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硬币鉴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频法,固有频率,硬币,鉴伪
硬币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周凯宁,代伟,陶学鸣,李登峰[1](2015)在《声频法鉴别硬币真伪的实验方法与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声频法鉴别硬币,并基于此设计了检测装置。采用超声波换能器激励硬币受迫振动,通过声波探头采集音频信号,利用基于Lab VIEW的音频分析软件分析硬币固有频率,与真币固有频率数据比对,采集到固有频率符合真币固有频率为真币,反之为假币。真币固有频率数据的确定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真币固有频率,对数据进行高斯拟合获得固有频率分布范围。(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5年05期)
王娟,吴昊,付成伟,荆亚[2](2014)在《基于ARM的硬币鉴别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市面上假硬币的的流通,提出一种基于ARM的硬币鉴别系统设计。这个测试系统是一个复合测试系统,使用4个传感器,包括电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涡流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检测检测硬币的材质,厚度,直径信息。系统的信号采集电路以AD9480为主,实现硬币特征量的高速高效采集处理。采集处理后的硬币特征数据送入STM32,通过与其真币特征值的比较来实现硬币的鉴别。实践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18期)
于春晓,李艳英,祝根[3](2014)在《一种硬币鉴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我国现行流通硬币的鉴别系统。该系统以电涡流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为检测手段,以LM3S1138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设计并实现了对硬币面值的快速识别及实时显示、对假币的辨伪和清退,系统鉴别精度高,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4年09期)
[4](2011)在《假硬币的鉴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鉴别硬币真假的主要方法有直观对比法、测量称重法、图纹重合比较法、合金成分分析法、机读法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直观对比法。一、直观对比法直观对比法是指通过对真假硬币进行直接对比,根据真币的特征,发现可疑币的不同点,从而判定其真伪的一种方法。对比真假硬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其不同之处:(本文来源于《齐鲁钱币(第二期)》期刊2011-06-01)
杨晓伟[5](2011)在《基于FPGA和MCU的硬币鉴别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口在不断增多,货币的流通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小面额的硬币凭借其耐磨,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货币流通领域中使用的比率非常的大。随着生活中一些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售货机、投币电话机、公交自动售票系统的出现,硬币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多。然而,大量假币的出现使得在这些设备中安装硬币鉴别装置成了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低成本,高准确率的硬币鉴别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了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和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对硬币的材质,厚度,直径等信息进行检测。其中,高频反射式传感器负责检测硬币的材质、表面纹理等信息,低频透射式传感器负责检测硬币的厚度、直径等尺寸信息。通过低频传感器调理电路和高频传感器调理电路把硬币的这些信息转化为易于采集的电量单位,供系统的采集电路来采集和处理。系统的信号采集电路以FPGA为核心,依靠FPGA高速、高精度的特点,实现对硬币特征量的高速、高效的采集处理。采集处理后的硬币特征数据送入MCU,通过与真币特征值的比较来实现硬币的鉴别。本系统具有在线学习功能,能够对流通的所有种类的真币进行一次性学习,把真币的特征值存入MCU内部的EEPROM中,作为硬币鉴别的标准值。只要国家发行新的硬币,通过学习功能,该系统就可以对新版的硬币进行鉴别。(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1-03-01)
谭文,曹以龙,朱晓乾[6](2011)在《高准确率硬币鉴别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很多公共场合都使用了硬币流通自动化技术,由于硬币使用过程中无人监督,为了防范使用假币冒充真币,在硬币流通自动化设备中安装硬币鉴别器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详细阐述一种高准确率的硬币鉴别器设计及实现技术,该硬币鉴别器使用了双频段高频涡流传感器,速度加权算法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硬币鉴别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简单有效地鉴别出假币,同时不影响真币流通。(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1年05期)
朱晓乾[7](2008)在《高准确率硬币鉴别装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生活日益追求便捷,硬币流通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如:自动售货机、投币电话机、游戏机、公交自动售票等都是一系列典型应用实例。然而,在人们的素养尚未得到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使用假币冒充真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硬币流通自动化设备中安装硬币鉴别装置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市面上现有硬币鉴别装置,由于硬件结构或软件算法的技术缺陷,往往存在成本高且辨别准确率不高的现象。本文详细阐述一种成本低、准确率高的硬币鉴别装置的设计及其实现技术。该装置具有学习功能,通过对市面上流通的所有版本硬币进行一次性学习,把真币的材质特征保存在EEPROM存储器里,以此作为鉴别硬币真伪的根据。另外该系统还具有在线升级功能,当市面上发行新版本的硬币时,只需再次启动学习功能,就能把新币种的材质特征也存入EEPROM存储器,从而增加对新币种的鉴别功能。该硬币鉴别装置包括:电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核心控制芯片、阀门开关电路。其中,电磁传感器形成涡流效应,这是对真假硬币实现准确鉴别的关键传感部件,信号调理电路将涡流效应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得到的数字信号通过核心控制芯片进行实时处理,阀门开关电路通过继电器控制阀门的开关,以接收或退出硬币。本文在提高准确率方面做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在硬件方面使用双频检测方法,在软件方面使用速度加权算法,从而使识别伪币的准确率达到98.3%以上。(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1-01)
赵慧民,蔡宁[8](2007)在《一种基于多向量分析的硬币鉴别分类的实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硬币鉴别和分类的处理系统采用微计算机全程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8种硬币进行检验、辨别和分类处理。该系统采用检测磁感应的方法可同时有效获取多种硬币的材质变量参数,并通过多向量数据分析算法,对各款已设定硬币进行鉴别和分类。本处理系统对人民币硬币真伪分辨准确率高达99.99%,币值、币类分辨率达100%,每分钟可处理100枚以上的硬币,是人工处理能力的50倍。(本文来源于《安防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史春生[9](2004)在《鉴别硬币品相》一文中研究指出硬币品相指硬币币面保有的完美程度,对于收藏品来说,硬币品相等级关系重大,与收藏品的价格息息相关。 铸币品相等级评定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为描述分级法,根据硬币磨损情况可分为7个等级: 1.未流通/未使用/新品(UNC)。30倍放大镜(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04/03/11)
胡朝晖,张秀彬,秦证[10](2002)在《基于二级互补算法的硬币鉴别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涡流式传感器在硬币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互补型鉴别、识伪新算法。(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02年11期)
硬币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减少市面上假硬币的的流通,提出一种基于ARM的硬币鉴别系统设计。这个测试系统是一个复合测试系统,使用4个传感器,包括电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涡流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检测检测硬币的材质,厚度,直径信息。系统的信号采集电路以AD9480为主,实现硬币特征量的高速高效采集处理。采集处理后的硬币特征数据送入STM32,通过与其真币特征值的比较来实现硬币的鉴别。实践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币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1].周凯宁,代伟,陶学鸣,李登峰.声频法鉴别硬币真伪的实验方法与装置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2].王娟,吴昊,付成伟,荆亚.基于ARM的硬币鉴别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4
[3].于春晓,李艳英,祝根.一种硬币鉴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
[4]..假硬币的鉴别方法[C].齐鲁钱币(第二期).2011
[5].杨晓伟.基于FPGA和MCU的硬币鉴别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6].谭文,曹以龙,朱晓乾.高准确率硬币鉴别器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7].朱晓乾.高准确率硬币鉴别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
[8].赵慧民,蔡宁.一种基于多向量分析的硬币鉴别分类的实现技术研究[J].安防科技.2007
[9].史春生.鉴别硬币品相[N].中国商报.2004
[10].胡朝晖,张秀彬,秦证.基于二级互补算法的硬币鉴别系统[J].微型机与应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