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刘娟妮,闫飞艳,王燕

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刘娟妮,闫飞艳,王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乙烯,宫内避孕器,子宫出血,生物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妮,闫飞艳,王燕[1](2015)在《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置器后子宫出血及疼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裸铜结构宫内节育器在铜离子释放过程中含有大量氧化物,容易导致女性出现出血和疼痛等。而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弊端,有利于维持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目的:分析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置器后子宫出血、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8例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放置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放置铜T型220C宫内节育器。放置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子宫出血和疼痛等。结果与结论:置器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有1例出现子宫出血,2例患者出现疼痛现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对照组有5例出现子宫出血,8例出现疼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可有效减少置器后子宫出血和疼痛的出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30期)

夏伟,朱长虹[2](2012)在《纳米铜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猕猴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IUD)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猕猴分为对照组、裸铜组、低剂量纳米铜组(5~10mg/220mm~2和高剂量纳米铜组(10~20mg/220mm~2)。于置器后56 d取子宫内膜做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裸铜组猕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不规则,胞浆内出现大空泡,微丝结构增多,粗面内(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4-13)

王芸,汤滢,夏先平,谢长生[3](2011)在《模拟宫腔液成分对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中铜离子(Cu~(2+))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模拟宫腔液成分对铜/低密度聚乙烯(Cu/LDPE)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IUD)中Cu2+释放的影响。方法:根据模拟宫腔液的成分和浓度配制了6种浸泡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复合材料IUD在浸泡溶液中Cu2+的释放速率,用标准接触角仪测试复合材料与浸泡溶液的接触角,用pH计测试浸泡溶液的pH值。结果:模拟宫腔液成分可改变溶液与复合材料的接触角,以及浸泡溶液的pH值,进而对复合材料IUD的Cu2+释放速率产生较大影响。含Cl-无机正盐、葡萄糖、人血白蛋白能加速Cu2+的释放,但酸式盐的加入使Cu2+释放速率降低。结论:模拟宫腔液成分对复合材料IUD的Cu2+释放速率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殖与避孕》期刊2011年04期)

李俊[4](2009)在《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一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细胞毒性实验目的:研究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细胞毒性。方法:依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国家标准试验原则,制备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IUD、TCu220C IUD的浸提液,采用MTT法检测两种IUD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活性和增殖的影响,通过计算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同时扫描电镜观察浸提液干预后的细胞形态来综合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MTT结果提示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IUD浸提原液细胞毒性为1级,而TCu220C IUD浸提原液细胞毒性为4级,两组细胞增殖率有显着性差异。显微镜观察发现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浸提液组细胞形态正常,细胞数目呈增加趋势;TCu220C浸提原液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大量细胞形态破坏,呈固缩崩解状态。结论:低密度聚乙烯/纳米铜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实验二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皮肤刺激实验目的:观察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皮肤的刺激性。方法:依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第10部分,制备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IUD、TCu220C IUD的浸提液,用浸提液刺激日本大耳白兔背部局部皮肤,观察72小时内皮肤有无异常反应。结果:实验期间动物活动无异常,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浸提液刺激动物皮肤后未观察到红斑和水肿反应。按照国家标准中的皮肤反应记分标准,皮肤反应记分为0。结论: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皮肤无刺激性。实验叁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致敏实验目的:观察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皮肤的致敏性。方法:依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第10部分,制备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浸提液,用最大剂量法对豚鼠进行局部诱导和激发,观察豚鼠被激发后24小时、48小时是否出现致敏反应。结果:激发去除敷贴后24小时观察阳性对照组(1% 2-4-二硝基氯代苯)中所有豚鼠去毛区的皮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红斑,按照分级标准分级在2~4,致敏率100%;48小时观察阳性组豚鼠红肿反应有所减轻,但仍呈现出致敏。空白对照(模拟宫腔液)组和纳米铜组豚鼠去毛区的皮肤在24小时和48小时观察时没有出现红斑和水肿,等级均为0。结论: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皮肤无致敏性。实验四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肌肉植入实验目的:研究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与肌肉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国家标准中的第6部分,将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和TCu220C宫内节育器灭菌后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植入白兔肌肉组织中,于植入后第1周、第4周、第12周肉眼观察和组织切片观察植入部位周围组织的反应情况。结果:实验期间动物生长状况无异常,植入期伤口均没有出现红肿、化脓现象。组织切片观察:植入两种材料第1周后组织镜下观察可见断裂的肌纤维和肌间隙中的炎性细胞,炎性细胞为Ⅲ级,空白对照组炎症反应为Ⅱ级,无囊壁形成;植入后第4周,植入材料住的组织炎性细胞减少,炎症细胞反应为Ⅰ~Ⅱ级,纤维囊腔形成为Ⅲ级;植入后12周,镜下观察两种材料的肌肉组织没有发现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反应程度均为Ⅰ级,纤维囊腔形成程度也为Ⅰ级。结论: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对组织并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组织相容性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余晶,李俊,田红,肖慧珠,熊忠明[5](2008)在《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临床使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铜T型220C(TCu220C)宫内节育器(IUD)为对照,观察研究铜/低密度聚乙烯(Cu/LDPE)纳米复合材料IUD置器初期的临床使用可接受性。方法选择自愿放置Cu/LDPE纳米复合材料IUD或TCu220CIUD的已婚育龄妇女1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分别放置Cu/LDPE纳米复合材料IUD和TCu220CIUD,并在置器后第1、3、6月随访观察,收集并研究分析临床效果和副反应。结果置器初期,Cu/LDPE纳米复合材料IUD产生令人满意的避孕效果,与TCu220CIUD比较,其所引起的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腰腹疼痛等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置器前后血红蛋白值,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及B超监测子宫及附件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Cu/LDPE纳米复合材料IUD用于人体宫内避孕可接受性良好。在置器初期引起的副反应低于TCu220CIUD,且无增加盆腔感染、致盆腔其他疾病及降低血红蛋白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狄海红,朱长虹,谢长生,夏先平,甄波[6](2006)在《纳米铜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家兔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IUD)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家兔分为对照组、裸铜组、低剂量纳米铜组(0.5-1.0μg/d)和高剂量纳米铜组(1.1-2.0μg/d)。于置器后56d取子宫内膜做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裸铜组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不规则,胞浆内出现大空泡,微丝结构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间连接装置变宽。纳米铜组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细胞核结构正常,胞浆内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细胞间连接装置正常。结论:形态学改变相比较说明纳米铜IUD对家兔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影响较轻,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作用较小,从而可能会减少置IUD初期子宫异常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生殖与避孕》期刊2006年10期)

甄波,朱长虹,谢长生,刘子龙,蔡水洲[7](2006)在《纳米铜/聚合物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猕猴宫腔液t-PA、PAF、PGE_2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纳米铜/聚合物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IUD)对置器后子宫出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具规律月经周期且有生育史的育龄猕猴3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裸铜组、生物材料组、低剂量纳米铜组(10μg/220mm2)、高剂量纳米铜组(20μg/220mm2),每组6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置器后子宫宫腔冲洗液中t-PA、PAF、PGE2水平。结果:①与空白组相比,裸铜组宫腔冲洗液中t-PA及PGE2水平显着升高;②与裸铜组相比,纳米铜组t-PA及PGE2水平均显着降低;③除裸铜组PAF显着高于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间PAF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纳米铜IUD可减少对子宫t-PA和PGE2水平的影响,因而可能减轻置入IUD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疼痛副反应。(本文来源于《生殖与避孕》期刊2006年08期)

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IUD)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猕猴分为对照组、裸铜组、低剂量纳米铜组(5~10mg/220mm~2和高剂量纳米铜组(10~20mg/220mm~2)。于置器后56 d取子宫内膜做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裸铜组猕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不规则,胞浆内出现大空泡,微丝结构增多,粗面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娟妮,闫飞艳,王燕.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置器后子宫出血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2].夏伟,朱长虹.纳米铜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猕猴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3].王芸,汤滢,夏先平,谢长生.模拟宫腔液成分对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中铜离子(Cu~(2+))释放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1

[4].李俊.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的生物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余晶,李俊,田红,肖慧珠,熊忠明.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临床使用效果观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6].狄海红,朱长虹,谢长生,夏先平,甄波.纳米铜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家兔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6

[7].甄波,朱长虹,谢长生,刘子龙,蔡水洲.纳米铜/聚合物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对猕猴宫腔液t-PA、PAF、PGE_2水平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6

标签:;  ;  ;  ;  

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器论文-刘娟妮,闫飞艳,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