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王剑锋,王璋,李江,饶军

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王剑锋,王璋,李江,饶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水相萃取,蜜二糖,对硝基苯-α-D-吡喃半乳糖苷,同二聚体

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剑锋,王璋,李江,饶军[1](2012)在《黑曲霉耐酸性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及其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耐酸性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L.)发酵豆渣产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依次经过聚乙二醇6000-KH2PO4双水相萃取、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获得了电泳纯的α-半乳糖苷酶,纯化倍数为36.4,总酶活力回收率达到70%。凝胶过滤表明:该酶表观分子质量为125kD,SDS-PAGE显示其分子质量为58.5kD。该酶水解对硝基苯-α-D-吡喃半乳糖苷的最适pH值为4.0,最适温度为65℃,表观Km值为0.915mmol/L,表观kcat/Km值为1.07×105L/(mol.s);水解蜜二糖的表观Km、kcat/Km值分别是21.0mmol/L、9.96×103L/(mol.s);对棉子糖只有微弱的水解作用。水解活性受多种金属离子的普遍抑制,其中Fe3+、Fe2+、Mn2+、Hg+等强烈抑制酶活力。该酶活力在pH1.5~8.2保持稳定,在60℃时保温60min,剩余酶活力达到了60%,是一种热稳定酸性α-半乳糖苷酶。(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21期)

冷春玲[2](2012)在《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密码子优化及高效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酵母偏好密码子,设计合成一种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并研究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优化后,密码子适应指数(CAI)由原来的0.61提升到0.85。在基因的5'端融合编码α信号肽序列,在3'端融合编码6个组氨酸标签序列,并在N端编码α信号肽和编码成熟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间分别引入编码kex2和Ste13裂解信号序列。基因克隆到pPICZα-A表达载体,构建成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β-Gal。在醇氧化酶(AOX1)启动子调控下,酸性β-半乳糖苷酶得到高效分泌表达,达到508 mg/L,比优化前提高3倍。重组酸性β-半乳糖苷酶具有天然的酸性β半乳糖苷酶相同的酶活性。(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徐冉,汤雪燕,缪旻珉,曹碚生[3](2010)在《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Ⅰ的亚细胞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枪法将经测序验证的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Ⅰ基因——EGFP融合表达载体导入洋葱表皮和黄瓜愈伤组织细胞,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包括液泡在内的整个细胞中均有表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张宗东[4](2008)在《黄瓜(Cucumis sativus L.)酸性α-半乳糖苷酶的离体表达与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水苏糖作为体内同化物的主要运输形式,而α-半乳糖苷酶(EC 3.2.1.22)是催化黄瓜体内水苏糖分解的关键酶。为研究黄瓜体内水苏糖卸出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克隆了2种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验证这2个基因克隆的正确性,研究它们的酶学性质,指导后续的分离纯化实验,探索它们在黄瓜水苏糖代谢中的生理功能,本实验采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离体表达了2种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基因。为此,本实验设计了2种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特异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其编码区序列,经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重组子,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利用野生型杆状病毒和表达载体共转染健康的昆虫细胞系Sf9,生产重组病毒,离体表达了2个待验证基因。经检测表明2个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均具有酸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证明这2个基因确实为酸性α-半乳糖苷酶基因。进一步研究了离体表达的2种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对人工底物pNPG的最佳反应pH值、最适反应温度、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D-半乳糖对活性的抑制效应以及对水苏糖、棉籽糖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瓜α-半乳糖苷酶Ⅰ对pNPG的最佳反应pH值为4.8,最适反应温度为30℃,对pNPG的Km为8.99×10-4mol/L,Vm为3.34×10-2mol/L·min;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Ⅱ对pNPG的最佳反应pH值为6.1,最适反应温度为35-40℃,对pNPG的Km为1.35×10-3mol/L,Vm为3.36 mol/L·min。低浓度的D-半乳糖对2种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活性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种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对棉籽糖均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对水苏糖的亲和性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8-05-01)

余霖霖[5](2007)在《α-半乳糖苷酶基因及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半乳糖苷酶(alpha-galactosidase,EC 3.2.1.22)是催化α-半乳糖苷键水解的酶类,广泛的分布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它不但可以催化α-半乳糖苷类的寡糖,还可以催化含α-半乳糖苷键的多聚糖。该酶在饲料、食品、造纸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α-半乳糖苷酶主要是从原始菌株中分离得到,产量较低,成本较高,利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手段,克隆α-半乳糖苷酶基因,构建高效表达和分泌的基因工程菌株来提高α-半乳糖苷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地热煤矿中分离得到一株属于地热芽孢杆菌的新菌株。根据同属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从中克隆了推定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a-gal-g。该基因全长2190bp,编码72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83.5 kD,理论等电点为6.595。将a-gal-g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中,电击转化宿主菌GS115,从100个转化子中筛选到了13株表达α-半乳糖苷酶的重组子,其中92~#转化子在3L发酵罐水平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达80 U/ml以上。从高温塘泥(温度在40~85℃之间)中分离到一组嗜热微生物,提取环境基因组DNA,通过随机测序,发现许多基因与Thermus属的DNA相似性很高,根据GenBank上Thermus thermophilus HB8基因组序列中推定的酸性磷酸酶基因(TTHA1616),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一段798 bp的DNA序列,测序结果与Thermus thermophilus HB8基因组中酸性磷酸酶基因相似性达98%,含有完整的酸性磷酸酶保守区,于是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一条约33kD的特异蛋白条带,酶活检测初步证实该推定蛋白具有酸性磷酸酶活力。(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7-05-01)

户羽隆宏,张龙[6](1986)在《对添加酸性β-半乳糖苷酶的酸奶酪风味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乳糖水解乳制做酸奶酪,可以在不加入砂糖等糖料的情况下增加酸奶酪的甜味。在给酸奶酪混合物接种菌种的同时,加入β-半乳糖某某苷酶,使发酵和乳糖水解同时进行,也可制成乳糖水解酸奶酪。这种乳糖水解酸奶酪由于甜味增加得适度,所以既不致用简易方法制成的酸奶酪那么酸,也不会(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期刊1986年06期)

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酵母偏好密码子,设计合成一种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并研究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优化后,密码子适应指数(CAI)由原来的0.61提升到0.85。在基因的5'端融合编码α信号肽序列,在3'端融合编码6个组氨酸标签序列,并在N端编码α信号肽和编码成熟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间分别引入编码kex2和Ste13裂解信号序列。基因克隆到pPICZα-A表达载体,构建成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β-Gal。在醇氧化酶(AOX1)启动子调控下,酸性β-半乳糖苷酶得到高效分泌表达,达到508 mg/L,比优化前提高3倍。重组酸性β-半乳糖苷酶具有天然的酸性β半乳糖苷酶相同的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剑锋,王璋,李江,饶军.黑曲霉耐酸性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及其酶学性质[J].食品科学.2012

[2].冷春玲.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密码子优化及高效表达[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徐冉,汤雪燕,缪旻珉,曹碚生.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Ⅰ的亚细胞定位[J].江苏农业科学.2010

[4].张宗东.黄瓜(CucumissativusL.)酸性α-半乳糖苷酶的离体表达与酶学性质研究[D].扬州大学.2008

[5].余霖霖.α-半乳糖苷酶基因及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苏州大学.2007

[6].户羽隆宏,张龙.对添加酸性β-半乳糖苷酶的酸奶酪风味的评价[J].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1986

标签:;  ;  ;  ;  

酸性半乳糖苷酶论文-王剑锋,王璋,李江,饶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