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听障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听障青少年,积极情绪,社会交往技能,同伴关系
听障青少年论文文献综述
蓝淼淼,王小慧[1](2019)在《积极情绪在听障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同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听障青少年社会交往技能、同伴关系和积极情绪叁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积极情绪在社会交往技能和同伴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使用《学校社会情绪量表》《聋生同伴关系问卷》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164名听障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听障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技能对同伴关系有着正向预测作用;(2)社会交往技能对积极情绪有着正向预测作用;(3)积极情绪对同伴关系有着正向预测作用;(4)积极情绪在听障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同伴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交往技能能够通过积极情绪影响听障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徐翠锋,王波[2](2019)在《听障青少年闲暇活动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生活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它决定着人的生活品质,闲暇生活对提高听障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冀鲁两省特殊教育学校听障青少年闲暇活动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分析听障学生的闲暇活动状况和问题,针对问卷反映出的闲暇活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丰富残疾人闲暇活动的理论,提升残疾人闲暇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徐夫真[3](2018)在《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察210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与父母教养、自我概念、友谊质量的关系机制,查明了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与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友谊质量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表明:(1)自我概念在父母关爱与疏离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父母关爱可以直接或通过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2)友谊质量调节了父母关爱通过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在具有高朋友支持或低朋友冲突的听障青少年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其疏离感水平显着低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但在具有低朋友支持或高朋友冲突的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疏离感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康坤[4](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问题及专业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上千万的听力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听力残疾人在社会参与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他们的相应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损。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听障青少年信息获取的渠道,方便了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用最小的成本代价满足最大的需求。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为特殊教育和促进(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8年25期)
刘琴,兰盛瑜[5](2018)在《四川地区听障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当前听障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四川省部分地区为例,对12岁以上的听障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老师和家长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当前听障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呈现出较好的状况,但在人生观、道德行为自控、诚实守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听障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教育家长注重品行引领;寓道德教育于主题活动,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家庭、学校、社会加强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罗倩[6](2018)在《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融入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媒体已经融入包括听障青少年在内的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听力语言障碍导致大多数听障青少年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手段和能力较弱,媒介接近权与信息福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导致社交圈子固化狭窄,对其教育、就业以及生活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为其融入社会带来了许多困难,社交媒体时代,听障青少年生存环境、信息使用和交流环境与社会主流人群存在显着差异性,部分学者探讨了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及社会融入状况,为听障人士接触和使用社交媒介,促进听障青少年融入社会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8年01期)
杜林林[7](2017)在《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疏离感(Alienation)指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遭遇困难,不能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及团体内成员建立有效的联结而产生的无助感、无意义感、孤独感等消极负面的情绪体验,长期高疏离感的个体更可能出现心理社会适应问题。听障青少年是指患有听觉障碍的青少年,李珂珂关于我国听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发现,当前听障儿童青少年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很大,且相当一部分听障儿童青少年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听障青少年处于无声世界中的生活经历导致其产生与听健青少年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听力受损可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情绪和语言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即使儿童青少年的听力仅受到中等程度损伤也可能会造成与其同伴交往和建立友谊关系方面的困难,他们往往比普通听健儿童青少年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疏离感,因此更容易引起抑郁等情绪问题及其他的心理社会问题。青少年疏离感的产生及发展与家庭环境、自我和同伴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显示自我概念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水平,家庭朋友冲突过多、家庭功能分裂都容易导致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关系的疏离,而朋友支持则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疏离感。与听健青少相比,听障青少年获得的朋友支持往往较少,缺乏朋友之间相对亲密的联结,因而容易产生一种不被理解的体验,他们的表现也更为固执、敏感、多疑,更易出现人际冲突,他们对疏离感的体验较听健青少年往往更多。父母教养对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意义重大,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得听障青少年逐步建立起不同水平的自我概念,在家庭、同伴的共同作用下体验到不同水平的疏离感。考察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可以为降低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和有效参考。本研究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父母教养问卷、自我概念问卷和社会关系网络量表,对山东省济南市两所特教学校中210名听障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查明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之间是否起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是否受友谊的调节。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听障青少年疏离感存在显着的学段差异,初中听障青少年疏离感水平显着高于高中和中专听障青少年,从初中至中专的年级趋势上看,听障青少年疏离感呈“V”字型;听障青少年疏离感性别与学段的交互效应显着,高中男听障青少年疏离感水平显着高于高中女听障青少年,初中和中专男女听障青少年疏离感差异不显着。(2)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分别与父母关爱、自我概念显着负相关,父母关爱与自我概念之间显着正相关。朋友支持与社交自我概念和身体自我概念显着正相关,但与疏离感、一般自我概念相关不显着。朋友冲突与疏离感显着正相关,与一般自我概念显着负相关,但与自我概念其他两维度相关不显着。(3)自我概念在父母关爱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朋友支持和朋友冲突的调节:在具有高朋友支持或低朋友冲突的听障青少年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其疏离感水平显着低于那些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但在具有低朋友支持或高朋友冲突的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疏离感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2)
闫昭澎[8](2017)在《听障青少年偷窃行为矫正的实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听障青少年的犯罪事件频发,一些关于听障青少年偷窃的报道引发了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作为偏差行为的一种,听障青少年的偷窃行为若不被及时有效的纠正,会造成其错误行为认知的强化,不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此类偏差行为还会使听障青少年背负上负面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污名化,从而对这一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于生长在福利机构集体生活环境下的听障青少年而言,由于个体社会化主要载体的缺位及其自身语言社会化的不足,及时纠正他们的偷窃行为就显得更加重要。协助福利机构内的听障青少年认识和调整自身行为从而“改过迁善”,不仅需要认识到听障青少年的特殊生理条件及社会化过程,还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系统的方法予以正确引导。本次研究的对象是N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某具有偷窃行为的听障青少年。其自幼生活在N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配合治疗频繁更换生活环境,在此过程中被发现有偷窃行为。在某次因撬开办公区域门窗偷窃被警方惩处后,这名听障青少年开始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研究者将听障青少年所“盗取”的物品作为切入点,厘清其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并通过对服务对象既往生活经历和目前生活场域环境的分析,认为对其偏差行为的产生原因既有来自于社会化程度不足的影响,也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建立融洽信任的专业关系基础上,与研究对象及其院内临时监护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之下共同为研究对象拟定了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研究者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结合TIE个人与环境交流框架视角,对研究对象自身及其环境进行了平行介入,不仅尝试引导服务对象在调整认知、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习得规矩、规范行为,还为研究对象去除来自环境中的负性标签,并在其同辈群体间营造明确物品归属、“有借有还”的氛围。通过为期八周的个案工作服务,研究者帮助研究对象树立了规矩意识,完善了其社会化发展,同时设法改善了研究对象生存环境并帮助其疏通了获取资源的渠道,最终协助研究对象纠正了偷窃行为。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研究者体会到了沟通困难对服务准确性的影响,感受到了干预模式自身存在着诸多的局限,同时也遭遇到了科层制给社会工作服务带来的伦理困境,这些都是本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但研究者期望通过对N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听障青少年偷窃行为的研究,为该领域研究积累些许实务经验,同时呼吁社会大众能够增加对生长于福利机构内听障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杜林林,孙浩,于洪飞,崔伟,谢俊敏[9](2016)在《听障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友谊质量、自我概念与疏离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疏离感指个体因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与所属的社会团体建立有效联结,产生的无助感、无意义感、孤独感等消极情绪体验。青少年疏离感的产生及发展与自我概念、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研究显示自我概念可以负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水平,过多的家庭冲突、家庭功能的分裂都容易导致青少年对家庭产生抗拒心理和与父母的疏离,友谊关系的良好发展可以减少疏离感。根据以往研究,听障青少年疏离感水平较正常青少年更高,探查听障青少年群体疏离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可以为缓解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提供实证依据和有效参考。本研究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CAS)、父母教养问卷(PBI)、自我概念问卷(SPPC)和关系网络问卷(NRI),对351名听障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友谊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听障青少年疏离感水平显着高于女听障青少年;(2)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与父亲关爱教养、母亲关爱教养、一般自我概念均显着负相关,与父亲控制教养、母亲控制教养、友谊冲突均显着正相关;(3)友谊冲突分别在父亲关爱教养、母亲关爱教养、母亲控制教养与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友谊冲突在父亲控制教养与疏离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上述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一般自我概念的调节,即自我概念与友谊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及疏离感之间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杨运强[10](2016)在《听障青少年的污名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人类差异都可能成为污名的对象。在社会差别的分类审视下,听障青少年遭遇的污名类型多种多样。从综合视角来看,可分为叁类:形象可怕怪异,令人恐惧;身体无用低能,形同朽木;境遇窘迫不堪,让人可怜。在面对这些污名威胁时,他们管理身体与预设的规则体系进行周旋,业已发展出叁种污名应对技术:一是身体改造,常态身体的追求;二是身体装扮,秘密信息的管理;叁是身体抗争,弱者的对话方式。研究此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走进听障群体的世界,帮助他们远离污名的困扰,也可以增加社会的相互理解、信任与支持,推动社会的和谐融合。(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听障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闲暇生活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它决定着人的生活品质,闲暇生活对提高听障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冀鲁两省特殊教育学校听障青少年闲暇活动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分析听障学生的闲暇活动状况和问题,针对问卷反映出的闲暇活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丰富残疾人闲暇活动的理论,提升残疾人闲暇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听障青少年论文参考文献
[1].蓝淼淼,王小慧.积极情绪在听障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同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9
[2].徐翠锋,王波.听障青少年闲暇活动调查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9
[3].徐夫真.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康坤.新媒体环境下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问题及专业反思[J].中国社会工作.2018
[5].刘琴,兰盛瑜.四川地区听障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
[6].罗倩.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8
[7].杜林林.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7
[8].闫昭澎.听障青少年偷窃行为矫正的实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9].杜林林,孙浩,于洪飞,崔伟,谢俊敏.听障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友谊质量、自我概念与疏离感的关系[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10].杨运强.听障青少年的污名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