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胡珂琛

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胡珂琛

导读:本文包含了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膨胀石墨,纳米零价铁,材料合成,铀U(VI)

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文献综述

胡珂琛[1](2015)在《膨胀石墨负载纳米铁对废水中U(Ⅵ)的去除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能的广泛应用导致了铀矿冶工业的持续发展,进而产生了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对含铀废水进行处理的研究成为科研热点。本研究以膨胀石墨为载体,Fe(NO3)3为前驱体,通过浸渍-还原-煅烧法制备膨胀石墨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EG)复合材料,并根据对U(VI)的去除效果找到最佳原料配比。再分别以膨胀石墨和NZVI/EG作为吸附剂,去除铀污染废水中的U(VI),通过一系列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初始p H、吸附剂投加量、U(VI)初始浓度、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两种吸附剂去除U(VI)效果的影响,并以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过程来研究它们的吸附特性;采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探究吸附剂对U(VI)的去除机理。膨胀石墨对U(VI)的去除试验表明:膨胀石墨吸附U(VI)的最佳p H为6.5,在温度为30℃,投加量为2.0 g/L,U(VI)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对U(VI)的去除率达到98.98%,反应在4h达到平衡。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30℃时饱和吸附量为27.03mg/g;热力学分析表明膨胀石墨对U(VI)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反应。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对U(VI)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表面官能团起辅助作用。解吸实验证明膨胀石墨是可重复利用的吸附剂。NZVI/EG对U(VI)的去除试验表明:原料中铁与碳的投加配比Fe:C=1:0.75时,对U(VI)铀最佳去除效果;NZVI/EG在p H=4~7时的废水中均有较高去除率,且p H=4效果最佳;在温度为30℃,投加量为1.0 g/L,U(VI)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吸附平衡时间在4h左右,去除率能达到98.87%;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模拟吸附过程,30℃时,NZVI/EG理论饱和吸附量为67.11mg/g;热力学分析表明NZVI/EG对U(VI)的吸附是一个以吸热反应为主的过程;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表征手段证明,纳米零价铁成功负载于膨胀石墨表面,NZVI晶型稳定,能将铀吸附在材料表面,去除的机理可能有物理吸附、还原沉淀以及U(VI)与铁的腐蚀产物发生共沉淀等。(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5-05-01)

魏英祥,涂伟霞[2](2014)在《膨胀石墨负载钯纳米颗粒催化六价铬还原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分子辅助的浸渍还原法,制备得到膨胀石墨(EG)负载的纳米钯催化剂(Pd-EG),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形貌和价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Pd-EG催化剂在六价铬还原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纳米钯颗粒均匀分散在膨胀石墨上,平均粒径为4.37 nm,金属负载量质量分数为0.446%.该催化剂对六价铬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将六价铬完全转化为叁价铬,在pH=4.0及45℃条件下反应转化频率(TOF)达到3186 h-1;催化剂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的活性仍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陈智栋,袁甲,倪珺华,甘从江,王文昌[3](2011)在《膨胀石墨负载锐钛矿型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负载锐钛矿型纳米TiO2。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纳米TiO2的晶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2前后的表面形貌。将该复合材料填充到自制的新型光电反应器中,考察了光催化、电催化及光电催化不同降解方法对主要成分是活性蓝的印染废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对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效应,以0.1mol/LNaCl作为支持电解质经过光电协同处理后,脱色率达到99.3%,化学需氧量(COD)降低约93.1%,其效率远高于单纯光催化或者电催化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1年01期)

段晓涛,陈志刚,刘成宝,王振邦[4](2010)在《负载纳米TiO_2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膨胀石墨(EG)/活性炭复合材料(EGC)为基体,以蔗糖为原料引入炭包覆纳米TiO2,制备了负载纳米TiO2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TiO2/EGC);采用SEM、TEM、XRD及低温液氮吸附法对TiO2/EGC的微观形貌、孔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GC基体中不仅有微米级大孔作为吸附通道,而且有纳米级微孔作为选择性富集、吸附有机物的主体;EGC的比表面积为1 579 m2.g-1,约为EG的40倍,经负载纳米TiO2后,比表面积下降不大,其吸附能力却有所提高;包覆炭膜的TiO2主要分布在基体的表面且分布相对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且负载牢固;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TiO2的存在大大提高了EGC对苯酚的处理能力。(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0年11期)

米彩丽[5](2009)在《超声波条件下制备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偶氮染料污水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回顾了磷片石墨、石墨层间化合物(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的结构和特点,以及近几年以磷片石墨为原材料制备石墨层间化合物和膨胀石墨的方法,以详实的实验数据介绍了膨胀石墨近年来在水体油污染、水体染料污染治理上的应用。同时,简要地回顾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以及在水体污染治理上的应用。经过对比分析指出,尽管膨胀石墨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功能,但是这两种材料在应用于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均是单一的。因此,制备一种新的复合物材料,将膨胀石墨的吸附性能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在我们研究室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制备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制备方法进行改造,引入超声波进一步简化制备工艺路线,首次发明了在超声波条件下制备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并对该复合物材料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的结构表征,这些表征说明该复合材料与我们以前制备的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相同的形貌和结构。另外,这种新方法也首次被证明不仅可以制备出含硫的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还可以制备出不含硫的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偶氮染料(甲基橙、活性艳红X-3B、酸性黄42~#、酸性红249、酸性媒介棕RH)的水溶液作为模拟废水,分别用不含硫的和含硫的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上述废水样品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辐射源、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用量、废水溶液的酸性、废水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模拟废水的脱色率有影响。尽管不含硫的和含硫的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都具有膨胀石墨的吸附能力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但是在上述影响因素上产生出来的脱色率是不同的。实验结果充分证明在超声波条件下制备的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能力,也证明了含硫的和不含硫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在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过程中的处理能力不一样,为应用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新材料处理实际染料废水提供了实验基础。在本论文的最后一章中,我们对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模拟废水产生的吸附和光降解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也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相关的研究报告已经在国外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SIC影响因子2007年2.434)和国内核心期刊《非金属矿》上进行了报告。本论文要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磷片石墨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技术制备出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2.用SEM、TEM、XRD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获得它们的结构、形貌和表观性能的相关信息。3.利用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为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材料,研究其对部分偶氮染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性能。4.探讨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偶氮染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作用的机理。(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9)

黄绵峰,郑治祥,徐光青,吴玉程[6](2008)在《膨胀石墨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其光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egussa P25(P25)改性溶胶-凝胶法制备膨胀石墨(exfoliated graphite,EG)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等分析技术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讨论了材料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温度、负载次数、改性溶胶中P25浓度对其结构与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以纳米颗粒的形式牢固负载在EG薄片表面。具有疏松多孔蠕虫状结构的EG为TiO2提供高浓度的叁维降解环境。当P25浓度为5g/L时,与EG复合的材料经500℃热处理3h后,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能最高。(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黄绵峰,郑治祥,徐光青,吴玉程[7](2007)在《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与光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钛酸丁酯为钛源,膨胀石墨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膨胀石墨(EG)负载TiO2光催化剂(TEG),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热处理温度、负载次数、目标降解物浓度等不同条件下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钛以纳米颗粒的形式附着在膨胀石墨薄片表面,具有疏松多孔蠕虫状结构的膨胀石墨为氧化钛提供高浓度的叁维降解环境,负载2次在500℃下经过3h热处理得到的催化剂在紫外光激发下对甲基橙溶液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7年12期)

曹宏,马恩宝,王学华,陈加藏,宾晓蓓[8](2006)在《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_2材料对机油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锐钛矿负载到膨胀石墨上,制备了即可吸油,又可降解油的膨胀石墨-TiO_2复合材料(EG-TiO_2)。在制备EG-TiO_2的工艺条件中,浸渍次数是影响其吸油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浸渍次数增多饱和吸油量下降。用失重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EG-T(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高分子辅助的浸渍还原法,制备得到膨胀石墨(EG)负载的纳米钯催化剂(Pd-EG),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形貌和价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Pd-EG催化剂在六价铬还原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纳米钯颗粒均匀分散在膨胀石墨上,平均粒径为4.37 nm,金属负载量质量分数为0.446%.该催化剂对六价铬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将六价铬完全转化为叁价铬,在pH=4.0及45℃条件下反应转化频率(TOF)达到3186 h-1;催化剂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的活性仍保持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参考文献

[1].胡珂琛.膨胀石墨负载纳米铁对废水中U(Ⅵ)的去除特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5

[2].魏英祥,涂伟霞.膨胀石墨负载钯纳米颗粒催化六价铬还原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

[3].陈智栋,袁甲,倪珺华,甘从江,王文昌.膨胀石墨负载锐钛矿型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J].应用化学.2011

[4].段晓涛,陈志刚,刘成宝,王振邦.负载纳米TiO_2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0

[5].米彩丽.超声波条件下制备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偶氮染料污水处理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6].黄绵峰,郑治祥,徐光青,吴玉程.膨胀石墨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其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8

[7].黄绵峰,郑治祥,徐光青,吴玉程.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与光降解[J].功能材料.2007

[8].曹宏,马恩宝,王学华,陈加藏,宾晓蓓.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_2材料对机油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J].地质学报.2006

标签:;  ;  ;  ;  

膨胀石墨负载的纳米论文-胡珂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