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分类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新分类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雅,张玉钧[1](2019)在《自然保护地的资源特征及新分类系统下的管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自然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何在此新体系下,对自然保护地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精细的分类管理?本文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资源特征,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19年11期)
杨丽华,冯晨,徐梅珍,孙志霞,康明[2](2019)在《新分类系统下长蒴苣苔亚科(苦苣苔科)细胞学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最新分类系统框架下对长蒴苣苔亚科(Didymocarpoideae)的染色体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长蒴苣苔亚科的细胞学研究仍存在不足,尤其在种级水平上的研究不足25%,且存在一些属的染色体数据空白的现象。在新的分类系统下,一些修订后的属染色体数目表现出一致性或更加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仍十分复杂,如汉克苣苔属(Henckelia)和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基于已有的染色体数据,对长蒴苣苔亚科内一些重要属的染色体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种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推测染色体数目的多倍化及非整倍化进化可能对各类群的物种分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今后利用基于D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才能深入地解析染色体的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种分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符龙飞,黎舒,辛子兵,温放,韦毅刚[3](2019)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中王文采旧分类系统与Weber新分类系统的名实更替》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引入分子系统学的观点和技术手段以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在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转置、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发生。众多物种的系统位置变迁、学名的更替变换对我国科研人员在国产苦苣苔科植物研究、成果发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和困扰。为协助不同学科方向的学者更好地理解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系统修订与变更前后的过渡关系,同时解决苦苣苔科分类系统发生的变化导致出现的大量相关拉丁学名和中文名错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自2011年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系统构建以来,中文科技论文中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称(包括学名和中文名,主要是学名)更替上出现的混淆问题,并据此展开分析。从学科和时间的角度看,2012—2017年,中文科技文献中修订前的属名仍然大量出现,以唇柱苣苔属为首,出现在园林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中药学等学科之中,但随着新分类系统逐渐被接受,旧学名出现的频度开始出现下降。进一步统一修订后的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学名和中文名,对于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高雅丽[4](2018)在《昆明植物所 提出东亚鼠尾草属物种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鼠尾草属为唇形科第一大属,全球980种左右,物种识别与鉴定极其困难,属下分类系统长期饱受争议。经过近7年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经典分类与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东亚特征成分研究组与日本、美国同行进行深度合作,对东亚鼠尾草物种进行了系统的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10-15)
范永明[5](2018)在《泡桐科植物形态变异及其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泡桐属Paulownia Sieb.&Zucc.植物为落叶乔木,稀常绿(常绿泡桐)。其自然分布和栽培区极为广阔,因速生、易繁殖、深根性、花序大,是园林绿化、农桐间作等应用广泛的优良树种之一。其木材质优、纹理通直、不翘不裂、是重要的特用优良经济树种之一。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利用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泡桐属归科及其分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未有定论。由于泡桐属植物具有遗传多样性、性状变异的连续性和种间杂交类群的差异性及不同学者对种群划分的差异,泡桐属归入紫葳科或玄参科便成为争议。为了准确阐明泡桐属归科问题,全面认识泡桐种间亲缘关系,本论文依据形态理论、模式理论、冬态理论等,同时查阅文献对泡桐属及其近缘属亲缘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恢复泡桐科的建议,并建立泡桐科分类系统。另外,在传统的形态学基础上,运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泡桐属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建立泡桐属分类新系统。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依据形态学等理论综合分析泡桐属与其近缘属的亲缘关系,提出恢复泡桐科Paulowniaceae的建议,并列举其科学依据,创建泡桐科新分类系统。该系统包括秀英花属Shiuyinghua J.Paclt.和泡桐属Paulownia Sieb.&Zucc.。(2)运用数量分类学方法选取泡桐属11种植物的22个性状,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泡桐属不同种类的Q型聚类及其性状的R型聚类分析。创建泡桐属Paulownia Sieb.&Zucc.新分类系统,将泡桐属分为:泡桐亚属原亚属subgen.Paulownia和齿叶泡桐亚属新亚属subgen.serrulatifolia Y.M.Fan,Z.X.Chen et T.B.Zhao,subgen..nov.包括:齿叶泡桐(华东泡桐)Paulownia kawakamii Ito。泡桐亚属又分2组:(1)泡桐组sect.Paulownia: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台湾泡桐Paulownia taiwaniana Hu et Chang、川泡桐Paulownia fargesii Franch.;(2)白花泡桐组sect.Fortuneana Dode: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山明泡桐Paulownia lamprophylla Z.X.Chang et S.L.Shi、宜昌泡桐Paulownia ichengensis Z.Y.Chen、鄂川泡桐Paulownia albophloea Z.H.Zhu、建始泡桐Paulownia jianshiensis Z.Y.Chen、楸叶泡桐Paulownia catalpifolia Gong Tong。(3)调查、收集,并整理出,秀英花属1种,即秀英花Shiuyinghua silvestrii(Pamp.et Bon.)J.Paclt.;泡桐属种质资源17种:1.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2.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3.川泡桐Paulownia fargesii Franch.、4.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5.山明泡桐Paulownia lamprophylla Z.X.Chang et S.L.Shi、6.宜昌泡桐Paulownia ichengensis Z.Y.Chen、7.圆冠泡桐Paulownia chengtuensis C.Y.Zhang et Y.H.Zhao、8.兴山泡桐Paulownia recurva Rehd.、9.台湾泡桐Paulownia taiwaniana Hu et Chang、10.齿叶泡桐(华东泡桐)Paulownia kawakamii Ito、11.鄂川泡桐Paulownia albophloea Z.H.Zhu、12.建始泡桐Paulownia jianshiensis Z.Y.Chen、13.楸叶泡桐Paulownia catalpifolia Gong Tong、14.米氏泡桐Paulownia mikado Ito、15.紫泡桐Paulownia duclouxii Dode、16.江西泡桐Paulownia rehderiana Hand-Mazz.、17.广东泡桐Paulownia longifolia Hand-Mazz.。(4)调查过程中发现2新种:1.并迭芽泡桐Paulownia seriati-superimposita Y.M.Fan,Z.X.Chen et T.B.Zhao,sp.nov.、2.垂果序泡桐Paulownia penduli-fructi-inflorescentia J.T.Chen,Y.M.Fan,Z.X.Chen et T.B.Zhao,sp.nov.。(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丁兰平,黄冰心,王宏伟[6](2015)在《中国海洋红藻门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研究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对我国海洋红藻门新的分类系统进行组织和完善,并阐述了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红藻门有2纲16目46科216属845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叁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190种、东中国海134种和南中国海702种,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190种、东海西区134种、南海北区246种和南海南区576种。(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黄冰心,丁兰平,栾日孝,孙忠民[7](2015)在《中国海洋褐藻门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组织和完善了我国海洋褐藻门新的分类系统,并阐述了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褐藻门有1纲13目28科74属378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叁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119种、东中国海30种和南中国海279种,在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119种、东海西区30种、南海北区128种和南海南区217种。(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丁兰平,黄冰心,栾日孝[8](2015)在《中国海洋绿藻门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组织和完善了我国海洋绿藻门新的分类系统,并阐述了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绿藻门有3纲14目25科57属287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叁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67种、东中国海27种和南中国海250种,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67种、东海西区27种、南海北区64种和南海南区230种。(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黄冰心,丁兰平[9](2014)在《中国海洋蓝藻门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文献资料,建立我国海洋蓝藻门新的分类系统,并分析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蓝藻门有5目20科56属161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叁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29种、东中国海18种、南中国海148种,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29种、东海西区18种、南海北区77种和南海南区96种。(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10](2014)在《Spine:AOspine胸腰椎损伤新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脊柱骨折分类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焦点,不仅便于同行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目前,国际上已经提出了很多分类系统,但还没有一种被普遍采用。已经提出的分类系统将不同的损伤特点作为分类的依据,比如损伤机制,骨折形态学特性,骨折稳定性的解剖学要素以及神经功能状况。McAfee等人对脊柱骨折分型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增加了临床医生对骨折形态学特性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为后来大量骨折稳定性研究和治疗方案的分类方法提供依据。在众多依据形态学特性进行分类的系统中,Magerl等提出的综合分类方法较为详细。Magerl分类法包含了对骨折解剖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4年01期)
新分类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最新分类系统框架下对长蒴苣苔亚科(Didymocarpoideae)的染色体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长蒴苣苔亚科的细胞学研究仍存在不足,尤其在种级水平上的研究不足25%,且存在一些属的染色体数据空白的现象。在新的分类系统下,一些修订后的属染色体数目表现出一致性或更加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仍十分复杂,如汉克苣苔属(Henckelia)和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基于已有的染色体数据,对长蒴苣苔亚科内一些重要属的染色体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种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推测染色体数目的多倍化及非整倍化进化可能对各类群的物种分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今后利用基于D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才能深入地解析染色体的进化模式及其对物种分化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分类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婧雅,张玉钧.自然保护地的资源特征及新分类系统下的管理策略[J].中国土地.2019
[2].杨丽华,冯晨,徐梅珍,孙志霞,康明.新分类系统下长蒴苣苔亚科(苦苣苔科)细胞学研究概述[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3].符龙飞,黎舒,辛子兵,温放,韦毅刚.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中王文采旧分类系统与Weber新分类系统的名实更替[J].广西科学.2019
[4].高雅丽.昆明植物所提出东亚鼠尾草属物种新分类系统[N].中国科学报.2018
[5].范永明.泡桐科植物形态变异及其新分类系统[D].河南农业大学.2018
[6].丁兰平,黄冰心,王宏伟.中国海洋红藻门新分类系统[J].广西科学.2015
[7].黄冰心,丁兰平,栾日孝,孙忠民.中国海洋褐藻门新分类系统[J].广西科学.2015
[8].丁兰平,黄冰心,栾日孝.中国海洋绿藻门新分类系统[J].广西科学.2015
[9].黄冰心,丁兰平.中国海洋蓝藻门新分类系统[J].广西科学.2014
[10]..Spine:AOspine胸腰椎损伤新分类系统[J].中国医药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