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政制论文-郑吉峰

建构政制论文-郑吉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建构政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制体系,政治变革,制度学习

建构政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吉峰[1](2018)在《制度学习:现代国家建构的政制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制度供给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结构与秩序,制度亦是现代国家进行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载体与工具。现代国家建构的核心搭建起现代化的国家制度体系,尤其是现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现代化的国家政制体系搭建了现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制度学习是实现政治制度建构的基本方法。具体而言,政治制度是维系现代国家的中轴,政制建设是实现政治变革的关键内容,而制度学习则是建构现代政制的基本方法。(本文来源于《行政科学论坛》期刊2018年07期)

王绍喜[2](2018)在《政治意识与政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许章润教授的大作《汉语法学论纲》自出版以来即引起相当多的关注,不仅在法学界,在历史学界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在笔者看来,引起关注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该书为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心血结晶,更是因为作者清醒的文化自觉和政治意识,揭示了构建中国法学理论和政治体制的可能性。当前有关《汉语法学论纲》的书评或评论已有若干,2这些书评或者评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论者对于该书的理解和思考,无论是对于该书的进一步修订,3还是(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刘芸伊[3](2017)在《津贴制与古典时代雅典政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古典时代雅典的津贴制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别考察了民众法庭津贴、公民大会津贴、戏剧津贴的薪酬标准与变化、领薪公民的社会地位与年龄等问题,试图解读津贴制在公元前5至4世纪对雅典民主政制建构的影响与意义。第一章对津贴制在古典时代的雅典的制定、发展、影响进行了概述。民众法庭、议事会、公民大会等政治机构相继引进津贴制,通过对这一系列官职的津贴水平与领薪人数进行梳理,吸引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管理,揭示出津贴制对民主政治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因此被称为“民主津贴”。第二章以民众法庭津贴为考察对象,分析伯里克利制定津贴制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政客客蒙,首先揭示民众法庭津贴制下的第一种冲突——政客间的博弈;而后通过解读民众法庭津贴制定后的司法腐败现象,揭示津贴制下第二种冲突,即贫民与富人(亦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最后,梳理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政变,揭示津贴制下第叁种冲突,代表不同利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民主政治诞生于冲突之中,而津贴制恰好为这些“冲突”提供了条件。第叁章对津贴制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发展作以研究。公民大会津贴,雅典民主政治成本提高,揭示出激进性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戏剧津贴的实施,为穷人进入剧场这一“公共空间”提供经济保障,说明雅典对民主政治文化意识的强化,从文化意识层面建构民主激进性的发展。最后是前述问题的总结,对津贴制之于雅典民主政制建构的意义进行了综述。“民主津贴”为雅典民主政治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伯里克利时代,因津贴制引发的冲突建构了民主政治;而德摩斯提尼时代的津贴制,乃激进性民主制度化的完成,而这或许正好引发“民主”危机问题,而成为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灭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7-04-25)

刘文沛[4](2013)在《浅析新中国政制体系建构的制度基础与苏联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政制体系构成的制度基础主要来源于叁大基本要素,即历史传统与制度遗产,马克思主义的政体理论及其在中国早期的制度实践,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制度经验。其中,苏联是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政制建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之一,因而可以认为新中国的基本政制架构是中国传统因素与苏联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3年09期)

钱锦宇[5](2013)在《宪法序言、国家梦想与政制建构——“中国梦”的宪法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行《宪法》的序言勾勒了两种不同维度的国家梦想:中国作为历史文化共同体的"民族复兴梦"和中国作为政治法律共同体的"富强、民主、文明梦"。现行《宪法》正是借助于对这两种梦想的宣告,来证成当下政治中国的政治统治及其权力的正当性。"中国梦"的实现,内在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建构,其合理性的基础就在于政制建构作为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文化相对论意义上的价值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法学论坛》期刊2013年04期)

王海峰[6](2013)在《论干部塑造对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政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建构优良的政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作为现代国家建设的终极核心价值,政制的建构必须创设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政党国家形态里,党的干部是政党保持合法性基础、维系自身统一和动员社会的行动力量,也是意识形态的担当者,正是在干部的掌控和支撑下,干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在国家建设中,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意识形态担当主体的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是相统一的,其本质是一个干部塑造的过程,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规定了干部塑造的内在取向和发展方向,而干部塑造的过程则必须要推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干部塑造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决定了在政制的建构中,干部塑造在任何时期都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结合起来,既要为党的建设发展塑造干部,更要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塑造干部。具体说来,既要发扬又红又专,也要坚持德才兼备,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来看,"红"与"德"的有机结合是政制建构对干部塑造的历史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黄洋[7](2012)在《“雅典革命”论与古典雅典政制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近雅典民主政治研究中,西方学者热衷于"革命"之说,认为雅典民主政治诞生于一场人民革命,但对于革命爆发于何时,却又莫衷一是。实际上,"雅典革命"之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近代西方大革命模式解释古代雅典历史的结果。西方学者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极力避免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能更好地解释从古风时代到古典时代的雅典政治史,下层公民阶级对富有贵族阶级长期不断的积极斗争是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建立和维系的根本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杨天宏[8](2011)在《逻辑家的政制建构逻辑——辛亥前后章士钊的政制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章士钊是近世文章家中的"逻辑派"。因其在西方受过系统的逻辑学训练,衡政论文,悉用逻辑,一些在清末民初思想家、政治家那里司空见惯的政制思想表达,在他那里常常见着基于逻辑的修正。他提出的有关国会"院制"设计、政党与政党内阁建构、"通立法行政之邮"及政治宽容的制度规范等贯穿了西方近代政制思想内在逻辑的主张,以及所界定的诸如"共和"、"内阁"、"政党"及"革命党"等政治概念,对辛亥前后亟于建设现代国家却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的国人,作了良好的思想启蒙。由于形式逻辑本身的局限,而西方新理论、新方法又接踵而至,加上政治家不按游戏规则出牌,章氏归国后的政治建白,大多不为当道采纳。章氏抱负虽高,最终也只能成为悲剧性的历史人物。(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王进文[9](2011)在《国家理性与政治哲学:国家建构中政制合法性的证成与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之所以选择"国家理性与政治哲学:国家建构中政制合法性的证成与规制",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关于民族国家建构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在国家建构这一视角下,国家理性在政治哲学中,我认为它是对国家行为的一套特殊规则。叙利亚政治诗人阿多尼斯的《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里面有几句话非常深刻,心有戚戚:"无论你多么爱国,你如何能够依附于不属于你的国家,我的祖国不是叙利(本文来源于《历史法学》期刊2011年00期)

韦森[10](2011)在《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政民主政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对西方宪政民主的起源、生成与演变史做了一个鸟瞰式的回顾,以期为未来探究宪政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背景知识。文章第一小节首先从词源和辞义上辨析了西方文字中的"constitution"以及与之对应的中文"宪法"和"宪政"的基本含义。第二、第叁和第四节分别对英国、法国和德国近现代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和演变史做了一些简略的历史考察。文章发现,与英国的宪政民主是经由一个相对平和与渐进的过程逐渐生成不同,法国的民主政制则是在大革命的急风暴雨中建构出来的。从宪政的实质就是"限政"的视角来看,19世纪末之前的日耳曼民族社会可以被视作为某种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林立中独存的一种"封建君主立宪民主政体",条顿(泛日耳曼)民族的政治理念也构成了欧洲各国近代宪政民主政制的叁大思想渊源之一。第五小节对近现代欧洲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下的法律制度的生成原因做了理论的和历史的分析。研究发现,从古希腊城邦国(尤其是雅典)到古罗马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以及帝国时期的法律制度、法学思想和政治民主传统,以及古希伯来文化精神和基督教宗教理念,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发生的基督新教改革,均在近代西方宪政民主政制与法律制度生成、建构和演变中起了某些作用。(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建构政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章润教授的大作《汉语法学论纲》自出版以来即引起相当多的关注,不仅在法学界,在历史学界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在笔者看来,引起关注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该书为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心血结晶,更是因为作者清醒的文化自觉和政治意识,揭示了构建中国法学理论和政治体制的可能性。当前有关《汉语法学论纲》的书评或评论已有若干,2这些书评或者评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论者对于该书的理解和思考,无论是对于该书的进一步修订,3还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构政制论文参考文献

[1].郑吉峰.制度学习:现代国家建构的政制逻辑[J].行政科学论坛.2018

[2].王绍喜.政治意识与政制建构[J].中国法律评论.2018

[3].刘芸伊.津贴制与古典时代雅典政制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7

[4].刘文沛.浅析新中国政制体系建构的制度基础与苏联因素[J].理论界.2013

[5].钱锦宇.宪法序言、国家梦想与政制建构——“中国梦”的宪法学阐释[J].法学论坛.2013

[6].王海峰.论干部塑造对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政制意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

[7].黄洋.“雅典革命”论与古典雅典政制的建构[J].历史研究.2012

[8].杨天宏.逻辑家的政制建构逻辑——辛亥前后章士钊的政制思想研究[J].近代史研究.2011

[9].王进文.国家理性与政治哲学:国家建构中政制合法性的证成与规制[J].历史法学.2011

[10].韦森.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

标签:;  ;  ;  

建构政制论文-郑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