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进路论文-陈婧,向庆莲

手术进路论文-陈婧,向庆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术进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围手术期

手术进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婧,向庆莲[1](2019)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1例全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部粉碎性骨折是颌面外科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的一种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规范化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的配合方式与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朱清,王勇,刘玉娟[2](2019)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B组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C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结果 B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 05),A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 B组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 05),A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 B组术后脑脊液鼻漏、视力衰退、眼睛流泪、伤口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 05),A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以及鼻内镜下手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鼻侧切开术,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婧,向庆莲[3](2018)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1例全面部粉碎性骨折病人行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站在病人的角度,将人文理念贯穿于病人就诊的服务中,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为病人营造一个放松的治疗环境,使病人以一种较舒适的心理状态就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研究方法:该文总结颌下插管术中配合方法及术前术中术后优质护理方法研究结果:该全面部粉碎性骨折病人我们采用经皮颌下气管插管术全身麻醉,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结论: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的配合方式与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吴中兴[4](2018)在《口内进路切除髁突骨软骨瘤并同期手术矫治继发畸形的远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髁突骨软骨瘤常继发复杂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难以矫治。本研究旨在评价口内进路切除髁突骨软骨瘤并同期矫治继发牙颌面畸形的可行性和远期效果。研究方法:选取髁突骨软骨瘤患者6例,应用口内切口进行患侧下颌升支垂直切开、切除髁突病变并行游离升支后缘骨段上移重建颞下颌关节,同期通过正颌外科、轮廓整形等手术矫治继发牙颌面畸形。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长期随访,研究术后面型美观对称性、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功能、髁突高度及体积变化等指标,评估此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取得满意的颞下颌关节功能、咬合关系以及对称的良好面型。患侧重建髁突有一定的骨质吸收研究结论:口内进路切除髁突骨软骨瘤病变并行游离升支后缘上移重建关节功能和咬合关系稳定且良好。远期随访观察到有一定的骨吸收,但没有影响关节功能和咬合关系稳定。避免了口外进路的疤痕,而且同期矫正不对称畸形,本方法是治疗髁突骨软骨瘤的好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赵亚会,戴嵩[5](2018)在《中国唇龈沟进路手术与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疗效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唇龈沟进路与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鼻前庭囊肿术式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BM、CNKI、WanFang、PubMed、EMBASE、Google、Cochrane Library(截止至2017年12期),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纳入关于唇龈沟进路与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随机对照实验。对其资料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章数据,共有1619例患者,824例患者行唇龈沟进路手术,795例患者经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内镜下揭盖术的手术时间[MD=3.69,95%CI[3.50,3.88];出血量[MD=30.86,9 5%C I [3 0.4 8,31. 2 4];术后2 4小时疼痛[M D=3. 53,95%CI[3.31,3.74];住院时间[MD=2.25,95%CI[2.10,2.41];愈合时间[MD=2.14,95%CI[2.08,2.21];术后复发时间[MD=4.13,95%CI[2.45,6.97];均明显小于经唇龈沟进路手术(P<0.00001)。结论与唇龈沟进路组相比,鼻内镜下揭盖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等。鉴于本次研究仅限于国内文献,加之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影响,尚需更多国内外纵向、横向研究并给予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8年09期)

饶青锋,董博,闵敏,何国煌[6](2018)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及疗效。方法:回顾90例2014年2月-2017年12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鼻内镜手术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级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级和Ⅱ级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中,对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切除病变,减少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25期)

史可峰,杨冉,郑晓东,朱鹏志,方岩[7](2015)在《对比分析两种进路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进路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被给予胸腹颈叁切口行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观察组患者被给予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79±1.22)h低于对照组(4.33±1.51)h,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201.23±4.54)ml低于对照组(460.23±5.12)ml,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1.68±2.09)d低于对照组(16.87±3.04)d,观察组的住院费用(13753.1±232.1)元低于对照组(27753.2±320.1)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优势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5年07期)

叶周熹,杨驰,陈敏洁[8](2015)在《累及颞下间隙的颞下颌关节肿瘤的手术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颞下间隙(ITS)位于半侧颌面部中央,内含重要神经血管,既切除此间隙内肿瘤又保存颞下颌关节(TMJ)结构的手术进路是一项挑战。常见ITS进路包括侧方进路、前方进路和下方进路。对于不仅累及ITS还侵犯其他重要结构的肿瘤,需设计联合进路。目前,尚缺乏对切除累及ITS的TMJ肿瘤手术进路的总结。本研究通过回顾近年文献,综述累及ITS的TMJ肿瘤的手术进路。(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期刊2015年02期)

张卓,孟杨[9](2014)在《茎突切断术经颌下手术进路11例临床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寻一种优于传统口内进路与颈部横行切口进路的经颌下手术进路的茎突切断术术式。方法:通过改良后的茎突切断术新手术进路用于需行茎突切断术的11例患者。观察这种进路的手术野显露程度、术中寻找茎突情况、出血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利用新的手术进路均可很好地显露茎突,满足茎突过长手术的需要,术中沿茎突舌骨肌下段容易寻找过长的茎突,所有手术伤口均I期愈合,除1例术后有暂时性面神经下颌缘支轻度麻痹外均无神经功能方面的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茎突切断术经颌下手术进路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刘智献,李晓晖,王鹏,杨贵,李兴伟[10](2014)在《鼻丘上进路额窦手术可行性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丘上进路治疗额窦病变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将32例患者CT资料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叁维重建,在矢状位上分别测量"腋窝"中点和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至筛前动脉的距离,冠状位上测量中鼻甲垂直板与眶纸板之间的距离、鼻丘的高度。应用Sinuses TracheaⅠ软件重建额窦及其周围气房叁维可视结构。结合CT和上述数据,尸头模拟手术操作。结果:1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位于额窦口前缘或稍靠后。2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至筛前动脉的距离:左侧(15.31±2.82)mm、右侧(15.39±3.53)mm;"腋窝"中点至筛前动脉的距离:左侧(22.23±2.78)mm、右侧(22.30±2.80)mm;中鼻甲垂直板与眶纸板之间的距离:左侧(7.61±1.34)mm、右侧(7.80±1.40)mm;鼻丘的高度:左侧(8.33±2.14)mm、右侧(8.00±2.57)mm。以上每组数据左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叁维可视结构显示中鼻甲前端颅底附着点紧邻额窦口,其外下与眶纸板之间、鼻丘气房之上或上部区域仅为气房结构。结论:鼻内镜下鼻丘上进路额窦手术具有可行性,适用于孤立性额窦病变,可根据病变特点变通手术方式处理复杂额窦、额隐窝病变。(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20期)

手术进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B组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C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结果 B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 05),A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 B组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 05),A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 B组术后脑脊液鼻漏、视力衰退、眼睛流泪、伤口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 05),A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以及鼻内镜下手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鼻侧切开术,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术进路论文参考文献

[1].陈婧,向庆莲.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1例全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朱清,王勇,刘玉娟.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9

[3].陈婧,向庆莲.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1例全面部粉碎性骨折病人行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围手术期的应用[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4].吴中兴.口内进路切除髁突骨软骨瘤并同期手术矫治继发畸形的远期效果[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5].赵亚会,戴嵩.中国唇龈沟进路手术与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疗效Meta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

[6].饶青锋,董博,闵敏,何国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及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

[7].史可峰,杨冉,郑晓东,朱鹏志,方岩.对比分析两种进路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5

[8].叶周熹,杨驰,陈敏洁.累及颞下间隙的颞下颌关节肿瘤的手术进路[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5

[9].张卓,孟杨.茎突切断术经颌下手术进路11例临床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

[10].刘智献,李晓晖,王鹏,杨贵,李兴伟.鼻丘上进路额窦手术可行性影像学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

标签:;  ;  ;  

手术进路论文-陈婧,向庆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