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临床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兰晓婷[1](2021)在《数字化种植印模精度研究及口腔修复病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口内扫描及3D打印树脂模型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精度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口内扫描及3D打印树脂模型和石膏模型的精度,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大范围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1.体外研究方法:以3种不同牙列缺损的上颌牙科树脂模型作为参考模型,使用3Shape D810模型扫描仪扫描参考模型1、2、3各5次,获得15个标准镶嵌语言(Standard Tessellation Language,STL)格式的数据,将该数据作为对照组;使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技术、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以及传统印模技术分别复制参考模型1、2、3各5次,获得的数据作为实验组。将以上STL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 2014),采用虚拟的三维坐标测量仪(Coordinated measuring machine,CMM)进行参考模型与测试模型种植体间线性间距的测量,计算各测试模型与参考模型种植体间距的平均线性偏差值((?)R)作为模型精度的评价方法,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参考模型1比较结果:(1)数字化模型(TM1)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1.089±0.049mm;(2)3D打印树脂模型(TM2)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0.726±0.032mm;(3)石膏模型(TM3)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1.262±0.044mm。1.2参考模型2比较结果:(1)数字化模型(TM1)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0.040±0.050mm;(2)3D打印树脂模型(TM2)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0.037±0.013mm;(3)石膏模型(TM3)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0.348±0.015mm。1.3参考模型3比较结果(1)数字化模型(TM1)种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0.036±0.014mm;(2)3D打印树脂模型(TM2)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0.024±0.009mm;(3)石膏模型(TM3)植体间的平均线性偏差为-0.317±0.028mm。结论:在本研究的体外实验中,与传统开窗夹板硅橡胶印模技术相比,采用数字化技术获得的模型种植体间的线性偏差值更小。然而受体外研究条件的限制,关于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能否取代传统印模技术应用于多牙缺失的牙列缺损情况尚不能下结论。2.临床实验方法:将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上颌多颗牙缺失的5例种植固定修复病例,其中2个单位连续缺失2颗植体支持的种植固定修复1例,3个单位连续缺失2颗植体支持的种植固定修复1例,3个单位连续缺失3颗植体支持的种植固定修复1例,7个单位连续缺失4颗植体支持的种植固定修复1例,9个单位连续缺失4颗植体支持的种植固定修复1例,采用谢菲尔德实验进行被动就位应力检查,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种植体与上部结构之间的密合性。结果:2.1缺牙数在5单位以内的3例病例采用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树脂模型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种植上部结构均能完全就位,冠与基台、基台与种植体边缘密合无间隙,邻面接触关系以及咬合关系良好,患者对修复体的颜色形态均满意。2.2缺牙数大于5单位的2例病例在3D打印树脂模型上试戴支架时,因为支架与多能基台之间出现肉眼可见的边缘间隙,最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结论:受临床病例缺乏的限制,关于口内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能否取代传统印模技术应用于多牙缺失的牙列缺损情况仍需要后续研究。第二部分无牙颌种植修复中数字化印模精度的系统分析和评价目的:尽管数字化印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领域,但由于无牙颌全牙弓缺乏解剖学标志,且需要扫描的范围大,关于无牙颌全牙弓数字化印模的精度是否为临床接受还未能确定。这项系统性综述的目的是评估无牙颌全牙弓种植修复中数字化印模的精度。材料和方法:以英文检索词“(fully edentulous OR completely edentulous)AND(digital implant impression OR intra oral scanning)AND(conventional implant impression OR traditional implant impression)AND(accuracy outcome 3D-deviation OR inter-implant linear distances)”为主题词或任意字段在电子文献检索平台即Pub Med、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文献检索平台进行高级检索,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体外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文章进行电子搜索,纳入的文献主要评估数字化印模和传统印模在种植修复中的精度比较,其次是精度的评估方法、口内扫描仪的类型以及种植体的角度对印模精度的影响。结果:在搜索到的280篇文章中,有11篇被纳入研究,其中有10篇文章为体外研究,1篇临床研究。对10篇无牙颌全牙弓体外研究进行定量分析,这些研究显示出很高的异质性价值,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效应大小。根据10篇无牙颌印模的体外研究,数字化印模和传统印模的精度偏差平均值为-6.86μm(95%的置信区间:-49.99,36.27),数字化印模名义上的偏差较小(P=0.76)。由于方法学上的异质性,1项临床研究没有包括在定量分析中。结论:基于体外研究的定量分析结果,与传统种植印模相比,数字化种植印模的精度更高。然而本研究仅对体外研究进行定量分析,关于数字化印模的种植修复临床应用精度,建议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验。
张洪哲[2](2020)在《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LPS诱导的成骨前体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MMP-9在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endodontalis LPS)诱导的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进一步探究MMP-9与口腔炎症发展的关系,从而为根尖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实验将培养的MC3T3-E1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P.endodontalis LPS刺激组(以下简称:LPS组),MMP-9过表达+P.endodontalis LPS刺激组(以下简称:oe-MMP-9+LPS组),MMP-9抑制表达+P.endodontalis LPS刺激组(以下简称:si-MMP-9+LPS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WB)检测不同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骨保护素(OPG)和骨钙素(OCN)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qRT-PCR和WB检测,与LPS组相比较,oe-MMP-9+LPS组的IL-1β、TNF-α、RANK、RANKL、TLR-2、TLR-4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降低(P<0.05),OPG和OCN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增加(P<0.05)。si-MMP-9+LPS组中IL-1β、TNF-α、RANK、RANKL、TLR-2、TLR-4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增加(P<0.05),OPG和OCN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一、MMP-9抑制了炎症环境中IL-1β,TNF-α,RANK,RANKL,TLR-2和TLR-4的表达。二、MMP-9促进了OPG和OCN的表达。因此MMP-9在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对成骨前体细胞起保护作用,这进一步提示MMP-9在口腔炎症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也为预防和治疗根尖周炎提供了新的线索与思路。
吕晔[3](2020)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牙周炎是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致使人们的饮食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牙周基础治疗是目前为止治疗牙周炎的首要和有效的方法。治疗前后牙周局部的临床效果颇为显着,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现如今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的重要部分便是对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干预。2型糖尿病是糖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多伴发牙周炎。已知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具体因果关系与机制不明朗。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的牙周炎症控制情况,以及重要指标脂联素含量和血糖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两组患者,实验组是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对照组是单纯患有牙周炎患者,各38例,对这两组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干预,治疗首先包含龈上洁治,其次是龈下刮治,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并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选取同一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颊侧牙周位点,运用袋底法采集患者的龈沟液。棉卷隔湿取样区域,将灭菌的吸潮纸尖轻轻放置在牙周袋的底部采集龈沟液后放入无菌的EP管里,然后置于-70℃存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来进行龈沟液中的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多项临床的牙周指标还要在治疗前后完成检查,其中牙周临床指标的检查包含牙龈指数、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临床附着水平。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牙周大表。另外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患者还需要另外采集提取患者龈沟液当天的空腹血测量血糖并且抽取5ml静脉血于EDTA采血管内,并且放置在-4℃保存。血液样本均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提取全血总RNA。再将外周血总RNA逆转录为cDNA,-20℃冷冻保存,备用。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检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单纯牙周炎患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组龈沟液中脂联素的表达均有所增多(p<0.05),其中牙周临床指标的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和附着丧失(CAL)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组空腹血糖值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脂联素表达含量的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口腔卫生得到逐渐改善,口腔保健意识增强。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促使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脂联素含量上升。牙周基础治疗也是控制单纯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症的重要手段,并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有一定的改善。
迟敬文[4](2020)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使用不同附件(无附件、水平矩形附件、垂直矩形附件、优化控根附件)远移磨牙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变化,探讨远移磨牙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不同附件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选取一名个别正常志愿者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图像,应用Mimics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初步得到上颌骨及上颌牙列的点云结构模型,保存为stl格式,将所得点云模型导入Geomagic中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隐形矫治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应用工程软件SolidWorks,在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进行三种不同附件进行设计制作,得到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之后在SolidWorks中进行模型装配,将得到的整体模型根据附件的不同分为四组:模型A-无附件;模型B-传统水平矩形附件;模型C-传统垂直矩形附件;模型D-优化控根附件。在两个中切牙的近中相交处设定坐标系,其中X轴代表水平向,Y轴代表矢状向,Z轴代表垂直向。三维坐标系以咬合平面为基础:X-Y(横切面)、X-Z(前后切面)、Z-Y(垂直面),X、Y和Z的正值分别代表了腭向、远中向和向的位移。记录位移测量标志点:第二磨牙牙冠的近中颊尖点和近中腭尖代表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和腭根点代表根方的位移;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代表其根方的位移;前磨牙和尖牙的颊尖点代表了其冠方的位移,根尖点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侧切牙及中切牙的切缘中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尖带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对四组模型进行约束定义、材料属性设定及网格划分后,模拟无托槽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0.15mm时,观察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牙齿的位移趋势的变化。结果:1.在水平向上,四组模型中第二磨牙均表现出冠部颊向移动、根部腭向移动的倾斜趋势。冠部位移和根部位移的最大位移量均位于C组,最小位移量位于A组;在矢状向上,D组的冠部和根部位移量为四组最小,C组的冠部位移量最大,但颊侧冠部位移量要远大于腭侧冠部位移量,表示在施加载荷后,C组的第二磨牙发生了近远中向的扭转移动趋势;在垂直向上,最大位移值位于C组的近中颊尖和近中颊侧根尖,最小位移值位于D组的近中腭尖和近中腭侧根尖。2.通过对整体的初始位移趋势观察得出,四组模型的第二磨牙均表现出远中倾斜移动的位移趋势,其中模型A和模型B的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移旋转中心)位于根分叉处,但位移最大值模型B比模型A大;模型C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腭根的根中三分之一处,在模型D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根上三分之一处。3.支抗牙均表现出向近中移动的位移趋势。与其他组相比,模型C中支抗牙的初始位移值最大。4.对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比较表明,模型B和D比模型A和C更均匀,其中模型D的应力分布最为均匀。结论:不同附件对于牙齿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四组模型中的第二磨牙均表现为冠向远中根向近中的顺时针倾斜移动趋势,优化控根附件组对于牙根的控制相对于传统矩形附件更好;传统垂直矩形附件组的第二磨牙的位移趋势为腭侧扭转倾斜移动;传统水平矩形附件组较无附件组的磨牙移动效率更高。
张煜雯[5](2020)在《颅面结构特征与牙列磨耗分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测量一般人群的牙齿磨耗量,初步研究牙齿磨耗的分布特征。(2)测量一般人群的牙齿磨耗量和颅面形态参数,以研究颅面结构特征对牙齿磨耗分布的影响。方法:(1)一般人群的牙齿磨耗量分布特征:选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103例成年正畸病人的术前数字化记存模型,利用3-matic Medical 13.0软件将3D模型放置于有标尺的坐标轴内,选取垂直于磨耗面的角度进行截图,将所截图片导入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中进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获得28颗牙每一颗牙的磨耗面积。以每颗牙的磨耗面积为基础,计算出全牙列的磨耗面积、上下颌切牙的磨耗面积、上下颌磨牙的磨耗面积、前牙平均磨耗面积、后牙平均磨耗面积以及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上下颌切牙,上下颌后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牙齿磨耗量,使用方差分析评估不同安氏分类间牙齿磨耗量是否存在差异。(2)颅面结构参数测量:利用Dolphin软件在头颅侧位片上描点进行头影测量,并从这些参考点和参考平面确定六个角度测量值,分别为:(1)ANB、(2)MP-FH(FMA)、(3)FMIA、(4)NP-FH、(5)U1-L1、(6)FH-Mx Occ Plane。应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这些头影测量参数与牙齿磨耗量的相关性。结果:(1)全牙列的总磨耗面积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于不同性别,总磨耗面积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46)。上下颌切牙的磨耗面积存在比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3),而上下颌磨牙磨耗面积(P=0.46)以及左右侧总磨耗面积(P=0.31)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上下颌切牙的磨耗面积(r=0.98,P<2e-16)以及上下颌磨牙磨耗面积(r=0.92,P<2e-16)之间的都存在显着相关性;左右侧总磨耗面积存在显着相关性(r=0.94,P<2e-16)。不同安氏分类的前牙平均磨耗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32),后牙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92)。对于不同牙位磨耗面积,可见尖牙的磨耗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磨牙、切牙、前磨牙。(2)ANB角与前牙磨耗面积(P=0.008)、后牙磨耗面积(P=0.014)以及总磨耗面积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性(P=0.002),而与前后牙磨耗面积(P=0.974)的比值不存在相关性。MP-FH(FMA)与前牙(P=0.048)磨耗面积存在相关性,与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17),但与后牙(P=0.686)及总体(P=0.232)的磨耗面积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FMIA与前牙平均磨耗面积无明显相关(P=0.324),但FMIA与后牙的平均磨耗面积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14);且FMIA与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P=0.294)以及总磨耗面积(P=0.06)之间都不存在相关性。NP-FH与前牙平均磨耗面积(P=0.834)和后牙的平均磨耗面积(P=0.372)之间均无相关性;且NP-FH与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P=0.97)以及总磨耗面积(P=0.562)之间都不存在相关性。U1-L1与前牙平均磨耗面积(P=0.174)与后牙平均磨耗面积(P=0.089)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U1-L1与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P=0.216)以及总磨耗面积(P=0.076)之间都不存在相关性。FH-Mx Occ Plane与前牙(P=0.1309)、后牙(P=0.7623)及总体(P=0.3481)的磨耗面积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148)。结论:(1)牙齿磨耗面积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是一种显着的增龄性变化;牙齿磨耗面积具有上下左右的对称性,但下前牙的磨耗面积要小于上前牙。安氏二类的总体磨耗面积相对较大。在所有牙齿磨耗面积占比中,尖牙的磨耗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磨牙、切牙、前磨牙。(2)ANB角与总磨耗面积以及前后牙平均磨耗面积正相关,角度越大,磨耗面积越大;MP-FH(FMA)与前牙磨耗面积呈负相关,提示下颌角越大,前牙磨耗越小;MP-FH(FMA)和FH-Mx Occ Plane均与前后牙磨耗面积的比值负相关,提示下颌角越大,或者说牙合平面越陡,后牙的磨耗就越明显;FMIA与后牙的平均磨耗面积呈负相关,提示下颌中切牙越唇倾,牙齿磨耗面积越小。
刘昌翠[6](2018)在《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上前牙内收前后牙根及牙槽骨变化的CBCT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技术分析成人安氏Ⅱ1类患者在拔牙内收后上前牙区牙根及牙槽骨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矫治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尽量减少医源性损伤。方法:选取安氏Ⅱ1类成年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24.8岁。所有病例均选择拔除两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两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矫治方案,统一选用AO高转矩金属自锁托槽(0.022英寸×0.028英寸),使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SWA)。治疗初期上下颌牙列常规排齐整平,后期均更换至0.018×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为主弓丝,运用Ⅱ类颌间牵引及滑动闭隙法进行上下前牙的内收。矫治过程中T0期(内收开始):上下颌牙齿排齐整平,已更换至关闭间隙所需要的主弓丝,弓丝放入时间1个月;T1期(内收结束):上下颌牙列间隙均已完全关闭,并且稳定1个月。所有患者分别于T0期、T1期拍摄CBCT,并对所获得的CBCT三维图像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上颌中切牙的内收量、上前牙牙根长度、上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高度,同时分别记录各病例T0期至T1期的治疗时间。所有数据的测量均由研究者一人完成,并在第一次测量2周后进行再次测量,前后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结果:1.上颌中切牙内收距离:内收后冠根均舌向移动,牙冠内收量(4.581±1.374mm),牙根内收量(3.414±1.260mm);2.牙根吸收:内收后上前牙牙根长度均减小,其中中切牙牙根吸收量(0.685±0.260mm),侧切牙(0.515±0.190mm),尖牙(0.465±0.292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牙槽骨厚度:除根尖区外,唇侧牙槽骨厚度内收后均增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腭侧牙槽骨厚度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区的变化与之相反,即唇侧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侧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牙槽骨高度:内收后上前牙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均下降,且腭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时间:对所有患者T0期至T1期的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平均为(8.45±1.25)个月。结论:1.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矫治患者上前牙内收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2.上前牙内收时牙槽骨并不能跟随牙齿移动进行1:1的生理性改建,牙槽骨改建表现为骨吸收大于骨增生,存在骨开裂、骨开窗等风险。
黄品[7](2018)在《电沉积法构建载金属离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临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载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层的理化特性、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探索仿生Sr/CS/G复合微球的形貌发生过程,探索其体外仿生矿化的能力及相应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电沉积法在纯钛片上制备载不同浓度锌离子(0 mM,0.5 mM,5 mM,50 mM)的壳聚糖/明胶复合涂层,通过荧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分析(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电子衍射(XRD)对涂层的形貌、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分析涂层的纳米结构、化学元素及成分组成、涂层形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等;通过拉力测试和剪切力测试对涂层的机械性能进行分析;涂层的离子释放动力学曲线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对不同时间段的锌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绘制而出;生物学性能的检测包括抗菌实验、生物相容性实验和成骨实验:1)抗菌实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与涂层共培养后,扫描电镜结合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抗菌效果进行分析;2)生物相容性实验和成骨实验采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涂层共培养,通过CCK-8与ALP实验进行检测。第二部分实验描述了不同形貌的仿生Sr/CS/G复合物的制备情况,并对制备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形貌的影响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研究了在不同外部参数(聚合物浓度,时间,EPD电流)下形貌的变化,其中着重探讨了壳聚糖和明胶对于成球形貌的调控作用。此外,本实验还探讨了 Sr/CS/G复合微球在不同等渗溶液体系中的体外矿化能力,采用XRD、SEM等检测对矿化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生物学实验比较材料在不同溶液中浸泡后的细胞反应。结果:第一部分实验化学表征测试的结果显示锌离子被成功载入涂层中,形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的复合涂层,其中的纳米颗粒可从涂层中缓释出来;XRD、XPS等测试结果显示涂层中生成了ZnO晶体,TEM对缓释颗粒的表征结果显示缓释的纳米颗粒呈核壳结构,为有机物包裹的氧化锌纳米结晶。机械测试结果表明锌的载入显着提高了涂层的拉力与剪切力强度。涂层的锌离子释放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可实现锌离子的缓释。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既可以抑制溶液中游离菌的生长,又可以抵御细菌在涂层上的黏附;且涂层的抗菌性能具有浓度依赖性,锌离子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体外细胞学实验表明适宜浓度的锌离子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与成骨分化,但高浓度的锌将抑制细胞的成骨活性。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壳聚糖和明胶有机模版的框架中形成了碳酸锶晶体;这种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是由Sr/CS/G纳米微球层层自组装形成的,复合分形生长的特点,在形态上具有自相似性;在分形生长的调控中,壳聚糖和明胶作为有机模版起着关键作用;壳聚糖引导晶体的分枝生长,而明胶控制了复合物的成球;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在不同的等渗溶液体系中矿化得到的产物不同,在PBS中在原有微球的基础上矿化产生了纳米级的SrHAp,在SBF中则可加速球形HA的生成;Sr/CS/G复合微球rBMSC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可以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其中,经过PBS诱导后的涂层可促进rBMSC的增殖和矿化。结论: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在钦片上形成了载锌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涂层;涂层中形成了锌的氧化物,并可通过纳米颗粒的形式释放出来。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同时可以体外促进成骨向分化。而通过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纳米涂层的构建,我们对涂层纳米结构的组装和形貌发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具备分形生长的特点,其体外矿化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和仿生矿化中有机模版的构建。
孙冠阳[8](2017)在《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与恒牙三维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瓷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突出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想的耐磨性以及独特的美学效果,修复类型主要包括全瓷贴面、全瓷嵌体、全瓷冠等。但是,全瓷修复体对临床牙体预备有严格的要求并需要选用合适的粘结方法与材料,否则容易出现瓷修复体边缘微渗漏甚至修复体脱落等不良后果。此外,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量显着大于传统修复体,由于现有知识对于恒牙三维形态结构认识不足而导致的露髓等牙髓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全瓷修复体预备后的牙齿三维形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的认识前后牙牙体预备后牙釉质、牙本质等不同组织裸露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粘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精确掌握牙体预备后牙齿剩余牙体组织距离牙髓的厚度及体积等重要参数,为改进临床牙体预备标准提供准确参数,上述工作对于提高临床修复效果、避免不良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文献中涉及到牙体预备与牙齿形态结构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测量手段比较落后,采用游标卡尺等手段仅能测量磨切厚度等简单指标;二是研究对象与临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以人工树脂牙为对象通过称重分析牙体预备量。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与测量,但尚未见有全瓷修复牙体预备与预备后牙齿三维形态结构方面的文献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人上中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Micro CT、逆向工程和3D打印等技术对贴面、嵌体和全冠三种类型全瓷修复体预备量、预备体粘接面积等参数进行系列研究,研究牙体预备与牙齿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操作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方法:收集15颗人离体上中切牙和10颗下颌第一磨牙样本,采用Micro CT和逆向工程软件对其进行扫描重建,随后将重建的上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模型文件进行3D打印,复制样本:每颗上中切牙各打印3个牙齿样本,共45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A组为全瓷贴面实验组,B组为全瓷冠实验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下颌第一磨牙每颗牙齿打印4个牙齿样本,共40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个:D组为全瓷冠实验组,E组为邻牙合全瓷嵌体实验组,F组为多面(MOD Mesial-Occlusal-Distal)全瓷嵌体实验组,G组为空白对照组。按组别对样本进行牙体预备,再次采用Micro CT、Mimics软件对预备前后样本进行三维扫描重建,使用Geomagic软件对各组样本牙体预备量、粘接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所有实验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成功重建出人上中切牙(全瓷冠、全瓷贴面)与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牙体预备后预备体三维精细模型,并首次对牙体硬组织预备量进行精确测量(采用公式:牙体预备量=(对照组牙冠体积-实验组牙冠体积)/(对照组牙冠体积-冠部髓室体积)×100%),结果如下:1)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量为(28.35±4.35)%,全瓷冠预备量为(56.93±3.47)%,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量约为全瓷贴面的2倍;两者差异显着(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相关性(P>0.01)。2)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牙体预备量依次为(36.21±6.42)%、(5.75±1.35)%、(11.93±1.76)%,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预备量>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预备量是MOD全瓷嵌体的3倍以上,是邻牙合面全瓷嵌体的6倍以上,三种全瓷修复体预备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功重建出上中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冠部牙本质核-牙根结构三维模型,并测量了人上中切牙全瓷冠、全瓷贴面、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粘接面积,具体参数如下:1)上中切牙全瓷冠的粘接面积为(128.85±11.73)mm2,全瓷贴面粘接面积为(97.15±9.98)mm2,两者差异显着(P<0.05);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体牙釉质粘接面积为(54.80±12.70)mm2,牙本质粘接面积为(42.35±9.62)mm2,牙釉质粘接面积>牙本质,牙釉质与牙本质粘接面积存在显着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全瓷冠和全瓷贴面粘接面积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和MOD全瓷嵌体的粘接面积依次为(169.96±10.56)mm2、(40.27±3.93)mm2、(81.94±3.45)mm2,全瓷冠粘接面积>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其中全瓷冠粘接面积约为MOD全瓷嵌体的2倍,约为邻牙合面全瓷嵌体的4倍,三组全瓷修复体的粘接面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牙釉质粘接面积为(29.96±5.79)mm2,牙本质粘接面积为(10.31±5.12)mm2,MOD全瓷嵌体预备体牙釉质粘接面积为(56.32±4.89)mm2,牙本质粘接面积为(25.57±6.11)mm2;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组内牙釉质、牙本质粘接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组间牙釉质与牙釉质、牙本质与牙本质粘接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MOD全瓷嵌体、邻牙合全瓷嵌体预备体组间牙釉质与牙釉质、牙本质与牙本质粘接面积无相关性(P>0.05)。3.测量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体近、远中髓角至邻面和切端的距离作为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量的参数,具体数值如下:近中髓角至切端的距离为(2.86±1.23)mm、远中髓角至切端(2.63±1.33)mm,近中髓角至近中邻面(0.97±0.51)mm、远中髓角至远中邻面(1.20±0.40)mm,髓角至切端的距离均大于髓角至各邻面的距离,近中髓角至近中与远中髓角至远中、近中髓角至切端和远中髓角至切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近中髓角和远中髓角至切端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近中髓角和远中髓角至相应邻面的距离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1.与其他全瓷预备形式相比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量最大,造成牙髓意外损伤的风险最高,近中髓角区域剩余牙体组织偏少,临床预备时应注意近中髓角暴露。2.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体牙釉质裸露面积大于牙本质,全瓷贴面预备体颈部和切端粘接边缘线的牙体组织为牙本质,提示临床上中切牙包绕型全瓷贴面应采用通用型粘接系统进行粘接,作者建议可以尝试按照牙本质、牙釉质区域分别进行酸蚀、粘接的方式。3.下颌第一磨牙两种全瓷嵌体粘接边缘线的牙体组织均为牙釉质,并且预备体粘接界面裸露的牙釉质面积大于牙本质,提示临床应采用牙釉质粘接的方式进行修复体粘接。
郑瑜[9](2017)在《CAD/CAM氧化锆应用于套筒冠内外冠可行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厚度DOCERAM-Nacera全瓷材料套筒冠义齿内冠的抗折强度,得出氧化锆瓷内冠材料的最小厚度,从而指导临床牙体预备量,尤其像垂直距离较小的病人。然后进一步比较同一厚度的DOCERAM-Nacera氧化锆内冠不同外冠材料的套筒冠义齿,经过循环摘戴后,垂直及倾斜30°加载至外冠,测其内冠材料的抗折性能,为临床内外冠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及临床病例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一、制作一端为直径7mm、高5mm的支持底座,另一端则制作成高6mm,底直径5mm,颈缘制作宽1.0mm的90°肩台的金属基牙代型,共30个,随机分成6组,应用CAD/CAM系统分别设计及制作0.3mm、0.4mm、0.5mm、0.6mm、0.8mm、1.0mm的氧化锆全瓷冠各5个,应用Embrace TM WetBondT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粘接后,50N指压就位,常温保存24小时,然后利用万能测力仪以0.5mm/min速度垂直加载直至断裂记录数据。二、制作一端为直径7mm、高5mm的支持底座,另一端则制作成底直径5mm,高6mm,颈缘制作宽1.0mm的90°肩台的金属基牙代型45个作为标准代型组,另外制作一端为直径7mm、高10mm,倾斜60°的支持底座,另一端则制作成底直径5mm,高6mm,颈缘制作宽1.0mm的90°肩台的金属基牙代型45个作为倾斜代型组。将标准组的45个试件随机分3组,根据试件制作扫描蜡型,然后应用CAD/CAM系统分别设计及制作0.3mm、0.4mm、0.5mm的氧化锆全瓷内冠各15个,分别制作1.0 mm厚度无解剖形态的非缓冲型套筒冠的铸造钴铬合金外冠、氧化锆全瓷外冠及热凝树脂外冠各15个。倾斜组根据金属代型,制作0.3mm、0.4mm、0.5mm的氧化锆全瓷内冠各15个(制作方法同标准组),然后再分别制作1.0 mm厚度无解剖形态的非缓冲型套筒冠的铸造钴铬合金外冠、氧化锆全瓷外冠及热凝树脂外冠各15个,将90个内冠分别用Embrace TM WetBondT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粘接至金属代型上,50N指压就位,常温保存24小时,然后模拟临床摘戴3000次,如果无内冠破裂者放置万能测力仪以0.5mm/min速度垂直加载和倾斜30°加载直至内冠断裂记录数据。结果:1、实验一:0.3mm组压力值最小,均值为(361.15±6.18)N,0.4mm组均值(412.26±15.31)N,0.5mm组均值(540.94±17.56)N,0.6mm组均值(737.64±19.43)N,0.8mm组均值(1169.33±47.19)N,1.0mm组压力值最大,均值为(1786.54±19.37)N,通过两两比较六组抗折强度随着内冠厚度增加依次增强,结果有显着性差异(Р<0.05)。2、实验二:标准组,内冠厚度为0.3mm时,树脂组抗压力均值为(1053.39±63.53)N,金属组(1216.90±34.67)N,全瓷组(432.95±19.86)N,内冠厚度为0.4mm时,树脂组抗压力均值为(1207.16±16.67)N,金属组(1302.50±18.37)N,全瓷组(550.45±31.88)N,内冠厚度为0.5mm时,树脂组抗压力均值为(1337.54±22.06)N,金属组(1338.05±41.40)N,全瓷组(761.78±16.71)N,同一内冠厚度时,金属组的抗力最强,全瓷组的抗力最差,结果有显着性差异(Р<0.05),同一外冠材料时,随着内冠厚度的增加,外冠的抗折能力逐渐增强,结果有显着性差异(Р<0.05)。倾斜组,内冠厚度为0.3mm时,树脂组抗压力均值为(789.81±20.71)N,金属组(462.18±16.61)N,全瓷组(413.00±13.34)N,内冠厚度为0.4mm时,树脂组抗压力均值为(912.82±15.33)N,金属组(565.57±14.92)N,全瓷组(506.23±14.43)N,内冠厚度为0.5mm时,树脂组抗压力均值为(1028.86±25.96)N,金属组(715.60±13.92)N,全瓷组(652.79±23.74)N,同一内冠厚度时,树脂组的抗力最强,全瓷组的抗力最差,结果有显着性差异(Р<0.05),同一外冠材料时,随着内冠厚度的增加,外冠的抗折能力逐渐增强,结果有显着性差异(Р<0.05)。结论:1、厚度对氧化锆全瓷冠的抗折强度有影响,随着全瓷冠厚度的增加氧化锆全瓷冠的直接抗折强度也随之增强。2、0.3mm厚的氧化锆全瓷冠的抗折强度均大于300N,明显高于成人前牙区和前磨牙区最大咀嚼力,因此临床治疗时,0.3mm可以满足临床氧化锆全瓷冠厚度运用的要求。3、外冠材质对套筒冠的抗折强度有影响,同一内冠厚度,在垂直加载下,铸造钴铬合金抗折强度最大,热凝树脂次之,氧化锆外冠抗折强度最差。在倾斜30°的加载下,热凝树脂抗折强度最大,铸造钴铬合金次之,氧化锆外冠抗折强度最差。4、无论是垂直加载还是倾斜30°加载,0.3mm厚的氧化锆内冠抗折强度均可以满足临床需求。在内冠厚度大于0.3mm时,铸造钴铬合金、热凝树脂、氧化锆外冠的抗折强度均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为临床治疗时,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陈勇,陈秋熳,李素贞,韩经定[10](2016)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的修复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应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和传统双端固定桥修复一侧低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和传统双端固定桥分别修复6例一侧低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结果 5年后复查,两组的总体情况、边缘密合性、X线下基牙的情况的满意率达到100%,传统双端固定桥修复组的固位和咀嚼功能满意率分别达到66.7%和100.0%,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组的固位和咀嚼功能满意率分别是100%和83.3%。结论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可用于修复一侧低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的修复,但仍需对其疗效进行长期的临床观察。
二、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临床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种植印模精度研究及口腔修复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口内扫描及3D打印树脂模型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精度研究 |
前言 |
一、口内扫描及3D打印树脂模型精度的体外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二、口内扫描及3D打印树脂模型精度的临床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无牙颌种植修复中数字化印模精度的系统分析与评价 |
前言 |
1.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病例报告 |
前言 |
一、牙体缺损的固定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一后牙牙体缺损高嵌体修复病例 |
牙体缺损高嵌体修复体会 |
二、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二上前牙外伤即刻种植延期修复病例 |
病例三前磨牙即刻种植延期修复病例 |
数字化技术在即刻种植及牙龈塑形中的应用体会 |
三、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四可摘局部义齿咬合抬高病例 |
病例五可摘局部义齿选择性压力印模病例 |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体会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口内数字化种植印模精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LPS诱导的成骨前体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研究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根尖周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汇报 |
病例 1 |
病例 2 |
病例 3 |
参考文献 |
病例 4 |
参考文献 |
病例 5 |
病例 6 |
参考文献 |
病例 7 |
病例 8 |
参考文献 |
病例 9 |
病例 10 |
参考文献 |
病例 11 |
参考文献 |
病例 12 |
病例 13 |
参考文献 |
病例 14 |
病例 15 |
参考文献 |
病例 16 |
参考文献 |
病例 17 |
参考文献 |
病例 18 |
参考文献 |
病例 19 |
病例 20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和研究对象 |
2.主要材料 |
3.实验方法和步骤 |
结果 |
1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资料对比 |
2 脂联素含量于治疗前后对比 |
3 治疗前后血糖值比较 |
4 牙周改善状况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附图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1 牙周炎 |
病例2 牙周炎 |
病例3 牙周炎 |
病例4 牙周炎 |
病例5 牙周炎 |
讨论(病例 1-5) |
1 参考文献 |
病例6 前牙缺损全瓷冠修复 |
病例7 前牙缺损冠修复 |
病例8 前牙缺损全瓷冠修复 |
病例9 前牙树脂修复 |
讨论(病例 6-9) |
2 参考文献 |
病例10 根管再治疗 |
病例11 根管再治疗 |
讨论(病例 10-11) |
3 参考文献 |
病例12 牙髓炎 |
病例13 牙髓炎 |
病例14 慢性牙髓炎 |
讨论(病例 12-14) |
4 参考文献 |
病例15 前牙美学修复 |
病例16 前牙美学修复 |
讨论(病例 15-16) |
5 参考文献 |
病例17 嵌体 |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病例18 下颌外伤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4)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设备 |
1.3 数据采集 |
1.4 建立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1.4.1 建立上颌骨、牙列及牙周膜的三维实体模型 |
1.4.2 无托槽矫治器及附件的建立和转配 |
1.5 模型分组 |
1.6 材料参数设定和单元网格划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备和有限元模型 |
1.2 定义不同材料的接触条件及约束 |
1.3 建立模型参考坐标系 |
1.4 设定位移标志点 |
1.5 观察和分析指标 |
结果 |
2.1 第二磨牙X轴(水平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
2.2 第二磨牙Y轴(近远中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
2.3 第二磨牙Z轴(垂直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
2.4 第二磨牙整体初始位移趋势 |
2.5 支抗牙的初始位移位移趋势 |
2.6 牙周膜Von-Mises应力分布及大小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5)颅面结构特征与牙列磨耗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词汇缩写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牙齿生理性磨耗的特征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颅面结构特征与牙列磨耗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咀嚼偏向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上前牙内收前后牙根及牙槽骨变化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实验材料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1 上颌中切牙内收量的测量 |
2 内收前后上前牙牙根长度的比较 |
3 内收前后上前牙牙槽骨厚度的比较 |
4 内收前后上前牙牙槽骨高度的比较 |
5 内收前后治疗时间 |
第三章 讨论 |
1 实验对象及指数牙的选择 |
2 上前牙内收与牙根吸收 |
3 上前牙内收过程中牙槽骨的改建 |
4 前牙移动的解剖界限 |
5 支抗与前牙转矩控制 |
6 展望与不足之处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报告(20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电沉积法构建载金属离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载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层的理化及生物性能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载锌壳聚糖/明胶复合生物涂层的构建 |
实验二 载锌壳聚糖/明胶涂层的理化表征 |
实验三 载锌壳聚糖/明胶涂层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
总结 |
第二部分 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的形貌研究与矿化机理探讨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病例1 牙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咬合重建 |
参考文献 |
病例2 上前牙缺损伴修复空间不足的修复治疗 |
参考文献 |
病例3 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跨牙弓长桥修复治疗 |
参考文献 |
病例4 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套筒冠义齿修复 |
参考文献 |
病例5 下前牙缺损伴全口牙磨耗的修复治疗 |
参考文献 |
病例6 后牙缺损RCT术后龈壁提升术及嵌体冠修复 |
参考文献 |
临床工作总结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件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与恒牙三维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全瓷贴面、全瓷冠牙体预备与上中切牙三维形态结构关系的研究 |
实验一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全瓷冠牙体预备量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软件 |
2 方法 |
2.1 实验对象预处理及三维扫描 |
2.2 样本三维重建与 3D打印复制 |
2.3 标本固定 |
2.4 全瓷贴面牙体预备 |
2.5 全瓷冠牙体预备 |
2.6 牙体预备量测量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全瓷冠预备体粘接面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上中切牙冠部牙本质核-牙根模型 |
2.2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全瓷冠预备体粘接面积测量 |
2.3 上中切牙全瓷贴面预备体牙釉质、牙本质粘接面积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体剩余牙体组织量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上中切牙全瓷冠预备体剩余牙体组织量的测量 |
2.2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全瓷冠、全瓷嵌体牙体预备与下颌第一磨牙三维形态结构关系的研究 |
实验四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全瓷嵌体牙体预备量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实验对象预处理及三维扫描 |
2.2 样本三维重建与 3D打印复制 |
2.3 标本固定 |
2.4 全瓷冠牙体预备 |
2.5 邻牙合全瓷嵌体及MOD全瓷嵌体牙体预备 |
2.6 牙体预备量测量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五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全瓷嵌体预备体粘接面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主要设备和软件 |
2 方法 |
2.1 下颌第一磨牙冠部牙本质核-牙根模型 |
2.2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邻牙合全瓷嵌体、MOD全瓷嵌体预备体粘接面积测量 |
2.3 下颌第一磨牙邻牙合全瓷嵌体、MOD全瓷嵌体预备体牙釉质、牙本质粘接面积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CAD/CAM氧化锆应用于套筒冠内外冠可行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不同厚度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抗折强度的研究 |
1.1 实验对象及方法 |
1.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1.1.2 试件制作 |
1.1.3 实验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实验结果抗折强度的统计学分析 |
1.2.2 实验样本的断裂模式 |
1.3 讨论 |
1.3.1 代型的影响 |
1.3.2 聚合度的影响 |
1.3.3 加载头直径及形状对断裂模式的影响 |
1.3.4 氧化锆内冠的影响 |
1.3.5 粘接材料的影响 |
1.3.6 边缘适合性的影响 |
1.4 小结 |
二、不同外冠材料垂直和倾斜加载抗折强度的研究 |
2.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2 试件制作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实验结果抗折强度的统计学分析 |
2.2.2 实验过程的断裂情况说明 |
2.3 讨论 |
2.3.1 套筒冠义齿内冠的粘接、内外冠之间的固位 |
2.3.2 直角间台的设计 |
2.3.3 瓷内冠厚度的选择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图 |
综述 全瓷材料在临床几种常见修复体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临床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种植印模精度研究及口腔修复病例报告[D]. 兰晓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LPS诱导的成骨前体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D]. 张洪哲. 青岛大学, 2020(01)
- [3]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D]. 吕晔. 青岛大学, 2020(01)
- [4]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迟敬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5]颅面结构特征与牙列磨耗分布的相关性研究[D]. 张煜雯.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6]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上前牙内收前后牙根及牙槽骨变化的CBCT研究[D]. 刘昌翠. 青岛大学, 2018(01)
- [7]电沉积法构建载金属离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临床病例报告[D]. 黄品. 武汉大学, 2018(07)
- [8]全瓷修复体牙体预备与恒牙三维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D]. 孙冠阳.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9]CAD/CAM氧化锆应用于套筒冠内外冠可行性的研究[D]. 郑瑜.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10]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的修复效果[J]. 陈勇,陈秋熳,李素贞,韩经定. 广东医学, 2016(S1)
标签:牙齿缺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