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王优平

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王优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矿,再磨,分级,浮选

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文献综述

王优平[1](2018)在《东同矿业公司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浮选过程中中矿循环量大,中矿单体解离度不够严重影响选铜指标,东同矿业公司将扫选一精矿与扫选二精矿合并,进行旋流器分级,旋流器沉砂进球磨机再磨,旋流器溢流与球磨机排矿合并,进入大旋流器进行检查分级,构筑了磨矿和浮选之间的磨浮大循环,优化了浮选给矿粒度组成,稳定了浮选流程,提高选铜指标。(本文来源于《铜业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胡海祥[2](2011)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磨—浮新工艺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中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有色矿山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选矿作业难度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品质矿产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至关重要。文章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最大可浮粒度(Dfmax)、粗磨放粗、精细分级等选矿技术来解决当前矿山资源回收率下降,磨矿效率偏低,球磨机排矿粒度组成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粗磨放粗技术可较大幅度提高磨矿效率、磨机台时处理量,降低磨矿能耗;Dfmax、Dfmax准确分级、精细分级技术可提高分级效率,降低单位矿量的磨矿能耗,减少颗粒过粉碎,优化粒度组成,使浮选流程更加通畅,较好的解决了粗粒欠磨和细粒过磨等问题,有利于后序浮选作业。对球比、磨矿浓度、磨矿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发现应用Dfmax准确分级做粗磨放粗和精细分级技术的闭路磨矿产品的中间粒级的含量要比相应的开路磨矿产品的中间粒级含量多,并显着减少粗粒级的含量。连续磨矿试验表明采用Dfmax、Dfmax准确分级、粗磨放粗、精细分级技术后磨矿细度从原工艺要求的-0.074mm含量65%降到60%,磨机生产能力由113公斤/小时提高到142公斤/小时,磨机生产能力相对提高25.67%。2#磨矿流程采用新技术后比1#磨矿流程分级效率相对提高104.48%;返砂比相对减少15.36%;对于大于0.25mm的粗颗粒部分减少93.75%,-0.25+0.019mm增加7.61%,-0.019mm减少8.29%,总体上能够较为显着的改善浮选的给矿粒度。对闭路磨矿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用磨矿动力学分析分级效率对返砂组成的影响,推导并绘制Dfmax准确分级技术下闭路磨矿的各物料粗粒级和细粒级数量图。实际矿物连续闭路磨矿表明了数据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通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和计算绘制了Dfmax=0.30mm闭路磨矿下的各物料粗粒级和细粒级数量图。引出凯索尔提出的模型,进一步针对铜矿物浮选推导了概率模型,比较ε=ε∞(1-e-Kt)与W=W0(1-P)N,发现动力学模型和概率模型归结的浮选动力具有相似性,但表述方式不一样。对浮选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用两个数学函数拟合浮选时间和回收率的关系,发现双曲线函数拟合相关程度较好,负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次之。进一步推导n级浮选动力学反应模型,模型的公式表述如式:对青海省某铜矿进行浮选测定,浮选条件:pH=10,黄药浓度加入50g/t,2#油31g/t。当n=2时,t与相关系数R2=0.9988,此浮选过程遵守二级浮选动力学,K=0.0206。采用Dfmax、Dfmax准确分级、粗磨放粗、精细分级等技术对湖北省某铜矿安徽省某铜矿进行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湖北省某铜矿工业试验中,新流程原药剂比原流程原药剂回收率提高2.43%,新流程新药剂比原流程原药剂回收率提高4.99%。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新流程新药剂I系统扫选精矿黄铜矿单体解离度比原流程原药剂增加了15.00%。新流程新药剂II系统扫选精矿黄铜矿单体解离度比原流程原药剂增加了7.10%。中矿再磨后(分级溢流)比中矿再磨前(再磨给矿)黄铜矿单体解离度增加36.54%。黄铁矿、辉钼矿等解离度也有较大程度增加,新流程的中矿解离度增加是取得好的回收率的关键。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通过中矿再磨,使得中矿连生矿物能够有效被“打开”,中矿的解离度大大增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新药剂PLQ作用下,应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进行浮选,矿石的表面化学成分有所改变,生成金属-硫化物螯合物,从机理上说明矿物的可浮性增强是化学螯合与物理吸附的协同作用的结果。(2)安徽省某铜矿试验中,闭路磨矿原药剂流程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1.59%,回收率为90.73%,比原流程开路磨矿浮选回收率提高1.44%;半优先“闭路磨矿+中矿再磨”原药剂流程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2.86%,回收率为92.73%,比原流程开路磨矿浮选铜品位提高0.71%,铜回收率提高3.44%;半优先“闭路磨矿+中矿再磨”新药剂PLQ-4流程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2.80%,回收率为94.89%,比原流程开路磨矿浮选铜品位提高0.70%,铜回收率提高5.60%。(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1-11-01)

舒加强,阮华东[3](2011)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在武山铜矿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浮选过程中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是影响选矿回收率的重要因素。武山铜矿将精Ⅰ尾矿(中矿)由原来顺序返回选铜粗选搅拌桶,改为进入原矿泵池,经旋流器分级后粗颗粒进入球磨机再磨,使得同段磨矿与浮选作业之间构成了磨浮大循环,解决了中矿单体解离不好的问题,稳定了磨矿浮选流程,提高了选铜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1年03期)

彭会清,胡海祥,李骥,李广,罗鸣坤[4](2010)在《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有色金属的回收率,中矿再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某铜矿铜精矿品位不低于现场指标的前提下,综合应用Zeta电位、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进行研究,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可以不断循序渐进的对有用矿物进行磨矿、分级、浮选,形成磨浮大循环、大闭路磨矿,同时在闭路循环过程中改变原矿的表面性质,增大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使选矿回收率从86.12%提高至89.48%。(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0年05期)

彭会清,李骥,罗鸣坤,李广[5](2009)在《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浮选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某铜矿随着井下的开拓延伸,铜品位有所下降,目前铜平均品位为0.62%左右,采用现场常用浮选药剂按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中矿循序返回流程试验,得到铜精矿品位21.47%、铜回收率85.52%的技术指标。采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闭路大循环新工艺进行选矿试验,在铜精矿品位不低于现场指标的前提下,回收率提高到90.00%左右。综合应用Zeta电位分析与XRD测试手段,对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闭路大循环新工艺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闭路浮选工艺可以不断循序渐进地对有用矿物进行磨矿、分级、浮选,形成磨浮大循环,同时在闭路循环过程中改变原矿的表面性质,增大有用矿物的可浮性。(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09年03期)

刘江浩,彭会清,刘建国,洪建华[6](1999)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的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及其工业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推广应用该新工艺是提高二段选铜回收率及选厂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1999年02期)

赵桂洪[7](1998)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在泗洲选矿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经大量流程考查论证了旧流程存在的不足,进而通过工业试验的各项指标对比,阐述了采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西铜业工程》期刊1998年04期)

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中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有色矿山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选矿作业难度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品质矿产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至关重要。文章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最大可浮粒度(Dfmax)、粗磨放粗、精细分级等选矿技术来解决当前矿山资源回收率下降,磨矿效率偏低,球磨机排矿粒度组成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粗磨放粗技术可较大幅度提高磨矿效率、磨机台时处理量,降低磨矿能耗;Dfmax、Dfmax准确分级、精细分级技术可提高分级效率,降低单位矿量的磨矿能耗,减少颗粒过粉碎,优化粒度组成,使浮选流程更加通畅,较好的解决了粗粒欠磨和细粒过磨等问题,有利于后序浮选作业。对球比、磨矿浓度、磨矿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发现应用Dfmax准确分级做粗磨放粗和精细分级技术的闭路磨矿产品的中间粒级的含量要比相应的开路磨矿产品的中间粒级含量多,并显着减少粗粒级的含量。连续磨矿试验表明采用Dfmax、Dfmax准确分级、粗磨放粗、精细分级技术后磨矿细度从原工艺要求的-0.074mm含量65%降到60%,磨机生产能力由113公斤/小时提高到142公斤/小时,磨机生产能力相对提高25.67%。2#磨矿流程采用新技术后比1#磨矿流程分级效率相对提高104.48%;返砂比相对减少15.36%;对于大于0.25mm的粗颗粒部分减少93.75%,-0.25+0.019mm增加7.61%,-0.019mm减少8.29%,总体上能够较为显着的改善浮选的给矿粒度。对闭路磨矿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用磨矿动力学分析分级效率对返砂组成的影响,推导并绘制Dfmax准确分级技术下闭路磨矿的各物料粗粒级和细粒级数量图。实际矿物连续闭路磨矿表明了数据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通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和计算绘制了Dfmax=0.30mm闭路磨矿下的各物料粗粒级和细粒级数量图。引出凯索尔提出的模型,进一步针对铜矿物浮选推导了概率模型,比较ε=ε∞(1-e-Kt)与W=W0(1-P)N,发现动力学模型和概率模型归结的浮选动力具有相似性,但表述方式不一样。对浮选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用两个数学函数拟合浮选时间和回收率的关系,发现双曲线函数拟合相关程度较好,负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次之。进一步推导n级浮选动力学反应模型,模型的公式表述如式:对青海省某铜矿进行浮选测定,浮选条件:pH=10,黄药浓度加入50g/t,2#油31g/t。当n=2时,t与相关系数R2=0.9988,此浮选过程遵守二级浮选动力学,K=0.0206。采用Dfmax、Dfmax准确分级、粗磨放粗、精细分级等技术对湖北省某铜矿安徽省某铜矿进行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湖北省某铜矿工业试验中,新流程原药剂比原流程原药剂回收率提高2.43%,新流程新药剂比原流程原药剂回收率提高4.99%。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新流程新药剂I系统扫选精矿黄铜矿单体解离度比原流程原药剂增加了15.00%。新流程新药剂II系统扫选精矿黄铜矿单体解离度比原流程原药剂增加了7.10%。中矿再磨后(分级溢流)比中矿再磨前(再磨给矿)黄铜矿单体解离度增加36.54%。黄铁矿、辉钼矿等解离度也有较大程度增加,新流程的中矿解离度增加是取得好的回收率的关键。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通过中矿再磨,使得中矿连生矿物能够有效被“打开”,中矿的解离度大大增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新药剂PLQ作用下,应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进行浮选,矿石的表面化学成分有所改变,生成金属-硫化物螯合物,从机理上说明矿物的可浮性增强是化学螯合与物理吸附的协同作用的结果。(2)安徽省某铜矿试验中,闭路磨矿原药剂流程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1.59%,回收率为90.73%,比原流程开路磨矿浮选回收率提高1.44%;半优先“闭路磨矿+中矿再磨”原药剂流程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2.86%,回收率为92.73%,比原流程开路磨矿浮选铜品位提高0.71%,铜回收率提高3.44%;半优先“闭路磨矿+中矿再磨”新药剂PLQ-4流程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2.80%,回收率为94.89%,比原流程开路磨矿浮选铜品位提高0.70%,铜回收率提高5.6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优平.东同矿业公司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业应用[J].铜业工程.2018

[2].胡海祥.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技术磨—浮新工艺机理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3].舒加强,阮华东.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在武山铜矿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1

[4].彭会清,胡海祥,李骥,李广,罗鸣坤.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

[5].彭会清,李骥,罗鸣坤,李广.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浮选机理研究[J].金属矿山.2009

[6].刘江浩,彭会清,刘建国,洪建华.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的工业应用[J].矿产综合利用.1999

[7].赵桂洪.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在泗洲选矿厂的应用[J].江西铜业工程.1998

标签:;  ;  ;  ;  

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论文-王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