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文字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文字,动态图形设计,版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动态文字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潇[1](2019)在《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动态文字设计与编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数字媒体设计应用中的文字动态按功能与特性进行分类,并分别针对其传达性、图形化与叙事性、动态编排与画面构成展开阐述,旨在探索数字媒介环境下,动态文字设计与编排的普遍特性和设计原则,希望对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9年07期)
周亮[2](2016)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动态文字设计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媒体技术,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主体逐渐脱离了单一的静态形式,转向了动态表达。动态文字是传统文字设计的延伸,是基于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研究个体,是文字设计领域的一场变革。文章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动态文字设计的发展历程、风格特征、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主流案例,归纳了动态文字设计的扁平化、质感、叁维化风格特征,以及关键帧动画、滤镜动画、粒子动画等主流技术特征。(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6年12期)
盛菲菲[3](2015)在《从设计要素到动态文字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文字设计是在数字媒体的发展中产生的文字设计新空间。与传统静态文字设计相比,动态文字更多关注的是时空运动、声画结合等虚拟设计。文章从时空、运动、声音等设计基本要素及设计方法入手来探讨如何进行动态文字设计。(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5年01期)
陈昭霓[4](2013)在《网络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网络媒体的新特性为传统文字设计带来的变革。阐述网络媒体赋予文字运动的属性后,其更为复杂的成像方式对文字形态、色彩、材质等要素视觉表达的影响。同时研究网络交互文字的设计要点及网络文字设计所涉及到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等内容。(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3年44期)
张云峰[5](2011)在《动态文字设计的视觉幻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视觉接受下,经过设计后的动态文字,它呈现的是多媒介的提炼与整合视像。在动态文字持续变化的画面里,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流程。因而,变化多端的动态文字,既可存于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又可在特定的时间流程中。矗立于梦幻里的动态文字拥有天然的时间、空间和声音功能。经设计赋予动态文字以运动化、艺术化、形象化,并完成了视觉幻象的化蝶。实际上,动态文字消除了观(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1年10期)
徐娜[6](2011)在《舞动的文字》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致使着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阅读载体的转变,文字设计也开始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交互媒介的快速发展也促使着文字要参与到交互中去。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对地,设计的发展也促使着人类生活的改变。对文字进行动态设计的研究,一方面是出于文字的动态设计是整个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现实的设计实践中,文字在多媒体环境中的设计表现方式的缺乏,尤其是中文字体——汉字的动态设计表现,在此对文字进行动态设计研究就变得尤其的重要。鉴此,本文对多媒体环境中的动态文字的设计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动态文字设计的发展趋势做了详尽的分析,指出了动态文字的未来发展趋向。本文也首次将中文汉字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并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印证。同时,论文就多媒体的交互性和动态文字设计的交互性做了大量的探讨,并加以实证以表明文字的交互带给受众的多重感官体验。通过对动态文字设计的研究,本文认为汉字所有的独特特性是最适合动态文字设计表现的。论文通过对动态文字在多媒体环境中的总结和研究,为汉字在多媒体虚拟现实中的动态设计表现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期刊2011-01-01)
赵阳[7](2008)在《手机动态文字设计与空间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已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目前手机视觉信息的传达主要以文字为主,如何在手机如此小的屏幕中表现文字信息,成了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在手机这个小界面空间中,如何设计手机文字的动态效果,来扩延手机的视觉空间,并探讨其背后的视觉、心理学原理。手机动态文字的设计过程是一个用户界面的设计过程,需要设计者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模块。手机动态文字的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手机文字动画的设计与手机静态文字表现运动感的设计。同时我们会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对运动的文字如此敏感?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为适应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的视觉系统对运动有一种先验性的把握。空间作为运动的属性,其必然会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空间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人眼看到的运动属于物理空间,而心理空间则更具有艺术虚拟性。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在视觉感知过程中被连接起来。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我们通过构造各种各样的空间力场,来使我们的眼睛相信看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空间。这种真实不仅来自我们的视觉,同时来自我们浏览手机文字时,身体的一种自然化状态。我们观看一幅图画时能够看到什么,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我们过去看到过什么;二是我们想看到什么;即我们的视觉经验和我们的欲望。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空间的生产制造史,科学家人文学者用他们各种各样的理论阐释对空间的认识,种种迹象表明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空间生产活动。人类对空间有种天生的渴求和占有欲,手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觉空间,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场交流”的意识空间,这些都是通过手机文字的运动来完成的。我们相信技术作为人类欲望的外化,手机动态文字的表现形式必将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更加的丰富多样,手机的视觉心理空间也必将更加地广阔。(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孙为[8](2008)在《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技术被引入媒体生产与传播领域以来,传统纸质印刷媒体进入了屏幕化的数字媒体时代。在数字媒介中,文字的存在、呈现及阅读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运动中的文字对设计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动态文字与影像带来了技术革命。其中,两个新的机遇给文字设计带来突破性的变革,即动画与超文本。动画为文字设计增加了运动和时间的维度,它意味着以活动的方式,时空的概念来观看和使用文字;而超文本的层级和非线性的阅读方式为动态文字提供了一个超越边缘的空间。本文在分析研究了大量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实例之后,系统地总结了由于表现介质的不同,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播和接受方式。(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08年05期)
孙为[9](2007)在《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技术被引入媒体生产与传播领域以来,传统纸质印刷媒体进入了屏幕化的数字媒体时代。在屏幕媒介中,文字的存在、呈现及阅读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运动中的文字对设计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动态文字与影像带来了技术革命。其中,两个新的机遇给文字设计带来突破性的变革,即动画与超文本。动画为文字设计增加了运动和时间的维度,它意味着以活动的方式,时空的概念来观看和使用文字;而超文本的层级和非线性的阅读方式为动态文字提供了一个超越边缘的空间。虽然目前关于文字设计和数字媒体的研究较多,但是,此类研究并未把文字设计的媒介特点作系统的探讨和总结,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了大量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实例之后,系统地总结了由于表现介质的不同,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播和接受方式。(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07-05-10)
动态文字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新媒体技术,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主体逐渐脱离了单一的静态形式,转向了动态表达。动态文字是传统文字设计的延伸,是基于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研究个体,是文字设计领域的一场变革。文章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动态文字设计的发展历程、风格特征、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主流案例,归纳了动态文字设计的扁平化、质感、叁维化风格特征,以及关键帧动画、滤镜动画、粒子动画等主流技术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文字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李潇.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动态文字设计与编排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9
[2].周亮.新媒体语境下的动态文字设计特征研究[J].艺术教育.2016
[3].盛菲菲.从设计要素到动态文字的生成[J].艺术教育.2015
[4].陈昭霓.网络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
[5].张云峰.动态文字设计的视觉幻象[J].美术界.2011
[6].徐娜.舞动的文字[D].北京印刷学院.2011
[7].赵阳.手机动态文字设计与空间制造[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8].孙为.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J].装饰.2008
[9].孙为.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