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衰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Si,H,光衰退稳定性,氢运动,微晶硅
光衰退论文文献综述
马占洁,陈光华,何斌,刘国汉,朱秀红[1](2006)在《氢化非晶硅薄膜光衰退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热丝辅助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样品,通过红外吸收谱图和光衰退图,分析影响a-Si:H薄膜光衰退稳定性的因素:一方面,非晶硅网格中氢含量、氢硅键合方式以及氢的运动情况均对非晶硅材料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非晶硅的基体上生长少量微晶硅,可提高薄膜的稳定性。最终希望能通过两者的结合来探讨如何制备高光敏性和低光致衰退的非晶硅薄膜。(本文来源于《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09-01)
韩晓艳[2](2006)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衰退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要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普及率,必须降低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稳定效率,其中稳定性是制约硅基薄膜太阳电池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至今为止,非晶硅太阳电池中存在的光致衰退(SW)效应,另外开始被认为没有衰退问题的微晶硅太阳电池在近期的研究中也发现存在自然衰退,同样也有SW效应,所以必须对它们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高的稳定效率。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研究不同晶化情况本征硅薄膜材料的光衰退现象,监测光衰退前后材料的光、暗电导率、输运特性及吸收谱随衰退时间的变化规律及退火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过渡区非晶硅稳定性好于普通非晶硅材料,适于制备稳定非晶硅电池;过渡区微晶硅材料的光电特性更适于制备微晶硅电池,但与高晶化率微晶硅材料相比并不是完全不衰退的。 2.利用改变硅烷浓度(SC)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晶化率的微晶硅太阳电池,并将电池在红光和白光两种光源下进行光照实验。测试光照前后电池光、暗态J-V特性,量子效率(QE)及拉曼(Raman)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晶硅薄膜中的非晶相主要存在于孵化层中,且是引起电池衰退的主要原因。 3.对a-Si/a-Si迭层太阳电池的光衰退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顶电池和底电池稳定性及电流匹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有较好稳定性的a-Si/a-Si迭层太阳电池应具备的条件。对a-Si/a-Si迭层太阳电池长期稳定性模型进行研究,并推算出20年后电池的稳定效率。(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06-01-01)
马占洁,陈光华,何斌,刘国汉,朱秀红[3](2005)在《影响氢化非晶硅薄膜光衰退稳定性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氢化非晶硅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光伏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中,成为当前重要的绿色能源。但由于存在SW效应,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都在致力于研究影响氢化非晶硅薄膜光衰退稳定性的因素。本文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实验中所用的样品采用热丝辅助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此方法等离子体能量转换率高、气体分解充分、激发态物种和基团浓度高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出的薄(本文来源于《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09-01)
金嗣照,杨刚,陈江峰[4](2001)在《火成岩中石英的Al芯和Ti芯的光衰退和ESR测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 10 0K低温、5× 10 - 4T调制磁场的条件下 ,测得Al芯和Ti芯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波谱并计算其年龄。由于改进了实验条件 ,得到的ESR图谱稳定 ,重复性好 ,为峰的选择和峰高的测定提供了方便。所得到的总剂量拟合直线的线性度高 ,大大减小了实验误差。本文对火成岩中的石英样品进行了光衰退实验 ,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的作用下 ,Al芯和Ti芯的信号强度呈指数衰减 ,不能被光衰退的Al芯和Ti芯大约占 5 0 %。而在自然光的照射下 ,Ti芯可以衰退到原来的 2 7% ,Al芯仍为 5 0 %。(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01年12期)
朱健民,陈建良,徐晓琳[5](2001)在《水涂粉工艺对荧光灯光通量、光衰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涂粉工艺由于胶粉比小 ,烤管后残留灰份少 ,所以光通量高、光衰退小。但早先的水涂用粘结剂分子量大、难烤管。如果烤管条件稍差 ,反而光通低、光衰大。后来研制的水涂粉粘结剂分解温度低 ,体现了水涂粉工艺光通高、光衰小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照明电器》期刊2001年02期)
光衰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要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普及率,必须降低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稳定效率,其中稳定性是制约硅基薄膜太阳电池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至今为止,非晶硅太阳电池中存在的光致衰退(SW)效应,另外开始被认为没有衰退问题的微晶硅太阳电池在近期的研究中也发现存在自然衰退,同样也有SW效应,所以必须对它们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高的稳定效率。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研究不同晶化情况本征硅薄膜材料的光衰退现象,监测光衰退前后材料的光、暗电导率、输运特性及吸收谱随衰退时间的变化规律及退火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过渡区非晶硅稳定性好于普通非晶硅材料,适于制备稳定非晶硅电池;过渡区微晶硅材料的光电特性更适于制备微晶硅电池,但与高晶化率微晶硅材料相比并不是完全不衰退的。 2.利用改变硅烷浓度(SC)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晶化率的微晶硅太阳电池,并将电池在红光和白光两种光源下进行光照实验。测试光照前后电池光、暗态J-V特性,量子效率(QE)及拉曼(Raman)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晶硅薄膜中的非晶相主要存在于孵化层中,且是引起电池衰退的主要原因。 3.对a-Si/a-Si迭层太阳电池的光衰退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顶电池和底电池稳定性及电流匹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有较好稳定性的a-Si/a-Si迭层太阳电池应具备的条件。对a-Si/a-Si迭层太阳电池长期稳定性模型进行研究,并推算出20年后电池的稳定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衰退论文参考文献
[1].马占洁,陈光华,何斌,刘国汉,朱秀红.氢化非晶硅薄膜光衰退稳定性的影响因素[C].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2].韩晓艳.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衰退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3].马占洁,陈光华,何斌,刘国汉,朱秀红.影响氢化非晶硅薄膜光衰退稳定性的因素[C].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5
[4].金嗣照,杨刚,陈江峰.火成岩中石英的Al芯和Ti芯的光衰退和ESR测年研究[J].核技术.2001
[5].朱健民,陈建良,徐晓琳.水涂粉工艺对荧光灯光通量、光衰退的影响[J].中国照明电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