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郑文明,郝彦光[1](2020)在《冶金设备油品管理初步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概括总结冶金设备油品管理实践。从油品的选用、检验、污染控制等方面阐述设备润滑管理对于减少设备事故、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杜雪岭[2](2020)在《从国际燃气轮机油品规格看燃气轮机油的发展》文中提出随着天然气发电的发展和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普及,燃气轮机设备在环保及提高热效率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国际上主要由GE、SIEMENS、MHPS等大型燃气轮机制造商占据主流市场,国内重型燃机制造主要采用和国际公司合作或技术引进模式进行。本文介绍了国际燃气轮机制造及发展情况,对主要燃气轮机制造商的润滑油品规格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其对油品的性能要求,提出燃汽轮机油的发展方向。
陈彬,刘阁[3](2020)在《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变压器油中含有微量水分会使其绝缘性能降低、加速油液的氧化劣化,导致变压器产生绝缘击穿等重大事故。首先根据微水含量在油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对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油液的电容传感分析、微波传感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几种在线监测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微水含量对油液理化性能影响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应用较广的油中微水含量电容传感在线监测方法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低;微波传感分析不太适宜于微量水分的测量;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可以进行油中微水在线监测以及定量分析。这些监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油液单一理化性能指标变化进行油中微量水分的在线监测,存在不完备性和冗余性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多变量信息融合的理化性能光谱特征在线监测新技术,可以全面综合实施解决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问题;所提出的新技术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油液多变量红外光谱特征的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我国由于水分污染而报废的油液再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为准确地监测油液中水分含量提供一种理论支撑。
牛罗伟[4](2020)在《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润滑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润滑油使用后产生大量的废润滑油,废润滑油的随意丢弃与燃烧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对环境的污染。如今石油资源紧缺现象越来越明显,国家对于环境的管理更加严格,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仍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且存在运行成本高,再生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高等问题。本文针对常见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此工艺对废润滑油中的水分与颗粒杂质可以一步分离,并且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本文采用油水分离膜工艺对废汽轮机油进行净化再生,使用自制实验室负压试验装置与中试设备对废汽轮机油进行过滤净化,考察了过滤压力、过滤温度与过滤时间对过滤通量的影响,对膜过滤前后的废汽轮机油作理化性能测试,考察膜过滤净化效果,选膜分离工艺参数为:过滤温度为50℃,过滤压力为-0.06 MPa。在此操作条件下,膜过滤废汽轮机油的通量为5.45 L·m-2·h-1,废汽轮机油过滤液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含水率降为70 mg·kg-1,ISO洁净度提高到17/15/≥10级,油泥氧化指数降为0,污染元素Si、Na与磨损元素Fe含量明显减少,过滤液的含水率与洁净度均达到常规润滑油的要求。经油水分离膜过滤净化后,废汽轮机油中的油泥、颗粒杂质与水分大大减少,再生油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为了弥补负压过滤的缺点,制作正压错流过滤设备对废液压油进行过滤净化。废液压油经膜过滤后,透明度大大提高,ISO洁净度提高到14/13/≥11级,优于新液压油ISO洁净度<18/15/12级的控制标准,油水分离膜对废液压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去除效果明显。并且油水分离膜对高含水率的液压油乳化油脱水效果明显,含水率为1900 mg·kg-1的乳化油经油水分离膜分离后,过滤液的含水率降为100mg·kg-1~200 mg·kg-1,对水的截留率达到了90%以上。本文还采用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的回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对油膜回收效率、收油率与回收油的含水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压力为-0.04 MPa~-0.06 MPa。在此操作压力下,收油率保持在95%以上,而含水率低于3.4%,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的回收效果显着。
万谦[5](2019)在《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制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石油基润滑油由于造成污染和资源不可持续而终将被替代。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研究开发绿色、可再生的润滑油基础油迫在眉睫。考虑到工艺成熟的大豆油和菜籽油等均为食用油,本文选择以非食用油蓖麻油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究了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绿色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改性设计,获得了一种低温流动性优良的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1.蓖麻油的成分分析及生物酶法制备环氧蓖麻油的条件优化。首先,采用GC-MS法对蓖麻油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蓖麻油酸含量高达86.16%,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39%。然后,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经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获得合成环氧蓖麻油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2℃、甲苯添加量为43 wt%、酶添加量为5 wt%、反应时间为18 h,蓖麻油酸添加量为8 wt%,过氧化氢与双键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环氧蓖麻油的环氧值可达5.20%,环氧转化率高达97.93%,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环氧蓖麻油结构进行验证。2.对环氧蓖麻油进行分子结构设计以改进其低温流动性。以6种不同结构的脂肪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己醇、正辛醇和异辛醇)为亲核试剂,对环氧蓖麻油进行开环,接着以丁酸酐、己酸酐为酰化剂,对6组开环产物分别进行酰化,得到12组不同分子结构的初级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OCLBO);分别对其倾点、运动粘度、粘度指数、热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蓖麻油的低温流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倾点均在-64℃-25℃之间;粘度指数高,均在129176之间;热氧化稳定性好,试样热失重10%的温度均在200℃以上,且热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含量极低,均在5%以下;其中12#OCLBO(异辛醇、己酸酐)的综合性能最为优异,其倾点为-64℃、V40℃=32.80 mm2/s、V100℃=6.109 mm2/s、粘度指数为136。3.添加Vanlube 7723抗氧化剂进一步改进12#OCLBO的抗氧化性能。当添加剂Vanlube 7723添加量为0.2%wt%时,得到的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CLBO)的热氧化稳定性最好,此时其闪点为226℃、粘度指数为128、V40℃=30.52 mm2/s、V100℃=5.67 mm2/s、倾点低于-54℃,以上参数均达到美军航空润滑油MIL-PRF-7808L的标准。同时,对比CLBO和矿物油VG 46的其它性质可以发现,CLBO拥有更为优异的极压性能(PB=863 N),且其抗磨性能(WSD=0.54 mm)和氧化安定性(T=24 min)均优于矿物油VG 46(PB=804 N,WSD=0.67 mm,T=20 min)。
黄丽娜[6](2019)在《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合成酯类润滑油由于热氧化稳定性好、润滑性能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对极性物质较好的溶解性等优点,成为润滑油研究的重要方向。酯类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气、金属等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发生氧化,从而引起油品变质,轻则影响润滑性能,重则形成油泥和漆膜,腐蚀机械设备,堵塞管路,加快换油频率,增加环境负担。因此,在酯类润滑油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抗氧剂以延长润滑油的寿命。目前最常用的润滑油抗氧剂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较小的分子量会使其热稳定性较差、易挥发,从而影响其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抗氧剂的热稳定性,减少挥发造成的物理损失,并提高抗氧化效率,是当前润滑油抗氧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期望通过有机抗氧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复合抗氧剂,包括通过无机纳米介孔材料对有机抗氧剂进行担载、原位包覆和有机抗氧剂修饰制备纳米材料几个方面。本论文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胶束模板上,制备得到介孔二氧化硅。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担载商用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研究了其作为抗氧添加剂对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抗氧剂经介孔二氧化硅担载后可以使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增长,减缓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有效抑制油品颜色的加深。当复合抗氧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的抗氧剂通过扩散进入润滑体系,并随着润滑油体系中有机抗氧剂的消耗不断向润滑体系扩散补充。此外,有机抗氧剂向润滑体系扩散后,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留下的空余孔道空间可以对油品产生的氧化产物进行吸附。在有机抗氧剂抗氧作用和介孔二氧化硅的缓慢释放和吸附作用的共同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2)选用介孔氧化铝进一步考察介孔材料与有机抗氧剂制备的复合抗氧剂对油品安定性的影响。首先以异丙醇铝为铝源,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得到介孔氧化铝。然后通过旋转氧弹测试仪、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介孔氧化铝担载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复合抗氧剂对酯类润滑油DIOS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的抗氧化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油品酸值、粘度和颜色的变化。复合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有机抗氧剂的缓慢释放和孔道结构对氧化产物的吸附作用。(3)为了提高复合抗氧剂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加入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原位合成二氧化硅包覆有机抗氧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包覆结构,有机抗氧剂的含量为70%。分散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DIOS基础油中的溶解分散性良好。通过旋转氧弹法、高压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对复合材料作为抗氧剂对酯类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酸值和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延缓油品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抗氧剂。(4)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含可反应官能团的受阻酚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DBHP),通过化学键修饰到无机纳米氧化锌表面(DBHP-ZnO),原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红外光谱和XPS谱图等结果证明抗氧剂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纳米氧化锌表面。由于微粒表面存在有机抗氧修饰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在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把DBHP-ZnO纳米微粒作为抗氧剂加入酯类油DIOS中,研究了其对润滑油抗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DBHP-ZnO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显着提高DIOS的氧化安定性。其抗氧机理是由于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纳米氧化锌与有机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协同作用。(5)为了提高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修饰剂选用工作温度较高,抗氧耐久性好的二苯胺类抗氧剂(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通过原位修饰技术中合成了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Panh)修饰的纳米氧化锌(Panth-ZnO)。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以及碱液添加量对其形貌的影响。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Panth-ZnO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
王建华,张博,许胜利[7](2019)在《海军舰船专用油料综合评定体系建设构想》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由近岸防御向近海综合作战和远海防卫作战转变,海军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建设思路也由研仿走向自主开发。为保证装备用油的安全性,急需同步建立适合我海军新装备特点的舰船专用油料综合评定体系,以完善和提升我军舰船专用油料检测评定能力。文章在剖析美俄等世界海军强国舰船专用油料性能评定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具有我海军特色的舰船专用油料综合评定法,从各专用油料的基本理化性能、模拟使用性能和综合使用性能三个方面明确了性能评定项目,提出了舰船专用油料综合评定法的建设方案。
夏泽华[8](2019)在《汽轮机油对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石化电力行业中大型汽轮机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工况的差异、结构的复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润滑油系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单纯地从机械外观等判断是无法找出问题所在的,这样就会给故障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对汽轮机设备及其润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解决,那么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主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油液监测技术和统计学中灰色预测理论研究汽轮机润滑系统的磨损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分析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对润滑系统中摩擦副的磨损类型和常见磨粒以及系统中常见的元素及主要磨损器件进行了分类和阐述;对油液监测技术中常用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确定本课题所采用分析方法。2.对某电厂2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在油箱处定期取样,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理化性能分析、元素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各项分析结果显示数值正常,该润滑油系统无明显故障。实验表明多种分析技术结合检测能够对润滑油系统实现有效监控。3.对某电厂3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定期取样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通过理化性能分析、元素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结合实验结果对设备中的磨损以及故障进行判断,推测润滑系统中的密封件和轴类零件出现故障,经设备检修后发现判断结果与实际检修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多种油液分析技术结合应用的优越性。进一步说明机械设备定期维护的重要性。4.选取壳牌L-TSA 46#汽轮机油的理化表征数据和元素光谱数据为特征信息。针对元素光谱分析中的铁元素,确定了理化性能中水分含量为最大关联参数,为磨损预测奠定基础。另外,借助于MATLAB系统建立了基于GM(1,1)模型的铁元素含量预测模型,根据后验比和小误差概率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为一级精度。除此以外,采用生成数列残差法对基础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并在原预测理论中引入修正因子?,建立修正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修正因子?为0.990,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
宋庆媛[9](2019)在《汽轮机油性能指标的中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测定方法》文中认为汽轮机油是一类重要的工业润滑油,其质量的优劣对于保持设备运转具有重要的影响。水分、酸值等理化性质的检测是评价汽轮机油的重要指标,可在判断其质量的同时间接反应机组的运行状态和预测故障。传统的检测手段虽然成熟但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不能及时反馈并采取有效措施。油液检测技术是伴随工业现代化而生的一门新的技术领域,在对新油的质量验收和在用油的理化监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汽轮机油失效趋势的前提下,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设备深入探究汽轮机劣化过程中官能团和失效组分,比较新油废油变化的光谱反映。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建立汽轮机油水分和酸值检测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回归方法分别建模,筛选光谱响应强烈的谱段或波数点,再经过最有效的光谱的预处理优化模型,尝试实现汽轮机油水分和酸值实时、在线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分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经过二阶导数后的偏最小二乘法模型最优。酸值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更好,说明酸值的变化呈现非线性的趋势,预测集相关系数能达到0.96。对比静态和动态的采样方式发现,酸性组分的分布更具有均匀性。从实验数据来看,建立相近的性质的汽轮机油两种或多种品牌的通用模型是可行的,为实现多指标多品牌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张志勇,阿茹娜,郭江源,禾志强[10](2018)在《风力发电机组齿轮油常见问题分析》文中认为分析齿轮油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和预防措施,探讨未来齿轮油监测的发展趋势。以更好地推动风电行业健康发展,推进风电机组润滑系统维护高效、合理开展。
二、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冶金设备油品管理初步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油品选用管理 |
1.1 油品选用的一般要求 |
1.2 油品的替代 |
2 油品的检验管理 |
3 油品的污染控制 |
3.1 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
3.2 污染控制措施 |
4 结语 |
(2)从国际燃气轮机油品规格看燃气轮机油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燃气轮机制造及发展 |
国际燃气轮机OEM制造商情况 |
燃气轮机发展趋势 |
燃气轮机油规格发展 |
国际燃气轮机OEM制造商油品规格 |
GE油品规格 |
SIEMENS油品规格 |
MHPS燃气轮机油品规格 |
结论 |
(3)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微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变压器油的危害 |
2 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的在线监测方法 |
2.1 电容传感分析 |
2.2 微波传感分析 |
2.3 红外光谱分析 |
3 含微水变压器油的理化性能及光谱分析 |
3.1 含微水变压器油的红外光谱 |
3.2 含微水变压器油的理化性能 |
4 学术思考与解决方案 |
5 结论 |
(4)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润滑油概述 |
1.2.1 废润滑油的组成 |
1.2.2 废润滑油的产生 |
1.2.3 废润滑油的处理方法 |
1.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 |
1.3.1 常规的单元操作技术 |
1.3.2 典型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
1.3.3 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进展 |
1.4 膜分离工艺简介 |
1.4.1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 |
1.4.2 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
1.4.3 膜分离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油水分离膜在废汽轮机油方面分离工艺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用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用品 |
2.1.3 油水分离膜的介绍 |
2.1.4 油水分离膜分离机理 |
2.2 膜分离性能表征分析方法 |
2.2.1 膜过滤通量 |
2.2.2 膜过滤截留率 |
2.2.3 润滑油的理化性能 |
2.3 废汽轮机油过滤试验及性能评测 |
2.3.1 废油过滤净化试验装置 |
2.3.2 压力与温度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
2.3.3 温度对废油过滤液中含水率的影响 |
2.3.4 废润滑油过滤前后理化性质分析与元素含量分析 |
2.3.5 膜污染与膜清洗测试分析 |
2.4 废油过滤净化中试试验 |
2.4.1 废油过滤净化设备 |
2.4.2 膜净化工艺中试通量变化 |
2.4.3 废油过滤净化设备经济性与适用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水分离膜用于污染的液压油净化工艺研究 |
3.1 污液压油质量评定 |
3.1.1 污液压油理化性质分析 |
3.1.2 污液压油元素含量分析 |
3.2 污液压油正压净化试验 |
3.2.1 正压净化设备 |
3.2.2 污液压油正压过滤后理化性质与元素含量分析 |
3.2.3 正压过滤通量变化 |
3.3 液压油乳化油过滤分离试验 |
3.3.1 乳化油的配置 |
3.3.2 温度对膜过滤乳化油通量的影响 |
3.3.3 温度对乳化油过滤液含水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回收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面油膜回收试验 |
4.2.1 操作压力对膜过滤煤油通量的影响 |
4.2.2 操作压力与回收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 |
4.2.3 操作压力对收油率的影响 |
4.2.4 操作压力对回收油中含水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制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润滑油概述 |
1.2 环境友好型润滑油 |
1.3 植物油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改性 |
1.4 蓖麻油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环氧蓖麻油的生物酶法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不同侧链结构的环氧蓖麻油的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复合改性探索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缩略语表 |
附录3 凝胶渗透色谱图(GPC) |
附录4 各项测试对应的国家标准 |
(6)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1 传统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2 新型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3 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4 抗氧剂的应用现状 |
1.2 酯类润滑油的氧化过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方法 |
2.1.4 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2.1.5 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2.2.2 介孔二氧化硅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2.2.3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4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DBHP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5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抗氧剂复合的抗氧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纳米微粒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介孔氧化铝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3.1.3 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方法 |
3.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介孔氧化铝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3.2.2 介孔氧化铝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及其抗氧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4.1.3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4.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4.2.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抗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BHP功能化的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DBHP-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5.1.3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5.1.4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5.1.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HP-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5.2.2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5.2.3 反应参数对DBHP-ZnO纳米微粒形貌的影响 |
5.2.4 表面修饰剂含量对DBHP-ZnO在DIOS中分散性的影响 |
5.2.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5.2.6 DBHP-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nth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6.1.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6.1.4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6.2.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6.2.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6.2.4 Panth-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海军舰船专用油料综合评定体系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设需求分析 |
1.1 装备用油发展的需要 |
1.2 舰船油料科研发展的需要 |
1.3 军队油料科研转型发展的需要 |
2 功能定位 |
3 建设原则 |
3.1 需求牵引, 特色分明 |
3.2 立足现有, 突出重点 |
3.3 统筹规划, 配套建设 |
4 建设基本思路 |
5 建设方案 |
5.1 军舰用燃料油综合评定法 |
5.2 军用柴油综合评定法 |
5.3 舰用汽轮机油综合评定法 |
5.4 舰用柴油机油综合评定法 |
5.5 舰船石油基液压油综合评定法 |
5.6 舰船水基难燃液压液综合评定法 |
6 结束语 |
(8)汽轮机油对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汽轮机油概述 |
1.3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概述 |
1.4 汽轮机润滑系统常见磨损 |
1.4.1 磨损理论介绍 |
1.4.2 磨损机理 |
1.5 汽轮机润滑系统常见磨粒 |
1.6 汽轮机润滑系统中常见元素 |
1.7 油液分析技术 |
1.7.1 理化性能分析 |
1.7.2 盘棒电极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
1.7.3 铁谱分析技术 |
1.7.4 各分析技术比较 |
1.8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8.1 油液分析技术研究动态 |
1.8.2 油液性能和设备磨损研究动态 |
1.8.3 灰色理论在油液分析中应用研究动态 |
1.9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0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油液监测技术的200MW汽轮发电机组润滑系统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监测对象 |
2.3 取样要求 |
2.3.1 取样点选择 |
2.3.2 取样时间确定 |
2.4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5 实验操作 |
2.5.1 粘度测试 |
2.5.2 酸值测试 |
2.5.3 水分含量测试 |
2.5.4 元素光谱分析测试 |
2.5.5 铁谱分析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1 粘度变化分析 |
2.6.2 酸值变化分析 |
2.6.3 水分含量变化分析 |
2.6.4 元素光谱分析 |
2.6.5 分析铁谱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油液监测技术的350MW汽轮发电机组润滑系统实验研究 |
3.1 监测对象 |
3.2 取样要求 |
3.2.1 取样点选择 |
3.2.2 取样周期选择 |
3.3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4 实验操作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粘度变化分析 |
3.5.2 酸值变化分析 |
3.5.3 水分含量变化分析 |
3.5.4 元素光谱分析 |
3.5.5 分析铁谱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灰色预测 |
4.1 前言 |
4.2 关联度分析 |
4.2.1 关联度概念及计算 |
4.2.2 原理与方法 |
4.2.3 油液监测数据关联分析 |
4.3 灰色预测 |
4.3.1 灰色理论概念与特点 |
4.3.2 模型优化 |
4.3.3 最佳修正因子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9)汽轮机油性能指标的中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轮机油检测 |
1.3 油液监测技术 |
1.3.1 监测内容 |
1.3.2 监测方法 |
1.3.3 在线监测 |
1.4 红外光谱在油液监测中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轮机油的劣化 |
2.1 汽轮机油运行指标的变化 |
2.1.1 水分的变化 |
2.1.2 酸值的变化 |
2.2 润滑油生产与组成 |
2.2.1 原油分馏 |
2.2.2 基础油精制 |
2.3 ATR-FTIR监测汽轮机油劣化及原因 |
第3章 红外光谱润滑油监测技术 |
3.1 原理 |
3.2 方法 |
3.2.1 建模回归算法 |
3.2.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3.2.3 异常点剔除方法 |
3.3 模型的评定指标 |
第4章 汽轮机油水分模型的建立 |
4.1 实验数据采集 |
4.1.1 实验仪器和方案设计 |
4.1.2 实验样品制备和数据采集 |
4.2 水分吸收波段的确定 |
4.3 水分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轮机油酸值模型的建立 |
5.1 实验数据采集 |
5.1.1 实验样品制备 |
5.1.2 数据采集 |
5.2 酸性物质吸收波段的确定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酸值动态模型的建立 |
5.3.2 两种品牌酸值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风力发电机组齿轮油常见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齿轮油性能 |
2 齿轮油常见问题 |
2.1 颗粒污染 |
2.2 水污染 |
2.3 齿轮油氧化 |
3 总结 |
四、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冶金设备油品管理初步实践[J]. 刘雨,郑文明,郝彦光.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21)
- [2]从国际燃气轮机油品规格看燃气轮机油的发展[J]. 杜雪岭. 石油商技, 2020(03)
- [3]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陈彬,刘阁. 高电压技术, 2020(04)
- [4]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D]. 牛罗伟.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5]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制及性能表征[D]. 万谦.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丽娜. 河南大学, 2019(05)
- [7]海军舰船专用油料综合评定体系建设构想[J]. 王建华,张博,许胜利. 润滑油, 2019(02)
- [8]汽轮机油对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影响研究[D]. 夏泽华. 东南大学, 2019(05)
- [9]汽轮机油性能指标的中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测定方法[D]. 宋庆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10]风力发电机组齿轮油常见问题分析[J]. 张志勇,阿茹娜,郭江源,禾志强.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