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朱丽钰,娄鉴娟,王思奇,邹启桂,肇毅

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朱丽钰,娄鉴娟,王思奇,邹启桂,肇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肿瘤,癌,导管,乳腺,乳腺钼靶,微钙化

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文献综述

朱丽钰,娄鉴娟,王思奇,邹启桂,肇毅[1](2019)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微钙化X线特征与病理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通过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微钙化X线特征判断DCIS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8年8月在本院经钼靶定位穿刺微钙化病灶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101例,搜集101例患者的乳腺钼靶及病理资料,将钙化形态分为细小多形性组与非细小多形性组,将钙化分布分为群集分布组与非群集分布组,分析钙化表现与ER、HER2、ER/HER2亚型、Ki-67表达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细小多形性组与非细小多形性组中DCIS的ER(χ~2=0.571,P=0.450)、HER2(χ~2=0.019,P=0.890)、ER/HER2亚型(Fisher精确检验,P=0.214)、Ki-67(χ~2=2.129,P=0.145)表达及病理分级(χ~2=2.021,P=0.155)构成均无显着差异。在群集分布组与非群集分布组中DCIS的ER(χ~2=17.460,P<0.001)、HER2(χ~2=13.305,P<0.001)、ER/HER2亚型(Fisher精确检验,P<0.001)、Ki-67表达(χ~2=8.117,P=0.004)及病理分级(χ~2=17.241,P<0.001)构成均存在显着差异。结论:DCIS钙化分布特征与ER、HER2、ER/HER2亚型、Ki-67表达及病理级别具有相关性,为预后评估能够提供参考,钙化为群集分布的DCIS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张皎[2](2019)在《乳腺钼靶摄片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利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方式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采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方式和彩超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和诊断正确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采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方式和彩超检查方式进行检查,采用钼靶摄片方式进行检查,敏感性显着高于彩超方式检查。数据差异显着(P<0.05);钼靶摄片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显着高于彩超检查方式。数据差异显着(P <0.05)。结论: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可以显着提高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正确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普及。(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陆海岚,李琳,吴鹏西,周锋盛,赵新美[3](2019)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DCIS病灶超声声像图,使用美国放射学院乳腺影像报告和资料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BI-RADS)中超声词典诊断标准对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病理特征包括核分级和中心粉刺坏死的存在,记录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以及Ki-67指数,统计学分析超声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71个病灶中,肿块性病变38个(53.52%),非肿块性病变29个(40.85%),未见病变4个(5.63%)。肿块性病变常见的特征是形状不规则(32.39%),边缘模糊(40.85%),低回声(43.66%)。在非肿块性病变中,常见的是微钙化(22.54%)和导管改变(23.94%)。统计学分析显示:非肿块性病变与病理高级别DCIS(P=0.014)和中心粉刺样坏死(P=0.016)有关;微钙化与病理高级别DCIS(P<0.001)、中心粉刺样坏死(P<0.001)、Ki-67>13%(P<0.001)和HER2阳性(P=0.003)显着相关。结论超声发现微钙化和导管改变在非肿块DCIS病变中更为常见,与病理预后不良因素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超,何文博,陈平莲,赵永辉[4](2019)在《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低估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低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定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DCIS患者,术前都使用CBN诊断为DCIS,并应用手术病理确诊,分析CBN诊断低估的影响因素。结果:CNB诊断存在低估率29.84%,其中包括14例(11.29%)为DCIS伴浸润状态,剩下的23例(18.55%)为浸润性导管癌;影响CNB活检DCIS低估的因素有直径大小、是否存在钙化、乳腺BI-RADS分级以及活检方法选择。结论:临床上使用CBN诊断DCIS时,需要重视肿块直径大小、是否存在钙化以及乳腺BI-RADS分级的分析,可适当优先选择8G旋切活检法。(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0期)

王颖彦,费高强,沈会明,戚敏,高亚琴[5](2019)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多模态表现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超声多模态下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各种声像学指标的差异,探讨两组声像学指标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外科37例(共40个病灶)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组(11个病灶)和浸润性导管癌组(29个病灶),分别使用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4种不同的超声方法对乳腺肿块各声像图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声像学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声像学指标与免疫组化指标[Ki67指数、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在超声造影后增大的病灶数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和导管原位癌组中,乳腺肿块病灶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与Ki67、PR、ER均无相关性。在浸润性导管癌组,Ki67指数与肿块二维最大径呈正相关(P=0.015),HER-2与肿块二维最大径、微钙化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5、0.018)。在导管原位癌组中,Ki67指数与肿块二维最大径无相关性(P=0.839)。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较导管原位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其超声图像中部分特征与免疫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庄姗,赵玉年,陈骏,唐晓雯[6](2019)在《X线摄影、叁维断层摄影和磁共振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叁维断层摄影(DB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行乳腺手术的DCIS患者42例,共43个病灶,术前均行FFDM、DBT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比较这叁种方法诊断DCI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MRI对DCIS的诊断敏感度为90.7%(39/43),主要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FFDM和DBT对DCIS的敏感度分别是81.4%(34/43)和60.5%(26/43),主要表现为钙化,伴或不伴肿块。MRI、DBT、FFDM诊断DCIS的特异度分别为92.0%、85.4%、77.4%;准确度分别为91.8%、84.7%、75.5%。MRI诊断DCIS的敏感度较FFDM更高(χ~2=10.65,P<0.05),MRI和DBT的诊断准确度均较FFDM更高(χ~2=7.18、9.28,P<0.05)。结论 MRI、DBT和FFDM均能诊断DCIS,但MRI能更好地诊断DCIS。(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丽丽[7](2019)在《乳腺MRI检查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乳腺MRI检查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MRI组和X线组。对MRI组患者进行乳腺MRI检查,对X线组患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结果。结果:1)MRI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7.73%、2.27%、0%,X线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81.82%、9.09%、9.09%。与X线组患者相比,MRI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其接受病情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更低,P <0.05。2)在进行乳腺MRI检查时,MRI组患者病灶的边界不明显,其病灶呈不规则的片状等信号。这44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占68.18%)的病灶内可见强化影。对这44例患者的病灶进行增强扫描的结果显示,其中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Ⅰ型曲线者有4例(占9.09%),为Ⅱ型曲线者有30例(占68.18%),为Ⅲ型曲线者有9例(占20.45%)。结论 :乳腺MRI检查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9期)

张丽,包凌云,戴超超,许晓静,颜红菊[8](2019)在《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原位癌常规超声及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类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不同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经病理证实的DCIS病例,将其常规超声(US)及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的图像特征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计算各种特征的构成比。结果在入选的242例患者中,15例(6.2%)超声检查未见任何异常表现。其余227例患者共检出240个异常病灶(肿块型63个,非肿块型177个),其中212个病灶接受了ABVS检查(肿块型病灶53个,非肿块型159个)。在63个肿块型病灶中,边缘模糊、低回声、实质型肿块为多见,肿块内大部分未探及钙化(76.2%)。在177个非肿块型病灶中,低回声区(39.1%)最为常见,其次为钙化(36.6%)。在212个接受了ABVS检查的病灶中,汇聚征(42.9%)和跳跃征(42.9%)是肿块型病灶在ABVS冠状面中最常表现出的辅助诊断信息。而钙化(41.4%)则是非肿块型病灶最常见的ABVS冠状面表现。结论非肿块型病灶是DCIS主要的超声表现,其中以低回声区及钙化最为常见。在肿块型病灶中,以边缘模糊的低回声实质型肿块最为常见。ABVS检查可以在US基础上提供更多信息,在非肿块型病灶中以冠状面检出钙化最为常见,而汇聚征和跳跃征则是肿块型病灶在ABVS检查中主要的辅助图像特征。(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葛爱敏,郝婷,韩方征,董唯一[9](2019)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不同情况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情况。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58例,根据是否伴有微小浸润分为A组(乳腺导管原位癌组,26例)和B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ER、PR、Her-2、Ki67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情况。结果两组ER、PR及Ki67比较,P均>0.05;两组Her-2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情况比较,P均<0.05。结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布密度与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国良[10](2019)在《超声与乳腺摄影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应用超声和乳腺摄影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用超声和乳腺摄影进行检测,分析其表现,并对患者的肿瘤的形态、大小以及内部回声进行记录,比较并分析肿瘤内发生微钙化的情况。结果 70例DCIS中,通过超声检测出微钙化的患者有35例,通过乳腺摄影检测出的有48例,乳腺摄影比超声检查检测的微钙化要高。在阳性检查方面,超声和乳腺摄影分别为70例和60例,DCIS阳性率方面,超声比乳腺摄影要高。结论在诊断诊断DCIS方面,重要的征象就是微钙化,而乳腺摄影和超声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微钙化的检测乳腺摄影效果更佳,而超声能够更好的诊断阳性,使乳腺摄影不能发现假阴性DCIS的缺陷得到弥补。(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0期)

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利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方式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采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方式和彩超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和诊断正确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采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方式和彩超检查方式进行检查,采用钼靶摄片方式进行检查,敏感性显着高于彩超方式检查。数据差异显着(P<0.05);钼靶摄片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显着高于彩超检查方式。数据差异显着(P <0.05)。结论: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可以显着提高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正确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丽钰,娄鉴娟,王思奇,邹启桂,肇毅.乳腺导管原位癌微钙化X线特征与病理的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9

[2].张皎.乳腺钼靶摄片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陆海岚,李琳,吴鹏西,周锋盛,赵新美.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4].李超,何文博,陈平莲,赵永辉.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低估的影响因素分析[J].名医.2019

[5].王颖彦,费高强,沈会明,戚敏,高亚琴.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多模态表现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6].庄姗,赵玉年,陈骏,唐晓雯.X线摄影、叁维断层摄影和磁共振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9

[7].杨丽丽.乳腺MRI检查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

[8].张丽,包凌云,戴超超,许晓静,颜红菊.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原位癌常规超声及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9

[9].葛爱敏,郝婷,韩方征,董唯一.乳腺导管原位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

[10].杨国良.超声与乳腺摄影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标签:;  ;  ;  ;  ;  ;  

乳腺导管原位癌论文-朱丽钰,娄鉴娟,王思奇,邹启桂,肇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