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谈话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刘绪源,谈话风,现代散文
谈话风论文文献综述
何亦聪[1](2018)在《中国散文现代转型语境中的“谈话风”说——由刘绪源的《今文渊源》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刘绪源在《今文渊源》一书中提出的"谈话风"说,解释了现代散文之所以为现代散文,并提出了一种别有意味的散文史观,其背后更浸润着面向时代与现实的鲜明的问题意识,只是在对传统文章的理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07期)
韩春艳[2](2016)在《“谈话风”:白话散文的现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遇见刘绪源的《今文渊源》,犹如在燥热难耐的沙漠中遇见一场久违的小雨,相信,读过该书的人都能感觉到,刘绪源对学术着作文学性的追求,和在平易近人的文风上的践行。在《今文渊源》中,刘绪源紧紧抓住白话散文中“谈话风”这一脉,梳理出“谈话风”形成、鼎盛和(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6-07-26)
刘绪源[3](2007)在《给他们的好世界留点缺陷——闲说“谈话风”之六》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这束"闲说"的一个核心观点,现已渐渐由隐而显:谈话风散文的风格,必定与谈话对象有关。胡适是面对广义的学生而谈,周作人只管与远远近近的同行者晤谈,那么,鲁迅呢?我们知道,前期的鲁迅与周作人,其思想和家庭经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有什么不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周作人温顺平和,(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07年12期)
刘绪源[4](2007)在《在人世的大沙漠上——闲说“谈话风”之五》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的"谈话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等于说,"五四"后的中国文坛,已成为这一文体的一统天下。不仅有一批专家教授仍坚持用文言写作(此中不乏颇具新观念新方法的学人,如"学衡派"的陈寅恪等),即使同一营垒中的"新青年"干将,如鲁迅、周作人等,在文章的风格上,也是各行其是的。风格上的多样化,保证了中国语体散文很快走向成熟。(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07年11期)
刘绪源[5](2007)在《尝鼎一脔——闲说“谈话风”之四》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的白话文风,那种极度的平白、明晰、清浅,外加耐心、亲切,而又充满叙说的兴趣——亦即带有近世西方儿童文学叙述特征的风格,几乎成为那一时期中国文章的共同特点——除却仍坚持用文言写作者,以及文字个性特别强的那几家外。更长期地看,这种文风一直延续至今,恐怕,只要还有中文白话,这种风格就不会绝迹。(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07年10期)
刘绪源[6](2007)在《一清如水——闲说“谈话风”之叁》一文中研究指出要说"五四"以后"谈话风"散文的影响力,首屈一指的,无疑还是胡适。胡适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一如空气和水。别的大家,诸如鲁迅、周作人、徐志摩、林语堂、冰心……或如(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07年09期)
刘绪源[7](2007)在《文人传统与创作生命——闲说“谈话风”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谈话风”一经与中国文人相结合,很快就产生了蓬勃的生命力,这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1928年7月末,朱自清在为自己的散文集《背影》写序时,和当年周作人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写序时一样,引用了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评价白话散文的那段着名的话。胡适是六年前说的,现经六年实践,朱自清发现,新文学各门类中,依然是小品散文发展最快,情景比当初更为喜人:(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07年08期)
刘绪源[8](2007)在《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闲说“谈话风”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1921年6月8日,在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看起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就在那天的《晨报》第七版,登出了一篇仅五百多字的短文,署名子严。当时《晨报》还没有副刊,这第七版不久就将改成“晨报副镌”——这是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起首老店”,不过那还得再过些时日。(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07年07期)
宁仁选[9](2003)在《让课堂兴起谈话风》一文中研究指出谈话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运用的一手交际手段,也是现代社会人们解决问题,增进友谊,加深了解,达成共识的手段,国际上的联合国大会就是一个大讲坛,不同国别、不同肤色、不同政治主张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在那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实现人类共荣共存。"南北对话"是谈话的典型,在那里强国和弱国、债权国和债务国坐到了一起相互交流,共商发展大计。"重庆谈判"是重要的一次谈话,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存亡,谈话(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期刊2003-01-01)
张岚[10](1999)在《“谈话风”:新文学“闲适”散文的文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中,“闲适”一直是作为新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获得其自身的发展,而“闲适”文学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散文”这种文类,因为追求以“生活的艺术”为中心的“闲适”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生活哲理与小品散文的“体性”取得了高度的和谐。也就是说,正是(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1999年02期)
谈话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遇见刘绪源的《今文渊源》,犹如在燥热难耐的沙漠中遇见一场久违的小雨,相信,读过该书的人都能感觉到,刘绪源对学术着作文学性的追求,和在平易近人的文风上的践行。在《今文渊源》中,刘绪源紧紧抓住白话散文中“谈话风”这一脉,梳理出“谈话风”形成、鼎盛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谈话风论文参考文献
[1].何亦聪.中国散文现代转型语境中的“谈话风”说——由刘绪源的《今文渊源》说开去[J].名作欣赏.2018
[2].韩春艳.“谈话风”:白话散文的现代性[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
[3].刘绪源.给他们的好世界留点缺陷——闲说“谈话风”之六[J].上海文学.2007
[4].刘绪源.在人世的大沙漠上——闲说“谈话风”之五[J].上海文学.2007
[5].刘绪源.尝鼎一脔——闲说“谈话风”之四[J].上海文学.2007
[6].刘绪源.一清如水——闲说“谈话风”之叁[J].上海文学.2007
[7].刘绪源.文人传统与创作生命——闲说“谈话风”之二[J].上海文学.2007
[8].刘绪源.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闲说“谈话风”之一[J].上海文学.2007
[9].宁仁选.让课堂兴起谈话风[C].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2003
[10].张岚.“谈话风”:新文学“闲适”散文的文体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