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小城镇,推动经济迈上更高水平——河南省小城镇改革发展研讨会纪要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动经济迈上更高水平——河南省小城镇改革发展研讨会纪要

一、大力发展小城镇 促进经济上台阶──河南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芮[1](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魏唯一[3](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刘明辉[4](2019)在《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优先”是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抓手,对我国经济取得瞩目成就举足轻重。但是,城市集聚绝大多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光鲜背景下,也诱发了农村产业空心化、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农村从业人员女性化、农村环境治理无序化等系列“乡村病”。因此,城乡融合、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执本之举,亟待推进。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在多数时间处在分离状态。城乡统筹的发展路线在我国肇始于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强调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扭转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局面,补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对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其中,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城乡关系演变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数亿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加之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渐趋衰退、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以及农业生产的立体式污染等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冲击,构成了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极大挑战。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收益、破解农民增收困境以及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当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冲击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新一轮的新信息、新技术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产业融合已成为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向好,尤其是第二产业对农业的中间投入已有较大提升。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脱节、要素链脱钩、利益链不完善、融资难度大、税收支持力度不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严重束缚了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整体上看,产业融合链的断裂或融合体制的脆弱多可归结于市场、政府和经营主体三个层面。因此,本文在城乡关系演变背景下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我国走出传统产业分工、剥离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作为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并据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界定了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并据此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部分。基于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剖析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配置、主体功能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第三章构建“政府”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将政府支持和制度供给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概括为资源补充机制、信号传递机制、资源重置机制,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支持、产业确认与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第四章着重从“市场”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要素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可分解为要素流动瓶颈、要素集聚功能、交易成本等方面。第五章是从“经营主体”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主要通过竞争或合作博弈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表现为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密切利益链接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等。第六章厘清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历史经验,并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置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刻画了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事实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本文构建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七章是本文的实证检验部分。按照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设计变量、构建模型、整理数据、实证估计,本文得出了针对“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结论。第八章是国际经验借鉴部分,本文分析了日本、韩国、法国、荷兰、美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经验性事实,并从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分析了五个国家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第九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从本文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同时总结提炼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互动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五个结论。第一,政府的制度供给与政策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传递机制、资源补充机制与资源重置机制是政府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渠道,具体表现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权确认与保护以及创新金融支持等方式。第二,要素市场扭曲是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仍然滞后,诸多体制性障碍严重束缚了要素平等进入市场的程度,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信息机制的扭曲导致要素流动受阻、要素集聚受限、交易成本企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三,经营主体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博弈推动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主体面对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约束,从而经营主体采取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市场应对能力以及构建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四,我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政府、要素市场与经营主体等多方面着手。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本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中,可以看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并要大力促进竞争有效的要素市场形成,打破城乡之间的地区分割、完善市场作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巩固经营主体地位、强化经营主体功能,以及加速技术创新等。第五,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存在双向效应。城乡关系的分离、对立与阻隔会导致要素市场分割,进而导致要素市场机制扭曲,引发要素流动受阻,制约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由于缺乏新要素和新动能的注入,城乡融合发展则难以实现。随着城乡关系逐渐走向融合阶段,城乡产业开始趋于联动发展,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互动补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逐渐加速推进。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引导城市地区的资源和要素流向农村地区,开发并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产业空间、提升城乡经济融合程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基础上发现“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理论阐释和实践检验分析中探寻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城乡关系演变背景的梳理,本文提出“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理论及农业发展理论;第二,细化与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本文从政府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市场配置、经营主体功能三个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视角给出进一步的理论解释;第三,研究方法上的改进。本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计量模型的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部分,本文运用政策评估方法(PSM-DID)以及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方法上的改进。

郭海鞍[5](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温志雄[6](2017)在《中国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历史、成就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概述我国古代和近代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新中国建国后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实践的历史、成就和问题。论文将我国城镇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在归纳不同阶段城镇化思想以及阐述各阶段城镇化实践的历史、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各阶段的共性,从西方非正统经济学(heterodox economics)的视角对中国城镇化实践进行理论分析,以期提出一种不同于当前中国城镇化主流思路的设想,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有关城市化的思想争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社会的解体与重建;第二,城市职业结构的转变;第三,城乡设置的开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过程加快,城市化特征逐渐显现。随着国门的打开,外来意识形态和传统观念结构冲击下的知识分子开启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城市病”的反思。(2)出于应对“城市病”而引发的对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思考。第二部分阐述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9年)的城市化发展。新中国前三十年城市发展基本特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生产力落后的背景下,实行限制人口迁徙的户籍制度保障了城市规模,维持了低城市化率的现状,城市人口基本属于自然繁衍阶段,由户籍制度所引发的城乡福利差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改进的重点。这一阶段,我国首先提出的是“有重点地进行城市建设”的方针;按照“重工业立国”的理念,确立了一批大、中型城市。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大的波动,城市和乡村人口的迂回迁徙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率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上述因素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总体的城镇化水平几乎停滞不前。第三部分是对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归纳。改革开放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正式开启。城市建制标准更加科学,以经济总量和非农人口比重划分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实现了城市经济总量衡量标准从工农业总产值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转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开放实践在理论界引发了城市化思想的大讨论,讨论主题集中在:(1)是否实现城市化。形成了坚持不能实现城市化、实现城市化和“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等三种观点。(2)城市化的“大、中、小”之争。城市化发展模式存在着小城镇论、大城市论和多元城市论等三种观点,费孝通的“小城镇论”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指导理论。第四部分集中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和工业化失衡的局面逐渐扭转。转型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劳动力迁徙受限、资本土地利用率低。(2)社会公平性下降、社会矛盾增加。(3)环境和资源破坏大。(4)新城区建设问题。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成为转型时期学术界和政府考虑的重点。学术界对城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户籍制度。(2)土地制度。(3)关于城市规模的第三次争论。(4)关于城市治理、城市经营和城市统筹的讨论。(5)围绕这一阶段领导集体的城镇化主张的讨论。最后一部分是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非正统经济学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镇化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城镇化转型期主要参考借鉴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这套理论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应中国的现实。因此,本文从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就中国城镇化的目标、方法和步骤提出一套替代性的方案,以期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刘素姣[7](2017)在《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协调发展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是联结我国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的“接点”,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政治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石,“郡县治,天下安”。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了我国县域发展的落后和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城乡发展极不协调,既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通过促进县域的发展促进城乡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协调发展,成为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政策供给来完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作为一项旨在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供给,从1992年的“强县扩权”开始,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展开。随着改革向“行政省直管县”的高级阶段推进,其涉及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改革难度日益增大。目前,诸多省份的“省直管县”试点改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为“困境”中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从纷繁复杂的目标表述与利益诉求中,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浙江、河南、贵州三个代表省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样本,分别进行独立与聚类的分析发现:尽管三省份的改革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人事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财权事权划分的科学性和区域协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是各省份改革共同面临的、左右改革进度和影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效发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改革过程的衍生品,恰是改革的内容本质,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就会减效或流于形式,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触动旧有利益格局,使改革遭遇“困境”或“停滞”。因此,在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改革的初衷和正确方向推进改革,比智慧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中央顶层的授权、地方制度创新的激情和学界研究达成的共识。从三省份改革成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省直管县”体制成效的发挥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社会、地理等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省份或县域都适合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要依据城乡差异和相互关联的程度相机抉择。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与县域发展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契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调整省以下地方政府间权利与利益结构的高难度、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其解决的不是一时问题,因此其成效也不是一时可以衡量的。抓住改革的本质问题,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最优”为基本原则,一以贯之指引改革前行的理论线索,完善和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其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可概括为:“省管县”与“市管县”共存,“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基本公共服务统筹权逐步上移到省,公共资源及配置权更多下沉到县,进行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的科学划分,建设独立与合作并行不悖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范拥军[8](2016)在《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为政之道以农为先,农村承载着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厚重的内涵,是民族存续根脉、国家发展根基、人类衣食之源。郡县治则天下安,乡级政权机关是国家与农村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具有基础性、直接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特征。乡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没有乡级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为基础,吸收当代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在对中国传统治理理论扬弃的基础上,结合对“百村千户”(263个村2617户)农民的调查和对一些乡镇干部的调查访谈,深入剖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对乡级治理的诉求,结合中国乡级政治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现状,从四个维度对乡级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乡级治理的历史变迁。任何治理创新都不能脱离历史文化和已有的治理路径。在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经历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演变。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孕育了皇权、族权和绅权三权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乡村治理特质。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从清末乡镇自治制度创设到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的实践,其虽有历史局限性,但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富民强的有益尝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成功开展乡级民主治理。苏区民主治理从选举法创设到实践探索卓有成效。抗日根据地乡级民主选举富有特色,创造了画圈法、投豆法等选举办法。建国初期普选产生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级人民政府,乡级政府有效地开展土改和社会经济文化管理。从1958年到1983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这一治理模式超越了生产力,违背农民的意愿,扼杀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乡政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文化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历史性变革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大农业的历史性变革,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在农村较为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要求政府为其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农村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企业主、职业农民、农民工、村干部、传统农民等社会阶层,不同阶层利益诉求不同,新兴阶层参政愿望较强;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农村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深深地影响着乡级治理;农民的民主素养、法律素养、文化素养显着提高,对乡级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整体讲,农村生产力、生产方式、人口结构、社会阶层、农民素养等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既为乡级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乡级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要求构建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力生成民主化、权力运行法治化、利益表达制度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培育建设现代农村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现代治理能力。第三部分:剖析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入21世纪,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取消农业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渐凸显,在农村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路径依赖,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机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变化而创新,乡级治理仍然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如下: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一是治理主体单一,农民、新型社会组织处于被治理状态,缺乏参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乡级治理权力分割为“七站八所”,碎片化严重,缺乏整体性、协调性。二是考评体制不科学,治理客体评价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监督缺乏平台和制度保障。三是农民利益表达非制度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乡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法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扭曲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五是县乡关系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呈现“随意性”“人治化”。六是乡级官员权力产生机制存在缺陷。目前一些地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形式上是由党代会和人代会选举产生,实际上是由上级党政领导任命,造成了一些乡镇领导唯上级领导命令是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一是部分乡镇干部素质低,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有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不够,组织协调能力较差,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甚至少数乡镇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重。二是乡级治理主体在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能力不强。三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政治权益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供给公共产品能力不足,发展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精神家园能力较差。五是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村镇,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不够。第四部分:从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构建多元治理机制,为农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参与乡级公共事务管理、监督的平台和制度保障;科学界定乡级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责和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能力;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让群众成为考评乡镇干部的主体;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维护群众的话语权和正常利益诉求;依法界定县乡政府间权责,实现权责法定;理顺乡级政权机关与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构建现代国家和社会关系。乡级治理的中枢是乡级党委政府,推进乡级党政领导干部权力生成体制改革,是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以下路径:提升乡级干部的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治理的能力;提升乡级治理主体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具有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体系的美丽特色村镇的能力;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政治文明的能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涵养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精神家园的能力;维护乡村治安、化解乡村矛盾,应对乡村突发事件,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的能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综上所述,要通过创新乡级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多元、民主、法治、透明、高效的现代化乡级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美丽村镇建设,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相得益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廖永伦[9](2016)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李标[10](2014)在《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是一种向全社会快速地普及现代发展文明的方式,不可逾越。尤其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高度关联性,使得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这—增长动力的演进,以期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当今全球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全球化背景下这一浪潮的洗礼。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镇化在波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政治命令色彩”,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政府主导着以城镇人口比重测算的城镇化水平的升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着力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也使得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存的双重特征。仅仅从“自上而下”地发动城镇化这一层面考察,中国从政府角度发动城镇化的动机十分之强,也非常明显,这主要是源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的正向依存关系。回顾中国政府近两次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发现它们均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有着较强的关联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以应对这一强烈地负面冲击;二十年后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首先打出了“投资牌”,在“四万亿”的投资效应逐渐释放以后,中国经济再次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局,这使得中国政府又一次将关注点转向城镇化,在中共中央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四化”发展战略中,城镇化一词再次出现。表面上看,这两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似乎都是为了扩大国内需求与刺激经济增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确保增长都是这两次城镇化发展战略中不容置疑的要义,但是最近一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还包含着另一层意蕴——转型,这是与“小城镇、大战略”最大的不同之处。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50%。从世界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不仅是“农村主导型”社会向“城镇主导型”社会的转折点,也是“城市病”集中爆发的转折点。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过去多年城镇化粗放发展滋生的种种负面影响已到了不可回避的时期,希望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将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有机融合,再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经济的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并同步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由此,我们不禁想问:“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作为战略提出的,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战略呢?”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是践行新型城镇化的题中要义、加快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有效途径。那么,何为集约型城镇化呢?这个问题是在本研究的第三章中予以解决的。所谓集约型城镇化就是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基准,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以人的无差别化综合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内生和外生的多元因素为动力,最终实现城镇经济精明增长、乡村传统型的社会向城镇现代型的社会转变、现代文明城乡全面共享的和谐状态。在集约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布局日益紧凑、人口规模渐次合理、产业集聚度逐渐提高、产业集约发展和支撑能力逐渐增强、资源利用日趋集约、生态环境不断美化。因而,新型城镇化与集约型城镇化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或模式。在中国处于改革大潮的时代背景下,开展集约型城镇化的研究工作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基于此角度的城镇化研究成果并不多,是对这一领域的一个补充;从实践视角看,集约型城镇化是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本文对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九章,由基础分析、重点分析和总结分析三大部分组合构成,其中,重点分析共计六章的研究内容形成了总论-分论-总论的框架结构。基础分析部分由导论和文献综述两部分构成。第1章导论主要是简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是针对现有的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城镇化的基本问题以及集约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比较扎实的,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为根本目标的集约型城镇化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且仍然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需要处理哪几大关系;二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架构是怎样的一个组成、运作机理是如何的;三是,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如何测度和评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集约度如何;四是中国实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以及支撑体系又有哪些内容。重点分析部分由总-分-总框架结构的七章内容组成。重点分析的总论部分是本研究的第3章。这一章是最为重要的一章,是保障后续研究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理论研究分析。在这一章中,通过城、市、镇、乡村以及集约、集中、集聚、紧凑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引出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也不同于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要大于外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集约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另一方面,集约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体现,新型城镇化更适合作为一个总体性战略,而集约型城镇化则是实施这一总体性战略的具体操作途径或模式。重点分析的分论部分则是本研究的第4至7章。第4章从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四个外生性因素和五个内生性因素开始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大动力,即制度保障力、产业驱动力、资源支撑力与环境约束力。这四大动力并不是各自简单地对城镇化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交错复杂的相互联系,协同推动城镇化的集约发展,进而形成了推动集约型城镇化演进的、相互作用的四大动力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产业驱动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以及环境约束机制。分论部分的第5章是较为核心的一章,是对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研究。在该章中,本文构建了三层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1个指标构成的综合层,由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与环境共六个维度指标构成的维度层,由46个指标构成的基础层。基于这个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省域集约型城镇化呈现出差异化、梯度化、逆梯度化、不协调化的发展态势,并认为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多维的、综合的、区域协调的、可持续的一个过程。分论部分的第6章是比较重要的一章,主要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态势,这一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平稳发展阶段和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两个发展阶段中表现出了五个具体的特征:城镇化发展的增势强劲且持续、水平依然滞后、空间分散与集中共存、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域发展差异显着。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并制约着中国城镇化的持续与健康发展。这也是在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实践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五大问题:制度创新产品输出滞后、产业发展支撑强度不高、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薄弱以及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分论部分的第7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章,是使用了描述性统计和经验总结方法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中,寻找有利于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启示的分析研究。在这一章中,本文选取了英国、美国、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印度、韩国三个发展中国作为案例,从它们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总结出若干条宝贵的经验,并由此发掘了对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这些启示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六个方面上。本研究的第8章是重点分析环节的又一个总论,这一章在第3至7章的基础上对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总体性的战略分析。该章从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入手,阐述了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核心要点;更进一步对集约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支撑体系以及政策路径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要坚持人本城镇化为核心,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打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即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扁塔状”的宏观科层城镇体系结构,要形成协调发展的“五个中心、四足鼎立”的中观城镇区域格局,要形成“集约化、功能完备”的微观城镇内部有机统一的系统;同时,也要完善支撑体系建设,既要选择合理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也要加强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撑能力;另外,集约型城镇化这艘“巨轮”能否顺利航行,需要来自制度、规划、产业、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的。总结分析部分是由最后一章的内容构成。第9章是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后续展望。在该章中,我们对前文的各章研究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了几个基本的结论,如集约型城镇化的数理研究和微观机理研究需要加强、集约型城镇化是全面、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集约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集约型城镇化是布局合理与支撑强化的演进过程以及集约型城镇化的评价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另外,对后续研究需要着力突破的几个要点和几个方向进行了阐述,如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最优城镇人口规模、城乡共享成果机制。在共计九章的研究内容中,经过审慎思考后,笔者认为本研究可能存在如下五个创新点:一是,本研究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全面再界定、再释义。尽管已有少量学者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但他们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定义并没有同时涵盖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环境六个维度,只是集中于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加以阐释,而且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释义集约型城镇化。因此,基于城镇化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背景,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努力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再界定。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环境六个维度的和谐共生发展的过程,它要严格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科学规律,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要以人的无差别化综合发展为核心目标,要以内生和外生的多元因素为动力,最终实现城镇经济的精明增长、乡村传统型社会向城镇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现代文明城乡全面共享的和谐状态。二是,本研究对集约型城镇化、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区分。本研究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主要是指人口和产业向城镇的集中现象,而集约型城镇化不仅涉及人口和产业的内容,还包括了空间、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内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要大于、外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相较于其它类型的城镇化,集约型城镇化处于统领地位。尽管,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低碳、绿色、集约、智能的城镇化,”但是,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与集约型城镇化相比较,前者更适合作为一种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形成的、能够很好地体现前者本质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或模式。三是,本研究挖掘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和动力机制。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拥有四个动力,即制度保障力、产业驱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支撑力与环境约束力,而且这四个动力并不是各自简单地对城镇化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交错复杂的相互联系,协同推动城镇化的集约发展:制度总揽全局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次产也的集约协调发展及其结构转换为集约型城镇化提供了基本动力,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的集约、高效、充分利用则为集约型城镇化的提质扩容给予了坚实地支撑,生态环境约束则倒逼了制度设计、产业发展和资源使用的变革从旁策动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另外,本研究认为,在四大动力协同推进推动集约型城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四个机制,即制度保障机制、产业驱动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以及环境约束机制。四是,本研究设计了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选取的原则,为了全面反映集约型城镇化的本质,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具有三个层次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由1个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构成的综合层,由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资源维度、环境维度共6个维度指标构成维度层和由46个分项细类指标构成的基础层。五是,本研究对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完稿之际,作者对众多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的搜索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依然鲜有学者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本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下的综合评价结果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了四个显着的特征:省域的差异化、区域的梯度化、个别省(市)的逆梯度化、区域内外部的不协调化。另外,基于中国省域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认为: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多维全面综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区域协调的一个发展过程。

二、大力发展小城镇 促进经济上台阶──河南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小城镇 促进经济上台阶──河南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调查对象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2.1 本章研究目的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2.2.3 比较研究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2.3.3 分析结果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3.1 本章研究目的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3.2.1 概况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3.2.3 功能设置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3.3.1 概况
        3.3.2 功能设置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3.4 比较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4.1 本章研究目的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4.4.2 选址策划
        4.4.3 规模策划
        4.4.4 功能策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今后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目录
    附录A 问卷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城乡关系
        1.3.2 城乡关系演变
        1.3.3 农村产业融合
        1.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可能的不足
2.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2.1.2 二元经济理论
        2.1.3 产业组织理论
        2.1.4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2.1.5 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
    2.2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
        2.2.1 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
        2.2.2 要素市场配置
        2.2.3 经营主体功能
        2.2.4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的逻辑关系
    2.3 “三个维度”分析框架的说明
3.“政府”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3.1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关系辨析
        3.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1.2 政府、市场作用下的经营主体
    3.2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3.3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分解
        3.3.1 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
        3.3.2 基础设施建设
        3.3.3 公共服务平台
        3.3.4 创新金融扶持
        3.3.5 产权确认与保护
    3.4 小结
4.“市场”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4.1 要素市场机制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2 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
        4.2.1 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4.2.2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
        4.2.3 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
        4.2.4 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4.3 要素市场的竞争机制
    4.4 要素市场的信息机制
    4.5 小结
5.“经营主体”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5.1 政府与市场约束下经营主体理性行为分析
        5.1.1 政府与市场的约束作用
        5.1.2 双重约束下经营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经营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
        5.2.1 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5.2.2 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5.2.3 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5.2.4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之间的博弈分析
        5.2.5 概括性总结
    5.3 “经营主体”行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5.4 小结
6.中国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6.1 中国城乡关系与农村产业融合进程
        6.1.1 典型事实
        6.1.2 阶段划分
        6.1.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阐释
        6.1.4 概括性总结
    6.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6.2.1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典型事实
        6.2.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6.2.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6.2.4 概括性总结
    6.3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6.3.1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典型事实
        6.3.2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6.3.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6.3.4 概括性总结
    6.4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6.4.1 城乡一体化阶段的典型事实
        6.4.2 城乡一体化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6.4.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6.4.4 概括性总结
    6.5 小结
7.“政府、市场、经营主体”维度的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证检验
    7.1 理论推导
        7.1.1 两种极端情境的考察
        7.1.2 一般情境考察
        7.1.3 农业生产的考察
    7.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1 政府干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3.2 市场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3.3 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4 小结
8.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8.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1.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1.2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1.3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2.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2.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2.3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3.1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3.2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3.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4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4.1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4.2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4.3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5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5.1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5.2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5.3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6 小结
9.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
        9.2.2 大力促进竞争有效要素市场形成
        9.2.3 强化经营主体地位,优化经营主体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5)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2.5 小结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3.6 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6.2.1 推演的概念
        6.2.2 推演的作用
        6.2.3 推演的方法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6.3.1 容错的概念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7.5 小结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8.3.1 原结构加固
        8.3.2 新框架支撑
        8.3.3 安全核植入
        8.3.4 拆解再构造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8.4.1 形体隐于自然
        8.4.2 场所融于生活
        8.4.3 空间谋于发展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8.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历史、成就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工具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相关概念
        一、城市化
        二、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
    第五节 研究框架、技术路线与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本文的创新尝试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840-1949年)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起步阶段(1840-1900年)
        二、发展阶段(1901-1931年)
        三、战时阶段(1931-1949)
    第二节 近代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变
        二、城市治理结构的诞生——警察制度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城市化思想的演变——城乡关系思想
        一、有关“城市病”的讨论
        二、对“城市病”的反思与发展城市化的建议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的城镇化:1949—1979年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
        一、计划体制时期各阶段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第二节 1949-1979年中国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政策
        一、城市化政策的非一致性与不稳定性
        二、城市设置政策的波动性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1949-1979年中国城镇化的问题
        一、低速度、低水平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进程波动、大城市受到抑制
        三、城镇人口以自然增长模式为主
        四、城乡分割严重
第四章 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化的探索
    第一节 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演进
        一、1979—1995年城镇化发展状况
        二、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成就
    第二节 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理论探讨
        一、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确定
        二、城镇化政策措施
        三、城镇化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分离严重、城乡差距拉大
        二、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三、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两极化倾向严重
        四、城市化的资源环境代价大
第五章 1996年至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深化
    第一节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
        一、从城市化、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二、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成就
    第二节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政策的变化和争论
        一、户籍制度
        二、城市建制与规划
        三、土地制度的变化
        四、学术界围绕城镇化政策的争论
    第三节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城乡结构性失衡和城镇化的两极化
        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和城镇布局问题
        三、城镇化发展过渡依靠土地扩张
第六章 非正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问题
    第一节 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简介
        一、什么是非正统经济学
        二、非正统经济学发展简史
        三、非正统经济学的主体理论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一个社会供应过程
        一、作为非正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供应过程
        二、作为社会供应过程的城镇化
    第三节 非正统经济学的城镇化理论
        一、非正统经济学的发展观
        二、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的非正统经济学分析
        三、非正统经济学的城镇化理论
    第四节 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非正统经济学建议
        一、城镇化成效的判断标准
        二、遵循社会价值原则的城镇化发展
        三、政府的作用:干预自然演化过程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一) 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 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土地
        (三) 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包容性
        (四) 城镇化的指导理论不能是西方主流经济学
    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创新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3.3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城乡关系理论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西方学者城乡关系理论
        2.1.2 新中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理论及政策演变
    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基础理论综述
        2.2.1 管理层级理论
        2.2.2 政府分权理论
        2.2.3 府际关系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综述
        2.3.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动因和目标
        2.3.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条件及路径选择
        2.3.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对策及态度分歧
        2.3.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评价
    2.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2.5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对“省直管县”改革研究的启示
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
    3.1 相关概念及问题厘定
        3.1.1 “城乡协调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1.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3.1.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标厘定
        3.1.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路径厘定
    3.2 县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3.2.1 县域政治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3.2.2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2.3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对县域地位的影响
    3.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3.3.1 层级减少、权力下沉
        3.3.2 县域独立、极化衰减
        3.3.3 政府分权、资源下沉
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及聚类分析
    4.1 东部省份:浙江省的改革实践
        4.1.1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1.2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2 中部省份:河南省的改革实践
        4.2.1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2.2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3 西部省份:贵州省的改革实践
        4.3.1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3.2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4 三省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聚类分析
        4.4.1 改革背景、试点和模式选择比较
        4.4.2 改革制度设计比较
        4.4.3 改革成效比较
    4.5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分析结论
5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走向与要求
    5.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走向
        5.1.1 试点县选择:农业大县、贫困县、边远县优先
        5.1.2 路径选择:“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
        5.1.3 政策出口:“省管县”与“市管县”并存
    5.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新要求
        5.2.1 顶层授权、支持和包容地方政府创新
        5.2.2 地方政府职能切实发生转变
        5.2.3 学界研究开阔视野,长远规划
6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改革政策建议
    6.1 直管县机构设置与人事干部管理政策建议
        6.1.1 以“大部门制”为方向进行机构设置
        6.1.2 人事管理制度形成畅通的干部晋升通道
    6.2 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
        6.2.1 以“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为方向
        6.2.2 以“公共物品提供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为依据
        6.2.3 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
    6.3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6.3.1 以平等互惠为基础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6.3.2 以效率为原则建立政府间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二) 乡级治理、乡村治理、农村城镇化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理论
        (三) 国外基层治理理论
第一章 乡级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传统社会农村乡级治理及其特征
        (一) 夏商至隋唐乡官治理模式
        (二) 唐宋至清末的职役制模式
        (三) 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的特征
    二、清末至民国的乡级自治
        (一) 清末乡级自治的尝试
        (二) 民国时期的乡级治理
    三、中国共产党乡级治理的发展
        (一) 革命根据地的乡级治理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级治理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级治理
第二章 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乡级治理的影响
    一、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一)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 非农产业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影响
        (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二)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积极影响
        (三)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消极影响
    三、农村社会阶层变化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四、农民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一) 农民法律素养增强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 农民民主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三) 农民文化素养提高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第三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一、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
        (一) 乡级治理结构单一化和碎片化
        (二) 乡级治理职权界定不够规范化
        (三) 乡级治理权力生成不够民主化
        (四) 利益表达回应机制缺乏制度化
        (五) 信息公开缺乏真实性和常态化
        (六) 乡级官员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化
        (七) 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行政化
        (八) 县乡治理主体关系有待法治化
    二、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及其表征
        (一) 一些乡级干部素质差行为失范
        (二) 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不足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低
        (四)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能力欠缺
        (五)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力不够强
第四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
    一、构建农村乡级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
        (一) 构建乡级现代多元治理体制
        (二) 科学界定乡级治理主体职能
        (三) 健全乡级权力民主生成机制
        (四) 构建群众利益表达回应机制
        (五) 健全乡级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六) 完善乡级民主监督检查机制
        (七) 构建乡级多元并重考评机制
    二、构建治理主体层级间现代运行机制
        (一) 构建乡村之间良性互动机制
        (二) 构建县乡间法治化运行机制
第五章 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干部素质、培育现代治理能力
        (一) 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干部队伍
        (二) 培养乡级干部现代治理能力
    二、培育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能力
        (一) 打造现代特色宜居农村城镇
        (二) 构建农村城镇现代产业体系
        (三) 建设农村城镇现代服务体系
    三、培育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
        (一) 培育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二) 提升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能力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
        (四) 培育建设现代美丽乡村能力
        (五)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六) 涵养乡级依法依规治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视角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 关于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小城镇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目前研究现状及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笃行借鉴: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理论与模式
    2.1 几组概念辨析
        2.1.1 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
        2.1.2 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
        2.1.3 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
    2.2 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2.2.1 国外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2.2.2 国内就地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借鉴
        2.3.1 国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及启示
        2.3.2 国内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及启示
第3章 外在关联: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原因与理由
    3.1 城镇化道路选择
        3.1.1 关于城镇化道路的论争
        3.1.2 国家层面重视小城镇发展战略
        3.1.3 发展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性
        3.1.4 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就地城镇化道路是现实路径选择
    3.2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2.1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
        3.2.2 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3.3 小城镇与城市的关系
        3.3.1 小城镇与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3.3.2 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
        3.3.3 小城镇对城市的依赖与反哺效应
    3.4 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3.4.1 小城镇和农村的区别与联系
        3.4.2 小城镇对农村的依赖和反哺关系
第4章 内在建构: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举措与实施
    4.1 小城镇体系的构建
        4.1.1 中国城镇体系与城镇等级规模分类
        4.1.2 中国小城镇体系的区域特征
        4.1.3 小城镇体系构建
    4.2 小城镇发展类型与模式选择
        4.2.1 小城镇发展类型
        4.2.2 小城镇发展模式
    4.3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
        4.3.1 关于小城镇发展几组力量的概念辨析
        4.3.2 小城镇发展动力的基本因素
        4.3.3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4.4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4.4.1 小城镇规划
        4.4.2 小城镇建设
        4.4.3 小城镇规划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5章 制度供给:就地城镇化路径发展小城镇改革与创新
    5.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5.1.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历史进程回顾
        5.1.2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必要性分析
        5.1.3 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
    5.2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5.2.1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5.2.2 小城镇发展中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
        5.2.3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5.3 小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
        5.3.1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创新
        5.3.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
    5.4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
        5.4.1 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5.4.2 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及其作用
        5.4.3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
    5.5 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5.5.1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5.2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农村就地城镇化有国内外理论支撑和成功模式可资借鉴
        6.1.2 农村就地城镇化正在或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域成为一种趋势
        6.1.3 农村就地城镇化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6.1.4 小城镇发展要创新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
        6.1.5 必须着力进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6.1.6 应该强化保障推进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路径模式
    6.2 论文不足之处
    6.3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重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关于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的回顾
        2.1.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观
        2.1.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3 人口迁移理论
        2.1.4 中心地理论
        2.1.5 集聚经济理论
        2.1.6 城市发展理论
    2.2 关于城镇化基本问题研究的梳理
        2.2.1 城镇化内涵的国内外研究
        2.2.2 城镇化测度的国内外研究
        2.2.3 城镇化动力的国内外研究
        2.2.4 城镇化阶段的国内外研究
        2.2.5 城镇化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2.2.6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内外研究
    2.3 关于集约型城镇化研究的归纳
    2.4 简要的评述与展望
    2.5 本章小结
3 集约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集约型城镇化的界定释义
        3.1.1 基本概念的分类阐释
        3.1.2 集约型城镇化的涵义
    3.2 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3.2.1 人口居住的集中
        3.2.2 空间布局的集约
        3.2.3 产业发展的集约
        3.2.4 资源利用的集约
        3.2.5 生态环境的友好
        3.2.6 现代文明的共享
    3.3 集约型城镇化的参与主体
        3.3.1 建设者——个人
        3.3.2 策动者——企业
        3.3.3 统领者——政府
        3.3.4 补位者——第三部门
    3.4 集约型城镇化需要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
        3.4.1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3.4.2 城镇化与人的综合发展的关系
        3.4.3 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发展的关系
        3.4.4 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关系
        3.4.5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影响城镇化的外生和内生因素
        4.1.1 外生因素
        4.1.2 内生因素
    4.2 集约型城镇化的四大动力
        4.2.1 制度保障力
        4.2.2 产业驱动力
        4.2.3 资源支撑力
        4.2.4 环境约束力
    4.3 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架构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5.1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1.1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5.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层级
        5.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说明
    5.2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5.2.1 因子分析方法
        5.2.2 聚类分析方法
    5.3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1 因子分析的实证结果
        5.3.2 聚类分析的实证结果
        5.3.3 实证结果的评价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
    6.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6.1.1 两个阶段
        6.1.2 五个特征
    6.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6.2.1 制度创新输出滞后
        6.2.2 产业支撑强度不高
        6.2.3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6.2.4 资源承载能力薄弱
        6.2.5 生态环境约束趋紧
    6.3 本章小结
7 国外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及对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
    7.1 世界城镇化的整体概况
        7.1.1 世界城镇化的水平日益提高
        7.1.2 世界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
    7.2 三个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案例
        7.2.1 英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2.2 美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2.3 德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3 三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实践案例
        7.3.1 墨西哥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3.2 印度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3.3 韩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4 对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分析
    8.1 集约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
        8.1.1 集约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8.1.2 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8.1.3 集约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8.1.4 集约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点
    8.2 集约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
        8.2.1 科学合理的宏观城镇体系:“扁塔状”的科层组织
        8.2.2 协调发展的中观城镇格局:“多中心”的鼎立结构
        8.2.3 功能健全的微观城镇结构:“集约化”的有机系统
    8.3 集约型城镇化的支撑体系
        8.3.1 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
        8.3.2 物质与社会基础设施
    8.4 集约型城镇化的政策路径
        8.4.1 以创新的制度设计为保障,破除制度约束
        8.4.2 以合理的规划安排为指导,优化空间布局
        8.4.3 以集约的产业发展为动力,加快模式转型
        8.4.4 以高效的资源利用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
        8.4.5 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强化生态建设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展望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9.1.1 集约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9.1.2 集约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有效途径
        9.1.3 集约型城镇化是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9.1.4 集约型城镇化是布局合理与支撑强化的过程
        9.1.5 集约型城镇化的测度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9.2 研究的后续展望
        9.2.1 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
        9.2.2 集约型城镇化的最优城镇人口规模
        9.2.3 集约型城镇化的城乡共享成果机理
参考文献
研究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大力发展小城镇 促进经济上台阶──河南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4]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D]. 刘明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5]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6]中国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历史、成就与问题研究[D]. 温志雄. 云南大学, 2017(08)
  • [7]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刘素姣.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D]. 范拥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11)
  • [10]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 李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动经济迈上更高水平——河南省小城镇改革发展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