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陈婷,黄中豪,黄乘明,周岐海,韦华

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陈婷,黄中豪,黄乘明,周岐海,韦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叶猴,栖息地利用,喀斯特石山

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黄中豪,黄乘明,周岐海,韦华[1](2019)在《广西弄岗黑叶猴栖息地选择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对广西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进行行为观察,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并收集猴群的栖息地利用数据,分析黑叶猴对喀斯特石山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黑叶猴对不同山体部位的利用有显着性差异(χ~2=43.063,df=4,P<0.001)。黑叶猴对崖壁的利用频率最高(占总记录的36.67%±9.44%),其次是山坡(32.30%±9.57%),对山脚(14.15%±5.01%)、山顶(11.24%±8.42%)和平地(5.63%±2.92%)的利用较少。分析发现,黑叶猴对山体部位的利用没有显着的季节性差异(山顶:Z=-0.160,P=0.837;崖壁:Z=-0.320,P=0.749;山坡:Z=-0.480,P=0.631;山脚:Z=-1.601,P=0.109;平地:Z=0,P=1)。黑叶猴将崖壁作为主要的休息场所,山坡和山脚为主要的移动和觅食场所。黑叶猴对栖息地的利用受食物可获得性的影响。当食物中花的可获得性降低时,猴群增加对山脚的利用;当嫩叶可获得性降低时,猴群增加在崖壁移动的频率;当果实的可获得性升高时,猴群增加在平地觅食的频率。食物组成与黑叶猴栖息地利用也有关系。总体来看,黑叶猴对山顶的利用频率与花的觅食比例呈显着正相关;对山脚的利用频率与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呈显着正相关。猴群在山顶休息的频率随花和成熟叶的觅食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在山脚休息的频率随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猴群在山坡觅食的频率随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在山脚觅食的频率随嫩叶的觅食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另外,平均最低温度与猴群在平地觅食的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分析表明食物的分布和数量对黑叶猴栖息地利用有重要影响,黑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是在觅食利益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范元英[2](2017)在《唐家河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家域利用及栖息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所特有的,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目前仅限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的山地温带森林。岷山山系是川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然而长期以来,对该区域川金丝猴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报道,这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川金丝猴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0月,我们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群数量有138只个体的川金丝猴群的季节性家域利用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1)探索川金丝猴群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揭示影响唐家河川金丝猴家域大小及栖息地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3)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首先,基于200 m方格法(grid-cell method)的研究结果表明:(1)唐家河川金丝猴群全年的家域面积约18.64 km2,家域大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夏季家域面积最小为11.56 km2;秋季的家域面积最大,达到13.68 km2;而在食物匮乏的和寒冷的冬季,家域面积仅仅小于家域面积最大的秋季,有13.04 km2;春季家域面积(12.24 km2)在四季中为第叁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川金丝猴可获得性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食物资源的多样性所造成的。(2)不同季节中,川金丝猴群对家域各生境斑块的利用强度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对家域里的某些斑块具有一定的偏好性,这可能是由于生境斑块质量非均匀分布造成的。(3)与其它地区相比较,唐家河川金丝猴有着较高的种群密度(7.40只/km2),这表明其生境质量相对较好。其次,我们运用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主成分分析(PAC)对唐家河川金丝猴群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唐家河川金丝猴对栖息地选择具有季节性的变化,并且具有垂直季节迁移现象。(2)唐家河川金丝猴对栖息地的选择是受多种关键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春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海拔、坡位、距水源距离、植被类型、乔木平均高度、灌木高度、坡度和郁闭度共8个;影响唐夏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海拔、生境类型、坡位、乔木密度、郁闭度、乔木平均高度、乔木平均胸径、坡度共8个;影响秋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海拔、坡位、乔木密度、乔木平均胸径、灌木盖度、乔木平均高度、坡向共7个;影响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坡位、海拔、距水源距离、生境类型、乔木密度、郁闭度、乔木平均高度、坡向、灌木盖度共9个。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保护和管理措施和建议:(1)加强对原始植被的保护。(2)是对栖息地内川金丝猴的主要食源植物的保护。(3)建议在海拔相对较低、植被密度较低的区域,种植当地川金丝猴喜爱的食源树种。(4)加大对保护区内川金丝猴活动的科研监测力度。(5)建议加强保护区员工的培训,提高保护区人员的素质。(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白冰[3](2008)在《云南高黎贡山白眉长臂猿栖息地选择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隶属于灵长目(Primates)长臂猿科(Hylobatidae)。以眉毛呈白色区别于其它长臂猿的物种。该物种因种群数量稀少、分布区狭窄被列为中国国家I级保护种类。本项目选择高黎贡山分布的白眉长臂猿,通过对其生境利用及季节间和不同分布区间的比较研究,以深入探讨环境和人为干扰等限制因素对其生存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行为适应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也可以增加对白眉长臂猿栖息地利用的认识。调查于2006年3月24日-5月6日,10月19日-11月29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进行。每次设置利用样地和对照样地各30个,共设置样地120个,测量和记录24个因子。结果表明,白眉长臂猿在春秋季节都偏好在东坡活动,可能与它对避风的需要有关。它们春季偏爱栓皮栎和拟樱叶柃等乔木,秋季则较多地选择截果石栎和白穗石栎。因为秋季人为干扰较大,树冠面积更大的栎树可为白眉长臂猿提供连续的移动路线和较大的隐蔽空间。密度较大的竹灌层除了提供隐蔽环境和提高安全性外,还是白眉长臂猿春季重要的取食场所。藤本植物为白眉长臂猿在乔灌层之间活动提供了连接纽带。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白眉长臂猿对栖息环境存在着较强的季节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季节性的食物资源变化及人为干扰程度的变化相关。而长期生活在较高强度干扰的环境中,白眉长臂猿已对人类无危害活动和汽车鸣声等无害刺激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2007年3月9日至4月6日,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片区调查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行为。设置利用和可利用样地各30个。对定性因子的χ~2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表明,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阳坡)和中下坡位活动。定量因子分析表明,利用和可利用样地中共有5个因子存在显着差异(坡度、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坡度和藤本密度为影响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对地理空间的选择反应了避风的需求。在大塘,白眉长臂猿适宜栖息的植被有较高的均匀性。白眉长臂猿对高大乔木具有依赖性和选择偏好,对林下竹灌层的选择不高与植被分布均匀和人为干扰强度较小有关。藤本植物是白眉长臂猿在乔灌层之间活动的主要交通媒介和连接纽带。为了解高黎贡山不同分布区的白眉长臂猿是否存在生境利用差异,将大塘的春季的调查结果与赧亢春季的调查结果做比较。共比较了反映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和人为干扰的4个定性因子和19个定量因子。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塘影响白眉长臂猿春季生境利用的关键因子是藤本密度和坡度2个因子;影响赧亢与大塘白眉长臂猿的则是距空旷地距离、竹子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等3个因子。据地形因子分析结果,大塘和赧亢的白眉长臂猿对避风和趋阳坡有共同需求。比较两地白眉长臂猿对与植被结构有关的8个生态因子的利用结果提示,赧亢适宜白眉长臂猿栖息的生境呈破碎化分布,而大塘的植被均匀性和完整性较高。两地白眉长臂猿对优势乔木的选择都具有相同的外貌形态特征,即:树形高大、树冠连续、郁闭度高。具有这种特征的乔木可为它们提供更多的移动路线、更广的活动空间和更好的隐蔽条件。白眉长臂猿对两个分布区林下竹灌层选择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干扰强度不同所致;另一方面是对林下竹灌层的利用方式不同。藤本是白眉长臂猿在乔木层与竹灌层之间活动的主要交通媒介和连接纽带。人为干扰强度的不同亦是导致两地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大塘和赧亢的白眉长臂猿表现出适应性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期刊2008-05-01)

李伟[4](2007)在《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与种间栖息地利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是一个有着较长研究历史的传统研究领域。由于栖息地在物种保护计划中的重要性,现在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分布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原云南省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季节的栖息地选择调查研究,旨在弄清黑颈长尾雉生活史不同阶段的栖息地需求特点,探讨栖息地选择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及其意义。通过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红喉山鹧鸪(Arborophila rufogularis)等珍稀雉类的栖息地利用的比较研究,可以弄清同域雉类各自的资源利用方式、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而探讨资源利用分化方式、途径和意义。研究结果可以为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也可以丰富鸟类栖息地选择和群落生态学相关的理论。2004年2-4月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开展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与白鹇夜栖地调查,结果表明,海拔、距水源距离、栖枝高度、栖树高度、乔木密度和栖树胸径等6个因子差异显着,距水源距离、栖枝高度和乔木密度为区分两者夜栖地的主要判别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雉类均倾向夜栖在乔木层茂盛、灌木发达的树林中,选择高大乔木作为夜栖树,高的横枝作为栖枝;两者在夜栖地距道路距离因子上出现了分化,白鹇选择远离道路夜栖。两者夜栖地具有相似的地形特征,均是避风的东南方位,表明温暖的夜栖地微生境对于渡过早春寒冷的夜晚是有益的。它们均选择高大的夜栖树,这可能与其提供的路标或隐蔽作用有关。白鹇取食地与夜栖地分离,而黑颈长尾雉的则不分离。这表明人类活动(打猎、放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雉类的夜栖地利用行为。2005年3-4月在研究区开展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白鹇和红喉山鹧鸪的取食地调查。比较叁者春季取食地18个生态因子生态位宽度和重迭指数,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广适性(生态位宽度值>0.8)的取食地因子最少(1个),专一性(生态位宽度<0.1)因子最多(4个);白鹇居中(3个和2个);红喉山鹧鸪与黑颈长尾雉恰好相反(6个和0个)。黑颈长尾雉与白鹇生态位重迭指数≥0.5的因子数(5个)多于黑颈长尾雉与红喉山鹧鸪的(2个)和白鹇与红喉山鹧鸪的(4个);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种子密度的生态位重迭指数在3种雉类间均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雉类在坡向、乔木密度、草本层盖度、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等5个因子均无差异;在距空旷地距离、距道路距离和灌木层盖度等3个因子均有差异;而其余因子则是在不同的两个物种之间有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取食地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信息量达85.6%,白鹇的前6个达86.0%,红喉山鹧鸪的前5个达79.0%。影响这叁种雉类取食地选择的因子主要集中于前3个主成分。3种雉类间取食地因子差异状态呈镶嵌分布,意味着种间生态位呈分化状态。各物种优先选择的因子组合不同,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亦不一。2005年11-12月、2006年3-4月和7-8月,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分别对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栖息地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春季、夏季和秋冬季均偏向选择常绿阔叶林。春季偏向选择虎皮楠乔木(Daphnipnyllum oldhami)和疏叶蹄盖蕨(Athyrium dissitifolium)草本,回避选择绒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乔木、梳齿悬钩子(Rubus pectinaris)和糙叶斑鸠菊(Vernonia aspera)草本,对优势灌木不存在选择性;栖息地乔木层盖度显着高于可利用样方的;春季栖息地具有以下特征:乔、灌木层高大茂密;草本层盖度小;藤本植物丰富;向阳坡,距水源和空旷地远。夏季偏向选择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和多变石栎(Lithocarpus variolosum)乔木、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灌木和友水龙骨(Polypodium amoenum)草本;回避选择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乔木,滇山杨(Populus bonatii)、多变石栎和鸭脚黄连(Mahonia flavida)灌木,以及大叶冷水花(Pilea martinii)、蛇莓(Duchesnea indica)和糙叶斑鸠菊草本;栖息地较可利用样方远离水源地;夏季栖息地具有以下特征:乔木茂密、矮小,灌木层茂密、高大,藤本密度大,草本稀少,落叶层盖度大,向阴坡,距水源较近,距道路较远。秋冬季偏向选择厚皮香灌木,回避选择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乔木、滇山杨灌木和短肠蕨(Allantodia sp.)草本;栖息地样方较可利用样方乔木层盖度大,草本层盖度低,藤本密度大;秋冬季栖息地具有以下特征:乔木茂密、矮小,灌木稀疏,高大,草本层稀少,落叶层盖度大,高海拔,向阳坡,远离水源和空旷地。黑颈长尾雉不同季节的栖息地利用存在显着变化,仅坡向、坡度、落叶层盖度和藤本密度季节性差异不显着,其余均差异显着。判别不同季节栖息地样方的因子依次为乔木层盖度、灌木密度、乔木平均高度、距道路距离、距水源距离、灌木层盖度和灌木平均高度8个因子。多重比较和判别分析图均表明,黑颈长尾雉秋冬季和春季栖息地较相似,而与夏季栖息地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期刊2007-05-01)

张立,王宁,王宇宁,马利超[5](2003)在《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 5头雌象 (3头成年体 ,1头亚成体 ,1头幼体 )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 4 5 7种 ,组成 5种植被类型。旱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 35 6 7km2 ,该活动区域中有 3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分别是 3 6 5km2 ,2 79km2 和 3 2 9km2 ,象群对此 3个活动核心区域循环利用 ;在旱季亚洲象经常取食 19种野生植物 ,其中主要取食的有 8种 ,还取食 7种农作物 ,对农作物有一定依赖性 ,这种依赖的程度随着农田周围森林中野生食物丰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季雨林中亚洲象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雨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 18 4 2km2 ,该区域中只有 1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 9 0 8km2 。雨季亚洲象只取食 5种野生植物 ,另取食 5种农作物 ,农作物为其雨季主要食物。研究结果表明 ,思茅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 ,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 ,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 ,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邵晨,施时迪[6](2001)在《红腹锦鸡对夜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对夜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结果表明:红腹锦鸡的夜栖息场所主要为靠近山谷生长的常绿乔木,夜栖息树种主要为青冈栎、猴樟、红豆杉等;夜栖息时间在不同的季节中有差异,冬季明显长于春季;栖息地的地理特征中,海拔1000m左右、坡度30°~40°的生境对红腹锦鸡最为适宜。(本文来源于《台州师专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黄乘明[7](1998)在《白头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对栖息地选择利用与觅食生物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和觅食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于1996年2月至1998年3月在广西南部的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所辖的弄廪栖息地进行。本研究从弄廪喀斯特植被组成的多样性,白头叶猴对栖息地小区的利用,白头叶猴的家域,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及活动时间分配,白头叶猴的食物与觅食,食物的营养分析,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状况等方面对白头叶猴如何利用喀斯特栖息地,适应喀斯特栖息地以及对白头叶猴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探讨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及对这一仅分布在广西南部不足200平方公里的珍稀动物进行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白头叶猴的喀斯特石山栖息地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香农-威纳指数为6.152,均匀性指数为0.8439。第一次将喀斯特石山分成叁个小区,对白头叶猴利用不同的小区进行了研究,指出山脚部分是白头叶猴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首先就是要保护石山山脚部分的植被。 2.首次将立体家域的概念引用到灵长类的家域研究中,立体家域对栖息在喀斯特石山环境的白头叶猴有特别的意义。同时计算出白头叶猴的立体家域面积为53.49±9.68公顷,两相邻的猴群间的重迭面积为27.42-64.2%,平均日漫游为651.59±179.54 m,平均日活动面积为2.406±1.93公顷。 3.第一次研究发现白头叶猴的日漫游和日活动面积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表现为夏季短,冬季长。并提出对白头叶猴日漫游的影响主要有食物因素,气候因素等,其中气候因素是影响白头叶猴日漫游最重要因素,白头叶猴日漫游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是白头叶猴对亚热带气候和喀斯特石山地区气候的适应。 4.白头叶猴的洞外活动节律由8部分组成,休息占日活动时间的50.30%-80.92%,觅食占日活动时间的10.03%-23.21%,移动占日活动时间的6.248%-(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期刊1998-05-01)

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所特有的,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目前仅限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的山地温带森林。岷山山系是川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然而长期以来,对该区域川金丝猴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报道,这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川金丝猴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0月,我们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群数量有138只个体的川金丝猴群的季节性家域利用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1)探索川金丝猴群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揭示影响唐家河川金丝猴家域大小及栖息地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3)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首先,基于200 m方格法(grid-cell method)的研究结果表明:(1)唐家河川金丝猴群全年的家域面积约18.64 km2,家域大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夏季家域面积最小为11.56 km2;秋季的家域面积最大,达到13.68 km2;而在食物匮乏的和寒冷的冬季,家域面积仅仅小于家域面积最大的秋季,有13.04 km2;春季家域面积(12.24 km2)在四季中为第叁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川金丝猴可获得性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食物资源的多样性所造成的。(2)不同季节中,川金丝猴群对家域各生境斑块的利用强度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对家域里的某些斑块具有一定的偏好性,这可能是由于生境斑块质量非均匀分布造成的。(3)与其它地区相比较,唐家河川金丝猴有着较高的种群密度(7.40只/km2),这表明其生境质量相对较好。其次,我们运用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主成分分析(PAC)对唐家河川金丝猴群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唐家河川金丝猴对栖息地选择具有季节性的变化,并且具有垂直季节迁移现象。(2)唐家河川金丝猴对栖息地的选择是受多种关键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春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海拔、坡位、距水源距离、植被类型、乔木平均高度、灌木高度、坡度和郁闭度共8个;影响唐夏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海拔、生境类型、坡位、乔木密度、郁闭度、乔木平均高度、乔木平均胸径、坡度共8个;影响秋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海拔、坡位、乔木密度、乔木平均胸径、灌木盖度、乔木平均高度、坡向共7个;影响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坡位、海拔、距水源距离、生境类型、乔木密度、郁闭度、乔木平均高度、坡向、灌木盖度共9个。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保护和管理措施和建议:(1)加强对原始植被的保护。(2)是对栖息地内川金丝猴的主要食源植物的保护。(3)建议在海拔相对较低、植被密度较低的区域,种植当地川金丝猴喜爱的食源树种。(4)加大对保护区内川金丝猴活动的科研监测力度。(5)建议加强保护区员工的培训,提高保护区人员的素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婷,黄中豪,黄乘明,周岐海,韦华.广西弄岗黑叶猴栖息地选择与利用[J].生态学报.2019

[2].范元英.唐家河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的家域利用及栖息地选择[D].西华师范大学.2017

[3].白冰.云南高黎贡山白眉长臂猿栖息地选择利用[D].西南林学院.2008

[4].李伟.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与种间栖息地利用比较[D].西南林学院.2007

[5].张立,王宁,王宇宁,马利超.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J].兽类学报.2003

[6].邵晨,施时迪.红腹锦鸡对夜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J].台州师专学报.2001

[7].黄乘明.白头叶猴(Presbytisleucocephalus)对栖息地选择利用与觅食生物学[D].北京师范大学.1998

标签:;  ;  ;  

栖息地选择与利用论文-陈婷,黄中豪,黄乘明,周岐海,韦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