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料库驱动,短语学,词块,学术写作
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文献综述
潘璠[1](2016)在《语料库驱动的英语本族语和中国作者期刊论文词块结构和功能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iber等(1999)的结构框架和Hyland(2008)的功能框架,本研究对比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的机械期刊论文库中四词词块的结构和功能差别。研究显示,在结构上,本族语作者的论文写作以短语类词块为主,而中国作者的论文写作以小句类词块为主。在功能上,两类作者使用的词块功能在类别和频率上均无显着性差别。此外,中国作者与本族语作者使用不同结构词块实现相似的语篇功能。本研究表明,中国学者论文并未遵循学术英语以短语类词块为主的特性,而是表现出以小句类词块为主的结构特征。研究还发现,以小句类词块为主的写作特点并非为中国作者所独有,而是缺乏经验的学术作者论文的共同特征。该特点看来与作者的学术写作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学术写作中的发展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6年04期)
王雪宁[2](2014)在《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研究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性论文的摘要真实而准确的总结了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它能够准确的为读者提前提供文章的主要内容。目前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摘要进行研究。本文是对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的研究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不同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在语步构成成份及修辞结构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共收集200篇工程领域的英文摘要作为语料。其中100篇英文摘要由英语本族语作者写成,选自美国学术期刊,另外100篇英文摘要由中国作者写成,选自中国学术期刊。基于Bhatia在1993年建立的四语步摘要分析模式(PMRC),本文从语步构成成份和修辞结构两个层面对英文摘要进行了分析。其中对各个语步构成成份的分析是从语步出现的频率,语言特征和语步嵌入叁个方面进行的。用卡方检验来揭示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语步构成成份及修辞结构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对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语步构成成份进行观察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四个语步构成成份(目的语步,方法语步,结果语步和结论语步)在两类英文摘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其中目的语步,方法语步和结果语步是常规语步(conventional moves)而结论语步是选择性语步(optional move)。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目的语步时存在显着性差异(X2=13.085,P=.000<.005),而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方法语步(X2=.205, P=.651>.005),结果语步(X2=2.369, P=.124>.005)和结论语步(X2=.757, P=.384>.005)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使用一些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如信号词,语态和that从句来建构某一特定语步。相比较英语本族语作者而言,本研究还发现更多的中国作者使用叁类语步嵌入形式(P+M, M+R, R+C)来建构各个语步。通过对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修辞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本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都把P-M-R和P-M-R-C两种修辞结构分别做为第一和第二选择来建构英文摘要。卡方检验显示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P-M-R修辞结构来建构英文摘要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X2=1.640, P=.200>.005)。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使用修辞结构P-M-R-C建构了相同数量的英文摘要。另外,英语本族语作者把修辞结构P-M作为第叁个选择来建构英文摘要而中国作者把修辞结构M-R作为第叁个选择来建构英文摘要。根据结果显示,本研究认为英文摘要的写作应该包括叁个常规语步构成成份(目的语步,方法语步和结果语步)并按照顺序的方式写成。本研究可为英文摘要的写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读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和掌握研究论文主要信息提供参考。另外,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给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26)
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性论文的摘要真实而准确的总结了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它能够准确的为读者提前提供文章的主要内容。目前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摘要进行研究。本文是对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的研究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不同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在语步构成成份及修辞结构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共收集200篇工程领域的英文摘要作为语料。其中100篇英文摘要由英语本族语作者写成,选自美国学术期刊,另外100篇英文摘要由中国作者写成,选自中国学术期刊。基于Bhatia在1993年建立的四语步摘要分析模式(PMRC),本文从语步构成成份和修辞结构两个层面对英文摘要进行了分析。其中对各个语步构成成份的分析是从语步出现的频率,语言特征和语步嵌入叁个方面进行的。用卡方检验来揭示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语步构成成份及修辞结构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对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语步构成成份进行观察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四个语步构成成份(目的语步,方法语步,结果语步和结论语步)在两类英文摘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其中目的语步,方法语步和结果语步是常规语步(conventional moves)而结论语步是选择性语步(optional move)。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目的语步时存在显着性差异(X2=13.085,P=.000<.005),而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方法语步(X2=.205, P=.651>.005),结果语步(X2=2.369, P=.124>.005)和结论语步(X2=.757, P=.384>.005)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使用一些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如信号词,语态和that从句来建构某一特定语步。相比较英语本族语作者而言,本研究还发现更多的中国作者使用叁类语步嵌入形式(P+M, M+R, R+C)来建构各个语步。通过对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修辞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本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都把P-M-R和P-M-R-C两种修辞结构分别做为第一和第二选择来建构英文摘要。卡方检验显示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使用P-M-R修辞结构来建构英文摘要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X2=1.640, P=.200>.005)。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使用修辞结构P-M-R-C建构了相同数量的英文摘要。另外,英语本族语作者把修辞结构P-M作为第叁个选择来建构英文摘要而中国作者把修辞结构M-R作为第叁个选择来建构英文摘要。根据结果显示,本研究认为英文摘要的写作应该包括叁个常规语步构成成份(目的语步,方法语步和结果语步)并按照顺序的方式写成。本研究可为英文摘要的写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读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和掌握研究论文主要信息提供参考。另外,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给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参考文献
[1].潘璠.语料库驱动的英语本族语和中国作者期刊论文词块结构和功能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
[2].王雪宁.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研究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D].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