校的244名六年级在校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考察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成就动机、解题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与解题成绩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解题成绩的交互作用,同时对成就行为的选择与成就动机的预测关系进行研究。研究通过对成就动机、解题策略及其对解题的影响的深入探讨,将为我们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提供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更为可行的可操作性指导。本研究的结果发现:1、成就动机与解题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价值与解题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价值越大解题成绩越好。从价值的四个成分中来看,重要性、内在动机、实用性与解题成绩的相关不显着,而低代价与解题成绩呈显着正相关。期望与解题成绩呈显着正相关。期望的两个成分中,效能期望、结果期望与解题成绩都呈显着正相关。2、画图表征策略与解题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即画图表征策略的水平越高,解题成绩越好。3、元认知与解题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从元认知的叁个成分来看,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与解题成绩也都呈显着的正相关。4、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画图表征策略、结果预期、元认知体验是对解题成绩的显着预测变量,其联合解释率为16%。内在兴趣、低代价是对成就行为的选择的显着预测变量,其联合解释率为12.7%。即成就动机中的期望和价值两个成分对成绩和成就行为的选择有不同的影响,期望可以预测解题成绩,价值预测成就行为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数学解题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论是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还是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必须通过"解题"[1].影响解题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相关知识、智慧水平、解题策略和动机信念.以往研究多关注相关知识以及解题策略对问题解决影响,如武锡环等研究了学生数学经验知识、元认知和解题策略叁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概念知识对解题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学解题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朱培雯.高中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解题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

[2].孙璪,曹建娣,姚静.数学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对数学解题成绩的影响[J].数学教学研究.2016

[3].周海渤.焦虑与数学解题动机对小学生应用题解题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

[4].赵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成就动机、解题策略和解题成绩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数学解题动机论文-朱培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