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喜树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喜树果,10-羟基喜树碱葡萄糖苷,10-羟基喜树碱,酸水解
喜树果论文文献综述
郭群[1](2019)在《酸水解工艺提高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HPLC法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喜树果中的10-羟基喜树碱葡萄糖苷转化为10-羟基喜树碱的情况,以便提高10-羟基喜树碱的收得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果酸水解前后,10-羟基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葡萄糖苷的面积比值。结果显示,酸水解后10-羟基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葡萄糖苷的峰面积比值明显增加。证明酸水解工艺能将喜树果中的10-羟基喜树碱葡萄糖苷转化为10-羟基喜树碱。(本文来源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群[2](2018)在《HPLC法对五省产地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提取10-羟基喜树碱的最佳喜树果原料,用HPLC法对湖北、四川、江西、广西和甘肃等五产地喜树果中的10-羟基喜树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差异较大,广西产的喜树果中的含量最高,为0.125%。(本文来源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戴辰勋[3](2018)在《用γ-聚谷氨酸从喜树果中连续分离喜树碱和甲氧基喜树碱》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喜树果为原料,用0.5%Na OH碱法提取,加入石灰过滤去除果胶,用乙醇萃取滤液,然后用盐酸调p H=3。用γ-聚谷氨酸柱层析用梯度淋洗法可分别得到喜树碱和10-甲氧基喜树碱,淋洗条件为:2%乙醇的乙酸乙酯溶液和4%乙醇的乙酸乙酯溶液。喜树碱的收率为0.34‰,甲氧基喜树碱的收率为0.02‰。喜树碱和甲氧基喜树碱的纯度均在98.5%以上。(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8年01期)
杨勇[4](2017)在《喜树果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我国特有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属蓝果树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作为传统中药,喜树具有抗癌、清热和杀虫等功效。喜树中的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具有良好活性的天然抗癌成分。随着对喜树碱药物的研发,市场对喜树原料的需求剧增,喜树资源越发珍贵,综合利用喜树资源越发重要。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报道,喜树多糖作为喜树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较大的开发潜力。本研究以喜树果为材料,使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喜树果粗多糖,并对叁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比较得率和活性强弱,选取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优提取条件,并大量提取喜树果多糖,分离纯化后,进一步鉴定喜树果多糖的理化性质,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抗癌等生物活性,为喜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热水浸提、微波辅助和超声波辅助叁种方法提取喜树果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得率最高为7.25%;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FTIR和DSC扫描结果显示所得叁种多糖都是含有少量蛋白的酸性多糖,且在结构上有一定差异;叁种多糖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综合考虑,认为微波辅助提取法最优。2.响应面法优化喜树果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液料比40:1 mL/g、提取时间14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进行叁次验证实验,喜树果多糖平均得率为8.53%,与预测得率8.61%无显着差异,说明此优化工艺参数可靠,具有实用价值。3.采用优化后的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喜树果粗多糖,经过α-淀粉酶除去淀粉,Sevag法除去蛋白,先后使用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得到叁种纯化多糖CAP-1、CAP-3和CAP-5,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84.33、121.34和134.58 KD。4.叁种纯化多糖红外光谱和和紫外可见光光谱无明显差异,即官能团和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单糖组分分析表明甘露糖和葡糖糖为叁种纯化多糖的主要单糖组分;DSC扫描表明其热力学性质差异显着。5.叁种纯化多糖均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其中CAP-1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两种纯化多糖。叁种纯化多糖均有良好的DNA损伤保护作用,CAP-1浓度为0.2 mg/mL时能有效果防止质粒DNA氧化降解。6.纯化喜树果多糖有良好的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CAP-1活性最为显着,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的IC50值为183.8 μg/mL。喜树果多糖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晶,廖娟,刘北忠,蔡艳华,张丹[5](2014)在《喜树果超微粉显微特征及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喜树果超微粉的显微特征并测定喜树碱溶出量。方法:气流粉碎制备喜树果超微粉和残渣,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学特征。在370/430 nm(λex/λem)波长下测定喜树果残渣和超微粉乙醇提取液中CPT含量。结果:镜下残渣细胞结构清晰可见,而超微粉无完整细胞存在,且粒径小于50μm。一定浓度的10-羟基喜树碱能猝灭喜树碱的荧光。喜树果超微粉的乙醇提取液中喜树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t=4.809,P<0.05)。结论:超微粉中活性成分溶出率高,荧光法测定喜树果药材中喜树碱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4年13期)
周翔,林森,罗娅君,边清泉[6](2014)在《喜树果和马比木中喜树碱含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喜树果和马比木中喜树碱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喜树碱的含量进行比较。采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ODS;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5℃;流速0.8mL·min-1。该条件下目标组分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R>1.5),喜树碱进样量在0.01-0.09μg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99.98%,RSD:0.56%。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分析结果可为喜树果和马比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4年02期)
苏爱雪,周翔,罗娅君,边清泉[7](2014)在《HPLC法测定并比较喜树果、马比木中10-羟基喜树碱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喜树果、马比木中10-羟基喜树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并对两者10-羟基喜树碱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ODS;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5℃;流速0.9mL·min-1。结果:该条件下目标组分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R>1.5),喜树碱进样量在0.01~0.09μg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平均回收率:100.4%,RSD:0.2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分析结果可为喜树果和马比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4年05期)
戴汉松,王家文,王涛[8](2013)在《喜树果中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快速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碱法提取喜树果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经酸化,氯仿、乙酸乙酯分别萃取后,浓缩重结晶,柱层析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实验表明,此法提取率高,得到的产品收率、纯度高,原料利用度高,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李国强,王国才,刘杰,吴霞,李药兰[9](2012)在《喜树果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树果为珙桐科(Davidiaceae)喜树属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具有抗癌、散结、破血化瘀之功效,其中所含喜树碱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大肠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喜树为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为了进一步探明其活性物质,为其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1-08)
王立屏,魏永巨[10](2012)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中药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以无水甲醇为溶剂从喜树果样品中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在硅胶H板上以氯仿∶丙酮(7∶3)为展开剂可使喜树碱与10-羟基喜树碱很好地分离。以荧光激发波长350 nm线性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在0.010 5~0.063 0μg范围内,喜树碱的积分荧光强度A与其质量m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加标回收率为99%。在0.003 3~0.033 0μg范围内,10-羟基喜树碱的积分荧光强度与质量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加标回收率为96%。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以此方法测得喜树果样品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分别为0.122%和0.013%。(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喜树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寻找提取10-羟基喜树碱的最佳喜树果原料,用HPLC法对湖北、四川、江西、广西和甘肃等五产地喜树果中的10-羟基喜树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差异较大,广西产的喜树果中的含量最高,为0.12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喜树果论文参考文献
[1].郭群.酸水解工艺提高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HPLC法考察[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郭群.HPLC法对五省产地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测定[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戴辰勋.用γ-聚谷氨酸从喜树果中连续分离喜树碱和甲氧基喜树碱[J].四川建材.2018
[4].杨勇.喜树果多糖提取及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7
[5].王晶,廖娟,刘北忠,蔡艳华,张丹.喜树果超微粉显微特征及含量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
[6].周翔,林森,罗娅君,边清泉.喜树果和马比木中喜树碱含量的比较[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
[7].苏爱雪,周翔,罗娅君,边清泉.HPLC法测定并比较喜树果、马比木中10-羟基喜树碱含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8].戴汉松,王家文,王涛.喜树果中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快速分离[J].中国西部科技.2013
[9].李国强,王国才,刘杰,吴霞,李药兰.喜树果的化学成分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10].王立屏,魏永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J].分析测试学报.2012
标签:喜树果; 10-羟基喜树碱葡萄糖苷; 10-羟基喜树碱; 酸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