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委党校福建宁德352000
摘要: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现行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实用为目的、以实效为原则、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的引导作用,逐步形成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行小康社会的十三五目标。全面小康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亿万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和能动性的发挥。大力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障。
一、现行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薄弱的产业依然是农业,最滞后的领域依然是农村,最低收入的阶层依然是农民。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据统计,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接受系统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率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影响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和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质量,许多农民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
2.农民思想意识落后,缺乏主动学习和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有限,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主观上依赖政府和集体。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使许多农民对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和观望感,导致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识往往比较淡薄,缺乏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够积极、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不够认真等实际问题。
3.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体系、模式、师资、教材和考评等不能适应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要求。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教育方式落后单一,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缺乏研究,致使学校的教学与当地经济社会需求脱节、与农民生活脱节。这种学校定位的偏差,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在农民眼里可有可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受教育的短期化,忽视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对策
1.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教育思想,健全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体系。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为主,因势利导,鼓励工商企业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投入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并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等外资,调动社会力量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树立以实用为目的教育理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强调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有机衔接,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农民培训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岗位实践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要以农村为教育阵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符合本地民情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区域产业和经济的特点特色,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
3.树立以实效为原则的教育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管理和实用教材体系。建立由省、市科研院、所、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成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践经验、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培训教师团队,并颁发中央农广校聘书,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拥有一批较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资源。要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材改革,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按照“三面向”(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两适应”(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端正教育培训思想,并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努力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加强思想文化、科学技能及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4.树立以质量为教育生命的理念,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一定要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尊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教育发展的特点、规律,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的对策与措施。要建立科学的农民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质量评估,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教学比重,拓展和丰富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加实用新技术、市场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建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确保农民学习质量,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三、总结
全面推行小康社会贵在以人为本,培养新农民,把新农民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要通过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模式的革新,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质量,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因“市”因“势”利导,使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进而从总体上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