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排斥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2型巨噬细胞,胰岛移植,免疫耐受,腹膜腔
抗排斥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琪,刘婷,冯丽,邓灵灵,容鹏飞[1](2017)在《M2型巨噬细胞在糖尿病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膜腔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对糖尿病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体外分离诱导C57BL/6小鼠腹膜腔M2型和M0型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巨噬细胞表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C57BL/6雄性小鼠的糖尿病模型作为受体,分离BALB/c小鼠胰岛细胞移植于C57BL/6糖尿病小鼠左肾包膜下。将移植后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于胰岛移植术后1,3,7 d分别经尾静脉输注PBS(islet+PBS组)、2.5×106个M0型巨噬细胞(islet+M0组),2.5×106个M2型巨噬细胞(islet+M2组)。移植术后取尾静脉血监测受体血糖水平的变化,记录胰岛存活时间,并于移植后10 d每组随机抽取2只小鼠处死取左肾做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物形态结构和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Islet+PBS组、islet+M0组和islet+M2组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6.5(4~10),7.5(4~10)和24(﹥15)d;与islet+PBS组和islet+M0组比较,islet+M2组移植物调节血糖正常水平时间和中位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islet+M2组胰岛移植10 d后移植物结构完整,胰岛素染色阳性;而islet+PBS组和islet+M0组胰岛移植物均被排斥,胰岛素染色阴性,局部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腹膜腔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能减轻受体对胰岛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受体对血糖的耐受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7期)
高歌,傅红兴,徐福远,邱凯燕,蒋煊[2](2017)在《雷公藤多苷在小鼠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在同种异体小鼠胰岛移植中的抗免疫排斥作用。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制备糖尿病模型,肾被膜下移植Balb/c小鼠胰岛,随机分成雷公藤多苷组和模型对照组各10只。雷公藤多苷组腹腔注射雷公藤多苷溶液,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溶剂,均5 mg·kg~(-1)·d~(-1),连续14 d。移植4周内测定2组小鼠血糖和体质量;移植2周后,小鼠含胰岛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移植物白细胞介素(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组小鼠经胰岛肾被膜下移植后血糖均降至正常,模型对照组2周后血糖逐渐上升。雷公藤多苷组移植物炎症细胞浸润少,且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较深;模型对照组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较浅。雷公藤多苷组IL-2表达量显着减少(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显着减少受体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时间。(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7年07期)
廖晖[3](2015)在《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在肝细胞癌中的抗癌作用及其在大鼠肝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大约85%的患者已属于中晚期。目前,肝癌的治疗措施中有望获得治愈的方法有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但这些方法仅适用于肝癌早期的患者。对于大部分肝癌晚期的患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即使接受了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局部消融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也并不理想,主要的原因是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对分子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多条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被阐明,并由此催生了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索拉非尼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最近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索拉非尼可以使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2-3个月。临床研究的结果不仅确立了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地位,而且极大地鼓舞了科学家们去寻找新的、更有效的分子治疗靶点。哺乳动物雷帕鸣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广泛地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自噬等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mmTOR可以和不同的蛋白结合形成mTOR复合物1(mTOR complex 1, mTORC1) 和 mTOR复合物2(mTOR complex 2, mTORC2)。据文献报道,50%的肝细胞肝癌中存在着mTOR信号通路(PI3KAKTmTOR)异常激活的现象。因此,mTOR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分子靶点。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针对mTOR信号通路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主要是传统的单mTORC1抑制剂——雷帕鸣及其衍生物,这类药物只能抑制mTORC1的功能,对mTORC2无效。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雷帕鸣及其衍生物对肝细胞肝癌的治疗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可能的原因是雷帕鸣及其衍生物不能完全地抑制mTORCl的活性,对mTORC2无效,以及反馈性地激活了AKT信号。因此,科学家们希望能够研发一种即可以阻断mTORC1信号,同时又可以阻断mTORC2信号的新型双mTOR抑制剂。目前已经研发出了多种双mTOR抑制剂,如PP244、INK126、Torin 1、WYE-125132、AZD8055 和 AZD2014等,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AZD8055。但是AZD8055在生物体内代谢过快,药物代谢动力学不稳定,而AZD2014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利于其临床应用。目前,尚未见双rnTORC1/2抑制剂AZD2014对肝细胞肝癌抗癌作用的研究报道。此外,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其它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特别是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后,4年的存活率可高达85%,而且复发率低于15%。肝移植术后,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从理论上来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增加肝癌的复发率。如果免疫抑制剂本身具有抗癌作用,或许可以降低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率。mTOR信号通路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传统的单mTORC1抑制剂雷帕鸣也是临床上肝移植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但是,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是否具有抑制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首先在体外探讨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株mTORC1和mTORC2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周期、自噬、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其次,在裸鼠体内验证AZD2014对肝细胞肝癌是否具有抗癌作用;最后,在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模型中验证AZD2014是否具有抑制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为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在肝细胞肝癌分子靶向治疗和肝癌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双mTORCl/2抑制剂AZD2014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的影响目的体外研究双mTORCl/2抑制剂AZD2014对肝癌细胞mTORCl和mTORC2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自噬、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和HepG2,以及人永生化肝细胞株HL-7702均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方法1.人肝细胞株和人肝癌细胞株中mTORC1和mTORC2的活化状态。用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HepG2和永生化的人肝细胞株HL-7702基础状态下mTORC1和mTORC2的活化水平。以P-S6K Thr389和 p-4EBP1 Thr37/46的磷酸化水平反应:nTORC1的活化状态,以p-AKT Ser473的磷酸化水平反应mTORC2的活化状态。2.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mTORC1和mTORC2信号通路的影响。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为研究对象。实验组给予梯度浓度(0-1000 nM)的AZD2014处理,对照组给予梯度浓度(0-1000 nM)的雷帕鸣处理。处理1小时后提取各细胞株总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P-S6K Thr389、 p-4EBP1 Thr 37/46 和 p-AKT Ser 473表达水平的变化。3.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为研究对象。将肝癌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4000-8000个细胞,接种12小时后加药处理。实验组给予梯度浓度(0-20000 nM)的AZD2014处理,对照组给予梯度浓度(0-20000 nM)的雷帕鸣处理。处理72小时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情况,并计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4.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为研究对象。实验组给予AZD2014处理,剂量为各细胞株相对应的IC50,雷帕鸣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雷帕鸣处理,对照组给予DMSO处理。处理48小时后,首先利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流式检测各组肝癌细胞的凋亡比例;然后再用TUNEL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肝癌细胞凋亡的情况,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在镜下发绿光;最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癌细胞中促凋亡相关分子Bax、CleavedPARP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5.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为研究对象。实验组给予AZD2014处理,剂量为各细胞株相对应的IC50,雷帕鸣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雷帕鸣处理,对照组给予DMSO处理。处理48小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肝癌细胞周期的变化;然后再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水平。6.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为研究对象。实验组给予AZD2014处理,剂量为各细胞株相对应的IC50,雷帕鸣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雷帕鸣处理,对照组给予DMSO处理。细胞处理48小时后,利用MDC(monodansylcadaveri (?)e)染色的方法检测各组肝癌细胞中自噬囊泡的变化;然后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 和 Beclin-1的表达水平。7.AZD2014对人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选择人肝癌细胞株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为研究对象。实验组给予AZD2014处理,剂量为各细胞株相对应的IC50,雷帕鸣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雷帕鸣处理,对照组给予DMSO处理。处理48小时后,首先进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计数迁移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然后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计数侵袭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最后进行Western b 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1.以p-S6K Thr 389 和 p-4EBP1 Thr 37/46的磷酸化水平反应mTORC 1的活化状态,以pAKT Ser 473的磷酸化水平反应mTORC2的活化状态。四株肝癌细胞HCCLM3.Huh-7、SMMC-7721 和 HepG2 中 p-S6K Thr 389 和 p-4EBPl Thr 37/4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人肝细胞株HL-7702;但在这四株肝癌细胞中,只有SMMC-7721细胞中p-AKT Ser473的表达水平高于人肝细胞株HL-7702。2.低浓度(10-100nM)的AZD2014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中p-S6KThr389、p-4EBP1 Thr 37/46 和 p-AKT Ser473的表达水平;而雷帕鸣只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中p-S6K Thr389 的表达水平,对 p-4EBP1 Thr37/46的表达水平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p-AKT Ser473的表达水平具有促进作用。3.AZD2014可以显着地抑制HCCLM3、Huh-7、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增殖,而雷帕鸣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着小于AZD2014,特别是对SMMC-7721细胞,雷帕鸣无效(P值均<0.05)。AZD2014对肝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HCCLM3为101.6 nM、Huh-7为441.61nM、SMMC-7721为141 nM、HepG2为600 nM,而雷帕鸣对四株肝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远远大于AZD2014。4.首先,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流式检测发现,AZD2014和雷帕鸣都可以诱导HCCLM3和Huh-7细胞发生凋亡,但AZD2014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能力显着大于雷帕鸣(P值均<0.05);而在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AZD2014和雷帕鸣均未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显着凋亡。其次,TUNEL法检测发现,在HCCLM3和Huh-7细胞中,AZD2014组和雷帕鸣组中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显着多于对照组,其中AZD2014组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又显着多于雷帕鸣组。但是在SMMC-7721 和 HepG2细胞甲,AZD2014组、雷帕鸣组和对照组中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无显着差别。最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ZD2014和雷帕鸣可以上调HCCLM3和Huh-7细胞中促凋亡相关分子Bax、 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而在SMMC-7721和HepG2 胞中, AZD2014和雷帕鸣对细胞内促凋亡相关分子Bax、Cleaved PARP 和 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影响。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AZD2014处理HCCLM3、Huh-7、 SMMC-7721和HepG2细胞后,四株肝癌细胞的G1期细胞百分比显着高于雷帕鸣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同时S期的细胞百分比显着低于雷帕鸣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雷帕鸣处理HCCLM3和Huh-7细胞后,G1期细胞的百分比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同时S期细胞的百分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但在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雷帕鸣处理前后G1期和S期的细胞百分比变化不大。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ZD2014处理HCCLM3、 Huh-7、SMMC-7721和HepG2细胞后,细胞内促进G1-S期转换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 和 CDK4较对照组显着下降。6.MDC染色发现AZD2014处理HCCLM3、Huh-7、SMMC-7721和HepG2细胞后,四株肝癌细胞中MDC染色囊泡的数量和体积显着大于对照组,并且MDC染色囊泡可以被自噬抑制剂(3-MA)抑制;而雷帕鸣只能使HCCLM3和Huh-7细胞中MDC染色囊泡增多、增大;在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雷帕鸣处理前后MDC染色囊泡未见显着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ZD2014处理HCCLM3、Huh-7、SMMC-7721口HepG2细胞后,四株肝癌细胞中LC3B-Ⅱ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雷帕鸣组(P值均<0.05);而雷帕鸣只能使HCCLM3和Huh-7细胞中LC3B-Ⅱ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增高(P值均<0.05);在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雷帕鸣处理前后LC3B-Ⅱ和Beclin-1 的表达水平未见显着变化(P值均>0.05)。7.首先,Transwel1迁移实验发现AZD2014处理后,四种肝癌细胞株迁移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显着少于雷帕鸣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雷帕鸣处理后,四种肝癌细胞株迁移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也显着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次,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AZD2014处理后,四种肝癌细胞株侵袭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显着少于雷帕鸣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雷帕鸣处理后,四种肝癌细胞株侵袭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也显着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最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ZD2014处理HCCLM3、Huh-7、SMMC-7721和HepG2细胞后,四株肝癌细胞中上皮细胞表型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而间质细胞表型蛋白N-cadherin、Vimentin、Snail 和 MMP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降低;雷帕鸣也可以产生相似的效果,但作用不如AZD2014明显。结论1.以永生化的人肝细胞HL-7702为基准,人肝癌细胞株中普遍存在着mTORC1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现象,但mTORC2只在部分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存在异常激活的现象。2.在肝癌细胞中,AZD2014是一种高效的mTORC1和nTORC2抑制剂。与传统的单mTORC1 抑制剂雷帕鸣相比,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不仅可以更彻底地阻断mTORC1信号,还可以阻断mTORC2信号,防止反馈性地激活AKT信号。3.体外研究显示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的单mTORC1抑制剂雷帕鸣相比,AZD2014 在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G1/S期阻滞和自噬,以及在抑制人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EMT方面,具有更强大的作用。第二章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在体内对肝细胞肝癌的影响目的体内研究验证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对肝细胞肝癌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细胞株和裸鼠人肝癌细胞株HCCLM3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雄性BALB/C裸鼠购于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方法将5×106个人肝癌细胞HCCLM3接种至裸鼠右侧腰腹部的皮下,待形成明显的质硬瘤块后(接种后第10天),将裸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AZD2014组),每组各5只。AZD2014组腹腔内注射AZD2014药物,5 mg/kg体重,1次/天;对照组腹腔内注射药物溶剂2.5 ml/kg体重,1次/天。定期测量裸鼠皮下肿瘤的最长径(a)和与其相对应的正中垂直线(b),从给药当天开始测量,每4天测量一次,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给药后第24天(即细胞接种后的第34天)处死裸鼠,剥离皮下肿瘤,测量肿瘤的重量,留取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EMT相关蛋白。肿瘤体积结果AZD2014组皮下肿瘤的体积自给药后几乎未再增大,而对照组中的肿瘤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P值<0.05)。AZD2014组皮下肿瘤的重量显着小于对照组(P值<0.05)。HE染色显示 AZD2014组中发生坏死的细胞显着多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AZD2014组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蛋白CD31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而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AZD2014组间质细胞表型蛋白N-cadherin 和 Vimentin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而上皮细胞表型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则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体内研究显示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对肝细胞肝癌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微血管形成和EMT进程,同时还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发生坏死和凋亡。第叁章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在大鼠肝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目的在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模型中验证AZD2014是否具有抑制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大鼠雄性Lewis大鼠和Brown Norway(BN)大鼠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方法采用Kamada提出的“二袖套”法建立kwis→BN 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将移植术后的BN大鼠分成2组(对照组和AZD2014组),每组各4只。AZD2014组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腹腔内注射AZD2014药物,5mg/kg体重,1次/天;对照组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腹腔内注射药物溶剂25 ml/kg体重,1次/天。分别于术前第3天和术后第1、3、5、7、10、14天取外周血检测肝功能(ALT、AST和TBIL)。观察终点:大鼠死亡或术后生存时间≥14天,记录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观察终点出现后,收集移植肝脏。移植肝脏进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移植物纤维化的程度;移植肝脏行免疫组化检测CD3和Foxp3的表达水平,评估移植物中T淋巴细胞和Treg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移植肝脏行HE染色,采用Banff方案评估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在术后14天内有75%的大鼠死亡,血清ALT、AST和TBIL进行性升高,病理检查显示移植肝内有严重的排斥反应,大量的T淋巴细胞(CD3阳性)浸润和纤维化形成;而AZD2014组在术后14天内无大鼠死亡,血清ALT、AST和TBIL持续维持在低水平状态,移植肝内未见典型的排斥反应病理改变。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ZD2014组移植肝脏中Foxp3阳性细胞浸润的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可以有效地抑制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4-30)
刘现忠,王轩[4](2014)在《雷帕霉素抗排斥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器官移植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耐受而无免疫排斥。mTOR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免疫中起重要作用。雷帕霉素作为mTOR抑制剂可抑制T细胞激活、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发挥抗排斥作用。雷帕霉素以其无肾毒性以及抗内皮细胞增殖等特性使临床获得了减轻甚至预防CNIs肾毒性和抗肿瘤的新途径,为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方案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梁阔,刘爽,崔叶青,孙海晨,罗斌[5](2013)在《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T)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供体,进行胰岛分离,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C57BL/6糖尿病小鼠作为受体,行左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将移植后糖尿病小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于胰岛移植术后前5 d分别给予腹腔注射1%吐温80溶剂(对照组)、TPT 50μg/kg(L-TPT组)和100μg/kg(H-TPT组),之后隔天注射1次,至术后第14天结束。术后监测受体血糖水平变化;并于术后第10天每组随机(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只小鼠,切取左侧肾脏行病理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果对照组、L-TPT组和H-TPT组移植胰岛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12.6 d(9~16 d)、21.4 d(14~27 d)和27.6 d(19~34 d);脾淋巴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5.2±0.6)%、(12.0±1.3)%和(15.7±1.8)%。与对照组相比,L-TPT组和H-TPT组小鼠移植胰岛的中位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着增高(P<0.05)。结论 TPT通过上调移植受体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减轻了胰岛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显着延长了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其免疫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孙军刚[6](2010)在《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CTLA4Ig联合shRNA阻断树突细胞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并探讨其抗排斥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细胞因子选择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应用已构建的针对B7-1(CD80)及B7-2(CD86)的shRNA质粒载体pB7shRNA转染DC,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水平: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置A组(异系对照组)、B组(未转染DC组)、C组(转染DC组)、D组(CTLA4-Ig治疗组)、E组(未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F组(转染DC+ CTLA4-Ig治疗组)。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评定术后7天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移植物中I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体外培养,每只小鼠可获得1.5-2×107个骨髓来源DC,细胞具备典型树突状结构,pB7shRNA质粒载体转染DC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变化由93.57%、70.07%分别下降至30.83%、40.06%,而MHCⅡ、CD11c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异系对照组和未转染DC组相比,转染DC+CTLA4-Ig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25天vs 8天和8天,P=0.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降低(x2=30.602, P=0.000); I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00); IL-2mRNA表达与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942,P=0.000)。结论:pB7shRNA可显着抑制小鼠骨髓DC B7表达。术前输注pB7shRNA转染DC联合术后应用CTLA4-Ig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有明显的抗排斥作用,其机制可能为pB7shRNA转染DC及CTLA4-Ig联合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诱导异系受体T淋巴细胞无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0-05-01)
王谦[7](2010)在《输注同基因BMSC联合脾组织移植对大鼠移植肝抗排斥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随着肝移植技术的逐渐成熟,移植肝的排斥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为移植肝的长期存活及功能发挥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然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经济负担,过度免疫抑制,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及各器官的损害。给患者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在致力于寻找另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移植器官能在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长期、有功能的存活。近年有学者发现:体外及体内实验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Is,MSC)可以抑制T细胞的增殖,诱导免疫耐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是MSC中最重要的的一种。并且由于其低免疫原性和体内外的高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甚至可以用异基因BMSC移植来诱导免疫耐受。其原因可能与MSC的MHC抗原表达异常,具有调节宿主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等因素有关。既往有研究将供体BMSC于肝移植同期输注给受体大鼠,但是移植肝存活时间有限,难以诱导免疫耐受。有报道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下,同种脾脏或者脾细胞移植可诱导免疫耐受,使移植物长期存活。其可能机制为建立受体内的高嵌合体状态而发挥一系列的作用。本实验从临床实际角度,拟从以下叁方面观察研究同期输注同基因BMSC联合供体脾组织移植对大鼠移植肝抗排斥作用:1、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2、受体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及功能特性的研究,观察其体外对同基因T细胞增殖的作用;3、在前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同期输注同基因BMSC联合供体脾组织移植对大鼠移植肝抗排斥的作用并阐明其机理。第一部分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1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利用封闭群SD大鼠进行大鼠肝移植模型技能训练。2建立DA-Lewis组合的肝移植模型,统计切肝、修肝和无肝期及受体手术时间;术后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以及死亡原因。结果:1技能练习阶段受体大鼠的存活时间大多不超过48小时。此时段主要为手术操作技能和围手术期管理积累经验。2正式实验行20例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3例于术后48小时内死亡,手术成功率达85%,死亡的3例中:1例死于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1例死于空气栓塞,1例因门静脉袖套管脱落死亡。3正式实验17例手术成功的受体中位生存时间为7天。结论: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难度较大,影响因素众多。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耐心细致的操作是决定此模型制作成功的关键。第二部分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分离、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及功能特性的研究目的:采用贴壁细胞筛选法进行Lewis大鼠BMSC的分离、培养,并进行鉴定和功能研究,为进一步使用BMSC诱导大鼠异体肝移植免疫低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 Lewis大鼠BMSC的提取与培养传代:无菌取4周龄Lewis大鼠胫骨和股骨骨髓,制成细胞悬液,离心后重复洗涤3次。收集沉淀的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6×10~5 cells/ml接种。置于37℃、5%CO_2培养箱,到第5d时首次换液,以后每2-3d换液1次。再以1.5×10~4 cells/cm~2的接种密度传代培养,培养条件与原代培养相同。按此方法传代培养至第叁代。2显微镜观察: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摄片,绘制生长曲线。3 BMSC的免疫组化鉴定和表型分析:取第叁代BMSC行CD34、CD44免疫组化法鉴定;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BMSC特征性抗体CD34、CD44、CD45、CD90的表型鉴定。4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取正常DA和Lewis大鼠脾脏,尼龙毛吸附法制备纯化T细胞,分别作为刺激细胞和反应细胞。于反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2.5×10~5个BMSC作为实验组,只加培养液的孔作为空白孔;单纯刺激细胞加反应细胞为空白对照;单纯加BMSC为调控细胞对照。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5 BMSC的培养液细胞因子检测:在BMSC原代培养至第3d、5d,收集半量换液之离心上清,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IL-2、IL-4、IL-10和IFN-γ水平。结果:1第叁代BMSC生长呈单层,细胞相互间紧密贴附,单个细胞呈狭长梭形,排列有明显方向性。细胞排列呈旋涡状、网状,复层生长的细胞形态呈多边角型。其生长曲线近似“S”形。2免疫组化BMSC的CD34表达阴性,而BMSC相对特异性标记物CD44表达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34、CD44、CD45、CD90细胞阳性率分别为7.9%±1.3%、89.5%±4.5%、4.3%±0.5%、95%±3.8%,说明分离获得的细胞符合BMSC的特点。3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实验组吸光度A值为0.769±0.154,对照组A值为1.479±0.126,抑制率为48.05%。表明当Lewis鼠BMSC与T细胞比值为1∶1时,在MLC体系中,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4 BMSC离心上清中未检测到IL-2、IL-4、IL-10和IFN-γ。结论:1利用贴壁筛选法获得BMSC细胞,操作简便,效果确切。2实验过程中的细致操作和无菌观念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3本实验从形态学,免疫组化,细胞表型,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证实了分离、培养体系的正确性。满足了进一步实验的要求。第叁部分输注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脾组织移植对大鼠移植肝的抗排斥作用的机制目的:肝移植同期输注同基因BMSC联合供体脾脏组织移植,诱导受体产生免疫低反应降低移植肝的排斥反应。观察此方法对于异基因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探讨BMSC联合脾组织移植共同抑制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1以DA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建立,见第一部分。受体(Lewis大鼠)来源的BMSC获取、鉴定,见第二部分。2实验分组将受体Lewis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1)对照组(A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不做其它处理。(2)环孢素组(B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于术后第1d开始给予环孢素A灌胃处理,10mg/kg/d,直至其死亡。(3)干细胞组(C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同期输注同基因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10~6cells,共1ml。(4)联合移植组(D组):在干细胞移植组的基础上同期移植DA大鼠脾组织(量约占全脾的25%)于受体大网膜。3各组留6只大鼠观察术后生存期,分别于移植后3d、7d和10d抽血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ELISA法测定IL-2、IL-4、IL-10、IFN-γ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和肝组织内Th1细胞凋亡情况,于术后7d检测Lewis大鼠脾脏内嵌合体的水平;肝组织行HE染色,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脾组织行病理观察。结果:和A组比较,B、C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D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移植术后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检查:在移植术后3、7、10d,B、C、D肝功能组逐渐好转,A组ALT、AST、TBIL急剧上升,与存活时间表现一致。A组IL-2、IFN-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D组与B、C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IL-4、IL-10值A组明显低于其它组,D组最高(P<0.05)。B、C和D组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A组(P<0.05),C、D组肝组织内Th1细胞凋亡比率低于A、B组,(P<0.05)。嵌合体水平D组高于其余各组(P<0.05),肝脏病理示术后7d、10d,A组的Banff评分明显高于B、C、D组(P<0.05),B、C、D 3组无明显差异(P>0.05)。D组脾组织在术后30d、60d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论:(1)BMSC可以改善大鼠移植肝肝功能、降低移植肝排斥病理评分,并延长其生存期。(2)BMSC可诱导大鼠肝组织内Th1细胞凋亡,降低移植肝细胞的凋亡率,减轻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3)脾组织移植明显提高了受体内嵌合体的水平,明显延长了大鼠移植肝存活时间,对BMSC抑制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起协同作用。(4)异体脾组织在受体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再生。(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10-04-01)
王谦,李立,李晓延,陈旭明[8](2009)在《输注同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移植肝的抗排斥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输注与受体同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移植肝脏的抗排斥作用。方法实验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仅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B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予环孢素,C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同期输注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术后C组血清ALT、AST、TBIL较A组显着降低(P均<0.05),与B组相近;B、C组IL-2、IL-4、IL-10和IFN-γ均升高(P均<0.05),但低于A组(P均<0.05);B、C组移植肝仅呈急性轻度排斥反应,A组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B、C组生存时间长于A组(P均<0.05)。结论大鼠肝移植后输注与受体同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减轻移植肝的排斥反应。(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9年42期)
崔士华[9](2007)在《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化学法建立小鼠I型糖尿病模型。方法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给药后2~6天剪尾采血法测定非空腹血糖并测量体重。血糖大于20mmol/L作为诱导糖尿病成功的标准并观察糖尿病小鼠死亡率。结果以150mg/kg、200mg/kg和225mg/kg的剂量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STZ。给药后2天时诱导出糖尿病的比率分别为0%、60%和100%;5~6天时分别为60%、100%和100%。仅在225mg/kg剂量组有1只小鼠死亡(死亡率5%)。诱导成功时小鼠体重下降,下降幅度与STZ剂量相关。糖尿病小鼠经胰岛素治疗2周后仍然维持高血糖状态。结论以STZ(225 mg/kg)腹腔注射是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制备小鼠I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胰岛分离技术及胰岛移植模型。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供体。胆总管穿刺后,以胶原酶Ⅴ溶液进行胰腺灌注,37℃水浴静止消化,再以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进行胰岛细胞纯化。以STZ诱导的C57BL/6糖尿病小鼠作为受体,在肾脏被膜下植入400个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监测血糖和体重。术后3天内血糖低于10mmol/L作为移植成功的标准。术后第7天,行荷有移植胰岛的小鼠肾脏切除术,并监测其血糖变化。结果平均每个BALB/c小鼠胰腺可获得95±12(85~112)个胰岛细胞。全部糖尿病C57BL/6小鼠在植入胰岛细胞后,第一天血糖均低于10mmol/L,并且维持至术后第11天。体重在移植术后短暂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表明糖尿病状态得到纠正。术后第7天切除荷有移植胰岛的肾脏后,血糖再度升高并大于20mmol/L,证实植入的胰岛是有功能的。结论以胶原酶Ⅴ消化和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可获得较好的胰岛得率。肾被膜下胰岛移植治疗小鼠糖尿病稳定有效。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供体,进行胰岛细胞分离。STZ诱导的C57BL/6糖尿病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肾脏被膜下胰岛细胞移植。术后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5天连续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50μg/kg),之后隔天注射,至术后第14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1%吐温80)。术后监测血糖。移植物排斥定义为血糖连续两次大于20mmol/L。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组胰岛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为29.5天(23天~30天),而对照组胰岛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为14.0天(13天~16天),两者差异显着(P<0.0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期刊2007-04-01)
王炜,刘彤,朱理玮,王鹏志[10](2006)在《RNA干扰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 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着降低(P <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_H2型方向偏移。(本文来源于《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抗排斥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在同种异体小鼠胰岛移植中的抗免疫排斥作用。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制备糖尿病模型,肾被膜下移植Balb/c小鼠胰岛,随机分成雷公藤多苷组和模型对照组各10只。雷公藤多苷组腹腔注射雷公藤多苷溶液,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溶剂,均5 mg·kg~(-1)·d~(-1),连续14 d。移植4周内测定2组小鼠血糖和体质量;移植2周后,小鼠含胰岛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移植物白细胞介素(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组小鼠经胰岛肾被膜下移植后血糖均降至正常,模型对照组2周后血糖逐渐上升。雷公藤多苷组移植物炎症细胞浸润少,且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较深;模型对照组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较浅。雷公藤多苷组IL-2表达量显着减少(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显着减少受体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排斥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梁琪,刘婷,冯丽,邓灵灵,容鹏飞.M2型巨噬细胞在糖尿病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2].高歌,傅红兴,徐福远,邱凯燕,蒋煊.雷公藤多苷在小鼠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J].医药导报.2017
[3].廖晖.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在肝细胞癌中的抗癌作用及其在大鼠肝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
[4].刘现忠,王轩.雷帕霉素抗排斥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移植中的应用[J].免疫学杂志.2014
[5].梁阔,刘爽,崔叶青,孙海晨,罗斌.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
[6].孙军刚.RNAi联合CTLA4-Ig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抗排斥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
[7].王谦.输注同基因BMSC联合脾组织移植对大鼠移植肝抗排斥作用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
[8].王谦,李立,李晓延,陈旭明.输注同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移植肝的抗排斥作用观察[J].山东医药.2009
[9].崔士华.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D].首都医科大学.2007
[10].王炜,刘彤,朱理玮,王鹏志.RNA干扰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