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规律论文-韩振华,石万凯,徐浪,刘昶

摆线规律论文-韩振华,石万凯,徐浪,刘昶

导读:本文包含了摆线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齿差行星传动,共轭原理,几何特性,啮合规律

摆线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韩振华,石万凯,徐浪,刘昶[1](2017)在《复合摆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廓几何特性与啮合特性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的摆线针轮啮合角大、转臂轴承可靠性低与针齿均布位置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作者利用几何可控性较强的复合摆线构建少齿差行星内齿齿廓,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摆线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基于传统摆线行星传动几何原理,提出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曲线的几何设计方法,分析齿形调控参数c2对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曲线几何形状与曲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基于齿轮啮合运动学共轭原理,建立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方程、齿轮副共轭传动啮合方程、少齿差行星共轭齿廓方程与啮合线方程;利用参量转化法分析复合摆线内齿齿廓的啮合界限特性;根据共轭齿廓出现奇异点的几何原理,推导其不发生根切的判定方程;研究该新型齿轮副的啮合线、重合度、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等啮合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出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啮合区间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摆线内齿齿廓存在啮合界限点,啮合界限特性与根切判定方程分别为新型齿轮副内齿齿根过渡曲线设计、共轭齿廓无根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啮合线与重合度的分析表明该新型齿轮副具有多齿啮合特性;当新型齿轮副的齿数、偏心距、齿高和内齿分布圆半径确定后,c2是唯一影响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齿轮参数,行星轮压力角的最小值与平均值随c2减少而降低,在一个啮合周期内,c2对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影响存在着不敏感与敏感区间,可忽略c2对不敏感啮合区间诱导法曲率和滑动率的影响,敏感区间的诱导法曲率平均值、滑动率幅值与平均值均随着c2减少而降低。相对于同参数的传统摆线行星传动,新型齿轮副在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等啮合特性方面具有传动优势,相应地,反应出其较好的多齿啮合特性、传力特性、润滑与承载特性及抗磨损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薛运锋,杜群贵,朱俊鹏[2](2009)在《内摆线单缸柴油机运动规律及配气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S195柴油机基础上开发的新型内摆线单缸柴油机S195HC的机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S195HC新型柴油机的活塞运动规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研究了S195HC新型柴油机的配气特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曲柄连杆机构相比,S195HC柴油机的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活塞更接近上止点,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改善内燃机的经济性;S195HC柴油机不存在二阶及更高阶往复惯性力,改善了内燃机的机械振动和噪声;S195HC柴油机的活塞运动特性有利于新鲜充量的进入,改善了燃烧过程.(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衣大勇[3](2007)在《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全方向水下推进器机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方向推进器是通过叶片螺距角在桨叶旋转的过程中周期性的改变,可产生前后、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推力,能够实现全方位运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必将在海洋工程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推进器调距机构设计是本课题的一个重点内容,根据对偏心盘调距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确定使用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偏心圆盘连杆调距机构来对推进器桨叶实现控制,实现桨叶螺距角周期变化,桨叶按摆线规律运动设计出整套推进器机构,给出了与之相应的全方向推进器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桨叶位置角度状态分析,对步进电机输出转角与桨叶周期螺距角之间的运动关系和在模拟工作阻力情况下各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确定机构零件合理的位置尺寸关系。在Pro/ENGINEER环境下对初步设计的推进器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及运动学仿真。将模型通过Mechanism/Pro接口程序导入ADAMS中进行优化设计,并在ADAMS中得到了螺距角与电机驱动的运动关系曲线,将分析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利用Pro/E和ADAMS结合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和试验基础上,设计并仿真分析一种新型调距机构全方向推进器,得到了基本合理的推进器机构模型,为进一步研制全方向推进器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7-01-01)

庄鹏,姚正秋[4](2006)在《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悬索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六自由度绳索悬挂式并联机器人属于大柔性机械系统,为保证运动的平稳性,要求动平台的运动轨迹光滑连续,为此提出了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笛卡儿空间连续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实时性好。利用该方法对直线轨迹、圆轨迹和过离散点轨迹进行了规划。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的计算结果表明,绳索的速度、加速度和拉力变化连续平缓,而且绳索拉力始终大于0,因此动平台运行过程中动态响应小,绳索张紧可靠。该方法适用于悬索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同样也适用于对运动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其它机器人系统。(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06年09期)

于影,于波,邵忠喜[5](2005)在《修正摆线轮啮合初始间隙分布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求修正摆线轮与标准针轮啮合时初始间隙的简便算法,使计算式中的两个变量φ和τ转变为一个变量τ的函数,大大简化了计算程序。并对等距修正、移距修正、等距加移距修正的初始间隙进行了比较,结论如下:在相同的顶隙要求下,正等距加负移距修正的初始间隙小于等距、移距修正的初始间隙;以及正等距加负移距修正初始间隙最小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05年05期)

张同庄[6](1991)在《凸轮运动规律新开发——疏密化摆线运动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凸轮运动规律——疏密化摆线运动规律。该规律是在摆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疏密化手段构成的。具有优良的特性,适用于高速凸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1991年03期)

洪淳赫[7](1991)在《关于修正摆线轮啮合初始间隙分布规律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补偿制造误差、便于拆装和保证良好的润滑,通常修正摆线轮齿形和标准针轮相啮合,以保证啮合间隙。对于多齿啮合的摆线针轮传动而言,啮合间隙分布规律对受力分布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研究初始间隙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进行等距修正、移距修正及等距加移距修正的摆线轮同标准针轮相啮合时的初始间隙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齿轮》期刊1991年01期)

摆线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在S195柴油机基础上开发的新型内摆线单缸柴油机S195HC的机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S195HC新型柴油机的活塞运动规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研究了S195HC新型柴油机的配气特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曲柄连杆机构相比,S195HC柴油机的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活塞更接近上止点,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改善内燃机的经济性;S195HC柴油机不存在二阶及更高阶往复惯性力,改善了内燃机的机械振动和噪声;S195HC柴油机的活塞运动特性有利于新鲜充量的进入,改善了燃烧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摆线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韩振华,石万凯,徐浪,刘昶.复合摆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廓几何特性与啮合特性变化规律[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

[2].薛运锋,杜群贵,朱俊鹏.内摆线单缸柴油机运动规律及配气特性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

[3].衣大勇.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全方向水下推进器机构设计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4].庄鹏,姚正秋.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悬索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J].机械设计.2006

[5].于影,于波,邵忠喜.修正摆线轮啮合初始间隙分布规律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5

[6].张同庄.凸轮运动规律新开发——疏密化摆线运动规律[J].机械设计.1991

[7].洪淳赫.关于修正摆线轮啮合初始间隙分布规律的探讨[J].齿轮.1991

标签:;  ;  ;  ;  

摆线规律论文-韩振华,石万凯,徐浪,刘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