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的护理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的护理

潘丽俊(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外科辽宁大连1160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207-01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对104例经显微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总结经验。结果术后通过加强切口观察、精心护理,功能锻炼以及必要的出指导,已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显微镜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显微镜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大部分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少数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近年来,显微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1临床资料

本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56例,女性48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2周-25年。其中89例有不同成都的腰痛和下肢痛,间歇性跛行30例,下肢酸麻胀痛15例。有效消除症状82例,症状明显好转22例。日常工作活动均无影响。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显微镜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不影响劳动等优点,减少病人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配合[2]。

2.1.2体位训练: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防止因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导致尿潴留和便秘。同时指导患者练习俯卧位,以能坚持2小时为主,并指导正确的翻身方式,以便适应术中及术后的卧位。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卧位:保持平卧位6小时,以压迫伤口,利于止血。术后6小时可给予患者轴式翻身,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不能扭转,侧卧时用专门的翻身枕置于脊柱后。

2.2.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质、量。如果颜色变淡且量多并伴有头痛应考虑脑脊液漏出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2.2.3功能锻炼:术后直腿抬高锻炼,是预防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

2.2.3.1术后1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直腿抬高练习初次由30度开始,逐渐加大抬腿幅度,并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天30个开始。

2.2.3.2第2-3天引流量少于50毫升,拔出引流管后可以佩戴腰围离床活动,禁止做扭腰和弯腰活动。

2.2.3.3手术后7天可以开始腰背部的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开始用五点式,熟练掌握后,再改为三点式,1~2周后改为飞燕式。锻炼开始时应由护士指导协助并讲解动作要领和锻炼次数、锻炼时间,以防不正确锻炼产生副作用。

2.3出院指导:坚持腰背肌及肢体功能锻练,避免弯腰、扛物、挑担等重体力活动。床垫最好选择卧硬板软垫床,起床前先戴上腰围,躺下后再脱腰围。恢复期禁止负重,定期回院复诊。

3讨论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较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剥离组织范围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患者术后恢复快,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成功与许多因素有关,护理方面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护理工作重点将从生活护理转到基础护理与功能锻炼指导相结合的护理上。适时转变护理模式,突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护理内容,能够使患者尽快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

参考文献

[1]王春生,张维斌.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进展。颈腰痛杂志,2010,31(5).

[2]张朝跃.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8-64.

标签:;  ;  ;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