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面蒸发论文-侯亚玲,周蓓蓓,王全九

土面蒸发论文-侯亚玲,周蓓蓓,王全九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面蒸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盐碱土,蒸发,水盐分布

土面蒸发论文文献综述

侯亚玲,周蓓蓓,王全九[1](2018)在《枯草芽孢杆菌对盐碱土面蒸发及水盐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室内模拟土面蒸发试验和土壤持水性能试验,设置5种不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0,1,3,5,7g/kg)处理,研究不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对盐碱土面蒸发及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后,土壤累积蒸发量、蒸发速率均显着降低,在蒸发开始后2天,枯草芽孢杆菌的保水性能显现,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0,1,3,5,7g/kg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速率均小于0g/kg,在3g/kg时累积蒸发量和蒸发速率最小,蒸发后41天,处理为1,3,5,7g/kg累积蒸发量较0g/kg分别减少了16.63%,21.39%,11.26%,5.96%,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着(P<0.05)。(2)枯草芽孢杆菌同样影响Black和Rose蒸发模型,对于Black蒸发模型,随着枯草芽孢杆菌含量的增大,蒸发参数B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与0g/kg相比较为显着(P<0.05);对于Rose蒸发模型,随着枯草芽孢杆菌含量的增大,稳定蒸发参数C和水分扩散参数D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其中在含量为3g/kg时取得最小值,并且各处理差异性较为显着。(3)枯草芽孢杆菌能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在6cm深度处,施加量为1,3,5,7g/kg相比0g/kg的剖面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8.24%,37.40%,20.00%,6.87%。(4)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使土壤的含盐量显着减少,枯草芽孢杆菌施加量为1,3,5,7g/kg相比0g/kg的处理分别降低了32.26%,46.89%,26.34%,14.65%。(5)当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3g/kg时,van Genuchten公式中土壤的滞留含水率θr、饱和含水率θs和与进气值有关的参数α最大,形状系数n最小,且各处理差异显着。综上,在盐碱土中施加3g/kg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使盐碱土壤抑盐,提高土壤的持水性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王成,刘民安,王帅,刘学智,董亚萍[2](2017)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土面蒸发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西瓜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运动及土面蒸发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在0~100 cm的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在100 cm以下的土层所受影响较小,各处理动态储水量变化范围为0~100 cm。在降雨后的2 d内裸地的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接近一致,日蒸发量可达到9.3 mm,2 d后,土面蒸发量从9.3 mm减小至0.3 mm,在没有降雨补给的情况下,土面蒸发量无限接近于0,而压沙地的土面蒸发则始终维持在1.1 mm左右;总体上,水面日平均蒸发量为9.3 mm,裸地土面日平均蒸发量为1.8 mm,压沙地土面日平均蒸发量为1.1 mm。(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3期)

张川,闫浩芳,大上博基,史海滨,王国庆[3](2015)在《表层有效土壤水分参数化及冠层下土面蒸发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观测田间微气象数据、土壤表层水分变化状况及荞麦作物冠层下土面蒸发等资料,引进一个表面体积含水率的函数,构建了基于表层有效土壤水分的土壤蒸发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土面蒸发的2个过程:水蒸气从土壤孔隙中扩散到地表面及水蒸气由地表面传输到大气中。模型中表层有效土壤水分参数不仅取决于表层土壤含水状况,而且受风速影响。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及微型蒸发器观测荞麦地实际蒸腾蒸发量及冠层下土面蒸发的变化规律,并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可以成功预测冠层下土面蒸发,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3.5%。该研究对于实现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的分离估算,减少无效水分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闫浩芳,张川,大上博基,王国庆[4](2014)在《基于冠层顶端水面蒸发估算水稻蒸腾蒸发量及冠层下土面蒸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进FAO-56推荐作物系数模型,用易于观测的冠层顶端水面蒸发(Epan)代替参考作物蒸腾蒸发(ET0),采用作物生长指标(叶面积指数)确定作物系数及冠层下土面蒸发系数;根据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及Lysimeter实测作物蒸腾蒸发量(ETc)及冠层下土面蒸发(Eg,稻田为冠层下水面蒸发),检验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Epan确定的作物系数(Kc pan)与FAO推荐值虽有较大差异,但可以用于估算ETc,作为田间灌水指导依据。另外,新增Eg计算模块,应用叶面积指数模拟土面蒸发系数(Ke)的动态变化,实现了作物蒸腾及土面蒸发的分离预测。(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4年Z1期)

范磊,张静静,谭周洋[5](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水面蒸发与土面蒸发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水面蒸发方面,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多,但潜水蒸发方面则研究的比较少。文章通过在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气象站建设原位试验场,对鄂尔多斯盆地水面蒸发及土面蒸发的研究,分析了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水面蒸发和土面蒸发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变化和蒸发量的滞后性,为下一步建立数学模型以及机理分析提供有力的试验依据和资料积累。(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4年12期)

刘洪波,白云岗,张江辉,张胜江,丁平[6](2013)在《不同灌水技术下香梨地土面蒸发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新疆库尔勒灌溉实验站香梨地不同灌水技术处理的土面蒸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和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耗水强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土面蒸发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微喷、小管和环管,其累积土面蒸发值分别为116.05,104.53和89.60mm。各处理棵间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0—2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显着,呈二次递增规律。土壤耗水强度在生育期内整体上呈现从大到小的变化规律,大小顺序依次为微喷、环管和小管,且土面蒸发强度均随着土壤耗水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3年05期)

刘洪波,白云岗,张江辉,张胜江,丁平[7](2013)在《不同水分处理下香梨地土面蒸发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库尔勒灌溉实验站香梨地不同水分处理下土面蒸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分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土面蒸发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水、高水和低水,其累积土面蒸发值分别为:139.8、120.3和101.1mm。不同处理相对土面蒸发强度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大,呈二次递增规律,且随着土壤耗水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降低而降低,二者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3年08期)

王新,刘洪波,张江辉,白云岗,虎胆·吐马尔白[8](2012)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干旱区葡萄园土面蒸发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吐哈盆地是中国着名葡萄生产基地,也是严重资源性缺水的极端干旱区。在农田水分循环过程中,葡萄棵间土面蒸发是水分散失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测定葡萄灌溉期棵间土面蒸发量及变化规律,对于葡萄园采用科学的节水措施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型蒸发(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成钢,赵亮,孙鹏程,唐泽军[9](2011)在《施用粉煤灰对沙土土面蒸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自然条件下蒸发试验,研究了4种粉煤灰施用率对沙土土面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施用减弱了沙土土面蒸发水平,增强了沙土的保水性能。通过对蒸发过程的日观察,粉煤灰的施用始终表现出减弱沙土蒸发的能力,且呈现出随粉煤灰施用率增多而蒸发能力愈弱的特点。施用率10%处理土壤总蒸发量与对照试验大致相同,施用率20%、30%、40%叁种处理总蒸发量分别较对照试验减少8.3%、13.0%、27.2%。(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李艳,刘海军[10](2011)在《叁种农艺措施对土面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农艺节水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本文选用了叁种常见的农艺措施(翻耕T处理、免耕覆盖C处理、燃茬免耕B处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这叁种耕作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土面蒸发、作物生长指标、最终的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经过两季夏玉米试验得出:在降雨较多的2009年,强降雨后翻耕处理10cm处土壤质量含水量高于其他两处理,其他时段叁处理0~20cm土层含水量差异不显着。在降雨较少的2010年,免耕覆盖处理0~20cm土壤质量含水量均高于其他两处理,其他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两年夏玉米季免耕覆盖处理贮水量一直高于其他两处理,其他两处理差异不显着。两年试验期间免耕覆盖处理土面蒸发明显少于其他两处理,差异达显着水平,其他两处理土面蒸发差异不显着。两年试验期间免耕覆盖处理作物生长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优于其他两处理,其他两处理差异不显着。综合得出北京通州地区夏玉米季免耕覆盖处理优于翻耕和燃茬免耕处理。(本文来源于《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期刊2011-08-02)

土面蒸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西瓜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运动及土面蒸发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在0~100 cm的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在100 cm以下的土层所受影响较小,各处理动态储水量变化范围为0~100 cm。在降雨后的2 d内裸地的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接近一致,日蒸发量可达到9.3 mm,2 d后,土面蒸发量从9.3 mm减小至0.3 mm,在没有降雨补给的情况下,土面蒸发量无限接近于0,而压沙地的土面蒸发则始终维持在1.1 mm左右;总体上,水面日平均蒸发量为9.3 mm,裸地土面日平均蒸发量为1.8 mm,压沙地土面日平均蒸发量为1.1 m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面蒸发论文参考文献

[1].侯亚玲,周蓓蓓,王全九.枯草芽孢杆菌对盐碱土面蒸发及水盐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

[2].李王成,刘民安,王帅,刘学智,董亚萍.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土面蒸发规律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

[3].张川,闫浩芳,大上博基,史海滨,王国庆.表层有效土壤水分参数化及冠层下土面蒸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

[4].闫浩芳,张川,大上博基,王国庆.基于冠层顶端水面蒸发估算水稻蒸腾蒸发量及冠层下土面蒸发[J].灌溉排水学报.2014

[5].范磊,张静静,谭周洋.鄂尔多斯盆地水面蒸发与土面蒸发试验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

[6].刘洪波,白云岗,张江辉,张胜江,丁平.不同灌水技术下香梨地土面蒸发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

[7].刘洪波,白云岗,张江辉,张胜江,丁平.不同水分处理下香梨地土面蒸发规律研究[J].节水灌溉.2013

[8].王新,刘洪波,张江辉,白云岗,虎胆·吐马尔白.不同水分条件下干旱区葡萄园土面蒸发试验研究[J].土壤学报.2012

[9].成钢,赵亮,孙鹏程,唐泽军.施用粉煤灰对沙土土面蒸发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1

[10].李艳,刘海军.叁种农艺措施对土面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C].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2011

标签:;  ;  ;  ;  

土面蒸发论文-侯亚玲,周蓓蓓,王全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