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
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邱春滟[1](2019)在《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调查新时代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了解"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是否依旧存在,并借此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担负起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沈眈忱,吴郁蓉[2](2019)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及纠正——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数十名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发音,总结出中国学生存在的部分英语发音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母语影响,并提供一些纠音方法。(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0期)
于冬妮,谷汇琳,董梦雨[3](2019)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17级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17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受访者自愿参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17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项目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接受了反复朗读、记忆前后缀、通过发音、形近等方式记忆背诵英语词汇,但在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上,不同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英语词汇学习掌握的水平与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8期)
袁磊[4](2018)在《塔里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及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自2000年从丛教授提出以来引起了很多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不断有学者和教师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也以地处西北边疆的塔里木大学为试点,了解该校"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并根据测试和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旨在为提高该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英语专业的更好发展出谋划策。(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03期)
刘晨,余姿,李宏英[5](2017)在《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自行选择学习的法与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与网络的蓬勃发展,为英语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在这新的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情况如何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展开调查。(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7年12期)
李桂荣,刁惠悦[6](2016)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发展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大学仍然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开成必修课,基本目的是促使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国际语言工具,为其当前学业质量和日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由于大多数考上大学的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基本上都已达到了基础级水平,具备了走向成熟级水平的前提条件,即具备获取学生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应用性话语环境和学术性话语环境的英语应用能力。"建立强有力根据地"的策略是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能力建设的重要策略,学生先在自己专业领域内达到英语能力的成熟级水平,而后"跨界""触类旁通"使自己的英语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邓听[7](2016)在《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石油石化产业的不断国际化发展,国际化石油石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分别研究目前学生培养现状、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期望、用人单位对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及期望,从语言基础学习、实践课程设计、多学科交叉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黄列[8](2016)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英语水平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等级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将中国国内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连接起来。CEFR一直是国际公认的被普遍使用、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测量工具,它为全球的教育机构和测试机构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中国也是应用CEFR的其中一员。然而,当前中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将CEFR和中文水平与中文测试连接起来,而非将CEFR和国内的英语水平与英语测试作连接,国内目前有相关研究但是尚且远远不够。此外,笔者发现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英语水平与CEFR的连接研究尚一片空白,因此本论文将对此展开探析。首先,本研究通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中国大学英语课程大纲相关描述语进行初步对接。通过仔细对接,初步设想中国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应CEFR的B1等级。为了证实这个设想,接下来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材料主要是调查问卷。四份问卷中收集整理了CEFR中来自A2、B1、B2这叁个级别共计152条描述语,每一份问卷中的前16条描述语是相同的锚题,余下的136条描述语则随机分配在四份调查问卷中。来自叁所不同大学的四位老师与269位同学应邀参与本次研究。在填写问卷之前,进行了一次评价者(老师)与受评者(学生)的问卷培训,以确保所有受试们熟知如何才能尽可能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问卷调查结束以后,共计四位老师与八位学生参与面谈。面谈过程被录音。面谈的问题主要涉及他们在做描述语的水平选择时是如何思考的。收集数据后,先采用基于Rasch模型基础开发的软件Winsteps进行统计并将四份调查问卷分别进行等值,将得出的难度值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面谈录音分析模棱两可的描述语,以准确界定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总体水平与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与CEFR的对接状况。最后,通过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由此证实了初始的设想。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总体水平处于CEFR中的B1级水平。然而,他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发展不平衡。具体地说,他们的阅读能力要优于B1级水平,他们的写作能力正好处于B1级水平,他们的听说能力要弱于B1级水平。(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6-04-20)
徐银红[9](2015)在《英语方位构式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构式语法的发展,学者们对构式语法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构式的一种,英语方位构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现有的英语方位构式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比较少。而且现有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测试材料以及研究结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论,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通过实验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方位构式习得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将6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将他们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利用英语方位构式的习得模型,让实验组在相关的指导下,进行为期3周的英语方位构式习得模型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培训指导。为研究习得效果,两组均进行6次广域规则认知测试和狭域规则认知测试。广域规则的测试材料为选择题,狭域规则的测试材料为语法判断任务。测试所收集的收据运用SPSS16.0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方位构式的总体认知水平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对图形类方位构式的认知水平高于背景类方位构式的认知水平。在接受方位构式习得模型培训后,实验组英语方位构式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组的水平。虽然实验组的英语学习者在一个月之后的延期测试中会对某些方位动词比较陌生,但是仍能从整个句式意义中猜出方位动词的意义,从而对其进行归类,进而正确使用。这表明实验组经过培训后,对方位构式的习得不是靠短期的强化记忆,而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英语方位构式培训模型有利于英语方位构式的习得。(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晶晶[10](2013)在《论交际教学法及其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中国很多大学里,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很少,导致学生们毕业时,尽管四六级分数不低,但无法用英语顺利交流。因此,采取新的教学策略以使学生们在顺利通过考试的同时能够更加流利的用英语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交际能力理论的交际教学法将会给教育工作者们新的启示和解决问题的答案。(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3年19期)
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研究数十名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发音,总结出中国学生存在的部分英语发音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母语影响,并提供一些纠音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邱春滟.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2].沈眈忱,吴郁蓉.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及纠正——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英语专业为例[J].文教资料.2019
[3].于冬妮,谷汇琳,董梦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17级学生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
[4].袁磊.塔里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及教学改革探索[J].校园英语.2018
[5].刘晨,余姿,李宏英.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J].中华少年.2017
[6].李桂荣,刁惠悦.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发展规划[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邓听.石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8].黄列.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英语水平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等级匹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9].徐银红.英语方位构式习得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
[10].王晶晶.论交际教学法及其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