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湿黄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湿黄土路基,压实度,含水率,变形特性
过湿黄土论文文献综述
许魁,王志峰[1](2017)在《黄渭高速公路过湿黄土路基变形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湿黄土具有明显的压缩性和湿陷性,其抗剪强度低,力学性质差,相对于一般黄土,过湿黄土在自重应力和车辆荷载的循环作用下会产生更明显的塑性变形。结合黄渭高速公路过湿黄土特性,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过湿黄土路基压实度在0.87~0.94、含水率在18%~22%内的应变及位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湿黄土路基变形集中在路基顶面2m深度范围内,中心线不同深度及路基顶面各位置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当压实度过高时,影响效果逐渐减小;并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路基的沉降变形会显着增大。实际工程在黄土场地填筑路基时,应关注黄土的含水率,并结合地基土性质和场地条件,对过湿黄土地基采取合理的处治加固。(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刘红义[2](2016)在《过湿黄土路基变形特性与处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黄土地区公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快。大面积的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对我国黄土路基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黄土路基公路的建设,黄土路基病害逐步显现,其中过湿黄土路基引起的公路病害最为严重。因此,借助现有实验条件,分析过湿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构筑合理过湿黄土本构模型并将其用于过湿黄土路基变性特征的计算和处置措施的模拟对过湿黄土路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黄土侧限压缩试验和双线湿陷试验分析压实度和含水率对黄土变形特征的影响。以压实度、含水率对黄土变形影响分析和ABAQUS提供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考虑压实度、含水率变化的过湿黄土本构模型。基于考虑压实度、含水率变化的过湿黄土本构模型和排水固结等过程模拟建立过湿黄土路基有限元模型,计算过湿黄土路基变形量、位移量等参数。最后基于模拟计算结果,给出了适用于过湿黄土路基的处置措施。侧限压缩试验结果表面,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黄土压缩性不断增强,随着压实度的增加,黄土压缩性不断减弱;湿陷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20%时黄土湿陷性不再显着,可以不予考虑。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过湿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变、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受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影响逐步减少。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过湿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变、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受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影响逐步增加。完善的排水设施通过缩短过湿黄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固结时间成功的减少了路基的内部应力,从而减少了路基的竖向沉降和横向位移。加固地基是为了减少黄土地基和过湿黄土路基之间的杨氏模量差距,从而减少黄土地基和过湿黄土路基接触面上的不均匀变形。换砂垫层对过湿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的预防效果不显着。(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6-04-10)
肖蓉[3](2016)在《过湿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及病害》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湿性黄土路基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力,这样才能避免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受到破坏。但是,过湿黄土压实难度较大,所以,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路面压实度,本文将针对过湿性黄土的工程特征,详细探究具体的处理策略。(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6年02期)
赵斌[4](2015)在《石灰改良非失陷性过湿黄土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失陷性过湿黄土无法直接填筑于路基施工,施工过程中翻浆严重,压实度及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经过掺入一定量的熟石灰进行改良后,过湿性黄土的含水率能大于最佳含水率2~4%,施工过程中填筑压实后的路基表面平整,无翻浆,表面经重车碾压后无明显车辙印,路基强度能满足质量要求,从而有效利用黄土挖方,节约成本。(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19期)
乔明利,陆飞[5](2013)在《强夯法处理公路过湿黄土路基机理及适宜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践,通过测试强夯法处理前后过湿黄土路基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强夯法对过湿黄土路基的处理效果良好,有效处理深度约为3.5m;为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地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3年01期)
王选锋[6](2009)在《过湿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及病害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含水量高、强度低和压缩性大的过湿性黄土及其地基处理进行研究,在有关试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高等级公路过湿黄土路基稳定性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了其优点及用途。(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09年05期)
赵红,折学森,卢和全[7](2008)在《西闫高速公路过湿黄土地基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西闫高速公路过湿黄土试验段地基处理,分别对采用强夯、铺筑砂砾垫层、灰土垫层及不作处理等方案进行了试验比较,并总结了不同处理方法对过湿黄土路基的加固效果以及适用性评价。(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08年06期)
李宗华[8](2008)在《过湿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高速公路过湿黄土路基施工,对含水量高、强度低和压缩性大的天然黄土性质及其地基处理等问题开展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对过湿黄土地基的地质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开展研究。主要根据过湿黄土的成因及分部范围、地质结构及其特性,并根据试验数据对过湿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结合西阎高速公路过湿黄土路基施工,并通过结合叁个试验段的处理方案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对地基处理措施及路基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和规律总结,阐述不同处理方案之间的差异比较。3.结合室内试验,对过湿黄土路基的稳定性特点、变形机理及沉降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提出过湿黄土路基沉降的理论分析方法以及路基沉降理论计算与实测位的比较。4.在有关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高等级公路过湿黄土路基的技术要求及常用处理措施的评价,综合处理技术及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其优缺点及使用条件。(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8-06-30)
刘丽萍,王胜利[9](2008)在《过湿黄土路段地基的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等级公路穿越过湿黄土路段的地基处理问题,从过湿黄土的成因、分布及工程特性出发,结合目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分析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处治机理、施工效果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过湿黄土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适合过湿黄土路段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推荐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推广性。(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边江涛,薛莉[10](2007)在《过湿黄土路基施工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阐释过湿黄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过湿黄土的变形特性,提出了过湿黄土路基施工处治和病害防治措施,指出在公路建设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勘探试验,准确了解地质情况,从而为在路基施工中有效地解决过湿黄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7年22期)
过湿黄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黄土地区公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快。大面积的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对我国黄土路基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黄土路基公路的建设,黄土路基病害逐步显现,其中过湿黄土路基引起的公路病害最为严重。因此,借助现有实验条件,分析过湿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构筑合理过湿黄土本构模型并将其用于过湿黄土路基变性特征的计算和处置措施的模拟对过湿黄土路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黄土侧限压缩试验和双线湿陷试验分析压实度和含水率对黄土变形特征的影响。以压实度、含水率对黄土变形影响分析和ABAQUS提供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考虑压实度、含水率变化的过湿黄土本构模型。基于考虑压实度、含水率变化的过湿黄土本构模型和排水固结等过程模拟建立过湿黄土路基有限元模型,计算过湿黄土路基变形量、位移量等参数。最后基于模拟计算结果,给出了适用于过湿黄土路基的处置措施。侧限压缩试验结果表面,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黄土压缩性不断增强,随着压实度的增加,黄土压缩性不断减弱;湿陷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20%时黄土湿陷性不再显着,可以不予考虑。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过湿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变、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受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影响逐步减少。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过湿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变、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受车辆荷载和自重荷载影响逐步增加。完善的排水设施通过缩短过湿黄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固结时间成功的减少了路基的内部应力,从而减少了路基的竖向沉降和横向位移。加固地基是为了减少黄土地基和过湿黄土路基之间的杨氏模量差距,从而减少黄土地基和过湿黄土路基接触面上的不均匀变形。换砂垫层对过湿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的预防效果不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湿黄土论文参考文献
[1].许魁,王志峰.黄渭高速公路过湿黄土路基变形特性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7
[2].刘红义.过湿黄土路基变形特性与处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
[3].肖蓉.过湿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及病害[J].低碳世界.2016
[4].赵斌.石灰改良非失陷性过湿黄土施工[J].科技视界.2015
[5].乔明利,陆飞.强夯法处理公路过湿黄土路基机理及适宜性探讨[J].公路.2013
[6].王选锋.过湿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及病害防治研究[J].土工基础.2009
[7].赵红,折学森,卢和全.西闫高速公路过湿黄土地基处理研究[J].路基工程.2008
[8].李宗华.过湿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
[9].刘丽萍,王胜利.过湿黄土路段地基的处理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
[10].边江涛,薛莉.过湿黄土路基施工对策[J].山西建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