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莉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五星路376号兵团二中830002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图文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整合,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综合素质创新精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等学习领域。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图文资源,开拓学生视野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从而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授油画时我将西方的经典油画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感知、欣赏,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愉悦;在传授中国画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术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对学生创作指导时引入动画,学生露出了痴痴的表情,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动画发出由衷的赞叹,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创作的情境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整合
学科间的渗透和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一整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把学生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对社会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欣赏美术名作,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古人对诗书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历代人们所称道。从这里可以看出意境和画是融为一体的,无限的想像空间来自于文学作品,自古以来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艺术整体。
三、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美术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产竭的源泉。《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因此,必须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教育。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应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将公园、田野、村庄,小河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白黑蓝等色彩。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到美丽的公园、农贸市场、超市等观察写生,去感受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学生去做风筝,飞机、风车,然后去放飞,去迎风玩一玩,感受其中的乐趣;用制作的花墙纸、彩球、挂饰、窗花、拉花、剪纸等美化教室、校园和家庭环境等。他们会为自己感受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兴奋,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如我上《运动》一课时先展示一些不同角度、不同形态的运动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探索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接着让他们欣赏音乐,并讨论作品的内容及表现方法,然后启发他们尝试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现运动的形态。我还把学生熟悉的写生对象倒置、斜置,让学生做写生练习,做连环画接龙练习,让学生触摸质感不同的各种人物石膏和静物,把这些物体的线条节奏、冷暖感觉等用线条、明暗或色彩等手法表现出来。通过不断选择一种觉得充满新鲜感的方式进行训练,赋予了学生表达自我、发挥想像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程的美术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不放,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基础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