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花蝽论文-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

南方小花蝽论文-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方小花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方小花蝽,西花蓟马,捕食作用,功能反应

南方小花蝽论文文献综述

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1](2019)在《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0.8、1.6和2.4 mg/L的吡虫啉,以蒸馏水为对照,对南方小花蝽进行处理;分别在西花蓟马密度为30、40和50头/瓶下探究不同吡虫啉质量浓度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功能的影响。【结果】在3个不同质量浓度吡虫啉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南方小花蝽捕食量的差异与吡虫啉质量浓度有一定的关系,突出表现在猎物密度为50头的处理中,吡虫啉质量浓度为2.4 mg/L时南方小花蝽的捕食量显着低于对照(P<0.05)。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和寻找效应在吡虫啉处理下有所下降,吡虫啉质量浓度为0.8 mg/L时影响不显着(P>0.05),吡虫啉质量浓度为1.6和2.4 mg/L时,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和寻找效应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数量和功能反应均有影响,在较低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吡虫啉质量浓度增加,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的捕食数量和控制作用降低。(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杨旭华[2](2019)在《转dsAsFAR抗中黑盲蝽棉花对南方小花蝽的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转Bt抗虫棉花的大量种植,不仅有效的控制了棉铃虫等重要鳞翅目害虫,而且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改进了田间生态环境。但随着种植棉花过程中农药使用的减少,多种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如半翅目的盲蝽类、烟粉虱等。由于对半翅目昆虫抗杀效果较强的Bt蛋白资源缺乏,并且盲蝽类害虫活动敏捷,化学防控效果有限,以植物介导RNAi的转基因棉花作为新型防控手段备受期待,与此同时,此类转基因棉花的安全性评估也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棉田中一种优势天敌昆虫,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靶标安全性评价生物。本研究以表达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fatty acyl-CoA reductase(FAR)基因dsRNA(dsAsFAR)的转基因棉花为研究对象,以南方小花蝽为非靶标评价生物,评估转dsAsFAR棉花对南方小花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南方小花蝽的转录组获得FAR(OsFAR)基因序列,全长1852bp,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17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sFAR与AsFAR亲缘关系最接近,其次为桃蚜、白蜡虫等。比对AsFAR和OsFAR发现,两者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61.6%,逐个碱基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序列并不存在连续18个以上碱基相同的片段,因此,dsAsFAR理论上不会影响南方小花蝽同源基因的表达。2.根据OsFAR序列和AsFAR序列设计引物,克隆AsFAR和OsFAR基因片段,并获得相关质粒。使用上述质粒和实验室已有的GFP质粒,合成3种dsRNA:dsAsFAR、dsOsFAR以及dsGFP。将dsRNA均匀混入人工饲料中,在0 h、12 h、72h后分别离心取上清液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72 h后上清液的凝胶电泳结果中dsRNA主条带明亮,说明dsRNA在南方小花蝽人工饲料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外,南方小花蝽在12 h后取食人工饲料次数明显减少甚至不再取食,表明人工饲料在长时间放置后不利于南方小花蝽的取食,最终确定在安全性评价试验过程中每12 h更换一次人工饲料。3.人工饲料中混入的dsRNA浓度为7μg/g。实验设置混入dsGFP、dsAsFAR和dsOsFAR溶液和等量的ddH_2O 4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南方小花蝽取食含有高浓度dsRNA饲料的次数和取食加入ddH_2O饲料的次数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即南方小花蝽对含高浓度dsRNA食物无趋避行为;以上述处理饲喂南方小花蝽3龄若虫,结果表明各组死亡率均较低且无显着性差异;各组4龄若虫龄期均在3.5 d-4 d之间,相互间无显着性差异;5龄若虫龄期dsOsFAR处理组与其它处理组间有显着性差异,相比其他组延长1 d;羽化后的雌雄虫数各处理间也无显着性差异,且各组雌雄虫比例接近1:1;dsOsFAR处理组试虫产卵量略低于其他各组,但无显着性差异;各组孵化率均在80.0%左右,无显着差异。各处理组OsFAR表达量经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sOsFAR处理组与其它各组相比OsFAR表达量显着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可通过取食获得外源dsRNA,生命表参数结果证明外源dsAsFAR对南方小花蝽无显着影响。4.将棉蚜分别饲养于转dsAsFAR棉花和亲本,并用于饲喂南方小花蝽,结果显示,南方小花蝽在取食两种不同条件下饲养的棉蚜后,其存活率、发育历期、羽化率、雌雄比、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无显着差异,表明转dsAsFAR棉花对南方小花蝽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宜儒,胡昌雄,段盼,陈国华,张晓明[3](2019)在《3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植物上南方小花蝽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杀虫剂对蓟马类害虫主要天敌昆虫南方小花蝽的影响,选取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种常用于防治蓟马的杀虫剂,采用触杀方法对昆明地区3种植物上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均对高效氟氯氰菊酯的敏感度最高,不同植物上成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0.577 mg/L、辣椒0.695 mg/L、锦绣杜鹃0.610 mg/L,若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1.855 mg/L、辣椒3.385 mg/L、锦绣杜鹃2.089 mg/L;对吡虫啉的敏感度最低,不同植物上成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8.024 mg/L、辣椒20.183 mg/L、锦绣杜鹃8.900 mg/L,若虫的24 h LC_(50)值为木香10.297 mg/L、辣椒22.607 mg/L、锦绣杜鹃10.338 mg/L。南方小花蝽若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低于成虫,且取食不同植物上蓟马种群的南方小花蝽对同一种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南方小花蝽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敏感性较低,应是蓟马类害虫防治中优先选择的杀虫剂,建议在田间使用杀虫剂防治蓟马时尽量避开南方小花蝽种群成虫发生高峰期,以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曾广,郅军锐,张昌容,叶茂,张涛[4](2019)在《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冷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冷藏的影响,在室内15℃下饲养7d作为低温驯化处理,研究了驯化后与未驯化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分别在4、6和10℃下冷藏其寿命、存活率和致死中时间(LT50)的异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进行低温驯化,南方小花蝽雌成虫的寿命都显着大于对照(25℃下饲养)。在10℃冷藏条件下,是否经过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寿命没有明显影响,但在4℃和6℃条件下,低温驯化能明显延长雌成虫的寿命,分别延长了80.7%和83.7%。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存活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同一低温冷藏温度下经低温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比未驯化的高。经低温驯化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在4、6和10℃冷藏时,其LT50分别比未经驯化的延长了30.0%、57.8%和40.4%。以上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的寿命具有可塑性,低温驯化有利于南方小花蝽的冷藏,6℃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长期储藏的温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曾广,郅军锐,张昌容,杨洪[5](2018)在《七种杀虫剂对烟蚜和南方小花蝽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对南方小花蝽安全的药剂,测定了烟田常用7种杀虫剂对烟蚜成蚜(浸渍法)的毒力及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药膜法)的毒性,并对南方小花蝽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处理24 h还是48 h,对烟蚜成蚜的毒力、南方小花蝽雌成虫的毒性均是啶虫脒最高,LC50分别为0.258和0.027 mg/L(24 h)、0.164和0.019 mg/L(48 h),苦参碱最低,LC50分别30.224和28.396 mg/L(24 h)、17.106和9.334 mg/L(48 h);对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的毒性以溴氰菊酯最高,吡虫啉最低,苦参碱和阿维菌素相当,仅大于吡虫啉。综合考虑毒性和安全系数,防治烟蚜时选用苦参碱和阿维菌素能更好的保护南方小花蝽,达到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曾广,郅军锐,张昌容,杨洪[6](2018)在《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捕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控制潜能,在25℃的条件下研究了南方小花蝽3龄若虫、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分别对烟蚜3龄若蚜、4龄若蚜和成蚜在烟草叶片上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不同龄期若虫与雌、雄成虫对不同虫龄及虫态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II圆盘方程.南方小花蝽各虫态均对3龄若蚜的捕食量最大,对成蚜的捕食量最小.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对3龄烟蚜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达0.5000,寻找效应最强为0.4766.研究表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捕食量大,捕食能力强,是烟蚜的有效天敌.(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骏,郅军锐,李顺欣,曾广[7](2017)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处理菜豆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对6种不同处理菜豆以及8种挥发物标样在不同浓度下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不论与干净空气、健康菜豆还是机械损伤菜豆相比,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为害的菜豆均有明显的正趋性;与健康菜豆相比,外源茉莉酸与水杨酸甲酯处理的菜豆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对雄成虫表现为明显的吸引作用。与机械损伤菜豆相比,外源茉莉酸与水杨酸甲酯处理的菜豆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有极强的吸引作用,但对雄成虫没有明显作用。在被测的8种挥发物单体不同浓度中,对南方小花蝽引诱作用最强的是浓度为10~(-1)μL/μL的乙酸叶醇酯、1-辛烯-3-醇、叶醛和浓度为10~(-3)μL/μL的1-辛烯-3-醇、叶醛,且雌成虫的选择率高于雄成虫。结果说明不同处理的菜豆叶片对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行为反应有明显的影响,挥发物单体的种类及相对浓度对南方小花蝽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昌容,郅军锐[8](2017)在《阶段性组合猎物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阶段性组合猎物在饲养南方小花蝽过程中的适合性,本研究用蚕豆蚜、阶段性组合猎物(1豆蚜和二斑叶螨)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研究发现,饲喂蚕豆蚜的成虫获得率最低为34.2%;连续2代饲喂阶段性组合猎物与混合猎物的成虫获得率均在80%左右。用阶段性组合猎物饲养的南方小花蝽第1代和第2代的未成熟期(15.30和15.28 d)都略长于混合猎物的14.71 d,但明显短于蚕豆蚜饲养的21.48 d。阶段性组合猎物饲养南方小花蝽连续两代的净生殖率(27.85、40.13)、内禀增长率(0.16、0.18)与取食混合猎物时的净生殖率(31.38)、内禀增长率(0.16)相差不大,均明显高于饲喂蚕豆蚜时的净生殖率(4.27)、内禀增长率(0.06),能够很好地满足南方小花蝽种群增长的营养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魏钦钦[9](2017)在《人工饲料对南方小花蝽生物学特性及捕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是农业生产中一类应用前景广泛的天敌昆虫。目前对南方小花蝽的研究多集中在人工饲养,高龄若虫死亡率高、卵巢发育差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本文研究了一种现有人工饲料(以蛋黄、蜂蜜、蝇蛆粉为主要成分)对南方小花蝽生物学特性和捕食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不同比例动物源食料(蚕豆蚜)短期处理南方小花蝽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全面评价饲料饲养效果、改进人工饲料和提高人工扩繁技术提供依据和指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人工饲料和自然猎物对南方小花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取食该人工饲料的南方小花蝽个体能够从初孵若虫发育成成虫并少量产卵,在低龄若虫阶段具有较高的存活率,而末龄若虫阶段出现大量死亡,表明对末龄若虫而言,自然猎物蚕豆蚜的营养质量优于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会降低南方小花蝽的繁殖力,雌虫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显着下降;若虫期和成虫期的取食经历对雌虫产卵力都有显着影响。2.人工饲料和自然猎物对南方小花蝽捕食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食物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四龄若虫、五龄若虫、成虫对蚕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在人工饲料组中,南方小花蝽五龄若虫及成虫对蚕豆蚜的理论最大捕食量为40、40头,自然猎物组为41、35,这表明食物类型对南方小花蝽五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影响不大。同时,南方小花蝽五龄若虫和成虫并不通过增加日捕食量来应对营养缺乏。猎物密度相同时,自然猎物组的南方小花蝽对猎物的寻找效应与人工饲料组相比无差异,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因此,本试验所用人工饲料充分改进后可用于南方小花蝽大量人工饲养。此外,低猎物密度下取食人工饲料的南方小花蝽可以更有效的发挥控害作用,且更易存活。3.不同比例动物源食料阶段性饲喂南方小花蝽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用动物源食料饲喂南方小花蝽四龄若虫,发现其四龄历期较饲料组显着缩短,而饲喂五龄若虫时,其五龄发育历期与人工饲料组趋于一致。在动物源食料短期处理中,各处理组五龄若虫存活率均能达到90%以上,表明人工饲料导致的南方小花蝽五龄若虫高死亡率可能是缺乏某种特殊的动物源营养因素引起的;动物源食料短期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南方小花蝽成虫获得率。四龄若虫动物源食料处理中,7日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卵巢管长度大多在700-1000μm,与动物源食料添量基本成正比,均高于饲料组666.79μm,但在高添量下仍然显着低于自然猎物组1066.45μm。五龄动物源食料短期处理中,在添饲数量为4头时卵巢管长度达到自然猎物组均值,当添饲数量超过8头时达到最值为1304.00μm,与终身取食自然猎物的南方小花蝽10日龄卵巢管(最长卵巢管)长1341.25μm无显着差异。表明南方小花蝽四龄若虫动物源营养对卵巢发育较人工饲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与动物源营养的添量密切相关。而五龄动物源食料短期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南方小花蝽卵巢发育质量,且一定量的动物源食料添饲能够加快雌成虫卵巢发育速率。(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顺欣[10](2017)在《外源茉莉酸诱导对菜豆—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蔬菜和观赏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危害严重、传播迅速,抗药性强。南方小花蝽是西花蓟马的重要天敌,但在生防过程中会遇到天敌对害虫控制力不足、发生时间不同步等问题。前人研究发现,使用外源茉莉酸能诱导增强植物的抗性并产生对天敌有吸引作用的挥发物。本研究以茉莉酸为外源诱导物质,以菜豆-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作为研究体系,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后对菜豆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茉莉酸处理的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的直接防御反应、对天敌南方小花蝽的间接防御反应、以及西花蓟马反防御的影响,以期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茉莉酸诱导菜豆叶片的生化抗性分别以1、0.1、0.01和0.001 mmol/L 4种浓度茉莉酸处理菜豆植株1 d、5 d和10 d后,菜豆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在1 d时和健康植株没有明显差异,但在5 d和10 d时显着低于健康植株。不同浓度的茉莉酸处理后,菜豆的蛋白质含量相互之间没有显着差别;菜豆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处理1 d后显着高于健康植株,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处理5 d后,仅JA 1处理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其余浓度JA 0.1,JA 0.01,JA 0.001处理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健康植株差异不显着,与虫害植株也无显着差异。处理10 d后,4种浓度处理下的菜豆叶片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茉莉酸和蓟马取食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健康植株,并随着茉莉酸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更快。JA 1、JA 0.1和JA 0.01处理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1 d时显着高于5 d,而第5 d与第10 d的处理差异不显着。可溶性糖含量在JA 0.001和虫害处理植株随着时间的延长显着降低。叶绿素含量在处理1 d时显着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处理1 d后,叶绿素含量在JA 1处理下降低程度最明显;在处理5 d和10 d后,低浓度的茉莉酸JA 0.01和JA 0.001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健康植株差异不显着,而高浓度JA 1、JA 0.1处理菜豆叶片的叶绿素水平显着低于健康植株。在不同浓度茉莉酸和处理时间下,叶片中单宁、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2.外源茉莉酸诱导菜豆对西花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西花蓟马2龄若虫取食1、0.1、0.01和0.001 mmol/L种浓度茉莉酸诱导的菜豆叶片后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升高。西花蓟马在取食JA 1和JA 0.1处理1 d和5 d后的菜豆叶片后,体内SOD活性显着高于取食处理10 d的;取食JA 0.01处理5 d后的菜豆叶片时SOD活性最高;而取食JA 0.001处理的菜豆叶片3个时间段下,西花蓟马体内SOD活性均无显着差异。西花蓟马体内POD活性在取食不同时间处理的菜豆叶片后均没有显着差异。取食JA 1和JA 0.1处理5 d后的菜豆叶片,西花蓟马体内CAT活性显着低于处理1d后的,而在取食JA 0.01处理1 d和5 d后CAT活性无显着差异。西花蓟马在取食JA 0.001和虫害处理的菜豆在3个时间段下CAT活性均无显着差异。西花蓟马在取食处理叶片后,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在3个时间段下均较对照均显着升高。在取食处理1 d和5d时的菜豆叶片后,西花蓟马体内羧酸酯酶(CarE)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取食健康植株的,而在取食处理10 d时的菜豆叶片上与取食健康植株,西花蓟马体内羧酸酯酶(CarE)酶活性没有显着差异。JA 1和JA 0.1处理1 d后的菜豆使得西花蓟马体内GST、CarE和AchE活性最高,而JA 0.01和JA 0.001处理5 d后的菜豆使得西花蓟马体内GST、CarE和AchE活性最高。3.外源茉莉酸诱导的菜豆对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行为反应及挥发物成分分析嗅觉仪测定表明西花蓟马对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植株选择率随着茉莉酸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并显着低于健康植株。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植株之间两两相互比较时发现,1 mmol/L的茉莉酸诱导植株使得西花蓟马的选择率显着低于0.01mmol/L和0.001 mmol/L的茉莉酸处理植株,以高浓度茉莉酸处理植株的驱避率较高。南方小花蝽对低浓度茉莉酸诱导植株和健康植株间的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随着茉莉酸浓度的增高,对茉莉酸处理植株的选择率增高。当茉莉酸浓度达到0.1 mmol/L和1 mmol/L时,南方小花蝽对茉莉酸处理植株的选择率显着高于健康植株。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植株之间进行比较时,南方小花蝽对0.1mmol/L茉莉酸处理的植株明显高于0.001 mmol/L茉莉酸处理的植株,在其它茉莉酸浓度处理之间的选择性差异不明显。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菜豆释放的挥发物,除了相对百分含量发生显着变化外,还检测到特异性挥发物组分。(Z)-3-己烯丙酸酯、2-异丙基-甲氧基毗嗦只有在茉莉酸处理植株中检测到。(Z)-3-己烯丁酸酯和(Z)-3-己烯基-2-甲基丙酸在虫害和茉莉酸处理植株中都有检测到,但在健康植株中没有检测到。4.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组合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为研究寄主植物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对西花蓟马及其天敌南方小花蝽的影响,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环戊醇3种挥发物,每种挥发物分别配成10-2和10-3μL/μL 2种高低浓度,再在相同浓度下等量两两组合或叁者组合成不同的混合物。通过四臂嗅觉仪测试了不同混合挥发物对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定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在两个浓度下对西花蓟马的选择行为均没有明显影响。乙酸叶醇酯+环戊醇、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环戊醇在低浓度时对西花蓟马没有明显作用,而高浓度时具有显着驱避性。(E)-2-己烯醛+环戊醇在低浓度时对西花蓟马有显着驱避作用,而高浓度时无明显影响。南方小花蝽被低浓度的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环戊醇显着吸引,但当浓度升高时,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对南方小花蝽有显着的驱避效果,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环戊醇则对南方小花蝽的选择行为无明显影响。乙酸叶醇酯+环戊醇和(E)-2-己烯醛+环戊醇不论在何种浓度下均对南方小花蝽的选择行为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说明不同混合挥发物的种类及浓度对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南方小花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转Bt抗虫棉花的大量种植,不仅有效的控制了棉铃虫等重要鳞翅目害虫,而且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改进了田间生态环境。但随着种植棉花过程中农药使用的减少,多种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如半翅目的盲蝽类、烟粉虱等。由于对半翅目昆虫抗杀效果较强的Bt蛋白资源缺乏,并且盲蝽类害虫活动敏捷,化学防控效果有限,以植物介导RNAi的转基因棉花作为新型防控手段备受期待,与此同时,此类转基因棉花的安全性评估也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棉田中一种优势天敌昆虫,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靶标安全性评价生物。本研究以表达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fatty acyl-CoA reductase(FAR)基因dsRNA(dsAsFAR)的转基因棉花为研究对象,以南方小花蝽为非靶标评价生物,评估转dsAsFAR棉花对南方小花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南方小花蝽的转录组获得FAR(OsFAR)基因序列,全长1852bp,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17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sFAR与AsFAR亲缘关系最接近,其次为桃蚜、白蜡虫等。比对AsFAR和OsFAR发现,两者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61.6%,逐个碱基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序列并不存在连续18个以上碱基相同的片段,因此,dsAsFAR理论上不会影响南方小花蝽同源基因的表达。2.根据OsFAR序列和AsFAR序列设计引物,克隆AsFAR和OsFAR基因片段,并获得相关质粒。使用上述质粒和实验室已有的GFP质粒,合成3种dsRNA:dsAsFAR、dsOsFAR以及dsGFP。将dsRNA均匀混入人工饲料中,在0 h、12 h、72h后分别离心取上清液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72 h后上清液的凝胶电泳结果中dsRNA主条带明亮,说明dsRNA在南方小花蝽人工饲料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外,南方小花蝽在12 h后取食人工饲料次数明显减少甚至不再取食,表明人工饲料在长时间放置后不利于南方小花蝽的取食,最终确定在安全性评价试验过程中每12 h更换一次人工饲料。3.人工饲料中混入的dsRNA浓度为7μg/g。实验设置混入dsGFP、dsAsFAR和dsOsFAR溶液和等量的ddH_2O 4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南方小花蝽取食含有高浓度dsRNA饲料的次数和取食加入ddH_2O饲料的次数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即南方小花蝽对含高浓度dsRNA食物无趋避行为;以上述处理饲喂南方小花蝽3龄若虫,结果表明各组死亡率均较低且无显着性差异;各组4龄若虫龄期均在3.5 d-4 d之间,相互间无显着性差异;5龄若虫龄期dsOsFAR处理组与其它处理组间有显着性差异,相比其他组延长1 d;羽化后的雌雄虫数各处理间也无显着性差异,且各组雌雄虫比例接近1:1;dsOsFAR处理组试虫产卵量略低于其他各组,但无显着性差异;各组孵化率均在80.0%左右,无显着差异。各处理组OsFAR表达量经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sOsFAR处理组与其它各组相比OsFAR表达量显着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可通过取食获得外源dsRNA,生命表参数结果证明外源dsAsFAR对南方小花蝽无显着影响。4.将棉蚜分别饲养于转dsAsFAR棉花和亲本,并用于饲喂南方小花蝽,结果显示,南方小花蝽在取食两种不同条件下饲养的棉蚜后,其存活率、发育历期、羽化率、雌雄比、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无显着差异,表明转dsAsFAR棉花对南方小花蝽无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方小花蝽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杨旭华.转dsAsFAR抗中黑盲蝽棉花对南方小花蝽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李宜儒,胡昌雄,段盼,陈国华,张晓明.3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植物上南方小花蝽的毒力测定[J].河南农业科学.2019

[4].曾广,郅军锐,张昌容,叶茂,张涛.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冷藏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5].曾广,郅军锐,张昌容,杨洪.七种杀虫剂对烟蚜和南方小花蝽的毒力测定[J].中国烟草科学.2018

[6].曾广,郅军锐,张昌容,杨洪.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捕食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张骏,郅军锐,李顺欣,曾广.南方小花蝽对不同处理菜豆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2017

[8].张昌容,郅军锐.阶段性组合猎物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效果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

[9].魏钦钦.人工饲料对南方小花蝽生物学特性及捕食行为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7

[10].李顺欣.外源茉莉酸诱导对菜豆—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相互作用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7

标签:;  ;  ;  ;  

南方小花蝽论文-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